參苓白朮散聯合理中湯治療慢性腹瀉機理

白朮 中醫 腹瀉 蒼朮 王大夫信息站 王大夫信息站 2017-10-05

中醫認為,慢性功能性腹瀉屬“洩瀉”範疇,其病因 常與外感寒、熱、暑、溼等六淫之邪、肝氣犯胃、脾胃虛 弱和腎陽虧損等因素有關,病變涉及肝、脾、胃、大腸及 腎等臟腑,但與脾關係最為密切,故《景嶽全書》雲“洩 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

六淫之邪致中陽被遏,情志失 調致肝氣鬱結,橫逆乘脾,素體脾胃虛弱或久病之後, 腎陽虛損,年老體衰,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運脾 土,皆可導致脾虛失運,升降失調,傳導功能失司,清氣 不升,化生內溼,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並走大腸,而為 洩瀉。

該病臨床以脾虛為本,溼盛為標。同時因溼濁之 邪為陰,非溫不化,加之久瀉易致脾腎陽虛,故治宜健 脾、溫中、除溼三者並舉。採用參苓白朮散聯合理中湯 加減治療,方中黨蔘、山藥、蓮子肉益氣健脾,和胃止 瀉;白朮、蒼朮、薏苡仁、扁豆滲溼健脾;砂仁和胃醒脾, 理氣寬胸;乾薑驅除脾胃寒邪,振奮脾陽,以助運化;因 脾喜利而惡滯,故配木香行氣調中,溫中止瀉並有止痛 作用,現代藥理證實本品有抗菌,鬆弛胃腸平滑肌作 用;藿香芳香行散,能化溼濁,《本草正義》:“藿香芳 香,而不嫌棄猛烈,溫煦而不偏於燥烈,能驅除陰霾溼 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溼困脾陽,倦怠乏力,食慾不好, 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車前子利尿、滲溼健脾,取其利 小便實大便之機理;陳皮炭健脾除溼,收斂止瀉;佐以 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