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

回顧歷史,每當談到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時,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恐怕還是劉備一手建立的蜀國。無論是武將中的五虎上將,還是謀臣裡的臥龍鳳雛,都被小說演義描繪的極其出色。後人毛倫、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之時,提出了三絕的說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和“智絕”諸葛亮。

"

回顧歷史,每當談到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時,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恐怕還是劉備一手建立的蜀國。無論是武將中的五虎上將,還是謀臣裡的臥龍鳳雛,都被小說演義描繪的極其出色。後人毛倫、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之時,提出了三絕的說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和“智絕”諸葛亮。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這其中,諸葛亮更是從歷史上的忠臣形象,轉變成了演義中的智慧形象。火燒赤壁、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之計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被安插在諸葛亮的頭上。對此,魯迅先生便曾評價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難發現,諸葛亮的智慧形象的確是被作者刻意拔高了。事實上,火燒赤壁完全是周瑜的功勞,而諸葛亮和他並沒有見過面,自然不存在“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倒是有原型,不過這是孫權想出來的辦法。至於空城計,三國時代有四個版本,可惜都跟諸葛亮沒有半分關係。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以忠心為名。不過他軍事能力和個人眼光,卻差了不少。嚴格意義上說,諸葛亮最擅長的地方,還是做一些後勤任務。暫且拋開他的軍事能力,本文對諸葛亮選人的眼光,做一個簡要說明。在劉備稱帝以後,負責後勤多年的諸葛亮終於轉正,被其擢升為了丞相。而不久之後,劉備便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最終含恨去世。所以蜀後主劉禪在位期間,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同時還令立了許多接班人。這其中,有蔣琬、費禕、姜維、楊儀、諸葛瞻、董闕等人。

"

回顧歷史,每當談到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時,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恐怕還是劉備一手建立的蜀國。無論是武將中的五虎上將,還是謀臣裡的臥龍鳳雛,都被小說演義描繪的極其出色。後人毛倫、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之時,提出了三絕的說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和“智絕”諸葛亮。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這其中,諸葛亮更是從歷史上的忠臣形象,轉變成了演義中的智慧形象。火燒赤壁、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之計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被安插在諸葛亮的頭上。對此,魯迅先生便曾評價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難發現,諸葛亮的智慧形象的確是被作者刻意拔高了。事實上,火燒赤壁完全是周瑜的功勞,而諸葛亮和他並沒有見過面,自然不存在“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倒是有原型,不過這是孫權想出來的辦法。至於空城計,三國時代有四個版本,可惜都跟諸葛亮沒有半分關係。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以忠心為名。不過他軍事能力和個人眼光,卻差了不少。嚴格意義上說,諸葛亮最擅長的地方,還是做一些後勤任務。暫且拋開他的軍事能力,本文對諸葛亮選人的眼光,做一個簡要說明。在劉備稱帝以後,負責後勤多年的諸葛亮終於轉正,被其擢升為了丞相。而不久之後,劉備便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最終含恨去世。所以蜀後主劉禪在位期間,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同時還令立了許多接班人。這其中,有蔣琬、費禕、姜維、楊儀、諸葛瞻、董闕等人。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先來看看楊儀。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楊儀和魏延竟然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內鬥。諸葛亮生前,魏延和楊儀便已經勢同水火了;而諸葛亮臨死前將軍權暫時託付給了楊儀,也是擔心魏延會不聽從自己的命令擅自行事。不曾想到,楊儀公報私仇,藉助手中的權力與魏延展開爭鬥。這場文人與武將之間的鬥爭,最終使得蜀國內部元氣大傷。而忠心耿耿的魏延,卻被誣陷至死,蜀國痛失一大將。

