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我們怎樣從容應對?

10 個回答
艾羊育儿
2019-08-23

可怕的兩歲,英文被稱為terrible two。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主要是因為,兒童兩歲左右(其實通常是1.5歲~3歲之間)開始進入第一個反抗期。

一、在這個時期的兒童有以下特點:

◎自我意識增強: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你想讓聽從你的安排,沒那麼容易,你說什麼他都會跟你對著來,說“不”。

◎物權意識增強;這個時期的孩子,覺得什麼都是“我的”,他會不願意分享玩具,不願讓別人動他的東西,甚至,在別人家裡,看到喜歡的玩具,都會“順”回來,他沒有“偷”的概念,他只是喜歡,覺得這是“我的”。

◎秩序敏感期:1-3歲孩子開始踏入秩序敏感期階段,2歲的孩子這個處於這個階段。此時表現為: ①物品擺放要有固定位置;②做事按著固定順序進行;③因秩序破壞而哭鬧,秩序恢復就立即停止哭鬧;④為了維護秩序,常常說“不”。的,他們做事情一定要堅持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按照自己的設計來完成:

比如媽媽回來,一定要自己開,別人開了,也要關上,重新開;吃橘子喜歡自己剝皮,別人剝好,她會拒絕吃;睡覺之前一定要聽完故事才肯睡等等。

如何讓孩子安然度過這個時期,讓家長輕鬆,寶寶健康快樂呢?

1、運用“遊戲力養育法”,讓親子之間更有樂趣,更少衝突。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很多行為都會讓我們內心充滿怒火,不聽從安排,不願意分享,稍不按他的秩序去做事就引來一陣大哭。每當這時,我們可以用玩遊戲的心態,跟孩子相處,換一種說法,經常就能輕易取得孩子的合作。

比如,我們要送孩子上幼兒園了,讓他現在趕緊穿好鞋子出門,但是他卻在拖拉。您可以抓住他,給他做一個大大的鬼臉,說不定他就配合了。與比如,想讓孩子去洗澡,就先在水裡放上他喜歡的玩具,他就願意去了等等。

2、理解孩子不肯分享的行為。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孩子從完全“自私”佔有,到慢慢學會由交換,再到開心分享,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3、尊重孩子敏感期的發展需求。切忌採用斥責、打擊的方式應對,這樣,會讓孩子造成缺乏安全感和自律感。

最後,要懂得引導孩子表達的想法和情緒,平時,多讓孩子認識情緒詞彙,引導孩子正確表達的自己想法和不良情緒,以便家長自己,更容易懂得孩子的潛在需求,減少親子之間的衝突,以及孩子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的發生頻率。

二胎妈妈经验之谈
2019-07-29

你好,我是一位二胎媽媽,我家大寶今年4歲了,剛過“可怕的兩歲”,孩子到了2歲左右,大都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對家長的所有要求都拒絕服從,口頭禪就是“不行”“不要”,並且常常因為家長不順應自己而哭鬧不止。回想我家大寶2歲的時候,真是頭疼了好一陣。這是寶寶自主意識慢慢成熟體現,需要慢慢引導,轉移注意力。

你好,我是一位二胎媽媽,我家大寶今年4歲了,剛過“可怕的兩歲”,孩子到了2歲左右,大都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對家長的所有要求都拒絕服從,口頭禪就是“不行”“不要”,並且常常因為家長不順應自己而哭鬧不止。回想我家大寶2歲的時候,真是頭疼了好一陣。這是寶寶自主意識慢慢成熟體現,需要慢慢引導,轉移注意力。

第一,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迴應。

當孩子因為自己的某種要求或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一時心疼而繳械投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

因為一旦讓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認為哭鬧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

你好,我是一位二胎媽媽,我家大寶今年4歲了,剛過“可怕的兩歲”,孩子到了2歲左右,大都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對家長的所有要求都拒絕服從,口頭禪就是“不行”“不要”,並且常常因為家長不順應自己而哭鬧不止。回想我家大寶2歲的時候,真是頭疼了好一陣。這是寶寶自主意識慢慢成熟體現,需要慢慢引導,轉移注意力。

第一,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迴應。

當孩子因為自己的某種要求或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一時心疼而繳械投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

因為一旦讓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認為哭鬧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

第二、首先要有愛心,耐心,抱著接納的態度,正確疏導,既不能強壓,也不能放縱。要捨得讓他們經歷磨難。

你好,我是一位二胎媽媽,我家大寶今年4歲了,剛過“可怕的兩歲”,孩子到了2歲左右,大都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對家長的所有要求都拒絕服從,口頭禪就是“不行”“不要”,並且常常因為家長不順應自己而哭鬧不止。回想我家大寶2歲的時候,真是頭疼了好一陣。這是寶寶自主意識慢慢成熟體現,需要慢慢引導,轉移注意力。

第一,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迴應。

當孩子因為自己的某種要求或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一時心疼而繳械投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孩子。

因為一旦讓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認為哭鬧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

第二、首先要有愛心,耐心,抱著接納的態度,正確疏導,既不能強壓,也不能放縱。要捨得讓他們經歷磨難。

第三、妙利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孩子還小,無法完全接受講道理的方式,這個時候。比如孩子在玩滑滑梯,但排隊的人太多,孩子因不願意等待而哭鬧,此時父母不妨給孩子買個氣球等,轉移注意力,暫時緩解情緒,回家後再給孩子講述排隊遊玩的道理。

陪宝宝写日记
2019-08-21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 喜歡破壞行為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興致勃勃地告訴孩子給他買一個新玩具,可是沒想到拿到他手裡沒兩分鐘就被摔成了兩半;當你開心地告訴孩子用積木給他搭了一個漂亮的城堡,孩子一來就一腳把城堡踢翻;你一轉身的工夫,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被他摔得粉身碎骨......

面對此時此景,你一定想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吧?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的錯,很大原因在於此時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好奇心“,正在用破壞行為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孩子搞破壞的過程,也是一個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 喜歡破壞行為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興致勃勃地告訴孩子給他買一個新玩具,可是沒想到拿到他手裡沒兩分鐘就被摔成了兩半;當你開心地告訴孩子用積木給他搭了一個漂亮的城堡,孩子一來就一腳把城堡踢翻;你一轉身的工夫,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被他摔得粉身碎骨......

面對此時此景,你一定想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吧?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的錯,很大原因在於此時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好奇心“,正在用破壞行為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孩子搞破壞的過程,也是一個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

帶孩子到商場,孩子喜歡一個玩具,可是這個玩具明明之前已經買過一模一樣的,不給買就大哭大鬧。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可能就直接拉著孩子走了,殊不知,武斷地動粗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於此時孩子的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因為孩子除了吃好穿暖之外,還有一定的心理上的需求,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四個月時就有發脾氣、表達不良情緒的能力,隨著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他開始漸漸接觸更多的事情,在接觸這些事物的時候,孩子沒辦法像成人一樣用理性腦去做決策,於是只能憑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參與行動,而此時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撓,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抗議。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 喜歡破壞行為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興致勃勃地告訴孩子給他買一個新玩具,可是沒想到拿到他手裡沒兩分鐘就被摔成了兩半;當你開心地告訴孩子用積木給他搭了一個漂亮的城堡,孩子一來就一腳把城堡踢翻;你一轉身的工夫,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被他摔得粉身碎骨......

