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元凶不是吃太鹹?竟是因為缺水!

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身體因為水量不足而進行自我調整的結果。如果血管不能根據水量調節和收放,氣體就會擠佔空間,將血液分離開,形成“氣栓”。

血管根據液體流量調節內腔大小,這符合流體力學的原理,這是一種最高級的設計,人體的血液循環就是根據這一原理進行的。

血液循環經常出現分流。我們吃飯時,大部分血液流向腸道,其它部位的一部分毛細血管會關閉。只有急需循環系統支持的毛細血管才會完全打開,以便讓血液通過。

這是一個自然天成的過程,旨在優先處理重要的事情,同時不讓身體負載過多的液體。

這個順序是根據功能的重要性預先確定的。在血液分配上,大腦、肺、肝、腎和腺體優先於肌肉、骨骼和皮膚的。(看來缺水最先傷害的是皮膚)

當飲水量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時,一部分細胞會脫水,讓水分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當身體缺水或出現旱災時,細胞內66%的水分被吸納到血液循環中。細胞外26%的水分被吸納到血液循環中,8%的水分是從血液中吸納的。

血流量是由全身毛細血管床的活躍程度決定的。毛細血管床必須保持開放,才不會阻礙血液的循環。

如果毛細血管床處於閉合狀態,就會阻礙血液的循環,只有增加血液循環的壓力才能保障液體在系統中暢通無阻。

毛細血管床有選擇地關閉,就是因為身體缺水。身體缺水時,一部分細胞不得不放棄常規需求,另一部分細胞會根據預定的配比得到水分,維持其功能。

但是,血液必須維持其成分的穩定。惟有如此,各種元素才能達到重要的中心區域。

當我們喪失了渴感,飲水量少於日常需求,一部分血管床會自行關閉以便保證其他血管充盈。

問題是,這種現象能持續多久?答案是:很長,直到身體染重病,瀕臨死亡。

除非我們明智地改變認知模式,不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大眾,全都認識到這些問題與水的新陳代謝紊亂有關,與各種缺水信號有關,否則,慢性脫水症會繼續危害我們的身體。

毛細血管床必須保持開放,才不會阻礙血液的循環。如果毛細血管床處於閉合狀態,就會阻礙血液的循環,只有增加血液循環的壓力才能保障液體在系統中暢通無阻。毛細血管床有選擇地關閉,就是因為身體缺水。

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我們首先應當採用增加日常飲水量的方法。目前的治療方法是錯誤的,可謂不折不扣的科學謬誤。身體要保持水量,我們卻對大自然的造化說:“不,你不懂――你必須用利尿劑,把水排出來!”

人體對鈉的存量非常敏感。把這種敏感性視為高血壓的病因是不準確的,這一錯誤的根源在於對人體的調水機制不瞭解。患者服用利尿劑,排出了鈉,就會更缺水,達到“口乾”的程度後,就必須補充水。利尿劑會增加體內缺水管理機制的負擔。它不能治癒高血壓,反而讓身體更加堅定地吸收鹽和水。但是,不論吸納多少水和鹽都解決不了問題。過一段時期後,利尿劑的藥效就不夠了,必須給病人增加其他藥物。

水就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只要高血壓患者排尿充分,就應該增加飲水量,不需要什麼利尿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