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蒞臨「揚州講壇」

丁萬明,河北懷安人,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簽約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

"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蒞臨「揚州講壇」

丁萬明,河北懷安人,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簽約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人間音緣合唱團蔣龍辰老師演唱歌曲《瑪依拉變奏曲》

"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蒞臨「揚州講壇」

丁萬明,河北懷安人,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簽約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人間音緣合唱團蔣龍辰老師演唱歌曲《瑪依拉變奏曲》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柳絲藝術團時仁杰老師演唱歌曲《茉莉花》

很高興來到揚州這個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地方,彙報這些年閱讀、評說、思考、傳播《資治通鑑》的體悟。《資治通鑑》是一部大書,與《史記》“雙峰並峙”。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被譽為“史聖”。《史記》具有開創意義,但這部精彩絕倫的文學作品也有一些不適合閱讀的問題。

《資治通鑑》是“天字一號”工程

提到《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大家都想到司馬光砸缸,但歷史的傳播時常會以訛傳訛。要知道唐宋以前沒有缸,制缸的溫度要達到1300攝氏度-1400攝氏度,那時達不到這麼高的溫度,缸是後來才有的。因此,司馬光砸的不是缸,是甕。甕壁比較薄,900攝氏度就可以燒製了。就連這麼小一個故事都以訛傳訛,所以歷史的傳播本身就是魚龍混雜。

司馬光小的時候有砸甕的智慧,長大後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王安石做人都是君子,憂國憂民。司馬光懂歷史發展的規律,他對民間疾苦、社會情況都十分了解,而王安石的想法有點理想化,王安石變法直接撕裂了北宋社會,導致了嚴重的黨爭。司馬光不僅是政治家,還是一位禮學家。他寫了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家範》。

《資治通鑑》是一本極其重要的書,被兩位皇帝列為“天字一號”工程。“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有資於治道。”但非常難讀,非常燒腦。怎麼個難讀法?在這本書問世後的頭17年裡,只有一個人通讀過。司馬光曾說,很多人都誇我這部書寫得好,一問好在哪,他們就露餡了,因為他們沒讀過。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但皇帝不聽,於是司馬光退居,給他做大官也不要,就去修史了。司馬光退居洛陽,在洛陽一呆就是15年,主要修了這部《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邊修邊呈,這個書名也是皇帝給改的。書中寫了16個王朝的歷史,要點突出,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司馬光都做了精心的選擇。中國的史書,汗牛充棟,宋朝人面對的是“十七史”,普通人不可能完整通讀。於是,時代呼喚簡明史書,但簡明不能簡單,所以既要“博”還要得其“要”。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參閱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參考了好多正史之外的書。有人統計過,《資治通鑑》參考的書籍有359種之多。而且內容已經極其精簡了,著眼點是對治國理政有幫助,當然也不僅於此。

讀《資治通鑑》有難度,學不了成功可借鑑失敗

讀《資治通鑑》為什麼有難度?這本書採用的是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再現歷史,唯一推進的線索就是時間。它把歷史上相干、不相干的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呈現出來。多年後,你會發現其中有著前後呼應的內在聯繫。

曾國藩對《資治通鑑》研讀了一輩子。“竊以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又好詳名公巨卿所以興家敗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實六經以外不刊之典也。閣下若能熟讀此書,而參稽三通、兩衍義諸書,將來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墜。”他認為讀《資治通鑑》可以開拓心胸。有人會問,還有書看了讓人心胸不開拓的?《史記》中有些篇章就經不起推敲,比如其中的“刺客列傳”。刺客,幹嘛把他描述得那麼高大上?作為文學作品來說,《史記》很精彩,但是歷史的真實性需要推敲。《資治通鑑》中的荊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我讀史這麼多年,總結了一點就是,誰的成功都無法複製,所以那些成功學心靈雞湯,你真要複製那不可能。看什麼?看人家的失敗的經驗教訓,我們借鑑這些經驗教訓,這是可以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每個人做的事情,都要經過後人的檢驗。在多媒體時代,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在發生,很多人成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學習了。行為習慣、思維方式都會變得格外散亂,就會出現問題。人需要基本的文化規範,文化教育是生活理念、價值觀自我約束的過程。

王夫之說:“故論鑑者,於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於其失也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跡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救其偏而何以救失;乃可為治之資,而不僅如鑑之徒懸於室,無與照之者也。”《資治通鑑》,就是如同鏡子。最好的鏡子,就是客觀告訴事實。《資治通鑑》不僅告訴事實,還告訴原因以及好壞。