面對此時此景,你一定想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吧?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的錯,很大原因在於此時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好奇心“,正在用破壞行為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孩子搞破壞的過程,也是一個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

帶孩子到商場,孩子喜歡一個玩具,可是這個玩具明明之前已經買過一模一樣的,不給買就大哭大鬧。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可能就直接拉著孩子走了,殊不知,武斷地動粗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於此時孩子的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因為孩子除了吃好穿暖之外,還有一定的心理上的需求,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四個月時就有發脾氣、表達不良情緒的能力,隨著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他開始漸漸接觸更多的事情,在接觸這些事物的時候,孩子沒辦法像成人一樣用理性腦去做決策,於是只能憑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參與行動,而此時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撓,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抗議。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會有以上行為特點?

此時的孩子對著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什麼都想嘗一嘗、摸一摸,而且寶寶喜歡去拆卸玩具、鬧鐘等,之所以孩子這樣做,說到底是一種愛學習、喜歡探索的表現,而且,孩子大多數時候的淘氣行為,其實是基於心底被忽略的情緒,想用哭鬧、搗亂這種行為激起父母的注意。

我們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這樣:當孩子安安靜靜時我們就不會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淘氣、搗亂的時候,立馬父母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當孩子發現這個現象時,孩子就知道,只有搗亂才能激起父母的注意,於是孩子就會採取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關注。說到底還是平時對孩子關心較少,忽略了孩子陪伴的重要性,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玩耍的環境中來。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 喜歡破壞行為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興致勃勃地告訴孩子給他買一個新玩具,可是沒想到拿到他手裡沒兩分鐘就被摔成了兩半;當你開心地告訴孩子用積木給他搭了一個漂亮的城堡,孩子一來就一腳把城堡踢翻;你一轉身的工夫,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被他摔得粉身碎骨......

面對此時此景,你一定想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吧?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的錯,很大原因在於此時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好奇心“,正在用破壞行為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孩子搞破壞的過程,也是一個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

帶孩子到商場,孩子喜歡一個玩具,可是這個玩具明明之前已經買過一模一樣的,不給買就大哭大鬧。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可能就直接拉著孩子走了,殊不知,武斷地動粗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於此時孩子的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因為孩子除了吃好穿暖之外,還有一定的心理上的需求,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四個月時就有發脾氣、表達不良情緒的能力,隨著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他開始漸漸接觸更多的事情,在接觸這些事物的時候,孩子沒辦法像成人一樣用理性腦去做決策,於是只能憑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參與行動,而此時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撓,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抗議。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會有以上行為特點?

此時的孩子對著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什麼都想嘗一嘗、摸一摸,而且寶寶喜歡去拆卸玩具、鬧鐘等,之所以孩子這樣做,說到底是一種愛學習、喜歡探索的表現,而且,孩子大多數時候的淘氣行為,其實是基於心底被忽略的情緒,想用哭鬧、搗亂這種行為激起父母的注意。

我們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這樣:當孩子安安靜靜時我們就不會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淘氣、搗亂的時候,立馬父母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當孩子發現這個現象時,孩子就知道,只有搗亂才能激起父母的注意,於是孩子就會採取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關注。說到底還是平時對孩子關心較少,忽略了孩子陪伴的重要性,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玩耍的環境中來。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我們要知道,兩歲的寶寶會出現人生中的第一個反抗期,此時的寶寶反應協調能力較差,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那麼此時父母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可怕的兩歲“呢?

  • 1、利用”泛靈心理“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意識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2-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

什麼是泛靈心理呢?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識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如果你細心觀察身邊的孩子就會發現:我們經常聽到孩子跟枕頭聊天、跟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講話"……那是因為有一個時期寶寶會把一切東西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動能力的夥伴。

如果此時的孩子喜歡搞破壞,那麼我們可以利用泛靈心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意識。比如我家孩子之前愛摘花,有一次他又摘花時我掐他一下問:”我掐你一下你疼嗎?“此時孩子回答”疼“,那麼我又適時表達出自己的心理:”我看到寶貝疼我也很心疼呢。你看,你把小花摘掉,小花也一定很疼,小花的媽媽肯定也特別心疼。“

從那開始孩子就不再摘花了,甚至有時看到別人摘花還會阻止別人:”別摘,花會疼的,花媽媽會心疼的。“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 喜歡破壞行為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興致勃勃地告訴孩子給他買一個新玩具,可是沒想到拿到他手裡沒兩分鐘就被摔成了兩半;當你開心地告訴孩子用積木給他搭了一個漂亮的城堡,孩子一來就一腳把城堡踢翻;你一轉身的工夫,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被他摔得粉身碎骨......

面對此時此景,你一定想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吧?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的錯,很大原因在於此時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好奇心“,正在用破壞行為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孩子搞破壞的過程,也是一個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

帶孩子到商場,孩子喜歡一個玩具,可是這個玩具明明之前已經買過一模一樣的,不給買就大哭大鬧。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可能就直接拉著孩子走了,殊不知,武斷地動粗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於此時孩子的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因為孩子除了吃好穿暖之外,還有一定的心理上的需求,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四個月時就有發脾氣、表達不良情緒的能力,隨著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他開始漸漸接觸更多的事情,在接觸這些事物的時候,孩子沒辦法像成人一樣用理性腦去做決策,於是只能憑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參與行動,而此時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撓,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抗議。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會有以上行為特點?

此時的孩子對著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什麼都想嘗一嘗、摸一摸,而且寶寶喜歡去拆卸玩具、鬧鐘等,之所以孩子這樣做,說到底是一種愛學習、喜歡探索的表現,而且,孩子大多數時候的淘氣行為,其實是基於心底被忽略的情緒,想用哭鬧、搗亂這種行為激起父母的注意。

我們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這樣:當孩子安安靜靜時我們就不會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淘氣、搗亂的時候,立馬父母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當孩子發現這個現象時,孩子就知道,只有搗亂才能激起父母的注意,於是孩子就會採取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關注。說到底還是平時對孩子關心較少,忽略了孩子陪伴的重要性,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玩耍的環境中來。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我們要知道,兩歲的寶寶會出現人生中的第一個反抗期,此時的寶寶反應協調能力較差,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那麼此時父母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可怕的兩歲“呢?

