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莊子 孔子 子產 文化 寓言 墨書國學 2019-08-16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莊子》德充符的這一篇章智慧中,藉由虛構的一個孔子和常季的一段對話,來講述的一個道理。

我們所認知的事物是從一個主觀的角度,而世界本身是從一個客觀的角度。我們看世界的時候,是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判斷。

舉一個例子,生活中,我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比如說,自己不小心遇到了一次災禍,這個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多的則是由於一個人內心情緒的影響,這就屬於主觀意識的控制。

而事情客觀存在的規律,並沒有那麼嚴重,並不值得我們去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我們去特別沮喪。

就好像這個故事中的王駘一樣,他是一個智者,雖然只有一隻腳,形骸不全,但是他沒有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性的自由,他的智慧能夠駕馭形骸之外,即便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挫折,他也能淡然處之,這就是一種境界。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莊子》德充符的這一篇章智慧中,藉由虛構的一個孔子和常季的一段對話,來講述的一個道理。

我們所認知的事物是從一個主觀的角度,而世界本身是從一個客觀的角度。我們看世界的時候,是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判斷。

舉一個例子,生活中,我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比如說,自己不小心遇到了一次災禍,這個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多的則是由於一個人內心情緒的影響,這就屬於主觀意識的控制。

而事情客觀存在的規律,並沒有那麼嚴重,並不值得我們去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我們去特別沮喪。

就好像這個故事中的王駘一樣,他是一個智者,雖然只有一隻腳,形骸不全,但是他沒有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性的自由,他的智慧能夠駕馭形骸之外,即便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挫折,他也能淡然處之,這就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無需計較外形上的殘缺。

關於“形骸之內”與“形骸之外”的道理,就是我們面對人生,能否處於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和智慧之中。安於自然就是安於道,道就是自然的一個規律,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他和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但是子產特別嫌棄申徒嘉,認為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不願意與申徒嘉同居一室,甚至還出言侮辱申徒嘉。

這個時候申徒嘉就說:自己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多,不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少,知道事情無可奈何,而能安然聽命於聽從命運,只有有德的人,能夠做到這樣。

就像后羿射箭一樣,最中間的地方就是要射的目標,有時沒有射中,但是這只是命。如果其他人以兩腳健全而嘲笑我有殘疾,我聽了會憤怒,但是我到先生這裡的時候怒氣全消,還不知是先生教化我的緣故,還是我自己反思的緣故。

我跟隨先生休學19年,先生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如今你和我在道的修養之中,你卻在形體上取笑我,這不也是過錯嗎?“

這個時候子產聽了特別的慚愧,立刻改變態度,說:“好了你不必說了,我知道錯了。”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莊子》德充符的這一篇章智慧中,藉由虛構的一個孔子和常季的一段對話,來講述的一個道理。

我們所認知的事物是從一個主觀的角度,而世界本身是從一個客觀的角度。我們看世界的時候,是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判斷。

舉一個例子,生活中,我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比如說,自己不小心遇到了一次災禍,這個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多的則是由於一個人內心情緒的影響,這就屬於主觀意識的控制。

而事情客觀存在的規律,並沒有那麼嚴重,並不值得我們去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我們去特別沮喪。

就好像這個故事中的王駘一樣,他是一個智者,雖然只有一隻腳,形骸不全,但是他沒有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性的自由,他的智慧能夠駕馭形骸之外,即便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挫折,他也能淡然處之,這就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無需計較外形上的殘缺。

關於“形骸之內”與“形骸之外”的道理,就是我們面對人生,能否處於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和智慧之中。安於自然就是安於道,道就是自然的一個規律,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他和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但是子產特別嫌棄申徒嘉,認為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不願意與申徒嘉同居一室,甚至還出言侮辱申徒嘉。

這個時候申徒嘉就說:自己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多,不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少,知道事情無可奈何,而能安然聽命於聽從命運,只有有德的人,能夠做到這樣。

就像后羿射箭一樣,最中間的地方就是要射的目標,有時沒有射中,但是這只是命。如果其他人以兩腳健全而嘲笑我有殘疾,我聽了會憤怒,但是我到先生這裡的時候怒氣全消,還不知是先生教化我的緣故,還是我自己反思的緣故。

我跟隨先生休學19年,先生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如今你和我在道的修養之中,你卻在形體上取笑我,這不也是過錯嗎?“