不僅如此,楊儀在除掉魏延之後,還居功自傲。對於蔣琬等人的掌權,心胸狹窄的楊儀甚至多次嘲諷他們。在一次宴會中,楊儀還多次誹謗諸葛亮和皇帝,甚至說出了謀反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後主劉禪忍無可忍,最終將其下獄殺死,也算是對蜀國君臣有個交代了。從楊儀的事蹟來看,諸葛亮的眼光不是很好。不過他在內政方面的兩個接班人蔣琬與費禕,還是比較出色的。

"

回顧歷史,每當談到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時,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恐怕還是劉備一手建立的蜀國。無論是武將中的五虎上將,還是謀臣裡的臥龍鳳雛,都被小說演義描繪的極其出色。後人毛倫、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之時,提出了三絕的說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和“智絕”諸葛亮。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這其中,諸葛亮更是從歷史上的忠臣形象,轉變成了演義中的智慧形象。火燒赤壁、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之計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被安插在諸葛亮的頭上。對此,魯迅先生便曾評價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難發現,諸葛亮的智慧形象的確是被作者刻意拔高了。事實上,火燒赤壁完全是周瑜的功勞,而諸葛亮和他並沒有見過面,自然不存在“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倒是有原型,不過這是孫權想出來的辦法。至於空城計,三國時代有四個版本,可惜都跟諸葛亮沒有半分關係。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以忠心為名。不過他軍事能力和個人眼光,卻差了不少。嚴格意義上說,諸葛亮最擅長的地方,還是做一些後勤任務。暫且拋開他的軍事能力,本文對諸葛亮選人的眼光,做一個簡要說明。在劉備稱帝以後,負責後勤多年的諸葛亮終於轉正,被其擢升為了丞相。而不久之後,劉備便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最終含恨去世。所以蜀後主劉禪在位期間,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同時還令立了許多接班人。這其中,有蔣琬、費禕、姜維、楊儀、諸葛瞻、董闕等人。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先來看看楊儀。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楊儀和魏延竟然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內鬥。諸葛亮生前,魏延和楊儀便已經勢同水火了;而諸葛亮臨死前將軍權暫時託付給了楊儀,也是擔心魏延會不聽從自己的命令擅自行事。不曾想到,楊儀公報私仇,藉助手中的權力與魏延展開爭鬥。這場文人與武將之間的鬥爭,最終使得蜀國內部元氣大傷。而忠心耿耿的魏延,卻被誣陷至死,蜀國痛失一大將。

不僅如此,楊儀在除掉魏延之後,還居功自傲。對於蔣琬等人的掌權,心胸狹窄的楊儀甚至多次嘲諷他們。在一次宴會中,楊儀還多次誹謗諸葛亮和皇帝,甚至說出了謀反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後主劉禪忍無可忍,最終將其下獄殺死,也算是對蜀國君臣有個交代了。從楊儀的事蹟來看,諸葛亮的眼光不是很好。不過他在內政方面的兩個接班人蔣琬與費禕,還是比較出色的。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蔣琬,是蜀國的第二位丞相。客觀地說,蔣琬算的上是一位賢相。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能在第一時間內穩定了蜀國內政,可見他還是有幾分能力的。而且蔣琬不惜以身犯險,親自在漢中坐鎮十餘年,讓蜀國得以安穩發展了一段時間。人品好、政績出色的蔣琬,確實沒有令諸葛亮失望。同樣,作為蔣琬的繼承人費禕,他也很有本事。費禕有決斷,眼光長遠,頗有當年諸葛亮的風範。在他執政期間,蜀國的氣象蒸蒸日上。不過很可惜,費禕最終卻被魏國的一個降將刺殺了。

說到這,便不得不談談姜維的嫌疑了。因為這個刺殺費禕的降將,正是姜維引進蜀國的。值得注意的是,姜維和蔣琬、費禕等人的政見還是相反的。蔣琬、費禕其實反對姜維北伐,認為後者之舉會窮兵黷武,讓蜀國陷入到危難之中。故而有一種猜測認為,費禕遇刺事件中,姜維極有可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顯然,從動機和理由上,姜維都有很大的嫌疑。正因如此,費禕死後,姜維雖然獨掌了軍權,但卻失去了後主劉禪的信任。畢竟姜維若真有可能做出弒殺同僚的行為,那麼他也有可能將黑手伸向其他人。所以面對手握重兵的姜維,劉禪又怎麼能不忌憚呢?