毛主席也說過:“《通鑑》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藉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問大得很吶。”

"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蒞臨「揚州講壇」

丁萬明,河北懷安人,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簽約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人間音緣合唱團蔣龍辰老師演唱歌曲《瑪依拉變奏曲》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柳絲藝術團時仁杰老師演唱歌曲《茉莉花》

很高興來到揚州這個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地方,彙報這些年閱讀、評說、思考、傳播《資治通鑑》的體悟。《資治通鑑》是一部大書,與《史記》“雙峰並峙”。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被譽為“史聖”。《史記》具有開創意義,但這部精彩絕倫的文學作品也有一些不適合閱讀的問題。

《資治通鑑》是“天字一號”工程

提到《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大家都想到司馬光砸缸,但歷史的傳播時常會以訛傳訛。要知道唐宋以前沒有缸,制缸的溫度要達到1300攝氏度-1400攝氏度,那時達不到這麼高的溫度,缸是後來才有的。因此,司馬光砸的不是缸,是甕。甕壁比較薄,900攝氏度就可以燒製了。就連這麼小一個故事都以訛傳訛,所以歷史的傳播本身就是魚龍混雜。

司馬光小的時候有砸甕的智慧,長大後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王安石做人都是君子,憂國憂民。司馬光懂歷史發展的規律,他對民間疾苦、社會情況都十分了解,而王安石的想法有點理想化,王安石變法直接撕裂了北宋社會,導致了嚴重的黨爭。司馬光不僅是政治家,還是一位禮學家。他寫了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家範》。

《資治通鑑》是一本極其重要的書,被兩位皇帝列為“天字一號”工程。“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有資於治道。”但非常難讀,非常燒腦。怎麼個難讀法?在這本書問世後的頭17年裡,只有一個人通讀過。司馬光曾說,很多人都誇我這部書寫得好,一問好在哪,他們就露餡了,因為他們沒讀過。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但皇帝不聽,於是司馬光退居,給他做大官也不要,就去修史了。司馬光退居洛陽,在洛陽一呆就是15年,主要修了這部《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邊修邊呈,這個書名也是皇帝給改的。書中寫了16個王朝的歷史,要點突出,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司馬光都做了精心的選擇。中國的史書,汗牛充棟,宋朝人面對的是“十七史”,普通人不可能完整通讀。於是,時代呼喚簡明史書,但簡明不能簡單,所以既要“博”還要得其“要”。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參閱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參考了好多正史之外的書。有人統計過,《資治通鑑》參考的書籍有359種之多。而且內容已經極其精簡了,著眼點是對治國理政有幫助,當然也不僅於此。

讀《資治通鑑》有難度,學不了成功可借鑑失敗

讀《資治通鑑》為什麼有難度?這本書採用的是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再現歷史,唯一推進的線索就是時間。它把歷史上相干、不相干的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呈現出來。多年後,你會發現其中有著前後呼應的內在聯繫。

曾國藩對《資治通鑑》研讀了一輩子。“竊以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又好詳名公巨卿所以興家敗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實六經以外不刊之典也。閣下若能熟讀此書,而參稽三通、兩衍義諸書,將來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墜。”他認為讀《資治通鑑》可以開拓心胸。有人會問,還有書看了讓人心胸不開拓的?《史記》中有些篇章就經不起推敲,比如其中的“刺客列傳”。刺客,幹嘛把他描述得那麼高大上?作為文學作品來說,《史記》很精彩,但是歷史的真實性需要推敲。《資治通鑑》中的荊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我讀史這麼多年,總結了一點就是,誰的成功都無法複製,所以那些成功學心靈雞湯,你真要複製那不可能。看什麼?看人家的失敗的經驗教訓,我們借鑑這些經驗教訓,這是可以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每個人做的事情,都要經過後人的檢驗。在多媒體時代,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在發生,很多人成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學習了。行為習慣、思維方式都會變得格外散亂,就會出現問題。人需要基本的文化規範,文化教育是生活理念、價值觀自我約束的過程。

王夫之說:“故論鑑者,於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於其失也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跡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救其偏而何以救失;乃可為治之資,而不僅如鑑之徒懸於室,無與照之者也。”《資治通鑑》,就是如同鏡子。最好的鏡子,就是客觀告訴事實。《資治通鑑》不僅告訴事實,還告訴原因以及好壞。

