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漸近騰訊,漸遠阿里:光線的抉擇?

9月2日晚間的一個消息引起了不小轟動:光線傳媒突然發佈公告稱,持股8.78%的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創投的全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5867.22萬股”。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漸近騰訊,漸遠阿里:光線的抉擇?

9月2日晚間的一個消息引起了不小轟動:光線傳媒突然發佈公告稱,持股8.78%的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創投的全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5867.22萬股”。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對於這一突然的減持,光線方面給出的公關答覆是“不對此做出評價,股東阿里創投將根據市場環境、公司股價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本次減持計劃,一切以公告為準。”

據公開信息顯示,阿里創投最早在2015年3月就入股了光線傳媒,投資約24億元,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78%。根據啟信寶信息,阿里創投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和謝世煌,持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馬雲為實際控制人。從投資回報來看,阿里當時的認購價為每股24.22元,而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每股尚不到9元,阿里創投此次減持,損失不可謂不大。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漸近騰訊,漸遠阿里:光線的抉擇?

9月2日晚間的一個消息引起了不小轟動:光線傳媒突然發佈公告稱,持股8.78%的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創投的全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5867.22萬股”。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對於這一突然的減持,光線方面給出的公關答覆是“不對此做出評價,股東阿里創投將根據市場環境、公司股價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本次減持計劃,一切以公告為準。”

據公開信息顯示,阿里創投最早在2015年3月就入股了光線傳媒,投資約24億元,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78%。根據啟信寶信息,阿里創投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和謝世煌,持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馬雲為實際控制人。從投資回報來看,阿里當時的認購價為每股24.22元,而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每股尚不到9元,阿里創投此次減持,損失不可謂不大。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阿里為何願意低價賣出減持光線的股份呢?背後恐怕是光線在騰訊與阿里的左右為難中漸漸做出的“靠近”騰訊的抉擇,使得阿里在戰略上越來越陷入“捨棄”的位置。

筆者觀察發現,阿里減持光線的做法其實在今年1月就有了伏筆。

資料顯示,阿里合夥人邵曉鋒在2019年1月就已經退出光線傳媒董事職位。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資料顯示,從2019年起,邵曉鋒已不在光線傳媒董事行列。

而其實早在2018年5月,光線傳媒就已經發布了一則公告,稱“終止與阿里巴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邵曉鋒算是阿里的老臣,現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花名“郭靖”。據瞭解,其擔任阿里影業董事會主席時,曾在2015年加入光線傳媒並擔任董事。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後,初期兩家合作還非常緊密,當時還兼任阿里影業董事長的邵曉鋒順帶出任了光線傳媒的董事,和光線達成了7項戰略合作。其中包括光線傳媒有權每年投資阿里巴巴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阿里巴巴有權每年投資公司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或以娛樂寶形式合作),與阿里影業共同製作或投資、發行5部(數量暫定)電影作品。同時光線和阿里約定,光線IP衍生業務優先與阿里合作;票務優先與淘寶網(後來轉移到淘票票)合作等,總之影視相關的權益優先與阿里合作。

現在來看,當初訂立的合作動向最後並沒有落實多少,阿里的這個股東更多的成為了純粹的“財務”投資人。

回顧雙方四年多的合作歷史,自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後,最近的一次合作是在2017年暑期檔上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過在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後,阿里巴巴便逐漸與光線“疏遠”。

在此之前的一次合作就是《大魚海棠》,阿里的衍生品部門獲得了《大魚海棠》的IP合作權,於是包括天貓和淘寶等事業體系一起加入,使得《大魚海棠》衍生品的銷量一度讓人看到了中國動畫衍生品的未來。只可惜,所有的這一切恐怕都將走入歷史,因為光線與另外一家巨頭騰訊的距離這兩年已經被無限拉近。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漸近騰訊,漸遠阿里:光線的抉擇?