這個時候子產聽了特別的慚愧,立刻改變態度,說:“好了你不必說了,我知道錯了。”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這一篇章中,子產是一個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是他在莊子論道的一個故事中,被虛構成了一個反面人物。

兩個人都是伯昏無人的學生,同門師兄弟,但是兩個人對於道的感悟則不同。

莊子的這一個故事正是藉由申徒嘉失去一隻腳,來說明了即便是外在形體不全,也有一種超脫形骸之外的束縛和智慧,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但是大多數人都如同子產一樣,仍然計較形骸之外,並沒有超脫。

當人生髮生變故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焦慮不安,痛苦和沮喪充斥了自己的內心。

但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之下,從來沒有想過,只是自因為自己內心的一個情緒導致,才無法平靜的面對這些變化和無法達到的境界。

當天意不可為之,那就順應,當天意無法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那就逐漸的安然於命,這是一種態度,這也是一種境界。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莊子》德充符的這一篇章智慧中,藉由虛構的一個孔子和常季的一段對話,來講述的一個道理。

我們所認知的事物是從一個主觀的角度,而世界本身是從一個客觀的角度。我們看世界的時候,是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判斷。

舉一個例子,生活中,我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比如說,自己不小心遇到了一次災禍,這個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多的則是由於一個人內心情緒的影響,這就屬於主觀意識的控制。

而事情客觀存在的規律,並沒有那麼嚴重,並不值得我們去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我們去特別沮喪。

就好像這個故事中的王駘一樣,他是一個智者,雖然只有一隻腳,形骸不全,但是他沒有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性的自由,他的智慧能夠駕馭形骸之外,即便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挫折,他也能淡然處之,這就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無需計較外形上的殘缺。

關於“形骸之內”與“形骸之外”的道理,就是我們面對人生,能否處於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和智慧之中。安於自然就是安於道,道就是自然的一個規律,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他和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但是子產特別嫌棄申徒嘉,認為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不願意與申徒嘉同居一室,甚至還出言侮辱申徒嘉。

這個時候申徒嘉就說:自己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多,不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少,知道事情無可奈何,而能安然聽命於聽從命運,只有有德的人,能夠做到這樣。

就像后羿射箭一樣,最中間的地方就是要射的目標,有時沒有射中,但是這只是命。如果其他人以兩腳健全而嘲笑我有殘疾,我聽了會憤怒,但是我到先生這裡的時候怒氣全消,還不知是先生教化我的緣故,還是我自己反思的緣故。

我跟隨先生休學19年,先生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如今你和我在道的修養之中,你卻在形體上取笑我,這不也是過錯嗎?“

這個時候子產聽了特別的慚愧,立刻改變態度,說:“好了你不必說了,我知道錯了。”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這一篇章中,子產是一個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是他在莊子論道的一個故事中,被虛構成了一個反面人物。

兩個人都是伯昏無人的學生,同門師兄弟,但是兩個人對於道的感悟則不同。

莊子的這一個故事正是藉由申徒嘉失去一隻腳,來說明了即便是外在形體不全,也有一種超脫形骸之外的束縛和智慧,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但是大多數人都如同子產一樣,仍然計較形骸之外,並沒有超脫。

當人生髮生變故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焦慮不安,痛苦和沮喪充斥了自己的內心。

但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之下,從來沒有想過,只是自因為自己內心的一個情緒導致,才無法平靜的面對這些變化和無法達到的境界。

當天意不可為之,那就順應,當天意無法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那就逐漸的安然於命,這是一種態度,這也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人生需要“安之若命”

人生不該計較一些外在的束縛,這樣內心才有一種自由,即便是天生形成的外形也不該太過於計較,能順應自然,才有內心的一個豐富和平靜。

有一天魯外公和孔子說:“魏國有一個人,樣貌難看,他的名字叫哀駘它。

但是男人和他相處都很喜歡他,女人和他相處都寧願做他的妾,這樣的女人有很多。他並沒有特別的權力,他也沒有提倡什麼大智慧和大道理,但是男人女人都喜歡與他親近。

我與他相處一段時間,我就很信任他,我把國家事情託付給他,他淡漠的迴應,漫不經心的推辭,我感覺羞愧。沒過多久他離開我走掉,我好像丟失什麼一樣,這是什麼原因?”

