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學,是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

學國學,學的就是經史子集,我們的文化是講求先後次序的,經排在最前面,那麼問題來了--先學《易經》還是《詩經》啊?各位看官發表一下高論!
學國學,是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
學國學,是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
學國學,是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
7 個回答
于文泽
2017-04-25

詩經,易經太玄奧。


學國學,是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
王宝山10

謝邀。

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只能試著說說。

如果學《易經》,一定要清楚《易經》的思想主旨是什麼。依我看《易經》內容雖然廣博,但歸納起來無非是數、理、象、佔四個方面。而數、理、象、佔的思想主旨無非是扶陽抑陰、隨時守正、從善改過、憂勤惕厲,以終其身。以乾掛為例,乾掛的核心就是提醒人們在“潛、見、惕、躍、飛、亢”各個價段,都要隨時守正、憂勤惕厲、從善改過,做事才能成功。《易經》六十四掛,掛掛都沒離這一思想主旨。如果離開這一思想主旨去學習、研究、闡釋《易經》,詮理雖精,探數雖微,觀象雖詳,占卜雖神,不過是棄本遂末而已,無益於修身養志,就會象一位網友所說的,必然會越學越“懵而遠之”。

再說學《詩經》,學《詩經》就要弄清楚《詩經》的思想主旨。《詩經》的思想主旨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引述孔子的話)意思是說,可以利用“詩”修身養性,治國經邦;可以以“詩”言志,……。孔子教育弟子要以《詩經》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著書立說、說理論證時,也多引述《詩徑》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詩經》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祀與宴會、天象與地貌、動物與植物等著多方面。至於《詩經》的文學特徵和寫作手法以及歷史影響,本文擱置不論。

《易經》和《詩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從內容上看,二者並無太大的關聯,《易經》包羅萬象,是關於宇宙、天地、人事的哲學學說。而《詩經》則是對周至春秋時期社會生活的較為全面的文學描寫。這是二者的不同。二者的共同點是,都提倡修身養志,隨時守正,從善改過,憂勤惕厲,治國經邦。

通過對《易經》和《詩經》思想主旨的瞭解,是先學《易經》還是先學《詩經》呢?如果你具有善於思辯思維的特質,就先學《易徑》;如果你具有善於形象思維的特質,就先學《詩經》。當然也可以不分先後,既學《易經》,又學《詩經》,交叉並進。

僅供參考。

杨大树
2017-04-24

如果是青少年,那必然是先學《詩經》,首先養成他們對詩歌那種浪漫主義情懷的熱愛,繼而喜歡上我國古典的文學,也就是國學。等他們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造詣,再去學《易經》,符合求學的一般規律。

如果是一個有生活、有閱歷,已經認可了傳統的國學思想作用的人,可以先鑽營《易經》,當有了一些心得的時候,再去讀《詩經》,會發現它不僅僅是古人為了傳頌和娛樂,更反映出了不同的社會現象和人文理念。

就我個人而言,國學典籍先讀哪本都可以,研讀幾遍都可以,本身文獻之間就有相得益彰的作用,反覆循環的去研讀,每部著作都會讓你對另一些文章有新的感悟。

遇见_久久为伴
2017-04-24

如是我聞

何為經史子集?

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適用於傳統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們熟悉古籍、進而瞭解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五四以來,我國借鑑西方的圖書分類法,按現代學科體系進行圖書分類。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國各類圖書館普遍仍採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訂的"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但是,由於不少古籍很難納入中圖法的分類體系,因此一般古籍圖書館(庫)的庋藏和檢索,仍襲用傳統的四部分類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代產生的典籍難以數計,據不完全統計,留存至今的尚有8萬餘種之多。對古籍的分類整理也很早就開始,第一次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始於公元前26年西漢成帝時,由劉向、劉歆父子先後主持,內容包括搜輯、校勘、分類、編目等,最終編成了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目錄《七略》。《七略》將當時搜輯整理的典籍分為六藝、諸子、兵書、數術、方技、詩賦六大類,加上概論性質的輯略,總題《七略》。該書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內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因此,《漢書·藝文志》成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類目錄。

