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遭破壞的共享單車 貴陽街頭冒出“單車獵人”

自行車 騎行 社會 多彩貴州網 2017-05-18
處理遭破壞的共享單車 貴陽街頭冒出“單車獵人”

“獵人”修理單車

隨著ofo、mobike、永安行、快兔等共享單車進駐貴陽,這種新興的出行方式已成為不少市民出行的新選擇,特別是通過與BRT的鏈接,解決了不少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但隨之而來的違停、上私鎖、藏車、破壞車輛等種種不文明現象也不斷髮生。因此,一個名為“單車獵人”的組織誕生了。

他們來自不同的職業,年齡、愛好也千差萬別,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單車獵人”,他們的“狩獵對象”是被破壞的共享單車。5月15日,貴陽市的“單車獵人”首次舉行“打獵”活動,短短2個小時的時間裡,就處理了40餘輛遭到破壞和違規使用的共享單車。

貴陽“單車獵人”誕生

所謂“單車獵人”是指專門尋找各種違規使用共享單車的案例,並進行舉報的人,他們不是一個職業,沒有報酬,也不是固定的組織,這像是一種“稱號”。他們將尋找違規、遭破壞單車的行動稱為“打獵”,而他們的武器也很簡單,一隻馬克筆、一把老虎鉗、一部自用手機。目前,“單車獵人”在全國已經有2000多人,並且不斷有更多的人加入。

5月15日,由ofo小黃車貴陽發起的“單車獵人”組織在貴陽進行了第一次“打獵”行動。

據活動組織方介紹,他們是通過公眾號發出的召集令,短短的一週內就有50多位市民報名參與活動,成為“單車獵人”。“獵人”們基本涵蓋了貴陽各城區。除了統一組織的行動,獵人們也會自發的進行“打獵”。目前,“單車獵人”的組織剛組建完成,在未來這個社群將會進一步擴大,並且配備專屬的“單車獵人”標識。同時,會根據個人共享單車的信用分高低,設置准入門檻。

“共享單車本來是為了給大家方便的,我就是覺得,看著那些車被破壞,自己特別心疼。”今年25歲的小巍是最早報名參加活動的一名“獵人”,他說之前在報紙上就看到過“單車獵人”的報道,自己非常感興趣。平時自己也是一個騎行發燒友,對車輛維修有一定的經驗,在參加活動前,他也曾自發地修理過一些被破壞的共享單車。

“解救”40餘輛單車

5月15日,貴陽“單車獵人”的首次“打獵”活動開始。“獵人”們從花果園出發點,沿著花溪大道往南騎行,重點在中鐵國際城附近進行“打獵”。“打獵”行動指的是尋找違停、被破壞、非正常使用的共享單車,然後通過拍照,上傳定位發送給到指定區域的ofo運維人員,工作人員將會根據“15分鐘響應機制”在接到反饋信息後的15分鐘內,趕到舉報地點對車輛進行裝車拉走或者就地維修處理。如果是簡單的問題,比如車輛漏氣、爆胎,亂停亂放等,獵人們也會自己進行簡單的處理。

“基本上還是以違停的情況居多,有部分破壞。”獵人小濤告訴記者,2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們一共“打獵”了近50餘輛違規的共享單車。但其中主要還是以違停的情況較多,只有不到10輛是被損壞車輛,也包括正常的損耗。因此可以看出,大多數貴陽市民使用共享單車還是比較文明的。

然而,在當天的“打獵”中,“獵人”們在溼地公園附近發現了2輛被私鎖鎖住的共享單車,正當“獵人”們要進行舉報的時候,1名男孩出現,主動打開了鎖,稱車子是被家人鎖住的。“現在這樣上私鎖的行為已經比較少了,但有時遇到上私鎖的的情況,‘獵人’如果強行打開還是容易引發矛盾。因此他們更希望今後政府能針對這些行為,制定相關的法規,對他們進行相應處罰。”一位“單車獵人”說。

“今後這樣的活動,每個月都有,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們。”小濤告訴記者。(作者:歐魯男 來源:貴陽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