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不要誤以為你可以用呵斥和要求,擋住孩子的習氣和野性

如果你不理解“人心惟危”,就會經常活在危險之中

《人間世》這一篇,基本上就是莊子關於“如何與人溝通相處”的見解。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的心是非常危險的,就如我們之前和大家分享的一樣,莊子認為,“這就是人性”。如果你不理解“人心惟危”這個道理,不接受它,就會生活在危險之中——在後面,莊子對不接受“人性險惡”這一道理的人,用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成語來形容他們所遭遇的可怕和可悲之事。到底是哪個成語呢?容待我後面分解

現在我要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

樑冬|不要誤以為你可以用呵斥和要求,擋住孩子的習氣和野性

莊子敘述完孔子和顏回、孔子和葉公子高的對話以後,又講了另外一個人的故事。

顏闔是魯國的賢人,他被邀請去做衛靈公太子的師父。(在古代,許多知識分子一輩子的人生追求,就是做太子的老師,但其實這很危險,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孩子將來會怎樣,甚至在教育他的過程當中,如果他爸爸的教育理念和你的不一樣時,他的爸爸又會心生什麼樣的怨恨。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民主、講究人權的消費者時代,大不了我們不幹這份工作了。但是那是春秋戰國時期,對於一個君王來說,他要殺死一個人就跟捏死一隻蟲一樣簡單,甚至他會用殺人這件事情來成為一種管理的工具。當年,孫武在訓練士兵的時候,為了震懾一幫女兵,就當場把君王當時最喜歡的女人的頭給砍了。試想一下,如果活生生地看著上一秒鐘還非常親密地在一起吃喝玩樂的朋友,下一秒鐘已經被砍成兩段的時候,會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威懾力?)

顏闔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接受這份工作,便去請教蘧伯玉。不過,顏闔又不能指名道姓地說得很直接,只有說:“現在有一個人,天性喜歡殺人。如果任由他沒有法度地去做事,以後他就會危害國家、危害人民;但如果用法度去約束他的話,他馬上就會反過來危害我。這人很聰明,能夠很快就發現別人的過失,而且針針見血。但是,他看不見自己的過失。像這樣的人,我該如何去教化他呢?”

顏闔說的這個人,大概就是衛靈公的太子吧,也有可能指的是衛靈公。總之,這是一份令人既想去又害怕,可能會帶來榮華富貴又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的工作。

世界上的事情總是這樣——富貴險中求,要想發達、彪炳千秋,成為君王的兒子或者是未來君王的老師,不得不考慮如是這些問題。

蘧伯玉曰:“善哉問乎!”——他說:“Good question!,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好的文章一定是問出來的。你看,各種經書都是某個菩薩或者尊者,袒露右肩、單膝點地,然後提了一個問題。於是,佛陀就說:“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你問了一個好問題。”是不是一模一樣?

當時蘧伯玉怎麼回答的呢?

他說:“你應當先有警戒心,隨時觀察自己會不會有過失。與人溝通的時候要做到親近,在心裡面充滿和順。但僅僅是這樣,還是有危險的。”

樑冬|不要誤以為你可以用呵斥和要求,擋住孩子的習氣和野性

對孩子嚴加管教,無異於“螳臂當車”

看到此,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段故事說的是古代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你在家裡面帶著你的“太子”“公主”的時候,他們其實可能就和古代這些君王的“德行”是一樣的。不是嗎?現如今哪家的孩子不是一個小皇帝呀?在心態上,他們基本上是想要什麼就能要到什麼,而父母也在有意無意地以孩子的僕人自居。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個故事討論的就是關於一個養尊處優、天性氾濫的孩子的教育問題。

各位為人父母或即將為人父母者,都可以認真地看看蘧伯玉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他說:“如果你外在對其表現得很親近,總是對他很柔和的話,他必定要失敗、要毀滅,因為他就會隨性去作惡。由於他的角色使然,一旦做了國王,他會禍害國家。如果你心裡的和順外化成為美德的話,他就必定會妒嫉你,你這個人怎麼能這麼好?”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在微信朋友圈裡面,分享自己萬分之一時刻的美好生活,或者是想象出來的美好生活。把相機舉得高高的,把自己的臉拍得小小的,若隱若現地露出襯衣第二顆鈕釦下面若有若無的肌肉——本來就沒有,還要去炫耀,當然會引發妒嫉。

所以,管理一個這樣的孩子,以及他期望的未來和人生,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對他嚴格要求,他會心生對抗,就像正直且嚴厲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逆反,讓她們倍受傷害一樣。

那麼,該怎麼辦呢?