孔子就說:“我出師楚國,看到一群小豬在吸允死去母豬的乳汁,過一會兒驚慌起來,都離開母豬而走,因為母豬不在顧及小豬,小豬覺得與母豬生死相隔已經不是同類。小豬愛他們的母親並不是愛他的形體,而是能夠讓形體活著的東西。

形體健全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德行健全的人呢,哀駘它不用說話就得到了信任,沒有什麼功績也能得到親近,能夠使人把很大的事情託付給他,還害怕他不肯接受,這就是天性完美而道德高尚不外露的人。”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莊子》德充符的這一篇章智慧中,藉由虛構的一個孔子和常季的一段對話,來講述的一個道理。

我們所認知的事物是從一個主觀的角度,而世界本身是從一個客觀的角度。我們看世界的時候,是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判斷。

舉一個例子,生活中,我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比如說,自己不小心遇到了一次災禍,這個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多的則是由於一個人內心情緒的影響,這就屬於主觀意識的控制。

而事情客觀存在的規律,並沒有那麼嚴重,並不值得我們去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我們去特別沮喪。

就好像這個故事中的王駘一樣,他是一個智者,雖然只有一隻腳,形骸不全,但是他沒有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性的自由,他的智慧能夠駕馭形骸之外,即便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挫折,他也能淡然處之,這就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無需計較外形上的殘缺。

關於“形骸之內”與“形骸之外”的道理,就是我們面對人生,能否處於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和智慧之中。安於自然就是安於道,道就是自然的一個規律,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他和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但是子產特別嫌棄申徒嘉,認為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不願意與申徒嘉同居一室,甚至還出言侮辱申徒嘉。

這個時候申徒嘉就說:自己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多,不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少,知道事情無可奈何,而能安然聽命於聽從命運,只有有德的人,能夠做到這樣。

就像后羿射箭一樣,最中間的地方就是要射的目標,有時沒有射中,但是這只是命。如果其他人以兩腳健全而嘲笑我有殘疾,我聽了會憤怒,但是我到先生這裡的時候怒氣全消,還不知是先生教化我的緣故,還是我自己反思的緣故。

我跟隨先生休學19年,先生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如今你和我在道的修養之中,你卻在形體上取笑我,這不也是過錯嗎?“

這個時候子產聽了特別的慚愧,立刻改變態度,說:“好了你不必說了,我知道錯了。”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這一篇章中,子產是一個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是他在莊子論道的一個故事中,被虛構成了一個反面人物。

兩個人都是伯昏無人的學生,同門師兄弟,但是兩個人對於道的感悟則不同。

莊子的這一個故事正是藉由申徒嘉失去一隻腳,來說明了即便是外在形體不全,也有一種超脫形骸之外的束縛和智慧,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但是大多數人都如同子產一樣,仍然計較形骸之外,並沒有超脫。

當人生髮生變故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焦慮不安,痛苦和沮喪充斥了自己的內心。

但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之下,從來沒有想過,只是自因為自己內心的一個情緒導致,才無法平靜的面對這些變化和無法達到的境界。

當天意不可為之,那就順應,當天意無法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那就逐漸的安然於命,這是一種態度,這也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人生需要“安之若命”

人生不該計較一些外在的束縛,這樣內心才有一種自由,即便是天生形成的外形也不該太過於計較,能順應自然,才有內心的一個豐富和平靜。

有一天魯外公和孔子說:“魏國有一個人,樣貌難看,他的名字叫哀駘它。

但是男人和他相處都很喜歡他,女人和他相處都寧願做他的妾,這樣的女人有很多。他並沒有特別的權力,他也沒有提倡什麼大智慧和大道理,但是男人女人都喜歡與他親近。

我與他相處一段時間,我就很信任他,我把國家事情託付給他,他淡漠的迴應,漫不經心的推辭,我感覺羞愧。沒過多久他離開我走掉,我好像丟失什麼一樣,這是什麼原因?”