漢代以後,各種官修,私撰的古籍分類目錄不斷湧現,分類方法也不斷有所改進。西晉荀勖的《晉中經簿》將六略改為四部,即甲部錄經書(相當於六藝),乙部錄子書(包括諸子、兵書、數術、方技),丙部錄史書,丁部為詩賦等,這就奠定了四部分類的基礎。東晉李充所編《晉元帝書目》根據當時古籍的實際情況,將史書改入乙部,子書改入丙部,這樣,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已略具雛形。

四部體制的最終確立,體現在《隋書·經籍志》中,這部實際上由唐初名臣魏徵所編的目錄,正式標註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並進一步細分為40個類目。隋朝以後圖書分類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類。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歷代還有將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佔主導地位,這說明經過時間的檢驗,四分法能較好地解決繁複的古籍分類問題,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當然,四部之下的各種類目,歷代都有所變動,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分為四部44類,有較大的權威性。

分類介紹

經部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十三經注疏:注和疏的並稱。注,對經書字句的註解,又稱傳、箋、解、章句等;疏,對注的註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注、疏內容關乎經籍中文字正假、語詞意義、音讀正訛、語法修辭,以及名物、典制、史實等。

經學史及小學類:經學史即經學歷史,小學類分訓詁、字書、韻書。西漢時稱“文字學”為“小學”,唐宋以後又稱“小學”為字學。讀書必先識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學會使用。

史部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正史: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本紀為綱的紀傳體史書。清乾隆年間詔定二十四史為正史,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不久,又將《清史稿》合編其中,合稱《二十六史》。

編年:按年代順序編排史料、著作等。

紀事本末:史書體裁之一。以歷史事件為綱,將重要史實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順序編寫。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別雜史等:別史,圖書四部分類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屬於正史、雜史的史書。雜史,舊時區別於紀傳、編年、紀事本末的一種史書體載。或記一時見聞,或記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傢俬記,但均帶有歷史掌故性質。

史評:評論史事或史書的著作。如王夫之《讀通鑑論》、《宋論》是評論史事方面的專著;劉知幾《史通》和章學誠《文史通義》則多載對史書的評論。

詔令奏議:詔令,文體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發命令、文告的總稱。包括冊文、制、敕、詔、誥、策令、璽書、教、諭等。奏議,文體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類文字的統稱,包括表、奏、疏、議、上書、封事等。

傳記:亦單稱傳。記載人物事蹟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記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翔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範圍,以史實為根據,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史鈔:摘抄一史或合抄眾史的書籍。《宋史·藝文志》始有“史鈔”一門。有專抄一史者,如《漢書鈔》、《晉書鈔》之類;有合抄眾史者,如《正史削繁》、《新舊唐書合鈔》之類。此類史書,博取約存,對讀者有一定的方便。

載記:舊史為曾立名號而非正統者所作的傳記,以別於本紀和列傳。

時令:圖書分類目錄名。宋以前有關時令的書籍,都入子部農家,但諸書所載,上自國家典制,下至民間風俗,不僅僅限於農事,故《中興館閣書目》,另列時令一類。清代修《四庫全書》,沿用宋人舊例,仍立時令一目。

地理:地誌縣誌,記載方域、山川、風俗、物產等文字。

職官:歷代官制。如《唐六典》、《周官》。

政書:政書,是記錄典章制度的書籍,政書之名源於明代錢溥的《祕圖書目》。政書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書”;另一種是記述單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斷代式政書”,後世史書多以“志”來記述各朝典章制度。

目錄:目錄分類學的著述。

子部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佔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儒家: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常關係。

道家: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人物,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後亦指崇尚黃帝、老莊之說者。

釋家:釋家即佛教。

法家:戰國時的學派,為九流之一。以尚法明刑為主,以李悝、商鞅、韓非等人為代表。

兵家:古時對軍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稱。亦指研究軍事的學派。

農家:戰國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派別。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

