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洪武元年,朱元璋正式稱帝,建立大明朝,但朱元璋認為,天下未定,暫時不急著分封功臣,等北元、巴蜀、南粵等地紛紛平定之後,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才開始分封大臣。其中,排在功臣榜第一列的6個人,並稱為“開國六公爵”,包括李善長、徐達、常茂、馮勝、李文忠、鄧愈。這6人中,李文忠最為特殊,因為李文忠不僅僅是開國大功臣,而且還是朱元璋的親外甥。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李文忠,乳名保兒,他的父親名叫李貞,母親是朱元璋的二姐。在李文忠12歲的時候,家中瘟疫橫行,戰亂不止,李貞帶著李文忠四處逃難。聽聞朱元璋在滁州,便來投奔,差點死在路上。見到朱元璋後,昔日的苦難親人見面,倍感親切,抱頭痛哭。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對此,《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公主卒,其父攜文忠走亂軍中,幾不能存。至是,聞太祖駐兵滁陽,皆來歸,太祖喜甚。文忠年十二,牽上衣而戲,太祖涕曰:“外甥見舅如見母也。”

這裡除了說李文忠和父親投奔舅舅朱元璋外,還講了一個細節。就是李文忠因為年幼(12歲),見到朱元璋時,牽著朱元璋的衣服調皮,感覺非常親切。朱元璋流著淚說:“外甥見到舅舅,就像見到他已故的母親一樣!”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朱元璋對李文忠確實也不錯,不僅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兒子來教育,而且對李文忠更是充滿期望。李文忠19歲是,做了朱元璋的“舍人”,相當於朱元璋的貼身祕書。當時常遇春在皖南求援,朱元璋手下無將可派,李文忠自告奮勇,帶領5000親兵馳援池州,成功擊敗當時著名的梟雄趙普勝,一戰成名。此後和鄧愈、胡大海等名將從皖南進入浙江,收建德,然後擊敗了另一位元末猛將楊完者。從此後,朱元璋開始逐漸對李文忠委以重任,李文忠屢戰屢勝,立下赫赫戰功。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李文忠在後來滅陳友諒、降張士誠以及平定江南、北伐蒙古等戰役中,都立下大功。洪武三年,李文忠作為徐達的副將北伐蒙古,星夜奇襲,直搗元昭宗的老巢,一戰俘虜元軍近4萬人。回京後,朱元璋親自在奉天門迎接,然後開始分封功臣,李文忠被封為曹國公,位列“開國六公爵”之一,尊榮無限。很多人認為,李文忠之所以能位列公爵,是因為他和朱元璋的甥舅關係,其實不是這樣的,李文忠的功勞,本就可以和鄧愈等人並肩,位列公爵的確名副其實。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李文忠在洪武中期,更加受重用。洪武十二年,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監領國子監事,這個官職是武將之首,更是主要文臣之一,可以說地位不亞於宰相胡惟庸。但接下來,李文忠卻遭遇“滑鐵盧”。次年,發生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朱元璋藉著胡惟庸謀逆的名義,大肆牽連,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李文忠連上兩道奏摺,勸朱元璋不要株連太多。朱元璋把李文忠的奏摺束之高閣,不予理睬。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李文忠見自己的奏摺無效,便第三次上奏,言辭犀利,直指朱元璋拉殺無辜,傷國元氣。朱元璋看完李文忠的奏摺,說了一句:“小子忤逆,不殺不足震懾諸臣!”朱元璋怒不可遏,要當場拔劍殺掉李文忠。此時馬皇后聞之,連忙來到殿前。

朱元璋一看,馬皇后竟然穿著一件十分陳舊、而且打著很多補丁的衣服,朱元璋表示詫異,馬皇后說:“這件衣服是我嫁給你之前,僅剩的一件舊衣服,每每看到它,都能想起許多往事。”朱元璋聽完,溼了眼眶說:“我昔日親人十餘口,如今也僅剩文忠一人,他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他!”說完,罷免李文忠的官職,讓他回家閉門思過。

大臣連上三道奏摺,朱元璋舉劍說:你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殺你

​4年後,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李文忠為岐陽王,配享太廟。李文忠在明朝歷史上,雖然功勳不足以和徐達相媲美,但功勞能超過李文忠的,也確實沒幾個。再加上他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地位很高。若不是馬皇后用一件舊衣服,成功引起朱元璋的念舊之心,明朝的李文忠,可能就變成了一個“逆臣”了。但歷史的車輪彷彿已經註定,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上的表現,成功地將李家拉進深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