9月2日晚間的一個消息引起了不小轟動:光線傳媒突然發佈公告稱,持股8.78%的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創投的全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5867.22萬股”。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對於這一突然的減持,光線方面給出的公關答覆是“不對此做出評價,股東阿里創投將根據市場環境、公司股價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本次減持計劃,一切以公告為準。”

據公開信息顯示,阿里創投最早在2015年3月就入股了光線傳媒,投資約24億元,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78%。根據啟信寶信息,阿里創投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和謝世煌,持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馬雲為實際控制人。從投資回報來看,阿里當時的認購價為每股24.22元,而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每股尚不到9元,阿里創投此次減持,損失不可謂不大。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阿里為何願意低價賣出減持光線的股份呢?背後恐怕是光線在騰訊與阿里的左右為難中漸漸做出的“靠近”騰訊的抉擇,使得阿里在戰略上越來越陷入“捨棄”的位置。

筆者觀察發現,阿里減持光線的做法其實在今年1月就有了伏筆。

資料顯示,阿里合夥人邵曉鋒在2019年1月就已經退出光線傳媒董事職位。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資料顯示,從2019年起,邵曉鋒已不在光線傳媒董事行列。

而其實早在2018年5月,光線傳媒就已經發布了一則公告,稱“終止與阿里巴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邵曉鋒算是阿里的老臣,現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花名“郭靖”。據瞭解,其擔任阿里影業董事會主席時,曾在2015年加入光線傳媒並擔任董事。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後,初期兩家合作還非常緊密,當時還兼任阿里影業董事長的邵曉鋒順帶出任了光線傳媒的董事,和光線達成了7項戰略合作。其中包括光線傳媒有權每年投資阿里巴巴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阿里巴巴有權每年投資公司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或以娛樂寶形式合作),與阿里影業共同製作或投資、發行5部(數量暫定)電影作品。同時光線和阿里約定,光線IP衍生業務優先與阿里合作;票務優先與淘寶網(後來轉移到淘票票)合作等,總之影視相關的權益優先與阿里合作。

現在來看,當初訂立的合作動向最後並沒有落實多少,阿里的這個股東更多的成為了純粹的“財務”投資人。

回顧雙方四年多的合作歷史,自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後,最近的一次合作是在2017年暑期檔上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過在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後,阿里巴巴便逐漸與光線“疏遠”。

在此之前的一次合作就是《大魚海棠》,阿里的衍生品部門獲得了《大魚海棠》的IP合作權,於是包括天貓和淘寶等事業體系一起加入,使得《大魚海棠》衍生品的銷量一度讓人看到了中國動畫衍生品的未來。只可惜,所有的這一切恐怕都將走入歷史,因為光線與另外一家巨頭騰訊的距離這兩年已經被無限拉近。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騰訊與光線結盟,阿里打造自身“造血”機能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但從2016年開始,騰訊也開始拉攏光線,以謀求在影視產業佈局。

騰訊首先於2016年入股貓眼,成為這款光線旗下資產的股東,2017年騰訊支持貓眼收購微影時代,獲得騰訊10億元投資,這背後都是光線和騰訊一同謀劃製造的結果,使得貓眼成為阿里影業旗下主要產品“淘票票”的最大競爭對手。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漸近騰訊,漸遠阿里:光線的抉擇?

9月2日晚間的一個消息引起了不小轟動:光線傳媒突然發佈公告稱,持股8.78%的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創投的全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5867.22萬股”。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對於這一突然的減持,光線方面給出的公關答覆是“不對此做出評價,股東阿里創投將根據市場環境、公司股價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本次減持計劃,一切以公告為準。”

據公開信息顯示,阿里創投最早在2015年3月就入股了光線傳媒,投資約24億元,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78%。根據啟信寶信息,阿里創投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和謝世煌,持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馬雲為實際控制人。從投資回報來看,阿里當時的認購價為每股24.22元,而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每股尚不到9元,阿里創投此次減持,損失不可謂不大。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阿里為何願意低價賣出減持光線的股份呢?背後恐怕是光線在騰訊與阿里的左右為難中漸漸做出的“靠近”騰訊的抉擇,使得阿里在戰略上越來越陷入“捨棄”的位置。

筆者觀察發現,阿里減持光線的做法其實在今年1月就有了伏筆。

資料顯示,阿里合夥人邵曉鋒在2019年1月就已經退出光線傳媒董事職位。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資料顯示,從2019年起,邵曉鋒已不在光線傳媒董事行列。