孔子就說:“我出師楚國,看到一群小豬在吸允死去母豬的乳汁,過一會兒驚慌起來,都離開母豬而走,因為母豬不在顧及小豬,小豬覺得與母豬生死相隔已經不是同類。小豬愛他們的母親並不是愛他的形體,而是能夠讓形體活著的東西。

形體健全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德行健全的人呢,哀駘它不用說話就得到了信任,沒有什麼功績也能得到親近,能夠使人把很大的事情託付給他,還害怕他不肯接受,這就是天性完美而道德高尚不外露的人。”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這個智慧是通過魯哀公和孔子的一個對話,描述了相貌醜陋,而德行完備之人的智慧。

故事中的哀駘它是得道之人,外貌雖然醜陋,但是有親和力和號召力。他正是能夠擺脫形骸之外的一個束縛,比如說生死存亡,窮富貧貴,即便是自己的外貌醜陋,也毫不在乎。

莊子藉由這個小故事,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時,外事外物都不會擾亂內心平靜的一個道理,能夠保持精神世界的一個完整,這樣的人心性是一種自由。

每個人都以一個不同的狀態呈現在這個世界之中,有不同的相貌,也有各自不同的一個缺點。甚至所有人都會在人生中,遇到各種不同的一個變故和挫折。

"

人生的自由,是在於自我的內心,而非是外物的所得。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的時代,外在的事物能給予我們一份安全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內心的一個自由和篤定,則需要自己去從內心尋求。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很多人總是執念於外物的變化和波折之中,當外物一旦產生得失的時候,內心則是非常受影響,這一切便是痛苦的一個根源。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藉由肢體體殘缺之人的故事,來說明道德之人,則能化醜為美,追尋內心自由的一個道理和智慧。

在世事紛擾的過程中,一個人執念於外物的時候,那麼外在的變化和得失,都會給他對他產生影響,包括外在形體的變化。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懂得心性的自由,輕視外物的得失。

如果一個人能換一個角度,外在無論是怎麼變化,內心能夠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一種境界就能夠應對人生的所有得與失,痛與傷,這樣的境界,則是真正有智慧的境地。

《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這一段話是出自《莊子》“德充符”篇章中的一句話。

魯國有一個斷了腳的人叫王駘,跟他追求學問的人和孔子的學生數量差不多。

常季就問孔子說:“王駘是斷了腳的人,跟他求取學問的人和你的學生一樣多,他站著沒有教育學問,坐著也不議論,可是隨他的學生總是空載而來,滿載而歸,難道真的有這樣的學問嗎?”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孔子就說:“這位先生是聖人,我不過是落在別人後面,沒有去請教他,我也把他當做老師,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呢,我準備引導天下的人去跟他學習。”

而這個時候常季就說:“他是被砍斷腳的人,怎麼能成為您的導師呢,那他比普通人畢竟高遠多了,他的用心是怎樣的呢?”

孔子就說:“死生是一件大事吧,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心境,就如同天塌地陷,他也不會與天地一起滅亡,他審視自己沒有瑕疵,也沒有和外物一同遷移覆滅,主宰萬物變化,持守大道的規律。

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臨近的肝膽雖同出一體,也像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甚遠。從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又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他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什麼樣的聲音和色彩,而讓自己的心能自由地遨遊在忘情的境界中。外物看到他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他差異的一面,所以即使失去了一隻腳,也好像失落了一個土塊一樣。”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莊子》德充符的這一篇章智慧中,藉由虛構的一個孔子和常季的一段對話,來講述的一個道理。

我們所認知的事物是從一個主觀的角度,而世界本身是從一個客觀的角度。我們看世界的時候,是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判斷。

舉一個例子,生活中,我們的人生髮生了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比如說,自己不小心遇到了一次災禍,這個時候我們會很痛苦,痛苦的原因其實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多的則是由於一個人內心情緒的影響,這就屬於主觀意識的控制。

而事情客觀存在的規律,並沒有那麼嚴重,並不值得我們去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我們去特別沮喪。

就好像這個故事中的王駘一樣,他是一個智者,雖然只有一隻腳,形骸不全,但是他沒有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性的自由,他的智慧能夠駕馭形骸之外,即便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挫折,他也能淡然處之,這就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無需計較外形上的殘缺。

關於“形骸之內”與“形骸之外”的道理,就是我們面對人生,能否處於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和智慧之中。安於自然就是安於道,道就是自然的一個規律,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的德充符篇章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他和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但是子產特別嫌棄申徒嘉,認為申徒嘉是一個少了一隻腳的人,不願意與申徒嘉同居一室,甚至還出言侮辱申徒嘉。

這個時候申徒嘉就說:自己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多,不陳述自己的過錯,認為不應當殘形的人很少,知道事情無可奈何,而能安然聽命於聽從命運,只有有德的人,能夠做到這樣。