  • 1、利用”泛靈心理“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意識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2-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

什麼是泛靈心理呢?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識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如果你細心觀察身邊的孩子就會發現:我們經常聽到孩子跟枕頭聊天、跟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講話"……那是因為有一個時期寶寶會把一切東西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動能力的夥伴。

如果此時的孩子喜歡搞破壞,那麼我們可以利用泛靈心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意識。比如我家孩子之前愛摘花,有一次他又摘花時我掐他一下問:”我掐你一下你疼嗎?“此時孩子回答”疼“,那麼我又適時表達出自己的心理:”我看到寶貝疼我也很心疼呢。你看,你把小花摘掉,小花也一定很疼,小花的媽媽肯定也特別心疼。“

從那開始孩子就不再摘花了,甚至有時看到別人摘花還會阻止別人:”別摘,花會疼的,花媽媽會心疼的。“

  • 2、幫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此時的孩子對”你、我、他“沒有概念,對物品的所有權也沒概念,那麼我們此時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個性。

比如孩子出去玩,別人想玩他的玩具,那麼我們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你想讓他玩嗎?你如果想就給他玩,你如果不想,有權利不讓他玩的。“當孩子想玩別人東西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那個小車是弟弟的,你想玩必須要徵求弟弟同意哦。“或者引導孩子自己溝通:”你可以拿你的玩具去跟弟弟交換玩,等要回家時再換回來。“

這樣孩子就知道我的東西我可以做主,別人的東西我得徵求別人同意才能拿。

我家孩子也是剛剛經歷了”可怕的兩歲“,現在已經進入了”雞飛狗跳“的三歲,那麼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這個說法吧。

兩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特點?

  • 喜歡搶別人東西

前幾天帶孩子聚會,朋友帶了她家兩歲的孩子依依一起,吃完飯大人在一起聊天,我家孩子帶著一本書在一邊看,依依非要要我家孩子手裡的書,我家孩子怕被她撕壞,就是不給她,結果她就坐在地方大哭起來,直到最後我家孩子主動把書給她,但是讓她承諾不撕她才罷休。

朋友說平時帶依依到小區也是一樣,看到別人孩子手裡有好玩的玩具就非要搶,不給就又哭又鬧,在孩子的眼裡,只要是別人的就都是好的,自己的就不好。

其實,像依依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樣,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以後會變得自私和小氣。

其實,這時候的孩子搶別人東西並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

1-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從”我“出發,不知道還有”你“和”他“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他人的東西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的搶是沒有惡意的,僅僅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一個正常表現。

  • 喜歡破壞行為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興致勃勃地告訴孩子給他買一個新玩具,可是沒想到拿到他手裡沒兩分鐘就被摔成了兩半;當你開心地告訴孩子用積木給他搭了一個漂亮的城堡,孩子一來就一腳把城堡踢翻;你一轉身的工夫,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被他摔得粉身碎骨......

面對此時此景,你一定想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吧?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的錯,很大原因在於此時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好奇心“,正在用破壞行為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孩子搞破壞的過程,也是一個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

帶孩子到商場,孩子喜歡一個玩具,可是這個玩具明明之前已經買過一模一樣的,不給買就大哭大鬧。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可能就直接拉著孩子走了,殊不知,武斷地動粗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於此時孩子的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因為孩子除了吃好穿暖之外,還有一定的心理上的需求,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四個月時就有發脾氣、表達不良情緒的能力,隨著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他開始漸漸接觸更多的事情,在接觸這些事物的時候,孩子沒辦法像成人一樣用理性腦去做決策,於是只能憑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參與行動,而此時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撓,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抗議。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會有以上行為特點?

此時的孩子對著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什麼都想嘗一嘗、摸一摸,而且寶寶喜歡去拆卸玩具、鬧鐘等,之所以孩子這樣做,說到底是一種愛學習、喜歡探索的表現,而且,孩子大多數時候的淘氣行為,其實是基於心底被忽略的情緒,想用哭鬧、搗亂這種行為激起父母的注意。

我們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這樣:當孩子安安靜靜時我們就不會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淘氣、搗亂的時候,立馬父母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當孩子發現這個現象時,孩子就知道,只有搗亂才能激起父母的注意,於是孩子就會採取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關注。說到底還是平時對孩子關心較少,忽略了孩子陪伴的重要性,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玩耍的環境中來。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

我們要知道,兩歲的寶寶會出現人生中的第一個反抗期,此時的寶寶反應協調能力較差,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那麼此時父母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可怕的兩歲“呢?

  • 1、利用”泛靈心理“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意識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2-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

什麼是泛靈心理呢?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識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如果你細心觀察身邊的孩子就會發現:我們經常聽到孩子跟枕頭聊天、跟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講話"……那是因為有一個時期寶寶會把一切東西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動能力的夥伴。

如果此時的孩子喜歡搞破壞,那麼我們可以利用泛靈心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意識。比如我家孩子之前愛摘花,有一次他又摘花時我掐他一下問:”我掐你一下你疼嗎?“此時孩子回答”疼“,那麼我又適時表達出自己的心理:”我看到寶貝疼我也很心疼呢。你看,你把小花摘掉,小花也一定很疼,小花的媽媽肯定也特別心疼。“

從那開始孩子就不再摘花了,甚至有時看到別人摘花還會阻止別人:”別摘,花會疼的,花媽媽會心疼的。“

  • 2、幫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此時的孩子對”你、我、他“沒有概念,對物品的所有權也沒概念,那麼我們此時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個性。

比如孩子出去玩,別人想玩他的玩具,那麼我們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你想讓他玩嗎?你如果想就給他玩,你如果不想,有權利不讓他玩的。“當孩子想玩別人東西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那個小車是弟弟的,你想玩必須要徵求弟弟同意哦。“或者引導孩子自己溝通:”你可以拿你的玩具去跟弟弟交換玩,等要回家時再換回來。“

這樣孩子就知道我的東西我可以做主,別人的東西我得徵求別人同意才能拿。

3、參與到孩子的”破壞“中去

前面我們說過,孩子愛搞破壞是他好奇心強的表現,也是他探索精神的體現,那麼我們想要阻止孩子破壞,那無疑是抑制孩子的好奇心,阻止孩子去思考和探索。但是我們又不能任由孩子隨意破壞,那麼我們唯一做的,就是參與到孩子的破壞中去。

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助他一起尋找未知的答案,比如玩具為什麼會動、為什麼會響,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幫助孩子一起拆下玩具、再一起裝起來,這樣孩子就能在”破壞、探究、重建“這個過程中獲得心理滿足。

結語:這時候的寶寶對陌生事物充滿了好奇,我們要合理利用寶寶的天性,多方引導、鼓勵孩子,讓他自由、安全地探索,健康快樂成長。

妈妈的烦恼
2019-06-21

我的孩子小羽已經19個月了,她算是已經進入到這個可怕的兩歲的階段了,對於她的鬧騰,我也很頭疼,她已經會走了,但是她基本不走,都是用跑的,這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很可怕,她不會好好走路,只要一鬆手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咻的一下就跑出去了,所以我只能在一些開闊一點,平坦一點的地方讓她跑來跑去,平地上摔兩下問題不大的,但是她也能知道疼,這是一個必經階段,我會一直跟在她身邊保護她。