毛主席也說過:“《通鑑》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藉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問大得很吶。”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為揚州講壇題字:守本真心

江湖之氣和廟堂之則

在中國歷史上,三代之後漢朝的時間最長,西漢東漢有400多年,秦朝、隋朝時間最短。漢朝之所以存在時間最長,在於劉邦有一件事情處理得好。

《資治通鑑》中記載:“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設計要打項羽,被項羽看穿反被打,劉邦被項羽手下丁公追得非常狼狽。劉邦急了,說:“兩賢豈相厄哉”,就是說,英雄何必為難英雄,丁公聽到這句話,就放了劉邦一馬。等到項羽被滅掉了,丁公自己來找劉邦邀功,認為自己有功,但是劉邦把丁公綁起來,“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然後殺了丁公,說:“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開始是跑江湖的,所以他在危難之時,能對丁公說出這句話,而丁公也是跑江湖的,江湖氣息很濃,於是放了劉邦。劉邦最後殺了丁公,這是殺雞儆猴,漢朝皇帝只能姓劉的忠誠觀就樹立起來了。劉邦這時候已經不是江湖中人了,而是身居廟堂之上。江湖人講江湖義氣,廟堂上有廟堂的法則。

“臣光曰: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傑,招亡納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獨以不忠受戮,何哉?夫進取之與守成,其勢不同。當群雄角逐之際,民無定主;來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無不為臣;苟不明禮義以示之,使為臣者,人懷貳心以徼大利,則國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皆知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而懷私結恩者,雖至於活己,猶以義不與也。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子孫享有天祿四百餘年,宜矣!”

司馬光認為,劉邦殺得對。

"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蒞臨「揚州講壇」

丁萬明,河北懷安人,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簽約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人間音緣合唱團蔣龍辰老師演唱歌曲《瑪依拉變奏曲》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柳絲藝術團時仁杰老師演唱歌曲《茉莉花》

很高興來到揚州這個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地方,彙報這些年閱讀、評說、思考、傳播《資治通鑑》的體悟。《資治通鑑》是一部大書,與《史記》“雙峰並峙”。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被譽為“史聖”。《史記》具有開創意義,但這部精彩絕倫的文學作品也有一些不適合閱讀的問題。

《資治通鑑》是“天字一號”工程

提到《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大家都想到司馬光砸缸,但歷史的傳播時常會以訛傳訛。要知道唐宋以前沒有缸,制缸的溫度要達到1300攝氏度-1400攝氏度,那時達不到這麼高的溫度,缸是後來才有的。因此,司馬光砸的不是缸,是甕。甕壁比較薄,900攝氏度就可以燒製了。就連這麼小一個故事都以訛傳訛,所以歷史的傳播本身就是魚龍混雜。

司馬光小的時候有砸甕的智慧,長大後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王安石做人都是君子,憂國憂民。司馬光懂歷史發展的規律,他對民間疾苦、社會情況都十分了解,而王安石的想法有點理想化,王安石變法直接撕裂了北宋社會,導致了嚴重的黨爭。司馬光不僅是政治家,還是一位禮學家。他寫了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家範》。

《資治通鑑》是一本極其重要的書,被兩位皇帝列為“天字一號”工程。“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有資於治道。”但非常難讀,非常燒腦。怎麼個難讀法?在這本書問世後的頭17年裡,只有一個人通讀過。司馬光曾說,很多人都誇我這部書寫得好,一問好在哪,他們就露餡了,因為他們沒讀過。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但皇帝不聽,於是司馬光退居,給他做大官也不要,就去修史了。司馬光退居洛陽,在洛陽一呆就是15年,主要修了這部《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邊修邊呈,這個書名也是皇帝給改的。書中寫了16個王朝的歷史,要點突出,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司馬光都做了精心的選擇。中國的史書,汗牛充棟,宋朝人面對的是“十七史”,普通人不可能完整通讀。於是,時代呼喚簡明史書,但簡明不能簡單,所以既要“博”還要得其“要”。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參閱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參考了好多正史之外的書。有人統計過,《資治通鑑》參考的書籍有359種之多。而且內容已經極其精簡了,著眼點是對治國理政有幫助,當然也不僅於此。

讀《資治通鑑》有難度,學不了成功可借鑑失敗

讀《資治通鑑》為什麼有難度?這本書採用的是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再現歷史,唯一推進的線索就是時間。它把歷史上相干、不相干的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呈現出來。多年後,你會發現其中有著前後呼應的內在聯繫。

