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還記得去年年底,在各大影訊平臺刷屏的《羅馬》嗎?

就是那部捧回威尼斯金獅,斬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狂攬上百項國際大獎的年度最佳電影。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導演阿方索·卡隆手握三座小金人

遺憾的是,儘管被各路影評人吹爆,國內觀眾一直無緣看到這部片子。

如飢似渴的網友們,只能看著截圖腦補《羅馬》的精彩。

所幸在今年5月10號,《羅馬》在中國上映了。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羅 馬

Roma

導演: 阿方索·卡隆

編劇: 阿方索·卡隆

很多人不知道,《羅馬》在中國上映,是這部影片第一次大範圍公映。

在此之前,即便是近水樓臺的歐美觀眾,也只能在國際電影節和小規模點映的場次裡看到它。

《羅馬》的出品方網飛公司(Netflix),正在用新興的互聯網模式,挑戰傳統的好萊塢模式。

為了吸引影迷在Netflix網站上觀看電影,《羅馬》被嚴格限制大銀幕放映。為此,斯皮爾伯格大為惱火,差點把《羅馬》踢出奧斯卡評選。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有趣的是,由於中國內地無法登陸Netflix網站,網飛的戰略根本影響不到我們。

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就只有電影院公映這一條路。

於是,在比美國早上映一個星期的《復聯4》之後,我們又迎來了全球首次公映的《羅馬》。

真的是太幸福了。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該片導演阿方索·卡隆,2004年憑《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為大眾熟知,2014年憑科幻大片《地心引力》獲封奧斯卡最佳導演。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商業上的成功,讓他躋身世界名導之列。然而在骨子裡,他一直是個有情懷的作者。

此次與網飛合作,卡隆打定主意,要拍一部精緻的黑白文藝片,迴歸電影創作的初心。

在好萊塢打拼十幾年的他,終於回到墨西哥老家,憶起了自己的童年。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卡隆憶童年是極其任性的,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剪輯他都要自己來。

在區區1500萬美元的製片成本面前,他啟用非職業演員,把大錢花都在佈景和道具上。

工作人員按照他的要求,收購了幾千件舊傢俱和舊電器。就連根本不入鏡的抽屜,裡面也塞滿了老物件。

上世紀70年代的墨西哥,就這樣活生生的復原了。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按照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憶童年的黑白文藝片,肯定節奏慢到沒朋友,情節枯燥能催眠。

但是這部《羅馬》,完全顛覆了同類影片的氣質。

在這部電影裡,你會看到在女友面前光屁股耍棍兒的負心渣男,大場面暴動和街頭槍戰,意外早產誕下死胎的全過程,突如其來的森林大火,還有驚心動魄的溺水營救。

如果你衝著以上噱頭走進電影院,你還會收穫長達135分鐘的沉浸式體驗。

那一幅幅精美絕倫的黑白影調,油畫般油潤的影像質感,會讓你對每一個鏡頭流連忘返。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相比整部電影的審美體驗,那些噱頭反倒顯得無足輕重。

在看過侯孝賢的和姜文的之後,我們總會習慣性的認為,憶童年的電影,一定是在回憶自己的成長。

卡隆卻告訴我們,童年其實是對別人的記憶,是對我們愛著並且愛著我們的人,最深切的追憶。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卡隆生長於墨西哥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羅馬》的主人公,就是他兒時熟悉的女保姆,還有他的媽媽。

儘管做了許多戲劇化的處理,我們還是能看到卡隆對兩位女性的追憶和崇敬。

保姆作為第一女主角,經歷了貧窮女孩最恐懼的遺腹之痛;媽媽作為第二女主角,經歷了中年女人最擔憂的拋妻棄子之殤。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兩個原本帶有階級差異的女人,因為女性之間的共情,逐漸形成共鳴。

在墨西哥政局動盪、槍支氾濫的大背景下,兩個堅強的女人,挺過了自己生命中的至暗時刻。

過程中,家裡的幾個孩子,成了她們堅持下去的希望。

很多時候,看似平靜的生活,背地裡暗流湧動。很多人表面很平靜,實則在徹骨的絕望中堅守著希望。

卡隆作為幾個孩子之一,親眼見證了大人們的掙扎和悲傷。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在影片結尾,海邊的潮水重刷個不停,保姆義無反顧救下兩個孩子的性命,那是人性最本真的善良。

當沉浸在傷痛中的全家人抱在一起,《羅馬》觸動的,是每個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生活很操蛋,但是別怕,我們可以抱團取暖。

第一次被黑白片驚豔,全球首次公映,中國影迷太幸福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