雜家:寥寥不能成類者,併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以立說者謂之雜學,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敍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

術數:術數,謂以種種方術,觀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現象,來推測人的氣數和命運。也稱“數術”。

醫家:即醫學。

藝術:泛指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各種技術技能。

書畫:書法圖畫

譜錄:記載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等的表冊

類書:輯錄經、史、子、集各類著作,所收內容相當廣泛,幾乎無所不包。綜合性的大型類書,就是古代的百科全書。類書起源於三國時代,有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編成的《皇覽》。

蒙學:學童啟蒙書籍。

集部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佈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注:以上分類依照清《四庫全書》。

總集:指彙集許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詩文集。

別集:相對總集而言。即收錄個人詩文的集子。

楚辭:為騷體類文章。

詞: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詩文評:收錄文學理論和批評方面的書籍。

曲:一種韻文形式,盛行於元代。

小說:小說是文學體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樣式。它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

首先我們要搞清讀經二個字,一個是“讀”,一個是“經”。字面上很容易搞清楚,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這二個字常常被曲解,從而讓讀經教育存在許多的變數,令人無所適從。

那麼我們在回過頭來談讀經二字,一個是“讀”,一個是“經”。字面上很容易搞清楚,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這二個字常常被曲解,從而讓讀經教育存在許多的變數,令人無所適從。

讀,就是讀,不是背,不是理解,更不是照著行動。你讀就好了,堅持去讀,一天二天,沒有什麼效果,沒關係,一週二週,沒有什麼效果,也沒有關係。你就是讀,讀熟,讀透。總有一天,你突然就明白了,突然就懂了。即使你永遠不明白,不懂,也沒關係,仍然是讀,輕鬆地讀,起碼對你也沒有什麼壞處,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永遠也不明白一點點的。要不然古人也不會那麼看重讀書了。

其次搞清何為經?

經就是六經四書的簡稱。六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樂經》,有所不同。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為何讀史先讀經?

曰:先讀儒家的經典書籍,然後讀史書,那麼談論古人之事時自己 的想法就不會偏離聖賢的想法;已經讀過史書,再讀儒家的經典書籍,那麼看書時就不只是為 了書中的篇章和句子。

先讀經,知道為人為世需要正善。而讀史,就會發現許多沒有這樣做的,甚至是做的相反的人。而史書中,大多是按照經書的標準而對他們進行了貶低。

總而言之,先讀經,後讀史,則論事不謬於聖賢。先讀經書,後讀史籍,那麼論事理就不會與聖賢相悖。

中上行
2017-04-24

當然是先學《詩經》囉,感受中華文化,簡單而直接,剛建而不自虐,醇厚的文化氣質。學《易經》如果不特別的經歷,對社會有特別的認識不可能看懂。如果聽別人講,多半講的是算卦,雜其雜八哄你的,真懂又沒法說。-般人看看就行。不要深究。

老梁139490047
2017-04-24

謝了,你問的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因為設計到幾個問題:你自己的基礎條件是什麼:你個人的愛好是什麼;你學國學的目地是什麼;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什麼。現在想學習國學的多數只是想了解一些傳統文化,有的是想從傳統文化中吸收一點營養,也有少數人想系統的研究傳統文化,各種人的想法不同選書不同。我想你一定有好的文化基礎,就從你的愛好出發選書。如果你是經商或搞企業的你就選鬼谷子,如果是文學愛好者當然先看詩經,如果是搞文史的就先學易經。先學什麼並無定論,只要開始了自己就找到方向了。如果是文化基礎差的孩子就得從三本小書開始。原來的舊教育也有一定道理。

手机用户2261985315
2017-04-24

易經沒有一定的人生感悟,沒有對世界的理解你是看不懂的,一頭扎進去反而會走偏。

詩經的終極目的是閱百態,通情志,讓人做一個感情充盈的人,根子上和易經也是相通的。

具體就看你自己的情況啦,我認為可以並行不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