曾國藩對《資治通鑑》研讀了一輩子。“竊以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又好詳名公巨卿所以興家敗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實六經以外不刊之典也。閣下若能熟讀此書,而參稽三通、兩衍義諸書,將來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墜。”他認為讀《資治通鑑》可以開拓心胸。有人會問,還有書看了讓人心胸不開拓的?《史記》中有些篇章就經不起推敲,比如其中的“刺客列傳”。刺客,幹嘛把他描述得那麼高大上?作為文學作品來說,《史記》很精彩,但是歷史的真實性需要推敲。《資治通鑑》中的荊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我讀史這麼多年,總結了一點就是,誰的成功都無法複製,所以那些成功學心靈雞湯,你真要複製那不可能。看什麼?看人家的失敗的經驗教訓,我們借鑑這些經驗教訓,這是可以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每個人做的事情,都要經過後人的檢驗。在多媒體時代,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在發生,很多人成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學習了。行為習慣、思維方式都會變得格外散亂,就會出現問題。人需要基本的文化規範,文化教育是生活理念、價值觀自我約束的過程。

王夫之說:“故論鑑者,於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於其失也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跡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救其偏而何以救失;乃可為治之資,而不僅如鑑之徒懸於室,無與照之者也。”《資治通鑑》,就是如同鏡子。最好的鏡子,就是客觀告訴事實。《資治通鑑》不僅告訴事實,還告訴原因以及好壞。

毛主席也說過:“《通鑑》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藉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問大得很吶。”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為揚州講壇題字:守本真心

江湖之氣和廟堂之則

在中國歷史上,三代之後漢朝的時間最長,西漢東漢有400多年,秦朝、隋朝時間最短。漢朝之所以存在時間最長,在於劉邦有一件事情處理得好。

《資治通鑑》中記載:“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設計要打項羽,被項羽看穿反被打,劉邦被項羽手下丁公追得非常狼狽。劉邦急了,說:“兩賢豈相厄哉”,就是說,英雄何必為難英雄,丁公聽到這句話,就放了劉邦一馬。等到項羽被滅掉了,丁公自己來找劉邦邀功,認為自己有功,但是劉邦把丁公綁起來,“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然後殺了丁公,說:“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開始是跑江湖的,所以他在危難之時,能對丁公說出這句話,而丁公也是跑江湖的,江湖氣息很濃,於是放了劉邦。劉邦最後殺了丁公,這是殺雞儆猴,漢朝皇帝只能姓劉的忠誠觀就樹立起來了。劉邦這時候已經不是江湖中人了,而是身居廟堂之上。江湖人講江湖義氣,廟堂上有廟堂的法則。

“臣光曰: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傑,招亡納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獨以不忠受戮,何哉?夫進取之與守成,其勢不同。當群雄角逐之際,民無定主;來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無不為臣;苟不明禮義以示之,使為臣者,人懷貳心以徼大利,則國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皆知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而懷私結恩者,雖至於活己,猶以義不與也。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子孫享有天祿四百餘年,宜矣!”

司馬光認為,劉邦殺得對。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資治通鑑》主要內容 以“禮治文化”為中心

《資治通鑑》以“禮治文化”為一箇中心,“名分論”和“才德論”為兩個基本點。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司馬光認為,這就是開端,正是因為這樣,才造成後來的戰國紛爭。“夫禮,辨貴賤,序親疏,裁群物,制庶事。”一個人的教養,就是禮的體現。人的教養,就是禮教;社會公德,就是禮制;國家的禮,就是禮治。

每個人都應該講規矩,很多人一開口就說錯話,就是失禮。中國人講禮要“厚人薄己”,要講究辭讓。中國人自稱足下、閣下,就是顯得自己比對方低。中國人行禮,最大的禮,叫做“五體投地”,四肢和頭部都匍匐在地。夫妻兩人出門,妻子不能對對方說,這是我家先生,先生是尊稱,可以用於對方的男方,但是不能稱自己丈夫為先生,這就是講禮。孩子見了大人,要叫對稱謂。如果不叫,就是沒禮貌。如果叫錯,更會讓人不高興。

關於名分論。“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在每個單位,每個人都有名分。名分不能亂,不能瞎用。名分背後有一系列的東西,不能混淆。中國古代社會是等級社會,強調人與人的不一樣。現代社會只要努力,都能取得成功。

名分之外,就是才德。“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能幹雖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品行不好,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吳起殺妻求將,年紀輕輕,想做官,回家之後,一氣之下,和30多個鄰居起了衝突。先學儒家,後學兵家,他是軍事天才,為了當魯國的將軍,回家殺了妻子,令人髮指。後來,吳起到了魏國,想當相國,最後變法殉身。能幹的人,在生活中,如鶴立雞群,問題是感到難過的往往不是雞,而是鶴!