其實,蘧伯玉和顏闔的對話反映出了兒童教育的兩難之境,尤其是現代兒童教育。任其天性發展,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危險的人;嚴加管教,必然使自己深受其害。因為你在對他嚴加管教的時候,就是在做一件事情——螳臂當車。

莊子在這裡引述了一個著名故事中的情景,後來就被幻化成這個成語,叫“螳臂當車”:一個螳螂,誤以為自己的手臂是可以擋住一個車輪的碾壓的。很多父母就像螳螂一樣,誤以為可以通過自己對孩子的呵斥或要求,擋住他們累生累世的習氣,以及天性當中的野性。你看,莊子居然用“螳臂當車”去形容彼此之間力量的懸殊。然而,一個內在狂野的人,可能很難被收斂。

樑冬|不要誤以為你可以用呵斥和要求,擋住孩子的習氣和野性

兒童的教育問題,就是一個人如何去處理天性的問題

有些時候,我會去幼兒園看孩子。我發現,在五十個孩子當中總會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具有天生的狂野和領導才能,他們知道怎麼在一群小朋友當中變成孩子王,這恐怕也不是他們父母能夠教育出來的——在很大程度上,那種天生成為領袖的人,他們自己的父母並不是領導。他們是天生的孩子王,這就是天性。

而且,人的天性受到很多東西的支配。我們都知道人有三重腦,有爬蟲類的腦,有哺乳動物類的腦以及人類的大腦,諸如此類。任何一個人,首先是一個動物,不管他已經被馴化了多少代,他總會有慾望爆發的時刻,就像你去喂一隻老虎,喂生的不行、喂熟的不行、喂活的不行、早給了不行、晚給了不行……

莊子在這個時候也引述了喂老虎的故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對待孩子的天性,就像螳螂對待大的車輪、喂老虎的人面對一隻老虎。

也不知道是因為教化還是食物的原因,許多中國人的天性從小就沒有得以舒展。尤其像60後、70後,在年輕的時候,有些人連飯都沒吃飽,從小就沒有穿過一件合體的衣服,要不就是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要不就是媽媽特意在買新衣服時買大三圈,而三年之後剛剛合體時,衣服已經穿爛了......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天性是被壓抑的。

現在的孩子可跟以前不一樣了。從總體上來說,90後已經是沒有匱乏感的一代了,而我們以前是有匱乏感的。

所以,我們後來就算吃飽飯,穿上合體的衣服,也總覺得這事兒不靠譜,行嗎?我配嗎?我值得嗎?我值得穿這麼合體的衣服嗎?我吃這麼好,太墮落了吧,太危險了吧,太不應該了吧,我何德何能?我們總會不自覺地發出這樣的聲音。

但是,90後、00後,甚至10後的孩子,他們不是這樣的。他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享受到了改革開放GDP給他們帶來的紅利。他們的父母也受到的一種所謂的尊重人性的教育,所以他們更像動物。

現在,假如你是一個養老虎的人,當你碰見一隻小老虎的時候,該怎麼辦?莊子在後面又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人很喜歡馬,就按自己覺得好的方式,用竹筐去接馬糞,用珍貴的大蛤殼去接馬尿。愛馬愛得出奇,不經意間還幫馬去拍它身上的蚊子和跳蚤。結果,這匹馬受到驚嚇之後,咬斷了嘴裡面的韁繩,然後把頭上和胸上的裝飾物一起毀滅掉,發起脾氣的時候,早已經忘記了愛護它的人的心。

其實,這三個故事都是在講父母面對兒童教育時的種種幻化情境。

世界變了嗎?變得很多;說世界沒怎麼變吧,也真沒有什麼變化。那麼,面對像動物一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是好呢?

樑冬|不要誤以為你可以用呵斥和要求,擋住孩子的習氣和野性

從本質上來說,兒童的教育問題,就是一個人如何去處理天性的問題,就是一個已經被社會化改造過的人,如何與一個還有天性的小野獸之間交流的過程。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兒童教育對於你來說將會非常困難。

那麼,到底蘧伯玉給顏闔開了一個什麼樣的處方呢?我們又該如何去交流,並逐步把一個充滿野性的孩子引導上正途且自己不受傷呢?就像如何一步一步地慢慢將你的孩子引入一個既維護他們的天性,又讓他們學會社會化,並且跟你的關係還很融洽,不會因為教育他們而把自己氣到腦溢血、心臟病突發的地步?

今晚,

一起來回憶一下,

當你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

是如何釋放天性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