當然這只是為了讓她運動運動而已,要是想讓她靜下來,方法多了去了,祕訣精髓就是吸引她的注意力,轉移她的注意力。這個月份的寶寶有一個特點,她想得到一個玩具,或者她要一些零食,一旦你不滿足她,她絕對滿地打滾,要麼就是大哭大鬧,道理基本上是講不通的,她聽的懂也不會聽你的,這個時候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轉移她的注意力,只要成功的把她的注意力轉移掉,她馬上停止哭鬧,舉個例子,小羽很喜歡動畫片,但是這種小寶寶是不能一直看動畫片的,一關掉,馬上大哭大鬧滿地打滾,怎麼辦?很好解決,她平時喜歡吃一種零食,有點類似鹽津棗,很小,只要她一躺地上大哭大鬧,我拿起瓶子搖兩下,她馬上會起來說她要吃。我只要關閉電視,給她吃一個就行了。然後陪她玩玩玩具,講講故事就可以了。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沒有辦法的寶媽可以參考一下。仔細觀察平時寶寶最喜歡什麼,撒潑打滾的時候拿出來就好了,非常有效的。

這個月份的小孩子還會吃任何的東西,只要有興趣,都會塞嘴裡的,這點的話只能媽媽們自己注意一下了,不能讓她接觸到花生米大小的東西,包括乾燥劑,風油精等等的危險品。如何的從容應對,還是要看寶媽們花多少心思在寶寶身上了。

肉妈养娃
2019-08-18

我家寶寶就是處在“可怕的兩歲”階段,一個典型場景:

“媽媽,我想去超市!”

“好的,寶貝!媽媽先換身衣服、拿錢錢哦!”

“去超市去超市去超市!!!”小妞哭著喊著,經常伴隨著上來要你抱,或者跪地,或者爬行等動作。

老孃我心裡真的火很大(但是忍住了):“媽媽跟你說了啊,我們就要去超市啊,媽媽得先換衣服,拿錢拿鑰匙啊......”

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一邊安撫她,一邊狼狽出門。

我家寶寶就是處在“可怕的兩歲”階段,一個典型場景:

“媽媽,我想去超市!”

“好的,寶貝!媽媽先換身衣服、拿錢錢哦!”

“去超市去超市去超市!!!”小妞哭著喊著,經常伴隨著上來要你抱,或者跪地,或者爬行等動作。

老孃我心裡真的火很大(但是忍住了):“媽媽跟你說了啊,我們就要去超市啊,媽媽得先換衣服,拿錢拿鑰匙啊......”

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一邊安撫她,一邊狼狽出門。


剛開始我和家人都很不適應,特別是職業媽媽,整天被工作和家務瑣事包圍,就夠疲憊夠鬱悶的了,這時候還聽到她瘋狂的向你說“不”,還各種鬧,這種萬事不順心的感覺讓我感覺很惱火,咋這麼不懂事呢?小妞是在故意挑戰我的權威嗎?

後來我查找了資料,發現這個階段的小孩這麼鬧騰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了,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開始想要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們還覺得自己好像充滿力量,好想掌握一些東西啊!

面對這個階段的寶寶,我們父母和家人不要將小孩的“不”當成對咱們權威的挑戰,要理解並且接受他們現在的狀態,不要使用強硬的手段來阻止他們說“不”。

還有些時候他們鬧騰,只是為了引起我們家長的注意,因為他們想要更多的陪伴啊!


我家寶寶就是處在“可怕的兩歲”階段,一個典型場景:

“媽媽,我想去超市!”

“好的,寶貝!媽媽先換身衣服、拿錢錢哦!”

“去超市去超市去超市!!!”小妞哭著喊著,經常伴隨著上來要你抱,或者跪地,或者爬行等動作。

老孃我心裡真的火很大(但是忍住了):“媽媽跟你說了啊,我們就要去超市啊,媽媽得先換衣服,拿錢拿鑰匙啊......”

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一邊安撫她,一邊狼狽出門。


剛開始我和家人都很不適應,特別是職業媽媽,整天被工作和家務瑣事包圍,就夠疲憊夠鬱悶的了,這時候還聽到她瘋狂的向你說“不”,還各種鬧,這種萬事不順心的感覺讓我感覺很惱火,咋這麼不懂事呢?小妞是在故意挑戰我的權威嗎?

後來我查找了資料,發現這個階段的小孩這麼鬧騰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了,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開始想要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們還覺得自己好像充滿力量,好想掌握一些東西啊!

面對這個階段的寶寶,我們父母和家人不要將小孩的“不”當成對咱們權威的挑戰,要理解並且接受他們現在的狀態,不要使用強硬的手段來阻止他們說“不”。

還有些時候他們鬧騰,只是為了引起我們家長的注意,因為他們想要更多的陪伴啊!



最後是我親身實踐的比較有效的幾個方法:

保持耐心,不要以暴制暴。

這樣做情況只會越來越糟,還會影響寶寶將來和其他人的交往模式,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如果孩子鬧騰我們就衝他們吼回去甚至打他們,他們就會以為這是人際之間正常的溝通方式。

不要講太多道理,直接行動。

吃飯時間到了,她還沉浸在玩具的世界不能自拔,不要講那麼多,把她牽到餐桌前。

給孩子做選擇題,而不是判斷題。

不要給孩子回答“是”或“不”的機會。“這餐吃豬肉還是雞蛋?”“睡前你想讀這本故事書還是那一本?”

轉移注意力法。

當寶貝情緒很激烈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一個活動。

暗度陳倉法。

雖然知道陪伴寶寶很重要,但是有時候我們家長真的沒法做到時時刻刻跟他們玩的。我家的小妞常常纏著我一直陪她啊,這時候我先答應,並且拋開一切事務,和她投入玩一下,等她漸入佳境,我就該幹嘛幹嘛。沒辦法,媽媽是超人啊!時間都是爭分奪秒的。

最後,這個階段的寶貝如果有個玩伴更好。

我明顯感覺到,侄子跟她在一起玩可以管半天,半天可以做好多事,自己心情也好些,不用一直被她纏著。

希望能夠幫到你,一起加油!

我家寶寶就是處在“可怕的兩歲”階段,一個典型場景:

“媽媽,我想去超市!”

“好的,寶貝!媽媽先換身衣服、拿錢錢哦!”

“去超市去超市去超市!!!”小妞哭著喊著,經常伴隨著上來要你抱,或者跪地,或者爬行等動作。

老孃我心裡真的火很大(但是忍住了):“媽媽跟你說了啊,我們就要去超市啊,媽媽得先換衣服,拿錢拿鑰匙啊......”