而其實早在2018年5月,光線傳媒就已經發布了一則公告,稱“終止與阿里巴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邵曉鋒算是阿里的老臣,現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花名“郭靖”。據瞭解,其擔任阿里影業董事會主席時,曾在2015年加入光線傳媒並擔任董事。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後,初期兩家合作還非常緊密,當時還兼任阿里影業董事長的邵曉鋒順帶出任了光線傳媒的董事,和光線達成了7項戰略合作。其中包括光線傳媒有權每年投資阿里巴巴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阿里巴巴有權每年投資公司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或以娛樂寶形式合作),與阿里影業共同製作或投資、發行5部(數量暫定)電影作品。同時光線和阿里約定,光線IP衍生業務優先與阿里合作;票務優先與淘寶網(後來轉移到淘票票)合作等,總之影視相關的權益優先與阿里合作。

現在來看,當初訂立的合作動向最後並沒有落實多少,阿里的這個股東更多的成為了純粹的“財務”投資人。

回顧雙方四年多的合作歷史,自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後,最近的一次合作是在2017年暑期檔上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過在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後,阿里巴巴便逐漸與光線“疏遠”。

在此之前的一次合作就是《大魚海棠》,阿里的衍生品部門獲得了《大魚海棠》的IP合作權,於是包括天貓和淘寶等事業體系一起加入,使得《大魚海棠》衍生品的銷量一度讓人看到了中國動畫衍生品的未來。只可惜,所有的這一切恐怕都將走入歷史,因為光線與另外一家巨頭騰訊的距離這兩年已經被無限拉近。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騰訊與光線結盟,阿里打造自身“造血”機能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但從2016年開始,騰訊也開始拉攏光線,以謀求在影視產業佈局。

騰訊首先於2016年入股貓眼,成為這款光線旗下資產的股東,2017年騰訊支持貓眼收購微影時代,獲得騰訊10億元投資,這背後都是光線和騰訊一同謀劃製造的結果,使得貓眼成為阿里影業旗下主要產品“淘票票”的最大競爭對手。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根據貓眼方面公佈的最新持股信息顯示,光線及其關聯方持股比例達48.80%,騰訊持股比例為16.27%,美團點評(上海三快科技)則持有8.56%的公司股權——毫無疑問,這是騰訊系在線上票務領域的主力戰將。

時間來到2018年3月,光線傳媒投桃報李,將旗下與自身有一定競爭關係的新麗傳媒27.64%股權轉讓給騰訊,作價33.17億元,使得騰訊在製片領域增強實力;不久後,新麗傳媒又以155億元的價格被騰訊納入旗下閱文集團。

這一動作可以被視為騰訊和光線在資本端更為緊密的牽手,從貓眼到新麗,至此之後,騰訊與光線的牽絆便不可動搖了。與此同時,阿里對於這樣的動向既有點無奈,又是洞若觀火,就在新麗被出售的同時,阿里大文娛現任的掌門人,在當時還是光線董事的樊路遠也因“個人原因”,辭去了光線傳媒董事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

至此之後,我們發現,光線出品的影片基本都是貓眼和騰訊的痕跡,基本已經很難再看到阿里的身影。

就在此次阿里減持之前,談及光線傳媒與阿里合作終止的原因,曾經有分析師指出:“此前阿里影業雖然投資了光線傳媒,但其一直以來都在打造自身電影產業閉環,擁有大數據能力的阿里影業手握超級流量入口,且在出品、發行、宣發、售票及衍生品售賣等在內的電影產業鏈條的佈局都對光線傳媒提出了挑戰。未來,光線傳媒和阿里影業的競爭將會越來越多,可以預見的是,光線傳媒的生存空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擠壓。”

這樣的評價可謂非常中肯。除了光線與騰訊的越走越近之外,阿里自身的重新定位也是關鍵。

從2014年初步建立,到2016年10月正式組建阿里大文娛體系,囊括阿里影業、優酷、UC、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遊戲、大麥網等業務版塊,再到投資萬達、大地、博納、Amblin Partners,最後到2018年底,阿里巴巴集團溢價增持阿里影業,股權由49%提升至50.92%——這一切的背後是阿里在構建自身的龐大體系。

