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兒童——回合式教學案例解析(一)

自閉症 一起皮一下才開心 音樂 盤點 育兒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2018-12-06

概述與評估:航航,男,2歲4個月,診斷是孤獨症兒童。平時主要由奶奶撫養,奶奶也比較縱容孩子。1歲左右家長就發現孩子各方面能力差,跟不上同齡兒童,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好轉,故未就診。直到航航2歲多了,還不會說話,也不會和別人玩,家長才帶孩子初次就診。

訓練初始航航不關注周圍人,無發音意識,無語言,不會笑,不能安坐,只會哭鬧、來回亂跑;不怕危險,沒有任何恐懼意識;在旁邊大聲叫他名字無反應,用手拍他也不看人。

對航航的測評比較困難,他不能聽懂任何指令,完全是自我封閉的一種狀態。老師嘗試用紅色氣球在航航面前約30釐米處搖晃,其無任何反應,只是哭鬧,但在奶奶(主要養育者)離開教室時他有追的行為。他對物品不關注,不能辨別常見物品,除音樂外對其他聲音均無反應。不能模仿大動作,不能安坐,自己無目的地玩。不會模仿發音,哭時聲音很小,不會笑,不會玩任何遊戲,沒有一點自我訴求的意識,家長感到孩子想吃了,把吃的拿到他面前,放嘴邊他可以吃。沒有恐懼感,不怕人,對訓斥無任何反應。初期評估後,老師給航航制訂了初步的訓練目標。

孤獨症兒童——回合式教學案例解析(一)

目標

1.注意老師的存在,瞬間關注他人行為。

2.短時安坐,少許模仿動作。

過程

首先讓航航適應環境,漸漸注意到老師的存在,再進行一對一的干預治療。使用ABA針對航航的訓練相關要素如下:

指令:名字——“航航”,指令——“拍拍手”。

輔助:叫名字的同時,雙手扶航航的臉,或輔助孩子拍手、做遊戲。

反應結果:與老師目光是否對視,是否拍手或做遊戲。

獎勵:根據航航的接受能力而定,給予吃食物或對視微笑鼓勵。

停頓:遵循5秒鐘原則。

孤獨症兒童——回合式教學案例解析(一)

先給家長介紹了航航的一般情況,告知家長航航的整體交流水平處於嬰兒狀態,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家長要接受航航進教室哭的行為,得到家長理解後,開始訓練。

初進教室,航航不坐,並且很難安撫,易躺倒在地上前面幾天,不做太多幹預,躺下了,就扶他起來,如果坐在椅子上哭,就用很和善的表情面對他。滿臉都是眼淚鼻涕時,就邊叫著他的名字,邊給擦著眼淚鼻涕。航航一進教室老師就和他一起坐下拉他的小手,對著他唱歌,在歡快的歌聲、微笑的表情下,加入一些抓癢癢的遊戲如此反覆近2周左右。每次他鬧得很厲害的時候,老師不碰他,讓他盡情哭,當他慢慢平復下來後,老師再慢慢到他跟前,輕輕地去接觸他航航自己也在感覺,感到找不到別的可以依靠的人了,就開始對老師的存在有反應了,這時就可以開始進行目標訓練了。

老師在他面前叫:“航航(指令)!”他根本不看,無反應(反應)。5秒鐘後(停頓)再次呼叫他的名字,以此開始新的回合同時每次看到航航沒有反應後,用手扶著他的臉(輔助)與老師的目光接觸,有目光接觸後老師給予火腿腸(獎勵),5秒鐘後停頓)再次呼叫名字重複,如此根據孩子的表現重複若干次。

大多數時候是目光對視1秒,可以說是閃而過,但只要老師看到就一定要給予食品獎勵,1個月左右食品獎勵慢慢變成了精神上的獎勵,即老師用上臂抱抱他(初級獎勵到次級獎勵)在選擇獎勵物時,要與家長溝通,作為獎勵物最好是孩子喜歡的食物,而且在生活中不出現或少出現,只有他表現好時,才根據他的表現選擇獎勵。並指導家長在生活中與老師同步進行,孩子最喜歡大人抱著他。

