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外婆的“石頭月餅”'

"

那年中秋節前,我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學徒津貼,買了一隻“王家沙”的蘇式百果月餅送給外婆……

"

那年中秋節前,我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學徒津貼,買了一隻“王家沙”的蘇式百果月餅送給外婆……

十日談|外婆的“石頭月餅”

今年中秋節,看著客廳的玻璃櫥裡還來不及吃完的那幾盒月餅,禁不住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心裡感慨萬千。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剛進一家造紙廠當學徒工,每月津貼16.84元。第一個月的津貼趕在這年的中秋節前領到了,拆開“工資袋”,輕輕地捻著幾張形單影隻的大票小票,心裡一整天都樂滋滋的。本來,每天下班,我總習慣沿著平涼路,從隆昌路到寧國路直線走回家,可那天心裡特興奮,一家店一家店地兜進兜出,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卻怎也沒勇氣“該出手時就出手”。也難怪,那年頭,一隻茶杯蓋大小薄薄的芝麻餅都要賣一塊五毛錢,我手往衣袋裡伸了多少回,就是沒底氣把錢掏出來……

回家後,我把錢全交給了母親,見她臉上綻開笑容,自己心裡也甜甜的。可剛轉身,母親就拉住我,從工資袋裡抽出五張一元的大鈔說,馬上就是中秋節了,禮拜天你去買一隻百果月餅給外婆送去吧,她喜歡吃。

當年,外婆住在威海路347弄舅舅家裡。90歲的老人還喜歡甜食,我們去看她,她總會摸索著拿出柿餅、麻花之類的小食品分給我們吃。不過柿餅是半隻一人,食指粗細的麻花每人半根,我們已經覺得是了不起的享受了,那年代,有吃的就是硬道理啊。

那天,我到南京西路“王家沙”左挑右挑,花了4元5角錢買了一隻皮色油亮、印戳鮮紅的蘇式百果月餅,隔著紙袋,邊跑邊放在鼻尖下嗅著,那誘人的香味至今都粘著我的味蕾,揮之不去。走進弄堂,一眼就看到弄底最後一幢樓房的門口,外婆正扶著牆往外望著。知道我買了月餅送她,怎麼勸都不肯嘗一口,硬往我包裡塞,等知道這是我用工作後第一個月的“工資”特為買了孝敬她的,才樂呵呵地收下來,拿著月餅在左鄰右舍面前嘮叨著:“外孫孝順我的”……

幾個月後過春節,我把外婆接到家來小住。剛剛坐定,她就抖抖嗦嗦從蘭布兜裡摸出一個包了幾層油紙的東西來。打開一看,竟是中秋節前我買的那隻王家沙百果月餅。但這月餅已硬得像石頭,用力搿都搿不動,原本又酥又香的皮也蕩然無存,只是那枚紅戳還隱約可見。母親嘆了口氣,臉上盡是惋惜的神情。外婆卻不以為然,說“你們分了吃吧,不能浪費了”。

當然不能浪費啦。母親沉思了半餉,問鄰居借來一套椿芝麻的石臼,教我將月餅放在裡面,雙手握緊石杵,用力把月餅衝得粉碎。晚上,母親舀了兩、三勺麵粉,滴了幾滴香油,摻水把面和得軟軟的,“醒”了刻把鍾後,用粉碎好的月餅末作餡,做成月餅樣子,放鍋裡烤熟了,大家分了吃。那晚,我先嚐了一口。味道還好吧,就不知道跟新鮮的王家沙月餅有多大差別。我舀了滿滿一勺,送到外婆口中,她眯著笑眼說“好吃,好吃!”母親跟著也舀了一勺,用舌尖舔了舔,點了點頭,又轉向送到外婆嘴裡……

我忘記了那天晚上是不是有月亮,但母親眼裡兩滴晶瑩的淚珠我一直記到現在,如同櫥裡還來不及吃完的月餅,令我動容。(呂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