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一邊安撫她,一邊狼狽出門。


剛開始我和家人都很不適應,特別是職業媽媽,整天被工作和家務瑣事包圍,就夠疲憊夠鬱悶的了,這時候還聽到她瘋狂的向你說“不”,還各種鬧,這種萬事不順心的感覺讓我感覺很惱火,咋這麼不懂事呢?小妞是在故意挑戰我的權威嗎?

後來我查找了資料,發現這個階段的小孩這麼鬧騰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了,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開始想要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們還覺得自己好像充滿力量,好想掌握一些東西啊!

面對這個階段的寶寶,我們父母和家人不要將小孩的“不”當成對咱們權威的挑戰,要理解並且接受他們現在的狀態,不要使用強硬的手段來阻止他們說“不”。

還有些時候他們鬧騰,只是為了引起我們家長的注意,因為他們想要更多的陪伴啊!



最後是我親身實踐的比較有效的幾個方法:

保持耐心,不要以暴制暴。

這樣做情況只會越來越糟,還會影響寶寶將來和其他人的交往模式,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如果孩子鬧騰我們就衝他們吼回去甚至打他們,他們就會以為這是人際之間正常的溝通方式。

不要講太多道理,直接行動。

吃飯時間到了,她還沉浸在玩具的世界不能自拔,不要講那麼多,把她牽到餐桌前。

給孩子做選擇題,而不是判斷題。

不要給孩子回答“是”或“不”的機會。“這餐吃豬肉還是雞蛋?”“睡前你想讀這本故事書還是那一本?”

轉移注意力法。

當寶貝情緒很激烈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一個活動。

暗度陳倉法。

雖然知道陪伴寶寶很重要,但是有時候我們家長真的沒法做到時時刻刻跟他們玩的。我家的小妞常常纏著我一直陪她啊,這時候我先答應,並且拋開一切事務,和她投入玩一下,等她漸入佳境,我就該幹嘛幹嘛。沒辦法,媽媽是超人啊!時間都是爭分奪秒的。

最後,這個階段的寶貝如果有個玩伴更好。

我明顯感覺到,侄子跟她在一起玩可以管半天,半天可以做好多事,自己心情也好些,不用一直被她纏著。

希望能夠幫到你,一起加油!

俏婴童BabyCute
2019-04-13

都說三歲定八十,這個3歲並不是指具體的歲數,而是指3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養成及學習能力培養極為重要,很可能影響他一生的言行舉止。

回想我家豆芽兩歲的時候,真是有點後怕。每天看孩子就跟看牛一樣,還得想著法子修理他的牛脾氣,當時特別害怕豆芽就這樣養成任性、暴躁的壞脾氣。

於是專門買了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看,兩三歲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陪伴和引導的時候。他已經會跑會走,還會表達與溝通,能親密與這個世界接觸了,這時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都特別強。

都說三歲定八十,這個3歲並不是指具體的歲數,而是指3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養成及學習能力培養極為重要,很可能影響他一生的言行舉止。

回想我家豆芽兩歲的時候,真是有點後怕。每天看孩子就跟看牛一樣,還得想著法子修理他的牛脾氣,當時特別害怕豆芽就這樣養成任性、暴躁的壞脾氣。

於是專門買了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看,兩三歲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陪伴和引導的時候。他已經會跑會走,還會表達與溝通,能親密與這個世界接觸了,這時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都特別強。

我們的大腦是唯一一個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特別是在三歲前。期間,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在這三年裡,大腦會建立700-1000個神經連接。

但是讓大腦建立這些連接的是什麼呢?其實是語言。孩子父母的語言。因此父母正確的語言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2歲的孩子一般都會出現以下的行為,這時,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用哭鬧方式爭取新玩具或食物

有些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或者好吃的食物,就總會嚷嚷著要買要吃,甚至在遭到爸媽的拒絕後特別任性又哭又鬧的。

面對任性愛發脾氣的孩子,首先,我們要心平氣和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告訴他,任性和哭鬧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

第二,在孩子任性的時候,家長先一邊呆著就好,並且提前和孩子的爸爸以及爺爺奶奶溝通清楚,口徑一致,千萬不要在他哭鬧的時候就心疼去哄著他。要讓他明白這種方式解決不了問題,他自然會觀察你。

第三,彼此冷靜後,最好以故事形式教育孩子。冷靜其實是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因為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的。打罵對教育孩子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反而很可能激發他的逆反心理。

等他平靜下來了,就可以用小故事的形式告訴他,他已經是個小大人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了。

都說三歲定八十,這個3歲並不是指具體的歲數,而是指3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養成及學習能力培養極為重要,很可能影響他一生的言行舉止。

回想我家豆芽兩歲的時候,真是有點後怕。每天看孩子就跟看牛一樣,還得想著法子修理他的牛脾氣,當時特別害怕豆芽就這樣養成任性、暴躁的壞脾氣。

於是專門買了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看,兩三歲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陪伴和引導的時候。他已經會跑會走,還會表達與溝通,能親密與這個世界接觸了,這時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都特別強。

我們的大腦是唯一一個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特別是在三歲前。期間,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在這三年裡,大腦會建立700-1000個神經連接。

但是讓大腦建立這些連接的是什麼呢?其實是語言。孩子父母的語言。因此父母正確的語言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2歲的孩子一般都會出現以下的行為,這時,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用哭鬧方式爭取新玩具或食物

有些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或者好吃的食物,就總會嚷嚷著要買要吃,甚至在遭到爸媽的拒絕後特別任性又哭又鬧的。

面對任性愛發脾氣的孩子,首先,我們要心平氣和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告訴他,任性和哭鬧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

第二,在孩子任性的時候,家長先一邊呆著就好,並且提前和孩子的爸爸以及爺爺奶奶溝通清楚,口徑一致,千萬不要在他哭鬧的時候就心疼去哄著他。要讓他明白這種方式解決不了問題,他自然會觀察你。

第三,彼此冷靜後,最好以故事形式教育孩子。冷靜其實是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因為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的。打罵對教育孩子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反而很可能激發他的逆反心理。

等他平靜下來了,就可以用小故事的形式告訴他,他已經是個小大人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了。

或者藉機培養他的延遲滿足能力,延遲滿足就是願意等待,願意忍耐,願意通過達成的規則去最終實現願望。


比如孩子想要一樣東西,你可以跟他商量“我們今天從公園回來再買”、“先認真吃飽飯,飯後才能吃一點小零食”、“這個今天已經吃過了,明天再吃”,培養孩子具備延遲滿足的品質,等他成年後他會願意為了目標忍耐和等待。

越早教,就越好,越到後期,孩子就越難教。

佔有慾強,愛搶玩具

這個要逐漸培養孩子的合作分享意識。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水果或者玩具,在跟孩子玩耍中,潛移默化教導他,本來只有一種玩具或者水果,但是如果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就又可以有新的收穫。