就像后羿射箭一樣,最中間的地方就是要射的目標,有時沒有射中,但是這只是命。如果其他人以兩腳健全而嘲笑我有殘疾,我聽了會憤怒,但是我到先生這裡的時候怒氣全消,還不知是先生教化我的緣故,還是我自己反思的緣故。

我跟隨先生休學19年,先生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如今你和我在道的修養之中,你卻在形體上取笑我,這不也是過錯嗎?“

這個時候子產聽了特別的慚愧,立刻改變態度,說:“好了你不必說了,我知道錯了。”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在這一篇章中,子產是一個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是他在莊子論道的一個故事中,被虛構成了一個反面人物。

兩個人都是伯昏無人的學生,同門師兄弟,但是兩個人對於道的感悟則不同。

莊子的這一個故事正是藉由申徒嘉失去一隻腳,來說明了即便是外在形體不全,也有一種超脫形骸之外的束縛和智慧,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但是大多數人都如同子產一樣,仍然計較形骸之外,並沒有超脫。

當人生髮生變故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焦慮不安,痛苦和沮喪充斥了自己的內心。

但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之下,從來沒有想過,只是自因為自己內心的一個情緒導致,才無法平靜的面對這些變化和無法達到的境界。

當天意不可為之,那就順應,當天意無法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那就逐漸的安然於命,這是一種態度,這也是一種境界。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人生需要“安之若命”

人生不該計較一些外在的束縛,這樣內心才有一種自由,即便是天生形成的外形也不該太過於計較,能順應自然,才有內心的一個豐富和平靜。

有一天魯外公和孔子說:“魏國有一個人,樣貌難看,他的名字叫哀駘它。

但是男人和他相處都很喜歡他,女人和他相處都寧願做他的妾,這樣的女人有很多。他並沒有特別的權力,他也沒有提倡什麼大智慧和大道理,但是男人女人都喜歡與他親近。

我與他相處一段時間,我就很信任他,我把國家事情託付給他,他淡漠的迴應,漫不經心的推辭,我感覺羞愧。沒過多久他離開我走掉,我好像丟失什麼一樣,這是什麼原因?”

孔子就說:“我出師楚國,看到一群小豬在吸允死去母豬的乳汁,過一會兒驚慌起來,都離開母豬而走,因為母豬不在顧及小豬,小豬覺得與母豬生死相隔已經不是同類。小豬愛他們的母親並不是愛他的形體,而是能夠讓形體活著的東西。

形體健全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德行健全的人呢,哀駘它不用說話就得到了信任,沒有什麼功績也能得到親近,能夠使人把很大的事情託付給他,還害怕他不肯接受,這就是天性完美而道德高尚不外露的人。”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這個智慧是通過魯哀公和孔子的一個對話,描述了相貌醜陋,而德行完備之人的智慧。

故事中的哀駘它是得道之人,外貌雖然醜陋,但是有親和力和號召力。他正是能夠擺脫形骸之外的一個束縛,比如說生死存亡,窮富貧貴,即便是自己的外貌醜陋,也毫不在乎。

莊子藉由這個小故事,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時,外事外物都不會擾亂內心平靜的一個道理,能夠保持精神世界的一個完整,這樣的人心性是一種自由。

每個人都以一個不同的狀態呈現在這個世界之中,有不同的相貌,也有各自不同的一個缺點。甚至所有人都會在人生中,遇到各種不同的一個變故和挫折。

莊子:容納生命中的殘缺,一切安之若命,方有心性的自由

人生的富足,在於心性的自由

在遇到這些事物的時候,能明白真正道的智慧,一切順應自然,不為外物所動的時候,就能夠避免外在變化和得失,給自己帶來的精神影響。

這是符合道的一種清心寡慾,這是把所有的內心的自由,超脫於形骸之外的一種智慧。

就如同我們剛才所說,大多數人遇到這些事情,痛苦的根源都是因為主觀意念和情緒的影響。其實事情本身並不存在太大的影響,而是個人的情緒,對於這些事情產生了負面的作用。

當自己的人生出現變故和磨難的時候,即便是殘疾,即便是天生的醜陋,這又能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只需要讓內心足夠自由,足夠超脫,便能淡然的對待生活中的所有磨難和變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