司馬光自己講,《資治通鑑》最核心的為政為人之道可以概括為“六言五規”。所謂“六言”指“仁、明、武,官人、信賞、必罰”,所謂五規指“保業、惜時、遠謀、重微、務實”。“六言”中的“仁、明、武”指的是為政者的德行修養;“官人、信賞、必罰”講的是行政管理方法;“五規”講的是工作作風問題。

"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蒞臨「揚州講壇」

丁萬明,河北懷安人,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簽約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評說《資治通鑑》”系列節目主講人。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人間音緣合唱團蔣龍辰老師演唱歌曲《瑪依拉變奏曲》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柳絲藝術團時仁杰老師演唱歌曲《茉莉花》

很高興來到揚州這個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地方,彙報這些年閱讀、評說、思考、傳播《資治通鑑》的體悟。《資治通鑑》是一部大書,與《史記》“雙峰並峙”。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被譽為“史聖”。《史記》具有開創意義,但這部精彩絕倫的文學作品也有一些不適合閱讀的問題。

《資治通鑑》是“天字一號”工程

提到《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大家都想到司馬光砸缸,但歷史的傳播時常會以訛傳訛。要知道唐宋以前沒有缸,制缸的溫度要達到1300攝氏度-1400攝氏度,那時達不到這麼高的溫度,缸是後來才有的。因此,司馬光砸的不是缸,是甕。甕壁比較薄,900攝氏度就可以燒製了。就連這麼小一個故事都以訛傳訛,所以歷史的傳播本身就是魚龍混雜。

司馬光小的時候有砸甕的智慧,長大後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王安石做人都是君子,憂國憂民。司馬光懂歷史發展的規律,他對民間疾苦、社會情況都十分了解,而王安石的想法有點理想化,王安石變法直接撕裂了北宋社會,導致了嚴重的黨爭。司馬光不僅是政治家,還是一位禮學家。他寫了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家範》。

《資治通鑑》是一本極其重要的書,被兩位皇帝列為“天字一號”工程。“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有資於治道。”但非常難讀,非常燒腦。怎麼個難讀法?在這本書問世後的頭17年裡,只有一個人通讀過。司馬光曾說,很多人都誇我這部書寫得好,一問好在哪,他們就露餡了,因為他們沒讀過。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但皇帝不聽,於是司馬光退居,給他做大官也不要,就去修史了。司馬光退居洛陽,在洛陽一呆就是15年,主要修了這部《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邊修邊呈,這個書名也是皇帝給改的。書中寫了16個王朝的歷史,要點突出,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司馬光都做了精心的選擇。中國的史書,汗牛充棟,宋朝人面對的是“十七史”,普通人不可能完整通讀。於是,時代呼喚簡明史書,但簡明不能簡單,所以既要“博”還要得其“要”。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參閱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參考了好多正史之外的書。有人統計過,《資治通鑑》參考的書籍有359種之多。而且內容已經極其精簡了,著眼點是對治國理政有幫助,當然也不僅於此。

讀《資治通鑑》有難度,學不了成功可借鑑失敗

讀《資治通鑑》為什麼有難度?這本書採用的是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再現歷史,唯一推進的線索就是時間。它把歷史上相干、不相干的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呈現出來。多年後,你會發現其中有著前後呼應的內在聯繫。

曾國藩對《資治通鑑》研讀了一輩子。“竊以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又好詳名公巨卿所以興家敗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實六經以外不刊之典也。閣下若能熟讀此書,而參稽三通、兩衍義諸書,將來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墜。”他認為讀《資治通鑑》可以開拓心胸。有人會問,還有書看了讓人心胸不開拓的?《史記》中有些篇章就經不起推敲,比如其中的“刺客列傳”。刺客,幹嘛把他描述得那麼高大上?作為文學作品來說,《史記》很精彩,但是歷史的真實性需要推敲。《資治通鑑》中的荊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我讀史這麼多年,總結了一點就是,誰的成功都無法複製,所以那些成功學心靈雞湯,你真要複製那不可能。看什麼?看人家的失敗的經驗教訓,我們借鑑這些經驗教訓,這是可以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每個人做的事情,都要經過後人的檢驗。在多媒體時代,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在發生,很多人成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學習了。行為習慣、思維方式都會變得格外散亂,就會出現問題。人需要基本的文化規範,文化教育是生活理念、價值觀自我約束的過程。