"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達倫糕,編輯/冒詩陽。

截至9月2日,暑期檔《哪吒》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47.16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哪吒》的成功,讓背後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成了行業媒體的焦點;據計算,光線傳媒將從中收穫營收10.65億至12.74億。

現在看來,因為預期營收的增加,在二級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大變動。

9月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計劃在半年內減持光線傳媒不超過2%的股份。由於主導出品了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光線傳媒股價於7月持續上漲,目前股價為近半年的最高值。

這是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逾四年以來,首次擬減持後者股份。受此影響,光線傳媒股價9月3日開盤後走低,報收於8.84元/股,下跌3.28%。

阿里創投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創投的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持股80%)和謝世煌(持股20%),這意味著阿里創投是阿里系的核心投資主體。

為何阿里巴巴要在光線傳媒如日中天的當下減持其股份呢?

行業媒體給出了許多猜測,內部人士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更多的是還是光線在騰訊VS.阿里巴巴這場大棋局中的博弈和選擇造成的。貓眼和淘票票的對決,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里減持光線股票似乎也不再是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決定。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漸近騰訊,漸遠阿里:光線的抉擇?

9月2日晚間的一個消息引起了不小轟動:光線傳媒突然發佈公告稱,持股8.78%的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阿里創投的全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5867.22萬股”。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對於這一突然的減持,光線方面給出的公關答覆是“不對此做出評價,股東阿里創投將根據市場環境、公司股價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本次減持計劃,一切以公告為準。”

據公開信息顯示,阿里創投最早在2015年3月就入股了光線傳媒,投資約24億元,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78%。根據啟信寶信息,阿里創投兩大股東分別為馬雲和謝世煌,持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馬雲為實際控制人。從投資回報來看,阿里當時的認購價為每股24.22元,而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每股尚不到9元,阿里創投此次減持,損失不可謂不大。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阿里為何願意低價賣出減持光線的股份呢?背後恐怕是光線在騰訊與阿里的左右為難中漸漸做出的“靠近”騰訊的抉擇,使得阿里在戰略上越來越陷入“捨棄”的位置。

筆者觀察發現,阿里減持光線的做法其實在今年1月就有了伏筆。

資料顯示,阿里合夥人邵曉鋒在2019年1月就已經退出光線傳媒董事職位。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資料顯示,從2019年起,邵曉鋒已不在光線傳媒董事行列。

而其實早在2018年5月,光線傳媒就已經發布了一則公告,稱“終止與阿里巴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邵曉鋒算是阿里的老臣,現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花名“郭靖”。據瞭解,其擔任阿里影業董事會主席時,曾在2015年加入光線傳媒並擔任董事。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後,初期兩家合作還非常緊密,當時還兼任阿里影業董事長的邵曉鋒順帶出任了光線傳媒的董事,和光線達成了7項戰略合作。其中包括光線傳媒有權每年投資阿里巴巴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阿里巴巴有權每年投資公司5部電影作品不低於5%的份額(或以娛樂寶形式合作),與阿里影業共同製作或投資、發行5部(數量暫定)電影作品。同時光線和阿里約定,光線IP衍生業務優先與阿里合作;票務優先與淘寶網(後來轉移到淘票票)合作等,總之影視相關的權益優先與阿里合作。

現在來看,當初訂立的合作動向最後並沒有落實多少,阿里的這個股東更多的成為了純粹的“財務”投資人。

回顧雙方四年多的合作歷史,自阿里創投入股光線傳媒後,最近的一次合作是在2017年暑期檔上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過在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後,阿里巴巴便逐漸與光線“疏遠”。

在此之前的一次合作就是《大魚海棠》,阿里的衍生品部門獲得了《大魚海棠》的IP合作權,於是包括天貓和淘寶等事業體系一起加入,使得《大魚海棠》衍生品的銷量一度讓人看到了中國動畫衍生品的未來。只可惜,所有的這一切恐怕都將走入歷史,因為光線與另外一家巨頭騰訊的距離這兩年已經被無限拉近。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騰訊與光線結盟,阿里打造自身“造血”機能