這就是分享的好處和意義,不要讓他有被搶奪東西的感覺。

都說三歲定八十,這個3歲並不是指具體的歲數,而是指3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養成及學習能力培養極為重要,很可能影響他一生的言行舉止。

回想我家豆芽兩歲的時候,真是有點後怕。每天看孩子就跟看牛一樣,還得想著法子修理他的牛脾氣,當時特別害怕豆芽就這樣養成任性、暴躁的壞脾氣。

於是專門買了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看,兩三歲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陪伴和引導的時候。他已經會跑會走,還會表達與溝通,能親密與這個世界接觸了,這時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都特別強。

我們的大腦是唯一一個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特別是在三歲前。期間,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在這三年裡,大腦會建立700-1000個神經連接。

但是讓大腦建立這些連接的是什麼呢?其實是語言。孩子父母的語言。因此父母正確的語言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2歲的孩子一般都會出現以下的行為,這時,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用哭鬧方式爭取新玩具或食物

有些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或者好吃的食物,就總會嚷嚷著要買要吃,甚至在遭到爸媽的拒絕後特別任性又哭又鬧的。

面對任性愛發脾氣的孩子,首先,我們要心平氣和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告訴他,任性和哭鬧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

第二,在孩子任性的時候,家長先一邊呆著就好,並且提前和孩子的爸爸以及爺爺奶奶溝通清楚,口徑一致,千萬不要在他哭鬧的時候就心疼去哄著他。要讓他明白這種方式解決不了問題,他自然會觀察你。

第三,彼此冷靜後,最好以故事形式教育孩子。冷靜其實是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因為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的。打罵對教育孩子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反而很可能激發他的逆反心理。

等他平靜下來了,就可以用小故事的形式告訴他,他已經是個小大人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了。

或者藉機培養他的延遲滿足能力,延遲滿足就是願意等待,願意忍耐,願意通過達成的規則去最終實現願望。


比如孩子想要一樣東西,你可以跟他商量“我們今天從公園回來再買”、“先認真吃飽飯,飯後才能吃一點小零食”、“這個今天已經吃過了,明天再吃”,培養孩子具備延遲滿足的品質,等他成年後他會願意為了目標忍耐和等待。

越早教,就越好,越到後期,孩子就越難教。

佔有慾強,愛搶玩具

這個要逐漸培養孩子的合作分享意識。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水果或者玩具,在跟孩子玩耍中,潛移默化教導他,本來只有一種玩具或者水果,但是如果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就又可以有新的收穫。

這就是分享的好處和意義,不要讓他有被搶奪東西的感覺。

當然,孩子還小,這個過程得慢慢來,基本上,孩子得到了三歲才有這個分享的意識。

谦谦妈育儿
2019-08-23

01 “我不要,我不要 ……”

在車上同事的小女兒一直哭喊著,還拼命在媽媽身上掙扎,推開了媽媽給他的酸奶,非要搶爸爸手上的奶茶。爸爸說:“不能喝,還是冰的。”可是小女孩還是不依不饒的哭喊著。我坐在旁邊也試著給她餅乾,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可是她也是不要,一手推開了。同事說:“不要管她,讓她哭一會兒就好了。

相信很多家長在小孩子兩歲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這就是平常所說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我不,”“我不要,”都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常用話。

這是因為寶寶逐漸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幼小的認知裡,覺得自己才是全家重心,而寶媽們對他們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是束縛,就會不停地說不不不。此外,在這個年齡段被冷漠對待的孩子,會懂事得讓人心疼,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有耐心,陪著寶寶一起度過,也不能冷處理寶寶的叛逆,等寶寶慢慢長大,自然而然就好了。

01 “我不要,我不要 ……”

在車上同事的小女兒一直哭喊著,還拼命在媽媽身上掙扎,推開了媽媽給他的酸奶,非要搶爸爸手上的奶茶。爸爸說:“不能喝,還是冰的。”可是小女孩還是不依不饒的哭喊著。我坐在旁邊也試著給她餅乾,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可是她也是不要,一手推開了。同事說:“不要管她,讓她哭一會兒就好了。

相信很多家長在小孩子兩歲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這就是平常所說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我不,”“我不要,”都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常用話。

這是因為寶寶逐漸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幼小的認知裡,覺得自己才是全家重心,而寶媽們對他們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是束縛,就會不停地說不不不。此外,在這個年齡段被冷漠對待的孩子,會懂事得讓人心疼,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有耐心,陪著寶寶一起度過,也不能冷處理寶寶的叛逆,等寶寶慢慢長大,自然而然就好了。


02 這是我的。

小侄子兩歲的時候,經常會帶他自己的玩具過來,可是他的玩具又不可以讓別人碰一下。只要別人一拿他的玩具,他就會說:“這是我的你不可以拿。”如果其他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他會毫不猶豫的搶回來。

吃飯的時候也是這樣,如果是他喜歡吃的菜,他就會說:“這是我的你們不可以吃。”

每當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都不會給對孩子發脾氣的,她只會跟孩子這樣說:“可以大家一起玩的,玩完了之後就一起收拾好就行了,這個玩具還是你的。”“ 大家可以一起吃的,要大家一起分享。”

儘管孩子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強調,這是我的。但是在家長一次又一次的引導下,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慢慢的變得“大方”起來了。

01 “我不要,我不要 ……”

在車上同事的小女兒一直哭喊著,還拼命在媽媽身上掙扎,推開了媽媽給他的酸奶,非要搶爸爸手上的奶茶。爸爸說:“不能喝,還是冰的。”可是小女孩還是不依不饒的哭喊著。我坐在旁邊也試著給她餅乾,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可是她也是不要,一手推開了。同事說:“不要管她,讓她哭一會兒就好了。

相信很多家長在小孩子兩歲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這就是平常所說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我不,”“我不要,”都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常用話。

這是因為寶寶逐漸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幼小的認知裡,覺得自己才是全家重心,而寶媽們對他們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是束縛,就會不停地說不不不。此外,在這個年齡段被冷漠對待的孩子,會懂事得讓人心疼,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有耐心,陪著寶寶一起度過,也不能冷處理寶寶的叛逆,等寶寶慢慢長大,自然而然就好了。


02 這是我的。

小侄子兩歲的時候,經常會帶他自己的玩具過來,可是他的玩具又不可以讓別人碰一下。只要別人一拿他的玩具,他就會說:“這是我的你不可以拿。”如果其他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他會毫不猶豫的搶回來。

吃飯的時候也是這樣,如果是他喜歡吃的菜,他就會說:“這是我的你們不可以吃。”

每當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都不會給對孩子發脾氣的,她只會跟孩子這樣說:“可以大家一起玩的,玩完了之後就一起收拾好就行了,這個玩具還是你的。”“ 大家可以一起吃的,要大家一起分享。”