王夫之說:“故論鑑者,於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於其失也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跡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救其偏而何以救失;乃可為治之資,而不僅如鑑之徒懸於室,無與照之者也。”《資治通鑑》,就是如同鏡子。最好的鏡子,就是客觀告訴事實。《資治通鑑》不僅告訴事實,還告訴原因以及好壞。

毛主席也說過:“《通鑑》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藉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問大得很吶。”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丁萬明教授為揚州講壇題字:守本真心

江湖之氣和廟堂之則

在中國歷史上,三代之後漢朝的時間最長,西漢東漢有400多年,秦朝、隋朝時間最短。漢朝之所以存在時間最長,在於劉邦有一件事情處理得好。

《資治通鑑》中記載:“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設計要打項羽,被項羽看穿反被打,劉邦被項羽手下丁公追得非常狼狽。劉邦急了,說:“兩賢豈相厄哉”,就是說,英雄何必為難英雄,丁公聽到這句話,就放了劉邦一馬。等到項羽被滅掉了,丁公自己來找劉邦邀功,認為自己有功,但是劉邦把丁公綁起來,“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然後殺了丁公,說:“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開始是跑江湖的,所以他在危難之時,能對丁公說出這句話,而丁公也是跑江湖的,江湖氣息很濃,於是放了劉邦。劉邦最後殺了丁公,這是殺雞儆猴,漢朝皇帝只能姓劉的忠誠觀就樹立起來了。劉邦這時候已經不是江湖中人了,而是身居廟堂之上。江湖人講江湖義氣,廟堂上有廟堂的法則。

“臣光曰: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傑,招亡納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獨以不忠受戮,何哉?夫進取之與守成,其勢不同。當群雄角逐之際,民無定主;來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無不為臣;苟不明禮義以示之,使為臣者,人懷貳心以徼大利,則國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皆知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而懷私結恩者,雖至於活己,猶以義不與也。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子孫享有天祿四百餘年,宜矣!”

司馬光認為,劉邦殺得對。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資治通鑑》主要內容 以“禮治文化”為中心

《資治通鑑》以“禮治文化”為一箇中心,“名分論”和“才德論”為兩個基本點。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司馬光認為,這就是開端,正是因為這樣,才造成後來的戰國紛爭。“夫禮,辨貴賤,序親疏,裁群物,制庶事。”一個人的教養,就是禮的體現。人的教養,就是禮教;社會公德,就是禮制;國家的禮,就是禮治。

每個人都應該講規矩,很多人一開口就說錯話,就是失禮。中國人講禮要“厚人薄己”,要講究辭讓。中國人自稱足下、閣下,就是顯得自己比對方低。中國人行禮,最大的禮,叫做“五體投地”,四肢和頭部都匍匐在地。夫妻兩人出門,妻子不能對對方說,這是我家先生,先生是尊稱,可以用於對方的男方,但是不能稱自己丈夫為先生,這就是講禮。孩子見了大人,要叫對稱謂。如果不叫,就是沒禮貌。如果叫錯,更會讓人不高興。

關於名分論。“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在每個單位,每個人都有名分。名分不能亂,不能瞎用。名分背後有一系列的東西,不能混淆。中國古代社會是等級社會,強調人與人的不一樣。現代社會只要努力,都能取得成功。

名分之外,就是才德。“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能幹雖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品行不好,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吳起殺妻求將,年紀輕輕,想做官,回家之後,一氣之下,和30多個鄰居起了衝突。先學儒家,後學兵家,他是軍事天才,為了當魯國的將軍,回家殺了妻子,令人髮指。後來,吳起到了魏國,想當相國,最後變法殉身。能幹的人,在生活中,如鶴立雞群,問題是感到難過的往往不是雞,而是鶴!

司馬光自己講,《資治通鑑》最核心的為政為人之道可以概括為“六言五規”。所謂“六言”指“仁、明、武,官人、信賞、必罰”,所謂五規指“保業、惜時、遠謀、重微、務實”。“六言”中的“仁、明、武”指的是為政者的德行修養;“官人、信賞、必罰”講的是行政管理方法;“五規”講的是工作作風問題。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鑑》感悟人生智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