"

回顧歷史,每當談到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時,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恐怕還是劉備一手建立的蜀國。無論是武將中的五虎上將,還是謀臣裡的臥龍鳳雛,都被小說演義描繪的極其出色。後人毛倫、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之時,提出了三絕的說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和“智絕”諸葛亮。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這其中,諸葛亮更是從歷史上的忠臣形象,轉變成了演義中的智慧形象。火燒赤壁、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之計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被安插在諸葛亮的頭上。對此,魯迅先生便曾評價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難發現,諸葛亮的智慧形象的確是被作者刻意拔高了。事實上,火燒赤壁完全是周瑜的功勞,而諸葛亮和他並沒有見過面,自然不存在“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倒是有原型,不過這是孫權想出來的辦法。至於空城計,三國時代有四個版本,可惜都跟諸葛亮沒有半分關係。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以忠心為名。不過他軍事能力和個人眼光,卻差了不少。嚴格意義上說,諸葛亮最擅長的地方,還是做一些後勤任務。暫且拋開他的軍事能力,本文對諸葛亮選人的眼光,做一個簡要說明。在劉備稱帝以後,負責後勤多年的諸葛亮終於轉正,被其擢升為了丞相。而不久之後,劉備便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最終含恨去世。所以蜀後主劉禪在位期間,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同時還令立了許多接班人。這其中,有蔣琬、費禕、姜維、楊儀、諸葛瞻、董闕等人。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先來看看楊儀。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楊儀和魏延竟然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內鬥。諸葛亮生前,魏延和楊儀便已經勢同水火了;而諸葛亮臨死前將軍權暫時託付給了楊儀,也是擔心魏延會不聽從自己的命令擅自行事。不曾想到,楊儀公報私仇,藉助手中的權力與魏延展開爭鬥。這場文人與武將之間的鬥爭,最終使得蜀國內部元氣大傷。而忠心耿耿的魏延,卻被誣陷至死,蜀國痛失一大將。

不僅如此,楊儀在除掉魏延之後,還居功自傲。對於蔣琬等人的掌權,心胸狹窄的楊儀甚至多次嘲諷他們。在一次宴會中,楊儀還多次誹謗諸葛亮和皇帝,甚至說出了謀反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後主劉禪忍無可忍,最終將其下獄殺死,也算是對蜀國君臣有個交代了。從楊儀的事蹟來看,諸葛亮的眼光不是很好。不過他在內政方面的兩個接班人蔣琬與費禕,還是比較出色的。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蔣琬,是蜀國的第二位丞相。客觀地說,蔣琬算的上是一位賢相。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能在第一時間內穩定了蜀國內政,可見他還是有幾分能力的。而且蔣琬不惜以身犯險,親自在漢中坐鎮十餘年,讓蜀國得以安穩發展了一段時間。人品好、政績出色的蔣琬,確實沒有令諸葛亮失望。同樣,作為蔣琬的繼承人費禕,他也很有本事。費禕有決斷,眼光長遠,頗有當年諸葛亮的風範。在他執政期間,蜀國的氣象蒸蒸日上。不過很可惜,費禕最終卻被魏國的一個降將刺殺了。