2個月後航航基本可間斷性跟上20分鐘課程,前5分鐘是遊戲課,中間10分鐘是ABA行為塑造課,最後5分鐘是動作模仿課。遊戲課要從簡單的遊戲開始,對航航從“躲貓貓”遊戲開始,視他的興趣來決定指令的強度和輔助獎勵的情況。ABA課時呼叫他的名字,訓練其反應能力,這時航航已開始關注老師的行為,給予適當的輔助與獎勵(輔助和獎勵逐漸減少至消失);最後5分鐘動作模仿課時,動作模仿要在發指令(拍拍手)的同時給予動作演示,然後根據孩子的反應運用ABA的原則給予輔助和獎勵。航航有一定能力後有時在做遊戲時,老師有意停頓,他就會拉老師的手放在自己手上,說明航航已經慢慢喜歡老師了,而且對遊戲的繼續有要求。

4個月後,航航有一定安坐能力,與人有目光接觸,逗他會笑了,除以音樂為主的遊戲課外,其餘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沒有主動和仿說語言。隨後加強動作模仿的練習,每天兩次,一次15分鐘,並用ABA輔助練習動作模仿,如拍手的輔助,從扶手開始逐漸撤到扶手腕完成,再到扶胳膊、肘部、輕拍肘部完成動作,如此反覆直到老師示範消失,航航自己完成。最後動作模仿“拍拍手等都可執行。

孤獨症兒童——回合式教學案例解析(一)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解析

最初2周沒有具體教學內容,是讓孩子適應新環境和老師,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在對孩子進行初期評估後,定出近期目標和中期目標,再分步操作,在簡單的應用過程中,每一步都是以ABA的基本理論為主要基礎。

初期2周指令為“航航”,叫名字後關注老師,開始反應是“無反應”,結果“不獎勵”,重發指令同前,加輔助“雙手扶孩子的臉”,獎勵“吃火腿腸”。這個ABA的過程一定要執行,並且在最初的遊戲和模仿動作中也有ABA的執行。

2個月後,指令仍為“航航”,輔助“雙手扶孩子的臉”,獎勵“從吃火腿腸初級強化物加入了擁抱、情緒調整、光注意、表情的投入等次級強化物”。這個過程體現了ABA獎勵的分級和遞減過程,只有獎勵完全不需要了,孩子仍然能夠完成指令,孩子的行為才能真正固化。所以獎勵的過程和技巧在ABA的實施中是非常重要的。

隨後指令多了,加入了“拍拍手”“做遊戲”等指令。這時孩子對發指令時給予的輔助“扶孩子雙手拍手到逐漸變為老師拍手示範”的注意明顯增強,同樣運用ABA的方法,4個月後無輔助下可短時執行“拍拍手”指令。

對於這個孩子的安坐,這裡沒有刻意訓練,隨著孩子的能力逐漸增強。慢慢適應了,在一些示範輔助下(與小朋友起坐下),孩子的安靜入座能力會慢慢增強。孩子慢慢有了關注意識,進而把關注他人貫穿於所有訓練中。這也加強了孩子的人際交往和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全部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完成”,所以不能心急,要有耐心,對孩子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進行評估,抓住目標進行訓練。整體訓練中每天都要指導家長在生活中學習,在情境中應用,並解決家長遇到的問題。這個過程也強調靈活應用,若應用得好,方法過程就會看起來自然隨和,應用得不好就會刻板無趣,死搬硬套。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長期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其他發育遲緩的兒童特別是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問題,本次義診活動將免費為自閉症患者進行臨床的診斷、行為分析、專業的測評,首批患兒可免費到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進行專業的行為分析及試課評估。通過檢查數據有助於研究分析患兒自閉症的個性化發病機制,為日後系統康復和干預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活動時間:2018年12月8日(星期日) 09:00-12:00。

活動地點:北京市房山區長陽街道辦事處祥雲街5號院4號樓(長陽路)。

義診專家:北京兒童醫院知名專家、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專家及相關工作人員。

診療範圍: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注意力缺陷與多動症ADHD。

孤獨症兒童——回合式教學案例解析(一)

北大醫療腦健康 摘自《孤獨症譜系障礙康復案例解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