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奔競不息領跑上半場

記者 石堅鋼 胡子昂 吳帆

杭州,從沿江發展到跨江發展再到擁江發展,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市能級不斷提升、城市輻射不斷增強。

蕭山,作為老牌經濟強區,在一輪又一輪的城市化進程中,與杭州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坐擁區位和產業優勢,蕭山如何搶抓機遇、加速融杭?從工業大市到經濟強區,蕭山的躍升晉級之路怎麼走?

行政區劃調整

破除融杭空間制約

雖一江之隔,蕭山與杭州城市中心卻長期若即若離。2001年3月25日,蕭山迎來了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撤市設區,開啟了蕭山融入大杭州的新徵程。蕭山順應杭州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大勢,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承接輻射溢出效應,加快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

藍圖繪就,貴在行動。融入杭州,蕭山決定基礎設施先行。10座跨江大橋、1條過江隧道、杭州繞城高速,直接帶動了兩岸商業、地產等“過江經濟”快速發展,加速了錢塘江兩岸的互通融合;2002年3月26日,蕭山撤市設區一週年,蕭山城建史上最龐大的工程之一“1918”工程啟動,37條道路,19條交通道路,18條市政道路,總投資34.16億元,實現了“對外交通高速化、主城區到各鎮交通快速化、通社區公路等級化、全區公路網格化”。

由經濟“強縣”向“強區”躍升需要經濟社會全面轉型。蕭山以都市區理念作出決策,實施城鄉配套改革,打破行政區劃,強化制度創新,通過中心城市建設、城中村改造、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2006年以來,蕭山實施了三輪城中村改造,加速城市有機更新。2016年9月4日—5日,杭州時間,世界矚目。作為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的杭州國際奧體博覽中心驚豔亮相,而時光回到2006年9月,這裡還是一棟棟農民房和成片的苗木基地。就是從那一年開始,蕭山啟動對寧圍街道9個城中村的拆遷,近萬戶農戶整體徵遷,拓展空間1500畝,大手筆徵遷為G20峰會主會場和周邊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到2018年11月底,全區多高層安置房竣工約1110萬平方米,全區13個鎮街累計安置多高層拆遷農戶2.7萬戶。其中2017年蕭山開創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徵遷量,分兩批實施了24個城中村(棚戶區)的鎮村改造,徵遷農戶1.2萬餘戶。為蕭山城區面貌徹底改善、城市品位顯著提升、發展空間有效拓展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

交通建設拉近了蕭山與杭州的距離,城中村改造拓展了蕭山融入杭州的空間,更關鍵在於孕育了更強大的發展動能。

工業立區不動搖

夯實融杭產業基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工業經濟一直都是蕭山經濟的基礎與優勢,是優勢,就必須放大。對此,即使在虛擬經濟大熱之時,蕭山依然堅定不移咬住“工業立區”不動搖。

“工業衝千億,寶馬贈英雄”。2003年2月10日,蕭山劇院廣場,一溜排開的8輛“寶馬”白得耀眼,10輛“帕薩特”黑得氣派,這段歷史至今還為蕭山人津津樂道。在全區工業“衝千億”暨2002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萬向集團等18家對蕭山工業“衝千億”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獲得蕭山區委、區政府的重獎,萬向集團等8家獲一等獎企業銷售產值均在10億元以上,各獎勵價值約80萬元的寶馬一輛,獲二等獎企業各獎勵“帕薩特”一輛,此次重獎總額達1000萬元。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蕭山人“衝千億”的精氣神。破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蕭山開闢了10.8平方公里的化纖新材料產業區和產業生態區,打造“國家高端纖維產業集群示範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基地”;發力數字經濟,蕭山聚焦數字產業化企業梯隊建設推出了“駿馬計劃”“獨角獸計劃”和“千里馬計劃”;瞄準產業數字化企業則實施了“鴻雁計劃”“鳳凰計劃”“鯤鵬計劃”,加大資金配套、空間保障、研發補助等全方位扶持,對新引進入榜或新入榜“獨角獸”企業給予一次性2000萬元獎勵。

“衝千億”成為了蕭山跨越發展的發動機,為實現蕭山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一年前,一股信息經濟力量已在蕭山悄然萌發。2013年11月15日,位於杭州軟件新城內的首個產業集聚平臺——杭州灣信息港在蕭山正式開園,標誌著蕭山開始加碼培育信息經濟。

杭州灣信息港項目一期由蕭山經濟開發區投資4億元建設,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專業化運營”的創新方式,委託浙大網新集團運營管理。這也是杭州地區唯一一個政府全資投入、企業專業運行的高科技園區,旨在成為長三角的信息軟件產業中心、全省“兩化”融合示範區和引領蕭山工業4.0的智慧引擎。