儘管孩子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強調,這是我的。但是在家長一次又一次的引導下,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慢慢的變得“大方”起來了。

03 我要你走回來跟我一起走。

在大街上還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有一個小女孩,媽媽走在前面,小女孩站在那裡大哭:“你走回來跟我一起走。”只見媽媽大聲說:“你快點走,你不走我就不等你了。”只見小女孩還是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 ,哭得更厲害。直到好媽回到他身邊,重新跟她一起出發。她才破涕為笑。

其實兩歲孩子,他還處於一個秩序敏感期的時期。家長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接納孩子的情緒,對他不合理的要求,要懂得變通。可以通過擁抱、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尋找替代目標等來平息他們的情緒。

01 “我不要,我不要 ……”

在車上同事的小女兒一直哭喊著,還拼命在媽媽身上掙扎,推開了媽媽給他的酸奶,非要搶爸爸手上的奶茶。爸爸說:“不能喝,還是冰的。”可是小女孩還是不依不饒的哭喊著。我坐在旁邊也試著給她餅乾,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可是她也是不要,一手推開了。同事說:“不要管她,讓她哭一會兒就好了。

相信很多家長在小孩子兩歲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這就是平常所說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我不,”“我不要,”都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常用話。

這是因為寶寶逐漸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幼小的認知裡,覺得自己才是全家重心,而寶媽們對他們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是束縛,就會不停地說不不不。此外,在這個年齡段被冷漠對待的孩子,會懂事得讓人心疼,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有耐心,陪著寶寶一起度過,也不能冷處理寶寶的叛逆,等寶寶慢慢長大,自然而然就好了。


02 這是我的。

小侄子兩歲的時候,經常會帶他自己的玩具過來,可是他的玩具又不可以讓別人碰一下。只要別人一拿他的玩具,他就會說:“這是我的你不可以拿。”如果其他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他會毫不猶豫的搶回來。

吃飯的時候也是這樣,如果是他喜歡吃的菜,他就會說:“這是我的你們不可以吃。”

每當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都不會給對孩子發脾氣的,她只會跟孩子這樣說:“可以大家一起玩的,玩完了之後就一起收拾好就行了,這個玩具還是你的。”“ 大家可以一起吃的,要大家一起分享。”

儘管孩子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強調,這是我的。但是在家長一次又一次的引導下,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慢慢的變得“大方”起來了。

03 我要你走回來跟我一起走。

在大街上還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有一個小女孩,媽媽走在前面,小女孩站在那裡大哭:“你走回來跟我一起走。”只見媽媽大聲說:“你快點走,你不走我就不等你了。”只見小女孩還是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 ,哭得更厲害。直到好媽回到他身邊,重新跟她一起出發。她才破涕為笑。

其實兩歲孩子,他還處於一個秩序敏感期的時期。家長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接納孩子的情緒,對他不合理的要求,要懂得變通。可以通過擁抱、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尋找替代目標等來平息他們的情緒。

可怕的兩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不懂得如何應對,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小阿壮的宝妈
2019-08-23

到了“可怕的兩歲”孩子的行為會發生哪些變化?

我家孩子現在就正處在這個階段,我發現他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自己動手做事,脾氣大還不讓說,一說就摔東西,並且喜歡和我對著幹。

比如他一定要自己開門,一定要自己關燈,我的手機一定要由他來給我充電。比如他正在玩挖掘機,有個豆子挖不起來,然後他就會生氣,摔東西。再比如他在看電視,我讓他往後面坐點,他就會故意把臉貼到屏幕上,然後拿眼神撇我。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可怕的兩歲”的發生?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在這段時期,自我意識正在快速發展,他們迫不及待的想到表達自己,證明自己,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但是他們的能力往往不足,而父母對他們的行為又諸多限制,所以他們就會通過各種手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無助。於是孩子就容易發脾氣,也會父母之間有很多衝突,讓父母覺得難以管教。

那我們應該怎麼樣緩解這種情況呢?

  1. 給孩子更多做主的權利。比如,今天要穿什麼衣服,讓孩子自己決定;出門要去哪裡玩,聽孩子的;只要孩子想做的事情沒有危險又不會傷害到別人,就允許他去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孩子會感到自己的意願受到尊重,從而減少發脾氣的頻率。
  2. 對孩子多用建議少用命令。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極強,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的話,孩子多半會與你對著幹,我們可以採用語氣緩和的建議式。比如,孩子看電視離得近,不要直接說:往後面坐點!可以對孩子說:你坐的離電視有點近,這樣看電視會眼睛疼,不如你稍微往後面坐點?
  3. 當孩子鬧脾氣,我們要學會以柔克剛。比如此刻孩子在哭鬧,甚至躺地上,你把他抱起來,同時允許他繼續哭,這樣做的效果遠比你大聲呵斥他,或者乾脆走開不理他這樣的效果要好。因為這樣不僅不傷害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更快平息孩子的怒火。不要擔心會把孩子寵壞,孩子在三歲之前對道理的理解有限,但是對安全感的要求是無限的,不要因小失大。

總之,對於“可怕的兩歲”,我們要多理解和接納孩子,切不可處處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打壓。因為這個可怕的階段都會隨著孩子心智的成熟而過去,但我們對孩子造成的語言或者身體上的傷害,可能是無法彌補的。

暖妈育儿
2019-08-11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時,自我的意識漸漸萌芽,逐漸變得不聽話,在兩歲時最為典型,稱之為“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做錯一件事,就會阻礙孩子好性格的形成,而性格對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時,自我的意識漸漸萌芽,逐漸變得不聽話,在兩歲時最為典型,稱之為“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做錯一件事,就會阻礙孩子好性格的形成,而性格對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1、父母要給孩子定好規則

不管孩子是哭還是笑 ,家長定好的規矩不能說變就變。孩子一旦破壞了規矩,要馬上進行恰當地處罰,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警告或威脅。讓孩子明白規則的力量,讓他知道世界不是繞著他轉的。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時,自我的意識漸漸萌芽,逐漸變得不聽話,在兩歲時最為典型,稱之為“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做錯一件事,就會阻礙孩子好性格的形成,而性格對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1、父母要給孩子定好規則

不管孩子是哭還是笑 ,家長定好的規矩不能說變就變。孩子一旦破壞了規矩,要馬上進行恰當地處罰,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警告或威脅。讓孩子明白規則的力量,讓他知道世界不是繞著他轉的。

2、父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不論是在戶外,還是在家中。父母要設置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環境越安全,父母就越放心,孩子就越能找到事情做,家長也就不會被孩子纏得太緊。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時,自我的意識漸漸萌芽,逐漸變得不聽話,在兩歲時最為典型,稱之為“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做錯一件事,就會阻礙孩子好性格的形成,而性格對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1、父母要給孩子定好規則

