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細胞治療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癌症 白血病 腫瘤 國家冰球聯盟 MedTrend醫趨勢 2019-05-30
Car-T細胞治療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MEDTREND

醫趨勢說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簡稱Car-T細胞)療法是目前抗腫瘤免疫最火熱的領域之一,也是近十年來免疫醫學的重大突破。

Car-T細胞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的效果令人矚目,各大製藥公司與創新型公司也紛紛搶佔Car-T細胞治療市場。

Novartis與Gilead走在該領域的最前列,已有產品被美國FDA批准上市,Celgene與Merck等公司已有多種產品進入臨床試驗。

2017年8月,Novartis公司的CAR-T細胞Kymriah獲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25歲以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復發或難治性患者,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自體細胞CAR-T療法,是Car-T細胞療法發展史的里程碑。

兩個月後,第二款CAR-T療法Kite Pharma公司(被Gilead收購)開發的Yescarta也被批准上市,是首款獲批用於治療特定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療法。這兩款Car-T細胞均是靶向CD19。

Car-T細胞的前世今生

Car-T細胞發展至今也並非一帆風順:

  • 1987年,以色列科學家Zelig Eshhar首次提出嵌合抗原受體概念(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
  • 在1980年代,有科學家開始專注工程T細胞的研究;
  • 在1993年,第一代基於CD3-ζ鏈的Car-T細胞被髮展出來。該Car-T細胞雖然具有激活T細胞的能力,但是隻含有激活受體CD3-ζ,其抗腫瘤效果比較弱,不具備大規模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

在第一代的基礎上,科學家增加了一個共刺激受體結構域(包括CD28、 4-1BB、 DAP10等),在使用小鼠或人T細胞的幾種模型中可以觀察到具有雙信號傳導受體Car-T細胞的活性優於僅活化受體Car-T細胞的活性;

2002年,基於CD28的第二代Car-T細胞出現;在2003年,科學家驗證了CD19是優秀的CAR靶點,2004年,基於4-1BB的Car-T細胞被髮展出來 。第三代Car-T細胞則是增加了多個共刺激受體結構域,進一步增強了Car-T細胞的活性。

對於第四代Car-T細胞來說,與前三代不同的是,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增加了IL-12,被稱為通用細胞因子介導殺傷的重定向T細胞(T cell redirected for universal cytokine-mediated killing,簡稱TRUCKs)。

TRUCKs增強T細胞活化能力,吸引並激活先天免疫細胞,進而消滅抗原陰性癌細胞。TRUCKs還可以用於病毒感染、代謝病與自身免疫病等領域。不僅如此,TRUCKs還被用於難以攻克的固體瘤領域。若TRUCKs被髮展成功,Car-T細胞的應用範圍將大大擴展。

Car-T細胞治療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四代Car-T細胞的比較

然而,對目前來說,第三、四代Car-T細胞發展仍未完善,仍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第二代Car-T細胞對於血液惡性腫瘤具有很好的療效,是Car-T領域的主流,並於2017年上市兩款產品。

Car-T細胞靶點

目前,約有一半的Car-T細胞靶點均為CD19,CD19是一個優良的靶點,是一種特異性的B細胞質膜蛋白,參與PI3/AKT通路的調節,在B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中起到很至關重要的作用。CD19在漿細胞中表達很少,卻在B細胞的增殖過程中持續表達。

而淋巴瘤與白血病正屬於B細胞腫瘤。Celgene公司的JCAR017已進入臨床試驗II期用於治療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目前數據來看,JCAR017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其客觀緩解率(ORR)為76%,完全緩解(CR)為39%。

在多發性骨髓瘤(MM)領域中,BCMA(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受到青睞,幾乎在所有的MM細胞表達,而不再正常細胞表達。

Bluebird bio與Celgene研發的bb2121的靶點為BCMA,bb2121具有94% 的ORR;在複發性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的嚴重預處理患者中,有56%屬於CR。bb2121已被美國FDA授予突破性療法。Celgene公司的另一款Car-T細胞JCARH125,已進入臨床試驗II期;Gilead 公司的KITE-585和Autolus公司的AUTO2也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而CD123在幾乎所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表達,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ustang Bio 的MB-102與Cellectis公司的UCART123正處於臨床試驗I期,用於治療複發性難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R AML)與囊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PDCN)。

此外,還有基於CD20、CD33、EGFRvIII、HER2等靶點的Car-T細胞進入臨床試驗。而對於固體瘤來說,已有公司嘗試利用Car-T細胞將mucin 16作為靶點,治療卵巢癌。

Car-T細胞未來市場解析

Car-T細胞在血液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有誘人的前景,在2026年,NHL與MM的全部市場空間將達到200億美元,而Car-T細胞的市值也將達到11億美元。屆時,Car-T細胞有六大銷售市場: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與英國

5大Car-T細胞產品稱雄市場。在疾病領域,應用Car-T細胞治療的當屬多發性骨髓瘤,佔據64%的份額;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所佔份額為32%,而白血病所佔的份額僅為3%。

Car-T細胞治療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5年美國Car-T細胞產品銷售額

Car-T細胞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免疫療法之一,雖然它對血液惡性腫瘤具有很獨特的效果,但是該療法的缺點也很明顯。Car-T細胞療法目前針對的是血液腫瘤,對實體瘤仍然束手無策,而大多腫瘤卻是實體瘤,好在第四代Car-T細胞療法已有針對實體瘤的實驗,但上市之路依然漫漫。

而針對Car-T細胞需要回輸患者T細胞操作非常費力且費用高,已有公司著手解決這件事情,上文提到的Cellectis利用異體的T細胞輸入患者體內,不需要患者自身的T細胞,這就解決了Car-T細胞療法的一個大問題,實現了Car-T細胞療法,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就此看來,Car-T細胞療法雖然問題不斷,但是隨著科學家們不斷創新,Car-T細胞療法將越來越完善,治療效果越來越好。

來源:藥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