依託信息港,蕭山還打造了一個特色小鎮——信息港小鎮,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為特色,重點引進軟件和信息服務、互聯網及互聯網+產業,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產業。信息港小鎮從2014年1月開園以來,已招引了包括微醫、科大訊飛浙江總部、網盛數新等一批知名企業,擁有孵化平臺14個,註冊企業1500多家,不到5年時間,這個誕生於兩個城中村改造的小鎮,稅收從當年的170萬元驟增到2018年的超13億元。

借勢峰會“登高”

盡享融杭溢出效應

2016年9月4日—5日,位於蕭山的錢江世紀城貴賓雲集,吸引全球目光。G20杭州峰會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更是將蕭山推向了世界。

聚光燈下,蕭山借勢G20峰會“登高”,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經濟發展提檔升級。一個更加開放、大氣、靚麗的蕭山,邁入了新時代。在G20杭州峰會選擇蕭山的那一刻,註定了蕭山推進都市區經濟建設已與國際化緊密相連。

全程20公里的蕭山國際機場城市大道,一頭連著“杭州新中心”,一頭連著杭州新空港。G20杭州峰會為蕭山發展城市空港經濟帶創造了有利條件,“一心兩翼”新格局正式將蕭山東片定位為航空都市:以國際機場為核心,輻射帶動產業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構築航空都市。

2017年,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正式獲批,這一重要舉措為未來臨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產業空間和強有力的頂層設計。同年,《杭州市蕭山區打造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五年行動綱要》正式出臺,提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從融入“杭州主城區”到“建成杭州主城區”再到“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蕭山打造國際化新城區邁向了新高度。

作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如何乘勢而上搶佔數字經濟“風口”?答案是以空港小鎮和杭州臨空高新產業園為數字經濟發展重點載體,推進十大產業平臺建設,加快轄區物流業快遞分撥、集疏運模式數字化轉型,建設阿里巴巴產業帶、空港智創空間和空港商務孵化中心等平臺建設。統計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空港規模以上數字經濟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14.5%;實現增加值同比增17.5%,增幅均高於同期工業增長水平。

空港經濟顯山露水,商務會展經濟同樣風生水起。

G20杭州峰會後,各種全省、全國乃至國際性的大會紛至沓來,包括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主辦的行業大會更是將永久會址設在蕭山。根據蕭山區與阿里巴巴簽訂的深化合作協議,阿里把淘寶造物節、全國網商大會、世界女性大會等三大展會都放在了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記者從錢江世紀城瞭解到,國博中心的戰略性意向合作項目日期已經排到了2022年,蕭山這個“華東會客廳”儼然成為了“國際會客廳”。

峰會的溢出效應已成漣漪之勢。2017年12月17日,世界旅遊聯盟(WTA)與我省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宣佈世界旅遊聯盟總部正式落戶蕭山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談及選擇蕭山的原因,WTA聯盟專家稱讚蕭山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良好的國際化基礎,特別是G20杭州峰會後,大大提升了蕭山的國際化水平。

下篇

勇立潮頭搶跑下半場

■記者 石堅鋼 胡子昂 吳帆

棋到中局博弈加劇,上半場的優勢未必會轉換成終場的勝勢,布好下半場的開局之於全局意義深遠。

6月13日晚9點,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官網發佈科創板上市委公告,同意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發行上市(首發)。

這意味著,杭可科技將成為浙江登陸科創板的第一股。而揭開杭可科技的“神祕面紗”發現,這是一家土生土長的蕭山企業。

25年前,萬向集團成為全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25年後,杭可科技成為浙江企業登陸科創板第一股,蕭山下半場領先起跑。

那麼,手握“後峰會、前亞運”的絕佳機遇,蕭山如何贏得全場?

建設一座新城,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蕭山的大發展,不是一家企業的一飛沖天,而是以大平臺之基,成就群芳爭豔之動力;以大格局之勢,成就眾心如城之合力。

大平臺哪裡來?蕭山以大格局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加速、全省大灣區建設以及杭州擁江發展的戰略機遇,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臨空經濟、金融港灣等產業振興機遇,佈局與錢江新城一江之隔的錢塘江南岸,大手筆謀劃建設錢江世紀城,聚焦經濟發展、項目推進、招大引強、亞運保障、城市管理等六大硬仗,全力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