說到這,便不得不談談姜維的嫌疑了。因為這個刺殺費禕的降將,正是姜維引進蜀國的。值得注意的是,姜維和蔣琬、費禕等人的政見還是相反的。蔣琬、費禕其實反對姜維北伐,認為後者之舉會窮兵黷武,讓蜀國陷入到危難之中。故而有一種猜測認為,費禕遇刺事件中,姜維極有可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顯然,從動機和理由上,姜維都有很大的嫌疑。正因如此,費禕死後,姜維雖然獨掌了軍權,但卻失去了後主劉禪的信任。畢竟姜維若真有可能做出弒殺同僚的行為,那麼他也有可能將黑手伸向其他人。所以面對手握重兵的姜維,劉禪又怎麼能不忌憚呢?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在此情形之下,劉禪開始寵信宦官黃皓,借其勢力來對付姜維,以便平衡於朝中勢力。不過劉禪怎麼也沒想到,姜維卻因為害怕受到牽連,所以退出朝堂,前往沓中避禍去了。正因如此,成都內部空虛,最終讓鄧艾兩千人馬,便鑽了個空子。

說到這,其實還有一個疑點。黃皓在亂政之時,為何不見其他大臣出面阻止呢?要知道,姜維雖然權柄較大,但也只是在軍權這方面上。其實,蜀國此時的內政,是由諸葛瞻和董闕掌握的。諸葛瞻來頭可不小,他不僅是諸葛亮的兒子,還是劉禪的女婿。所以他在仕途之上,可謂是一帆風順。至於另一位大臣,名叫董闕。年輕之時,他就已經在為諸葛亮做事了,後者還贊他為“此良才也”。可令人失望的是,諸葛瞻和董闕都沒有出面制止黃皓的荒唐行為。究其原因來看,他們竟然是為了讓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脅。姜維、諸葛瞻、董闕三人的無所作為,最終讓小人黃皓將好好的一個朝堂,給攪和得烏煙瘴氣,最終為蜀國的滅亡埋下了深重隱患。

"

回顧歷史,每當談到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時,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恐怕還是劉備一手建立的蜀國。無論是武將中的五虎上將,還是謀臣裡的臥龍鳳雛,都被小說演義描繪的極其出色。後人毛倫、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之時,提出了三絕的說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和“智絕”諸葛亮。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這其中,諸葛亮更是從歷史上的忠臣形象,轉變成了演義中的智慧形象。火燒赤壁、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之計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被安插在諸葛亮的頭上。對此,魯迅先生便曾評價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難發現,諸葛亮的智慧形象的確是被作者刻意拔高了。事實上,火燒赤壁完全是周瑜的功勞,而諸葛亮和他並沒有見過面,自然不存在“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倒是有原型,不過這是孫權想出來的辦法。至於空城計,三國時代有四個版本,可惜都跟諸葛亮沒有半分關係。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以忠心為名。不過他軍事能力和個人眼光,卻差了不少。嚴格意義上說,諸葛亮最擅長的地方,還是做一些後勤任務。暫且拋開他的軍事能力,本文對諸葛亮選人的眼光,做一個簡要說明。在劉備稱帝以後,負責後勤多年的諸葛亮終於轉正,被其擢升為了丞相。而不久之後,劉備便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最終含恨去世。所以蜀後主劉禪在位期間,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同時還令立了許多接班人。這其中,有蔣琬、費禕、姜維、楊儀、諸葛瞻、董闕等人。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先來看看楊儀。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楊儀和魏延竟然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內鬥。諸葛亮生前,魏延和楊儀便已經勢同水火了;而諸葛亮臨死前將軍權暫時託付給了楊儀,也是擔心魏延會不聽從自己的命令擅自行事。不曾想到,楊儀公報私仇,藉助手中的權力與魏延展開爭鬥。這場文人與武將之間的鬥爭,最終使得蜀國內部元氣大傷。而忠心耿耿的魏延,卻被誣陷至死,蜀國痛失一大將。

