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5歲時畫了《父親肖像》和《母親肖像》。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5歲時畫了《父親肖像》和《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母親肖像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5歲時畫了《父親肖像》和《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父親肖像

其實如果只是這樣,那畢加索便無法和杜尚、馬蒂斯一起開啟20世紀造型藝術的革命,也就不會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家。

跟小時候不一樣,畢加索越畫越不像了。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5歲時畫了《父親肖像》和《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父親肖像

其實如果只是這樣,那畢加索便無法和杜尚、馬蒂斯一起開啟20世紀造型藝術的革命,也就不會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家。

跟小時候不一樣,畢加索越畫越不像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ortrait of Ramon Pixot,1897

畢加索的畫開始一個新的“發現”,他開始欣賞孩子的畫。孩子開始感受周圍的世界,並且不受經驗、知識、他人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感受,是藝術得以生髮的基礎。

馬蒂斯說過,“人類應當始終如孩童這樣觀察世界,一旦丟失了這樣感知本能,也就失去了任何創造性的表達方式,藝術工作者更應該始終保持這樣創作上的純淨質樸 。”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5歲時畫了《父親肖像》和《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父親肖像

其實如果只是這樣,那畢加索便無法和杜尚、馬蒂斯一起開啟20世紀造型藝術的革命,也就不會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家。

跟小時候不一樣,畢加索越畫越不像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ortrait of Ramon Pixot,1897

畢加索的畫開始一個新的“發現”,他開始欣賞孩子的畫。孩子開始感受周圍的世界,並且不受經驗、知識、他人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感受,是藝術得以生髮的基礎。

馬蒂斯說過,“人類應當始終如孩童這樣觀察世界,一旦丟失了這樣感知本能,也就失去了任何創造性的表達方式,藝術工作者更應該始終保持這樣創作上的純淨質樸 。”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Head,1942

畢加索處於一個不安分的發現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連續和穩定。他沒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樣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親或可憎,或誠摯或裝假,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於的是——自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加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以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規定,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在藝術歷程上沒有規律可循,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然後又回到現實主義。從具象到抽象,來來去去,他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藝術作品是偉大的人物創造的。

"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小朋友”畫廊

有段時間,小朋友畫廊倍受關注,我也隨大流,仔細去看了每一幅畫,黃昏的飛鳥,隆冬之後的春色,還有平常的樹林,在小朋友腦中都是如此絢麗。他們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張張薄薄畫紙,被他們用想象力填滿,有斑斕的色彩,有大膽的筆觸,有暗湧的線條,每一筆都發自內心,每一幅都像在訴說:

“曾經幾隻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願望,我並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的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夢見襯衣變成翅膀,我們一起在太空裡遨遊,在星球間穿梭,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一起互相幫助”。

“吹著牧笛的少年借了山羊叔叔一頂帽子,他神祕地看了少年一眼。七月的早晨,少年從一場彩色的夢醒來”。

有人說,孩子的畫才是最棒的,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是熾熱的是純粹的,他們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善於發現,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都隨意塗鴉。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確的描繪不等於藝術。

就像《小王子》裡的“我”畫的明明是一條蟒蛇正在消化它吃進去的大象,大人們卻以為是一頂帽子,於是“我”又畫了一張蟒蛇內部的透視圖,大人們還是無法理解。大人們總認為房子一定要有窗戶,畫的人像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大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意義,並把它賦予在畫畫上,他們往往重視物體的表象,而忽視了內在內心的東西,在康定斯基看來,藝術家的畢生追求,就是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

有個偉大的畫家,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畫畫。

“我十三歲的時候,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但到70歲時,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他便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1

中文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外文名:Pablo Picasso

國籍:西班牙

生卒年:1881年---1973年(92歲)

職業:畫家、劇作家 、詩人

經典語錄:一位畫家愛好金髮女郎,由於他們和一盤水果不相協調,硬把她們畫進他的圖畫,那該多彆扭啊!我只把我所愛的東西畫進我的圖畫。

代表作品:《鬥牛士》,《格爾尼卡》,《和平鴿》,《夢》,《亞威農少女》等

全名:帕布羅.迭戈.荷瑟.山迪亞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諾.克瑞斯皮尼亞諾.德.羅斯.瑞米迪歐斯.西波瑞亞諾.德.拉.山迪西瑪.特立尼達.瑪利亞.帕裡西奧.克里託.瑞茲.布拉斯科.畢加索。

要認識瞭解一個人,首先就得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查了畢加索的資料,第一次發現人名還能這麼長,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極其多又罕見,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地位,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畢加索的一生被分為八個時期:童年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在發現。

2

記得初見到畢加索的畫還是在小學的美術書裡,老師講了這個畢加索的畫,然後讓我們都學著畫,起初是模仿,後來乾脆自己畫,空白的紙上塗鴉一片,怎麼畫怎麼有意思,沉浸在只有自己懂的奇妙世界裡。我覺得大師也不過如此,我們畫的跟他畫的也差不多嘛!

可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再也無法隨手塗鴉,總是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總是要找一個目地,才會有理有據的寫寫畫畫,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看到畢加索說,他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追求藝術的本質,我的內心是震撼的,像孩子一樣,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大人們思維與想象力相對兒童匱乏的多,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都往往偏向理性與固化,去打破推翻已有的思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迴歸本質,從而找到內心內在的純真與感動。

蔣勳在講述畢加索身世時曾這樣指出:他的生活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截然不同,對於中國的孩子而言,沒有長大就老了,在兒時的教育中揹負了足夠沉重的傳統,而之於畢加索,他生長於西班牙馬拉加,面朝直布羅陀海峽,耳聞吉普賽之歌,目覽鬥牛場旺盛的生命力,周身充滿了屬於原生態的豐富色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自然更容易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孕育出一代偉大的藝術家。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3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天才”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加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加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大家都認為畢加索“痴呆”,只有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既有天賦的。他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畢加索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小畢加索11歲的素描就已經畫的很不錯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5歲時畫了《父親肖像》和《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母親肖像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父親肖像

其實如果只是這樣,那畢加索便無法和杜尚、馬蒂斯一起開啟20世紀造型藝術的革命,也就不會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家。

跟小時候不一樣,畢加索越畫越不像了。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Portrait of Ramon Pixot,1897

畢加索的畫開始一個新的“發現”,他開始欣賞孩子的畫。孩子開始感受周圍的世界,並且不受經驗、知識、他人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感受,是藝術得以生髮的基礎。

馬蒂斯說過,“人類應當始終如孩童這樣觀察世界,一旦丟失了這樣感知本能,也就失去了任何創造性的表達方式,藝術工作者更應該始終保持這樣創作上的純淨質樸 。”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Head,1942

畢加索處於一個不安分的發現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連續和穩定。他沒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樣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親或可憎,或誠摯或裝假,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於的是——自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加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以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規定,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在藝術歷程上沒有規律可循,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然後又回到現實主義。從具象到抽象,來來去去,他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藝術作品是偉大的人物創造的。

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

畢加索的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