從2003年大徵遷後成為融入杭州的橋頭堡,到如今“後峰會、前亞運”契機下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錢江世紀城實現了從“融入”到“融合”的轉變,城市能級全方位提升。作為蕭山的重要平臺,CBD核心所在,世紀城對標先進典型,依託錢塘江金融城、圖靈小鎮、國際人才社區、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四大產業平臺,構建起以金融、科技、總部為主導產業和以會展、體育、音樂為特色產業的“3+3”產業體系。

在這裡,一個集零售、餐飲、休閒、娛樂、旅遊為一體的國際高品質商業步行街——十九街正在形成。街區以打造亞洲特色商品零售高地為目標,包括亞洲特色商業、智慧創新、運動休閒、高端定製、科教文化等五種業態,設置亞洲最為舒適的購物環境,強化露天吧、街頭藝術、標誌性建築等城市傢俱,為街區增添藝術氣息。

“把最好的空間留給平臺,最好的資源留給數字經濟!”錢江世紀城瀕臨錢塘江的南岸,有一條狹長的沿江景觀帶,還有一排別緻的小樓,網易雲音樂、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就坐落其中。網易雲依託位於此的國家級音樂產業基地,通過產業鏈招商為該平臺引入了兩家新經濟企業,包括來自英國的電子音樂學院和來自西班牙的沉浸式音樂體驗企業,這兩種業態都創下了“全國先河”。

作為錢塘江金融港灣的核心區,錢江世紀城對標國際一流金融集聚區,以金融科技、金融總部以及產業鏈金融為重點,探索建設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人才集聚能力、創新轉化能力、服務輻射能力的“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去年11月26日,蕭山區與浙商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吸引了浙商銀行總部落戶錢江世紀城,浙商銀行將藉助錢塘江金融城的核心作用,與錢江世紀城強強聯合,為區域內企業的成長注入一劑“金融強心劑”。

定位杭州城市新中心,錢江世紀城除了“硬核”CBD外,還配套了省婦幼保健醫院錢江院區、浙大二院國際醫療中心以及杭二中錢江校區、杭州崇文實驗學校世紀城校區、學軍中學附屬文淵中學等一批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推進蕭山深度融杭。

開啟三化融合,決勝數字經濟新“風口”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這是蕭山區委第十五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出現的一句古語。

2018年10月11日,杭州發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動員令,11月21日蕭山舉行數字經濟發展大會,提出“開啟三化融合新徵程,打造數字經濟新名片,努力成為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排頭兵、引領者。”蕭山吹響了全區數字經濟發展的號角。

根據《蕭山區數字經濟發展四年雙倍增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到2022年全區信息經濟總量突破1200億元,數字經濟總量突破720億元。這個傳統制造業的“優等生”,要把紅旗插到數字經濟的高地上去。

當餘杭挾互聯網浪潮狂飆突進,摘下了“浙江經濟第一區”的桂冠之後,昔日“老大哥”如何再次加冕?數字經濟能否逆襲?蕭山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把目光鎖定在了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上。

“數字經濟還有下半場。”事實上,打造數字經濟新名片,蕭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千載難逢的機遇。

蕭山在錢江世紀城佈局了包括算法、芯片、內容製造等人工智能產業在內的中國V谷。圖靈小鎮是打造中國V谷的重要載體,它突破空間限制,形成了多方位、發散式的產業佈局,將數字經濟充分融入到區域內多幢樓宇,從而實現整體氛圍和產業的沉浸式體驗。國際人才社區則是另一重要載體,基於現有高端企業,嫁接國內外優質資源,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還有硅谷的全球頂尖孵化器Founders Space落戶。北大研究院重點引進人工智能、未來軟件、高性能計算與工業大數據、物聯網、智能醫療等領域的科研項目,並整合北大人才和科技成果資源,引進全球頂尖專家和青年創業人才,為蕭山搶佔信息網絡產業制高點提供人才支撐。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中國V谷作為新經濟平臺,是蕭山重新站在創新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選擇,是蕭山反哺傳統產業的選擇,更是蕭山決勝數字經濟下半場的新引擎和新增長點。

除了清晰的數字產業化佈局,蕭山數字經濟最大的優勢源自:其強大的產業基礎能為產業數字化提供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場景。

2018年11月8日,第三趟中歐班列抵達重慶。班列的乳製品從8000多公里外的白俄羅斯出發,通過傳化智聯全供應鏈整合服務,僅25天就將乳製品派送到工廠交付生產,比以前60天週期足足少了35天。背後的奧祕就在一張被譽為“智慧”公路港的網——傳化網。而浙江巴陵恆逸己內酰胺有限責任公司的鍋爐車間裡,工人輕點操作檯上的屏幕,調整最佳的給煤和送風比例,將該工序在恆逸全覆蓋,僅用煤一項就能節省成本8000萬元,成就工人“點金指”魔力的便是“恆逸工業大腦”。走進浙江兆豐機電智能車間,新上工的AGV小車四處跑,熟門熟路地代替人工運送貨物,勞動生產力價值從每人80萬元提高到每人280萬元……