2015年阿里入股光線,但從2016年開始,騰訊也開始拉攏光線,以謀求在影視產業佈局。

騰訊首先於2016年入股貓眼,成為這款光線旗下資產的股東,2017年騰訊支持貓眼收購微影時代,獲得騰訊10億元投資,這背後都是光線和騰訊一同謀劃製造的結果,使得貓眼成為阿里影業旗下主要產品“淘票票”的最大競爭對手。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根據貓眼方面公佈的最新持股信息顯示,光線及其關聯方持股比例達48.80%,騰訊持股比例為16.27%,美團點評(上海三快科技)則持有8.56%的公司股權——毫無疑問,這是騰訊系在線上票務領域的主力戰將。

時間來到2018年3月,光線傳媒投桃報李,將旗下與自身有一定競爭關係的新麗傳媒27.64%股權轉讓給騰訊,作價33.17億元,使得騰訊在製片領域增強實力;不久後,新麗傳媒又以155億元的價格被騰訊納入旗下閱文集團。

這一動作可以被視為騰訊和光線在資本端更為緊密的牽手,從貓眼到新麗,至此之後,騰訊與光線的牽絆便不可動搖了。與此同時,阿里對於這樣的動向既有點無奈,又是洞若觀火,就在新麗被出售的同時,阿里大文娛現任的掌門人,在當時還是光線董事的樊路遠也因“個人原因”,辭去了光線傳媒董事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

至此之後,我們發現,光線出品的影片基本都是貓眼和騰訊的痕跡,基本已經很難再看到阿里的身影。

就在此次阿里減持之前,談及光線傳媒與阿里合作終止的原因,曾經有分析師指出:“此前阿里影業雖然投資了光線傳媒,但其一直以來都在打造自身電影產業閉環,擁有大數據能力的阿里影業手握超級流量入口,且在出品、發行、宣發、售票及衍生品售賣等在內的電影產業鏈條的佈局都對光線傳媒提出了挑戰。未來,光線傳媒和阿里影業的競爭將會越來越多,可以預見的是,光線傳媒的生存空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擠壓。”

這樣的評價可謂非常中肯。除了光線與騰訊的越走越近之外,阿里自身的重新定位也是關鍵。

從2014年初步建立,到2016年10月正式組建阿里大文娛體系,囊括阿里影業、優酷、UC、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遊戲、大麥網等業務版塊,再到投資萬達、大地、博納、Amblin Partners,最後到2018年底,阿里巴巴集團溢價增持阿里影業,股權由49%提升至50.92%——這一切的背後是阿里在構建自身的龐大體系。

光線的抉擇:騰訊在前、貓眼在右,對阿里失去戰略意義

在阿里大文娛、阿里影業“優質內容+新基礎設施”的未來戰略中,阿里更希望製片方扮演“供應商”角色,阿里為其提供從資金到製片輔助再到發行、票務、周邊開發的一系列支持。如此一來,擁有相對完整體系能力且向騰訊靠攏的光線更像是競爭對手。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也在這四年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騰訊遊戲、騰訊文學(以閱文集團為核心)、騰訊影業、騰訊動漫等,加上企鵝影視、騰訊視頻和騰訊音樂以及騰訊投資的一系列文娛獨角獸,文娛生態版圖已經成型——在這其中,光線以及貓眼無疑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後,我們也必須強調,阿里出手光線的股票,除了是因為大環境下光線與騰訊的結盟以及自身的壯大之外,也有著財務投資上的考量。

光線因為《哪吒》的爆火股價躥升,目前正處於相對高點,失去戰略價值後,作為單純的財務投資考量,此時正是變現的時機。

8月28日晚間,光線傳媒披露了2019年度半年報。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11.71億元,同比增加62.37%,但淨利潤1.05億元,同比下降95%。

簡單來看,受到行業大環境影響,光線的半年報是不理想的。除了淨利潤下降嚴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6862.82萬元,同比也下降69.6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77億元,同比也下降了108.33%。

儘管下半年可能會因為《哪吒》的票房分賬而獲得大概12億左右的營收,但是其股價是否能在屆時回暖也未可知——因此,在此時此刻拋售光線的股票,從財務上看或許算是明智之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