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抗癌新觀點,能救無數條命!

癌症 腫瘤 康復治療 中藥 琉璃堂 琉璃堂 2017-08-28

只有中西醫相結合,相輔相承,才能提高腫瘤的治癒率,減少預防復發和轉移,達到患者的長期康復,專家建議要讓更多的人不要談癌色變,正確認識腫瘤,它不是絕症,而是可防可治的。抗癌新觀念讓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這些抗癌新觀點,能救無數條命!

看點1、抗癌新觀念之一:許多腫瘤是可防可治之慢性病

眾所周知,慢性病發病慢、病程較長,而因為癌症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人們往往將癌症與死神相聯繫起來,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專家發現:癌症只要運用科學、正確、規範的治療方法,預防復發和轉移的發生,也是可防可治的。腫瘤發病緩慢,病程長,在早期完全可以根治,在中晚期,只要注重康復治療,預防和控制復發和轉移,許多癌症與慢性病一樣可防可治,很多患者現在的生存期已經超過了10多年。

看點2、抗癌新觀念之二:腫瘤手術、放化療後不能高枕無憂

回顧過去腫瘤防治工作,客觀地說是失敗的。儘管在防治腫瘤的手段和治療效果上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的現實是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趨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犯了戰略上錯誤,就是腫瘤經手術後如何防止復發轉移的問題沒有做好。

據我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腫瘤術後1年複發率達60%,死於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患者超過80%,而歐美國家這幾年來,5年生存率明顯提高,重要原因是醫生除了手術放化療治療以外,很注重每個癌症患者心理、營養、體育等方面自然康復治療應用,這樣減少了手術、放化療後復發轉移的危險。對於早中期腫瘤病人不管是手術後、還是放化療後,切不可掉以輕心,不管以前腫瘤治療是多成功,一旦復發轉移了,前面的治療都是徒勞的。

這些抗癌新觀點,能救無數條命!

看點3、抗癌新觀念之三:帶瘤生存,可以延年

對於腫瘤早、中、晚三期腫瘤治療定位不同,早期腫瘤我們建議能做手術儘量做手術切除,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關鍵是切除完了腫瘤還要預防復發轉移,對於中晚期的腫瘤主張長期帶瘤生存。同時還將心、體、藥、食這四療貫穿始終,以預防和控制復發轉移。

中醫藥用於治療惡性腫瘤的療效更多地是體現在對臨床症狀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手術後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上。大多數經中醫藥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往往可維持較好的生存質量,很多患者經治療後處於“帶瘤生存”狀態,在臨床上許多腫瘤患者帶瘤生存時間長達10年、20年甚至更長。帶瘤生存可以延年是可以實現的,這也正是中醫藥治癌取得較好療效的表現所在。

看點4、抗癌新觀念之四:腫瘤放化療因人而異適可而止

放化療作為腫瘤常規的治療方法,在腫瘤治療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已經是廣大腫瘤專家的共識,但是對由此而產生的毒副作用及給患者帶來的精神和肉體上痛苦也是有目共睹的,並且放化療的敏感性及有效率也制約著人們對這一方法的應用。

因此要正確認識放化療治療腫瘤的積極作用,並且在臨床中要因人而異,適可而止,做到科學合理應用。在腫瘤放化療過程中,配合中醫藥治療不僅能起到減輕毒副作用的目的,還能進一步提高腫瘤放化療的療效,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在臨床上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看點5、抗癌新觀念之五:腫瘤康復——在於精氣神

戰勝癌症要有精、氣、神,講得很好,一個病人只要有精、氣、神,什麼病都不怕。心理素質不好,思想有危機就容易得病,不解決這個危機就治不好病。大量臨床事實證明“心療”是攻克癌症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科學的心療有利於人體生命自組織能力的昇華,治療腫瘤心療是前提,心療做到位了,能使藥療發揮最好的療效。

這些抗癌新觀點,能救無數條命!

看點6、抗癌新觀念之六:藥物治療——講究整體性和針對性

一旦確診為癌症,應立即到腫瘤專科醫院就診,接受專業醫師進行的規範治療,但不要盲目手術切除,更不要放化療;確屬癌症早期,部分患者可以通過對症中藥調理,使病灶部位自行好轉消失;有部分患者完全排斥西醫治療也不可取,以致延誤了治療時機,把早中期病情拖成了晚期,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看點7、抗癌新觀念之七:飲食治療——營養平衡,身體如鐵

飲食治療就是科學用膳,達到飲食平衡,中醫認為,要結合,“陰陽血氣”四個字,辨證配膳,達到“陰平陽祕,氣血調和,百病不生,身體如鐵”。根據腫瘤疾病的寒熱表現及患者自身陰陽盛衰的具體情況,辯證施膳,從組方、篩方到實驗,研究出一系列抗腫瘤藥膳,並很好地應用於臨床治療。

看點8、抗癌新觀念之八:運動治療——強身健體、防癌治癌

“生命在於運動”,這個道理誰都懂得,但是很多腫瘤患者由於病痛的折磨,整天心灰意冷、臥床不起。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實驗證明:機體處在運動狀態時,每小時從血液中分泌出的干擾素較平時要增加一倍以上,而干擾素的抗癌能力,早已在觀察中得到證實;運動後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鎳和鈹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對腫瘤患者來說,經常進行深呼吸、散步、慢跑、體操、氣功、游泳、騎車或參加集體運動,都可以給他們帶來身心愉快和歡暢,幫助消除緊張情緒,為有效的藥物治療提供較好的條件。但切記不可過量運動。

這些抗癌新觀點,能救無數條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