交通大會戰,打通新一輪融杭“任督二脈”

在杭州新一輪城市總規方案中,蕭山城區、錢江世紀城、科技城被納入杭州中心城區範疇。而“擁江發展”戰略,則明確告訴世界,杭州已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大杭州將成為全省大灣區建設的主平臺,加速錢江兩岸協同融合發展成為必然。

對蕭山而言,成為杭州新中心,也必須進入新的城市能級。串聯起機場臨空產業帶、錢塘江新興產業帶、風情科創走廊以及時代智造走廊“兩帶兩廊”規劃要落地,都必須依託交通路網的構建。伴隨著融杭進程不斷深入加速,歷史上蕭山在進入新世紀後,先後打響過四次交通大會戰,而這當中,自2018年啟動,5年投資2000億元的“22688”交通建設大會戰,不言而喻是史無前例的。

兩大交通樞紐、兩大城市環線、六條軌道線路、八條城市快速路、八條框架性主幹路,構築集機場、高鐵、地鐵、快速路、主幹路網等“五位一體”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將全面打通蕭山新一輪融杭發展的“任督二脈”。

據蕭山“22688”交通大會戰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兩大交通樞紐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和鐵路杭州南站樞紐,實現對外門戶無縫對接;兩大城市環線即杭州城市組團環線和杭州都市經濟圈高速公路環線,前者強化跨區域共建共享理念,建成後將連通都市圈杭、嘉、紹三市;六條軌道交通線網即新增6條軌道交通線項目,注重與常規公交、出租車、公共自行車等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運營效率;八條城市快速路則將構建半小時交通圈,進一步拉大城市整體框架;八條框架性主幹路意在通過“新建”和“提升”雙管齊下,解決交通道路存在的“斷點”“節點”問題,引導交通流合理分配至整個路網,實現交通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區域通行能力。

854秒,14多分鐘或許並不長,但對於等待救護的人而言便是生命般寶貴。蕭山作為阿里巴巴ET人工智能技術“交通小腦”的試驗田,一輛120救護車行駛在蕭山城區7公里的道路上,通過城市大腦的調配,一路上救護車全程被優先調度21次,節省時間854秒。

這個一期投資1.89億元的蕭山城市大腦——“交通小腦”項目已經啟動,遠期目標是在“迎亞運,建設國際化現代城區”的背景下,按照“智慧城市”總體設想,創建“無擁堵”城市。

“通”是前提,“快”是要求,每一次龐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必將為新一輪大發展鋪就寬闊之路。

後 記

借他山石 琢自家玉

6月3日至7月,歷時一個月,諸暨日報四組融媒體記者由編委領隊從餘杭、海寧到德清、蕭山蹲點採訪,今日,《與杭同城“高點對標”走餘杭/海寧/德清/蕭山》系列收官,感謝餘杭晨報、海寧日報、德清縣新聞中心、蕭山日報的大力支持和傾囊相授,一同問道“與杭同城”之路。

石之入水、必有漣漪。一路行、一路看、一路思。所到之處、所看之事、所接觸的幹部,理念超前、求新求變、敢為人先,普遍有敢為天下先的魄力、追求高遠的境界、善謀大事的水平等特質。無論是“產城融合、資智對接,有核無邊、輻射帶動,政府主推、市場主體,共生共榮、共享共治”的餘杭融杭模式,還是堅持“工業立區不動搖”以產業轉型升級融杭的蕭山之路,都是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風口,轉化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思想觀念之外,“不是杭州,就在杭州”的海寧“讓出”5200畝土地共同開發,德清專門從縣發改委分離成立了經合辦統籌“接滬融杭”工作一次次突破機制體制制約成就一個個大項目……他們的共性是創新氛圍濃、機制體制活、營商環境優、開放格局大。

思想解放永無止境。有人講,危機感源於今天的差距,恐懼感來自五年、十年、十幾年後的差距。推進“與杭同城”,既是諸暨決定當前、決勝未來的戰略工程,也是諸暨促進舊動能改造、新動能培育的賦能工程。這次到四市(區)蹲點採訪,尋他山之石、謀進位之道,既是一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之旅,又是一次尋標對標之行,更是一次學經驗、找辦法、轉作風、抓落實的具體行動,最終在於“問道反思琢自身之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