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癌症的發生發展包括三個階段,即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其中,癌前病變是指繼續發展下去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它並不是癌,因此不應將癌前病變與癌等同起來。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癌前病變是由良性病變向惡性病變過渡的中間階段。大多數癌前病變發展成癌,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癌前病變與癌的關係,有點類似雞蛋和小雞。只有在相應的孵化條件下,雞蛋才有可能孵出小雞。因此,發現癌前病變不僅不是壞事,還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癌前病變是可逆的,我們可以在它演變成癌症之前及早地進行干預和阻斷,最大程度規避患癌風險。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上發生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黏膜萎縮被腸的上皮細胞取代,即腸化生;炎症繼續演變,細胞生長不典型,即為間變;至細胞增生,可致癌變。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表現僅為上腹飽脹、噯氣、食慾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狀,通過胃鏡檢查及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子宮頸慢性炎症。組織學上,子宮頸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在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子宮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可發生非典型增生,其中一部分最終會發展為癌,不過這種發展轉變過程比較緩慢。30歲以後,每年進行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通過及時治療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結直腸多發性腺瘤性息肉。一般來說,組織學上屬於腺瘤型息肉、寬基廣蒂息肉、直徑超過2釐米的大型息肉或短期內生長迅速的息肉,相對更易癌變。通過腸鏡檢查及活檢確診後,可進行腸鏡下切除,但需定期複查,警惕癌變。

除上述疾病外,黏膜白斑、交界痣、肝硬化、乳腺囊腺病、隱睪、經久不愈的潰瘍和疤痕等,都是常見的癌前病變。因此,應養成定期檢查身體的好習慣,“防癌於未然”。雞蛋的未來不一定是小雞,癌前病變的未來也不一定是癌。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防癌體檢怎麼選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陳慶瑜表示,防癌體檢與常規健康體檢的側重點不同,它是一種更專業、更個性化的體檢方式。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進行全身的檢查,目的是發現早期腫瘤、獲取受檢者高危因素,從而預防腫瘤的發生。

針對我國人群常見的惡性腫瘤,以下6類人群應該特別注意做好防癌體檢: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1.肺癌高危人群:長期吸菸者,尤其20歲以下開始吸菸、煙齡在20年以上、每天吸20支以上為肺癌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史者。

2.肝癌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患者。

3.胃癌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為胃癌高危人群。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4.宮頸癌高危人群:早婚、多產、多性伴侶、宮頸糜爛、HPV陽性大多為宮頸癌高發人群。

5.乳腺癌高危人群:直系親屬中有得過乳腺癌、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者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6.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家族成員,結腸腺瘤綜合徵、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血吸蟲肉芽腫患者均為結直腸癌高危患者。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五條最重要的防癌建議

諸多研究表明,六成癌症都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可防癌建議千萬條,最重要的是哪幾條呢?近日,美國癌症協會(ACS)、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三大部門聯合“叫板”癌症,為公眾推薦了五條最重要的防癌建議。

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小於25。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證實,肥胖與13種癌症相關。一項涉及6萬名女性的研究也表明,攝入更多水果、蔬菜,更少的肉類, 可使BMI小於25的正常女性患癌症風險降低20%,但並不能降低BMI高於30女性的癌症風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尤長宣建議,體重超標的人群顛倒一下進食順序,正餐前吃一個水果,或者吃主食前喝湯,可以增加飽腹感,控制熱量攝入。

增加鍛鍊。

多項觀察性研究均發現,體育鍛煉可以降低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英國有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就能有效降低癌症的患病風險,甚至多站一會兒也有防癌功效。尤長宣說,平時堅持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是鍛鍊的基本標準,且要注意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的結合。飯後散散步、主動做家務也是一種鍛鍊。

少吃加工肉。

歐洲一項前瞻性調查發現,每天增加50克加工肉的攝入,患癌風險就會上升11%。世界衛生組織此前也提醒,加工肉存在致癌風險。尤長宣表示,加工肉經過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處理,容易富集致癌因素。儘管此次建議中沒有提及紅肉,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多吃。日常攝入紅肉控制在每人每天50~75克,雞肉、魚肉等白肉攝入為50~100克,大約一個成人手掌的大小。

癌前病變未必變成癌 這些實用的防癌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最好別沾酒。

三大部門的新研究依然支持適度飲酒的說法。但每天飲酒超過5杯與10種癌症間存在強烈相關性,包括口腔癌/咽癌、食管鱗狀細胞癌、乳腺癌、喉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膽囊癌、胰腺癌和肺癌。尤長宣強調,雖然一直存在“少量飲酒對健康有一定作用”的說法,但效果並不明確,爭議很大。不喝酒的人還是能不喝盡量不喝,特別是白酒、洋酒等烈性酒。成年男性一天攝入酒精量不得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別亂吃補品。

近期的諸多臨床試驗結果都顯示,通過服用維生素補充劑預防癌症,效果不佳。此外,過量補充葉酸還會增加患癌風險,β-胡蘿蔔素補太多會使肺癌和胃癌風險上升,過量的維生素 E 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尤長宣說,近年來很多保健品、補充劑都宣傳有防癌功效,但並沒有權威機構證實。健康人群沒必要吃補品,更不要迷信這類產品的健康功效,無論維生素或補充劑有無害處,都應在服用前諮詢醫生。

(來源:人民健康網綜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