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中秋團圓月 天涯共此時

9月12日,青島市嶗山區在嶗山風景區太清遊覽區舉行了“太清水月 山海雅集”中秋賞月會。圖為賞月會正在進行的“乘風歌舞 沐月古今”文藝演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成攝

中秋節前後,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慶祝活動,挖掘豐富的節日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此同時,一些幹部群眾為了萬家的團圓,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體現著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佳節來臨之際,本報記者在各地感受地方民俗特色,瞭解奮戰在一線工作者的家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蓄積起奮進力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河北正定9月13日電 記者陳發明報道:一陣急促的鼓點聲中,幾位京劇演員粉墨登場,引得觀眾大聲喝彩。13日晚,位於河北省正定縣的河北省園博園內,“自在正定、文化中國”主題藝術晚會正在上演。

“平時來園博園逛,只是賞風景,今天的園內文化味更濃,有了過節的氛圍。”13日下午,家住正定縣的居民張華老人便帶著一家人來到園博園,猜燈謎、逛文創集市、祈福樹上留祝願,在園內的小吃長廊品嚐地方特色美食後,一家人在園博園東廣場欣賞晚會節目。

今年中秋佳節,在古城正定上演了系列文化活動。在旺泉古街,一塊直徑兩米、重達800餘斤的特大號月餅吸引群眾圍觀。在這塊由百人制作而成的傳統月餅上,廚師用奶油畫上了巨大的“70”字樣,以此祝福新中國成立70週年。

“13日當天,河北省園博園吸引了4000多名群眾入園。”活動主辦方工作人員田彥告訴記者,中秋假日期間,園博園內除了主題晚會,還將舉辦水幕電影、無人機編隊燈光飛行表演等活動,通過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融合,讓人們在特別的視覺、聽覺、味覺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報訊 記者陳煜報道:9月12日,一場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閩劇摺子戲專場演出活動在福州舉辦。當日,福州三坊七巷彩燈高掛,遊人如織。伴隨著鏗鏘的鼓樂,由福建省水仙花戲曲傳統唱腔比賽金獎獲得者林宇輝領銜主演的《林則徐充軍》拉開了整場活動序幕。

閩劇又稱“福州戲”,起源於明末,迄今已有400餘年歷史,並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當天展演的4個劇目,分別是《林則徐充軍》《王蓮蓮拜香》《生命》和《桐油煮粉幹》選段。其中,《生命》是由該院創作的一部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紅色題材作品。而《桐油煮粉幹》則為傳統閩劇,講述了縣令王紹蘭以讓玉姑一家三口喝下用桐油煮的粉幹這一奇招,成功審理“玉姑偷吃雞湯一案”。

“這些劇目有的很有故事情節,有的表演詼諧滑稽。在欣賞傳統老劇、體驗傳統文化中度過佳節,很有意義。”作為一名閩劇愛好者,市民宋信樂老先生帶著夫人、孫子前來觀看演出。據悉,在中秋假日期間,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館將舉辦“花好月圓,琴瑟和諧”中秋主題活動,現場的月餅製作、民樂表演等活動將吸引眾多福州市民及外地遊客參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白海星、通訊員鄒晨光報道:9月12日,安徽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舉辦了一場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紅色家書誦讀會。誦讀會選取了15篇具有代表性的抗戰烈士家書,通過朗讀、舞蹈、情景劇、舞臺劇等形式進行演繹,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參加朗誦的選手以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感情,聲情並茂地朗誦著一封封紅色家書,講述了革命先輩對家人的濃濃牽掛、對事業的滿腔熱血、對黨的無限熱愛,謳歌了革命先烈堅貞不渝的理想信念,讓在場觀眾心潮澎湃,彷彿回到了革命烈火熊熊燃燒的年代。

“我是經歷過苦日子過來的,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今天我帶著孫女來聽這場朗誦會,想讓她知道我們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不論什麼時候都要感謝共產黨,感謝祖國。”朗誦現場,66歲的村民李昌亮告訴記者,以後會把這些家書收集起來,用“紅色家書”培育家風、引領家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冉瑞成、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楊露勇報道:9月11日,“我們的節日·中秋”活動在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舉行,活動圍繞弘揚中秋傳統文化,突出闔家團圓、喜慶豐收等主題,並結合2019年“農民豐收節”開展了非遺表演、文化展示、民俗體驗、豐收集市等系列活動。

當天,禹王廟廣場開展了系列鬧中秋活動,耍鑼鼓、石工號子、草把龍等傳統文化演出精彩紛呈,糖人、雕刻、剪紙、布藝等傳統技藝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廣場裡的黃桷樹上懸掛著各式燈謎,猜出燈謎即可兌換獎品。古鎮鄉賢文化作品、金刀峽鎮鄉愁攝影展等,講述著勝天水庫修建的艱難歷程等,生動再現了古鎮的悠久歷史、鄉賢文化。

臨街的商家門店還展出了打餈粑、偏巖豆花、三溪口豆腐魚、縉雲醉雞等中秋傳統美食、北碚特色美食。從古鎮場口到金刀峽小學廣場,展示了五穀雜糧、中華小米、金峽大米、幫盛藍莓、詩進葡萄、五穀豐登等北碚特色農產品,舞龍巡遊慶祝五穀豐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