不僅如此,楊儀在除掉魏延之後,還居功自傲。對於蔣琬等人的掌權,心胸狹窄的楊儀甚至多次嘲諷他們。在一次宴會中,楊儀還多次誹謗諸葛亮和皇帝,甚至說出了謀反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後主劉禪忍無可忍,最終將其下獄殺死,也算是對蜀國君臣有個交代了。從楊儀的事蹟來看,諸葛亮的眼光不是很好。不過他在內政方面的兩個接班人蔣琬與費禕,還是比較出色的。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蔣琬,是蜀國的第二位丞相。客觀地說,蔣琬算的上是一位賢相。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能在第一時間內穩定了蜀國內政,可見他還是有幾分能力的。而且蔣琬不惜以身犯險,親自在漢中坐鎮十餘年,讓蜀國得以安穩發展了一段時間。人品好、政績出色的蔣琬,確實沒有令諸葛亮失望。同樣,作為蔣琬的繼承人費禕,他也很有本事。費禕有決斷,眼光長遠,頗有當年諸葛亮的風範。在他執政期間,蜀國的氣象蒸蒸日上。不過很可惜,費禕最終卻被魏國的一個降將刺殺了。

說到這,便不得不談談姜維的嫌疑了。因為這個刺殺費禕的降將,正是姜維引進蜀國的。值得注意的是,姜維和蔣琬、費禕等人的政見還是相反的。蔣琬、費禕其實反對姜維北伐,認為後者之舉會窮兵黷武,讓蜀國陷入到危難之中。故而有一種猜測認為,費禕遇刺事件中,姜維極有可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顯然,從動機和理由上,姜維都有很大的嫌疑。正因如此,費禕死後,姜維雖然獨掌了軍權,但卻失去了後主劉禪的信任。畢竟姜維若真有可能做出弒殺同僚的行為,那麼他也有可能將黑手伸向其他人。所以面對手握重兵的姜維,劉禪又怎麼能不忌憚呢?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在此情形之下,劉禪開始寵信宦官黃皓,借其勢力來對付姜維,以便平衡於朝中勢力。不過劉禪怎麼也沒想到,姜維卻因為害怕受到牽連,所以退出朝堂,前往沓中避禍去了。正因如此,成都內部空虛,最終讓鄧艾兩千人馬,便鑽了個空子。

說到這,其實還有一個疑點。黃皓在亂政之時,為何不見其他大臣出面阻止呢?要知道,姜維雖然權柄較大,但也只是在軍權這方面上。其實,蜀國此時的內政,是由諸葛瞻和董闕掌握的。諸葛瞻來頭可不小,他不僅是諸葛亮的兒子,還是劉禪的女婿。所以他在仕途之上,可謂是一帆風順。至於另一位大臣,名叫董闕。年輕之時,他就已經在為諸葛亮做事了,後者還贊他為“此良才也”。可令人失望的是,諸葛瞻和董闕都沒有出面制止黃皓的荒唐行為。究其原因來看,他們竟然是為了讓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脅。姜維、諸葛瞻、董闕三人的無所作為,最終讓小人黃皓將好好的一個朝堂,給攪和得烏煙瘴氣,最終為蜀國的滅亡埋下了深重隱患。

諸葛亮眼光到底如何?看看他指定的幾個接班人,就懂了

不難發現,正是姜維連年北伐,不關心蜀國內政,才讓蜀國窮兵黷武,最終無力對抗魏國大軍。而在鄧艾偷渡陰平,進入蜀中平原之後,卻是因為諸葛瞻的優柔寡斷,沒有讓蜀軍做到據險而守,最終讓魏國鄧艾的軍隊得以長驅直入進入了蜀中平原。綿陽一戰,儘管諸葛瞻父子壯烈殉國,但鄧艾的軍隊卻順利來到了成都城下,以兩千兵馬逼得劉禪不得已自縛雙手,向魏國請降。

從諸葛亮這幾個接班人中,不難發現諸葛亮用人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唯親是用。儘管蔣琬、費禕表現不錯,但姜維、諸葛瞻等人的愚蠢行為,卻間接葬送了整個蜀國。所以說,諸葛亮以關係親疏為標準,挑選繼承人的眼光,真的不怎麼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