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大的敵人,究竟是誰?京東、騰訊、美團?'

"

從成立到登頂中國最值錢的公司,阿里巴巴只用了20年,這樣的奇蹟固然與今天宣佈退休的創始人馬雲有直接關係:通過很早就使阿里成為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和“成為102年的企業”這樣的使命和願景驅動的企業,阿里成功穿越了周圍懷疑、猶豫的迷霧,也因此享受到最美味的果實。

但同樣,也是時勢造英雄:這種速度既是互聯網行業所獨有,也與中國政府和社會對互聯網公司的寬容有關,還與中國在過去20年所經歷的快速成長密不可分——這期間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超級大國,除此之外,中國龐大的、擁有統一文化的人口紅利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在經濟規模同樣巨大、但在擁有統一文化的人口規模方面不如中國的日本和西歐,就沒有出現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


"

從成立到登頂中國最值錢的公司,阿里巴巴只用了20年,這樣的奇蹟固然與今天宣佈退休的創始人馬雲有直接關係:通過很早就使阿里成為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和“成為102年的企業”這樣的使命和願景驅動的企業,阿里成功穿越了周圍懷疑、猶豫的迷霧,也因此享受到最美味的果實。

但同樣,也是時勢造英雄:這種速度既是互聯網行業所獨有,也與中國政府和社會對互聯網公司的寬容有關,還與中國在過去20年所經歷的快速成長密不可分——這期間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超級大國,除此之外,中國龐大的、擁有統一文化的人口紅利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在經濟規模同樣巨大、但在擁有統一文化的人口規模方面不如中國的日本和西歐,就沒有出現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


阿里巴巴最大的敵人,究竟是誰?京東、騰訊、美團?


儘管很多時勢不再,但你還是很難想象還有什麼競爭對手能在電商領域打敗阿里,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背靠騰訊的京東曾經讓阿里非常焦慮,而現在拼多多和美團同樣也在某些方面對阿里構成挑戰——這兩家公司背後同樣都站著騰訊,但即便是騰訊,也可能很難從根本上動搖阿里的電商地位,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相互明爭暗鬥,實際上是誰能從中國這張大餅中分得更多的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因為兩家公司都在實質上扮演著中國經濟基礎設施的角色。

就拿拼多多來說,儘管它掌握了一些階段性的機會,比如伴隨著移動互聯網而成長起來的下沉市場用戶,過去他們幾乎被遺忘了,而這些用戶對性價比極為敏感,對各種對他們的生活而言屬於消費升級的產品興奮,對時間不敏感,也熱衷於將砍價作為一種娛樂,但拼多多的挑戰是,它能否建立起整個價值鏈的高性價比優勢,以及在用戶開始從功能消費轉向溢價消費時,它能否繼續滿足他們。

而在這兩個方面,便又回到了阿里巴巴的地盤——由於阿里已經變得越來越重,從前端的用戶入口,到運營支撐與產業鏈的幾乎每個環節,它都有強大的佈局,比如金融、雲服務、物流、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務、娛樂、前言技術以及海外市場等,這樣佈局的好處是,一方面它可以通過在以類似阿里經濟體這樣的範圍內進行協調來提高生產率,從而分享其應得部分,另一方面,由於它在幾乎價值鏈的每個環節都擁有部分的直接貢獻佔比,它可以在整個經濟體內進行交叉補貼,以應對競爭。

但這正是後馬雲時代阿里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中國經濟和社會就是阿里之水。要想如其願景所希望的成為一家102年的企業,阿里必須確保水的活力,而當它進入絕大部分產業、產業鏈和技術領域並擁有話語權時,一個不僅對它自身,也對中國經濟和社會至關重要的威脅就出現了:如何能確保它在每個領域的行動都有社會和全球競爭力?甚至如何確保競爭機制繼續有效?考慮到它可能擁有阿里經濟體的絕對話語權,而阿里經濟體又與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擁有越來越大的相關性,這兩個問題就變得愈發重要。

也許這正是馬雲退休時對後馬雲時代的阿里最大的擔憂,不然阿里不會在最新的公司願景中,增加了這麼一條:我們不追求大,不追求強,我們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在今年的綠公司年會上,馬雲這樣解釋:強很容易給人感覺是蠻橫、無理,今天迫切需要思考怎麼做好企業,讓客戶滿意,讓社會滿意,讓員工滿意,自己滿意,家人滿意。在另一個場合,馬雲又說:不怕創新成巨頭,就怕巨頭不創新。

一個追求強大、過於強大的阿里,可能使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面向客戶,過於強大或追求強大,可能使阿里收取過高的佣金和價格、在服務上怠慢、在品質上偷工減料、對新的需求視而不見;面向員工,過於強大或追求強大,可能使它降低價值觀的要求而提高業績要求,或者過於強調整齊劃一而對缺乏靈活性;而對中國經濟乃至整個社會而言,過於強大或追求強大,可能意味著走向妨礙競爭、追求壟斷利潤,還可能意味著對整個社會和經濟價值的過度擠壓、佔用甚至破壞,而這些最終會招致整個社會的反擊。

所以,對馬雲的接班人們而言,也許明智的做法是:做對的事,正確的做事,設置邊界,讓社會價值創造上升為公司的核心考核指標。而幾天前,阿里和網易的“握手言和”,就既有業務上的實質意義,也可能有立志做“好公司”的象徵意義,或許可以視為馬雲對接班人的臨別贈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