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KPI 盤點 職場 績效深銳觀察 2017-06-04

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關於績效管理如何做得更好文章我們已經寫了很多了。但是,不管前來電話諮詢,迫切想改變績效的企業,還是邀請我們去輔導的企業,績效都還是存在著種種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大現象:

1)績效本想追求高績效,卻獎勵做表面文章的人;

2)考核以業績為主,卻往往憑主觀印象;

3)鼓勵創新,卻在處罰敢於創新的人;

4)按章辦事,卻在處罰堅持原則的人;

5)鼓勵勤奮工作、努力奉獻,卻在獎勵不幹實事的人;

相信這些狀況並不是企業或大多數員工想要的結果,但這卻是很多企業在實施績效考核時存在的真實現象。

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你的企業有千萬別靠近

誤區之一:以結果取代過程

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

很多人會回答:同樣重要。考核以結果為導向,但沒有好的過程,不可能產生好的結果。

我們也常常聽到老闆們說:我不看過程,我只要結果。給我結果,具體怎麼做,你們決定,這樣真的對嗎?

我的意見:關注結果,但是過程要監控。

誤區之二:與驅動力脫節

經典小故事:從前有隻羊,每天干8小時的活。一天,主人告訴它,多幹活有獎勵,於是它每天干10小時。然後,主人每個月把它身上的羊毛剪下三分之一,到了年底,主人給它織了件毛衣,告訴它:“諾,這是你的獎勵,明年繼續努力吧!”羊很生氣,把它的故事寫成了童話,起名叫績效工資。

對剩餘價值的再分配,還是對增量價值的再分配?這是傳統績效與現代績效的最大差別。 考核的價值與驅動力不成比例,員工自然沒有動力。

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誤區之三:為求全面,錯誤拼盤

以結果、量化為鮮明特徵的KPI考核,具有不能全面反映員工表現貢獻的侷限性。加上在客觀操作上,很多有價值的工作無法實現真正的量化管理,因些為了追求評價衡量的全面性、整體性,很多公司將一些行國能力指標(如責任感、敬業精神、溝通能力等)進行搭配,形成一個看似全面的拼盤。但實際上,他們不可能在同一週期、使用同一評價模式進行考核。

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誤區之四:人力資源管理專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績效考核絕不是人力資源部的專有職責。人力資源部只是績效考核的戰略性推動者與設計者。並不是具體層面的執行者、操作者。

我更傾向於認為:績效考核是企業一項高端決策問題,應該由CEO親自主導的一項工作。而企業所有的崗位都負有不同的責任。

誤區之五:標準與目標責的混淆

目標一般以KPI作為考核工具,做加法為主,彈性大,正向激勵性強。

標準一般以CPI作為考核工具,做減法為主,彈性小,反向壓力性強。

要將高價值的工作目標化,做目標管理。將低價值或基礎性工作標準化,明確規範與具體要求,做檢視管理。

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以上是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之一部分,請關注頭條號,查看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之二精彩內容

以上觀點,你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歡迎評論交流!

警惕:績效管理的十大誤區,否則你的績效一定走向失敗!(之一)

歡迎互動評論點贊,朋友圈推送積贊18個,可送《績效核能》行動版一本。

點贊是一種素養,分享是一種美德,歡迎您的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