不管孩子是哭還是笑 ,家長定好的規矩不能說變就變。孩子一旦破壞了規矩,要馬上進行恰當地處罰,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警告或威脅。讓孩子明白規則的力量,讓他知道世界不是繞著他轉的。

2、父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不論是在戶外,還是在家中。父母要設置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環境越安全,父母就越放心,孩子就越能找到事情做,家長也就不會被孩子纏得太緊。

3、父母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

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智力和行為能力,適當的給予孩子指導和幫助。如果孩子經常能迅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可以不斷積累信心。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時,自我的意識漸漸萌芽,逐漸變得不聽話,在兩歲時最為典型,稱之為“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做錯一件事,就會阻礙孩子好性格的形成,而性格對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1、父母要給孩子定好規則

不管孩子是哭還是笑 ,家長定好的規矩不能說變就變。孩子一旦破壞了規矩,要馬上進行恰當地處罰,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警告或威脅。讓孩子明白規則的力量,讓他知道世界不是繞著他轉的。

2、父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不論是在戶外,還是在家中。父母要設置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環境越安全,父母就越放心,孩子就越能找到事情做,家長也就不會被孩子纏得太緊。

3、父母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

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智力和行為能力,適當的給予孩子指導和幫助。如果孩子經常能迅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可以不斷積累信心。

如果您覺得有用,點個贊再走吧!歡迎轉發、留言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家有一寶,職場媽媽@暖媽育兒 ,愛孩子、愛生活,願與您一起分享育兒故事。

雪茄成长志
2019-08-23

我家兒子現在三歲半,其實只要我們有心理準備,兩歲的孩子也可以很可愛的。

認識兩歲孩子的生長髮育共性

1.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和自己對著幹

兩歲多的孩子做的事情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走上相反的極端,比如說他明明想要“紅的”,卻偏要選“藍的”;本來想做某件事,當你問他他又說“不”。

2.秩序敏感期,對一切都要求“一致”

兩歲多的孩子對一切都要求“一致”。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它發生的順序、方式,還是地方,他都要其保持不變。家裡的每件東西都必須放在他認為該放的地方,且固定不變。

3.選擇困難,在做決定的時候跟自己較勁

兩歲多的孩子覺得“做選擇”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情。這時的他常常認為都可以又都不可以,他經常是痛下決心做出了選擇,但很快就會反悔。

我家兒子現在三歲半,其實只要我們有心理準備,兩歲的孩子也可以很可愛的。

認識兩歲孩子的生長髮育共性

1.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和自己對著幹

兩歲多的孩子做的事情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走上相反的極端,比如說他明明想要“紅的”,卻偏要選“藍的”;本來想做某件事,當你問他他又說“不”。

2.秩序敏感期,對一切都要求“一致”

兩歲多的孩子對一切都要求“一致”。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它發生的順序、方式,還是地方,他都要其保持不變。家裡的每件東西都必須放在他認為該放的地方,且固定不變。

3.選擇困難,在做決定的時候跟自己較勁

兩歲多的孩子覺得“做選擇”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情。這時的他常常認為都可以又都不可以,他經常是痛下決心做出了選擇,但很快就會反悔。

遵循這些原則輕鬆應對兩歲的孩子

  • 不要期望事事孩子都會配合。雖然你用盡渾身解數,事情的發展也不會永遠像你預想的那樣順利。

  • 如果要打破常規,請提前打好“預防針”。

  • 儘量不要創造他可以直接給出否定回答的機會。

  • 情況緊急或者相當重要的情形,不宜讓孩子做出選擇。

  • 接受孩子在等待的時候不停地發問和說話。

  • 留有餘地地提出要求。類似“除非你收拾好玩具,否則不能吃晚飯”這樣的話顯然過於極端了。

  • 不要因為孩子的固執和堅持而生氣,不要把這樣的行為定性為頑劣或叛逆,而是當作孩子固有的天性。儘管有時候這些小傢伙的行事會讓你倍感煩惱,倒不如把它當作生活中的一道調味料。

  • 不要介意孩子硬生生的反抗,不要因為“不”“不要”這些話而情緒激動。

  • 在不經他允許的情況下,不能隨意拿走他心愛的玩具或給他安全感的寄託物,更不要有討厭的情緒。

  • 能夠理解他不情願與其他孩子共享玩具的行為。

  • 不要懷疑孩子的智力。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基因並不突出的話,也沒有什麼其他方法再讓孩子遺傳到更優秀的基因了。

  • 不要介意他想讓除你之外的其他人幫助他。因為這可能是孩子故意為之的小把戲,並不代表他很討厭你。

  • 我家兒子現在三歲半,其實只要我們有心理準備,兩歲的孩子也可以很可愛的。

    認識兩歲孩子的生長髮育共性

    1.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和自己對著幹

    兩歲多的孩子做的事情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走上相反的極端,比如說他明明想要“紅的”,卻偏要選“藍的”;本來想做某件事,當你問他他又說“不”。

    2.秩序敏感期,對一切都要求“一致”

    兩歲多的孩子對一切都要求“一致”。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它發生的順序、方式,還是地方,他都要其保持不變。家裡的每件東西都必須放在他認為該放的地方,且固定不變。

    3.選擇困難,在做決定的時候跟自己較勁

    兩歲多的孩子覺得“做選擇”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情。這時的他常常認為都可以又都不可以,他經常是痛下決心做出了選擇,但很快就會反悔。

    遵循這些原則輕鬆應對兩歲的孩子

    • 不要期望事事孩子都會配合。雖然你用盡渾身解數,事情的發展也不會永遠像你預想的那樣順利。

    • 如果要打破常規,請提前打好“預防針”。

    • 儘量不要創造他可以直接給出否定回答的機會。

    • 情況緊急或者相當重要的情形,不宜讓孩子做出選擇。

    • 接受孩子在等待的時候不停地發問和說話。

    • 留有餘地地提出要求。類似“除非你收拾好玩具,否則不能吃晚飯”這樣的話顯然過於極端了。

    • 不要因為孩子的固執和堅持而生氣,不要把這樣的行為定性為頑劣或叛逆,而是當作孩子固有的天性。儘管有時候這些小傢伙的行事會讓你倍感煩惱,倒不如把它當作生活中的一道調味料。

    • 不要介意孩子硬生生的反抗,不要因為“不”“不要”這些話而情緒激動。

    • 在不經他允許的情況下,不能隨意拿走他心愛的玩具或給他安全感的寄託物,更不要有討厭的情緒。

    • 能夠理解他不情願與其他孩子共享玩具的行為。

    • 不要懷疑孩子的智力。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基因並不突出的話,也沒有什麼其他方法再讓孩子遺傳到更優秀的基因了。

    • 不要介意他想讓除你之外的其他人幫助他。因為這可能是孩子故意為之的小把戲,並不代表他很討厭你。

    與兩歲的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家長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尊重。

    不用過於擔心,孩子依然是那個小可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