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莊子 許由 儒家 道德經 猴子 長江 國學書舍 2019-08-08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仁義”的教條

在《莊子》“徐無鬼”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一天齧缺遇到許由,就問他:“你去哪裡?”

許由就說:“逃避堯。”

齧缺就問:“為什麼?”

許由說:“堯治理事情的時候不斷追求仁義,我擔心他被人笑話,後世豈不是要人與人相殘嗎?民眾難以籠絡人心,愛他們就親近,施惠就來,稱讚就努力,給他們厭惡就離散。愛和利益是出於仁義的目的,也是捐棄仁義,利用仁義。仁義的行為不但虛偽,還會成為探求者利用的工具,這就是一個人獨裁,取利於天下。就好像窺豹一樣,堯只知道賢人有利於天下,卻不知道他們對天下的危害,只有無心做賢人的人才明白。”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仁義”的教條

在《莊子》“徐無鬼”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一天齧缺遇到許由,就問他:“你去哪裡?”

許由就說:“逃避堯。”

齧缺就問:“為什麼?”

許由說:“堯治理事情的時候不斷追求仁義,我擔心他被人笑話,後世豈不是要人與人相殘嗎?民眾難以籠絡人心,愛他們就親近,施惠就來,稱讚就努力,給他們厭惡就離散。愛和利益是出於仁義的目的,也是捐棄仁義,利用仁義。仁義的行為不但虛偽,還會成為探求者利用的工具,這就是一個人獨裁,取利於天下。就好像窺豹一樣,堯只知道賢人有利於天下,卻不知道他們對天下的危害,只有無心做賢人的人才明白。”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在這一個小故事中,就通過齧缺和許由的對話,講述了仁義的作用。

“仁義”本來是一個美好的品質,但是當仁義被當成一種工具或者教條,加以束縛的時候,侷限性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我們之前就聊到過,莊子認為儒家思想就是過於死板的教條,儒家中所強調的“仁義”就是一種外在的束縛。只有內心淳樸消失的時候,才會需要外在的教條來規定,而“仁義”正是這些教條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很多人都知道“仁義”是一個極其鋒利的作用,都想讓自己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有人造假。甚至有人像名牌的假冒產品一樣,以假的仁義標榜自己,因為這種狀態出現,就會有人受傷害。

所以這一篇章中闡述的智慧,就是仁義和外在教條需要去除的一個智慧。當外在不需要教條,內心保持淳樸的時候,那麼一切都相安無事。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這一個智慧,雖然說太過於飄遠,但是對於一個人修身養性來說,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我們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可以保持內心的一個淳樸,儘量擺脫外在形勢的一個虛偽。不追求外在形形色色的教條,這樣才能還原內心的一個真實。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仁義”的教條

在《莊子》“徐無鬼”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一天齧缺遇到許由,就問他:“你去哪裡?”

許由就說:“逃避堯。”

齧缺就問:“為什麼?”

許由說:“堯治理事情的時候不斷追求仁義,我擔心他被人笑話,後世豈不是要人與人相殘嗎?民眾難以籠絡人心,愛他們就親近,施惠就來,稱讚就努力,給他們厭惡就離散。愛和利益是出於仁義的目的,也是捐棄仁義,利用仁義。仁義的行為不但虛偽,還會成為探求者利用的工具,這就是一個人獨裁,取利於天下。就好像窺豹一樣,堯只知道賢人有利於天下,卻不知道他們對天下的危害,只有無心做賢人的人才明白。”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在這一個小故事中,就通過齧缺和許由的對話,講述了仁義的作用。

“仁義”本來是一個美好的品質,但是當仁義被當成一種工具或者教條,加以束縛的時候,侷限性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我們之前就聊到過,莊子認為儒家思想就是過於死板的教條,儒家中所強調的“仁義”就是一種外在的束縛。只有內心淳樸消失的時候,才會需要外在的教條來規定,而“仁義”正是這些教條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很多人都知道“仁義”是一個極其鋒利的作用,都想讓自己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有人造假。甚至有人像名牌的假冒產品一樣,以假的仁義標榜自己,因為這種狀態出現,就會有人受傷害。

所以這一篇章中闡述的智慧,就是仁義和外在教條需要去除的一個智慧。當外在不需要教條,內心保持淳樸的時候,那麼一切都相安無事。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這一個智慧,雖然說太過於飄遠,但是對於一個人修身養性來說,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我們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可以保持內心的一個淳樸,儘量擺脫外在形勢的一個虛偽。不追求外在形形色色的教條,這樣才能還原內心的一個真實。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真隱士與假隱士

真正的灑脫是心無牽掛,很多人都追求這樣一種灑脫,《莊子》之中的一個小故事,就通過南伯子綦和顏成子的一個對話,說出了內心真正了無牽掛的一個智慧。

有一天南伯子綦靠著桌子在坐著,抬頭吐著氣,他吐氣是幹什麼,具體也不知道原因,這個時候他的徒弟就走了進來。

他的徒弟顏成子看了就說:“您老人家境界真是高,形體原來可以讓他變得和枯木一樣寂靜呀,那你能讓心變得和死灰一樣毫無熱情嗎?”

這個時候南伯子綦就說:“我以前住在山洞裡,那個齊太公見到我,回去就傳開了。齊國的人向他祝賀,想起來那是我首先有張揚的表現,他才會有耳聞,我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名聲,所以說他藉由我的名聲來炫耀自己。

如果不是我有所表現,他也不知道我這個人,如果不是我出賣名聲,他也不會藉由我的名聲來刻意的炫耀自己,跟別人說他見過我,以此為榮。

所以我為那些追名逐利而喪失天性的人感到悲哀,我也為能被人自喪而不能自覺自喪的人感到可悲,我也連同那些對替別人悲傷的人感到可悲,也一併認為是可悲的。

看淡身外名利,看透了可悲,此後一天天就遠離可悲的人和事了。”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仁義”的教條

在《莊子》“徐無鬼”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一天齧缺遇到許由,就問他:“你去哪裡?”

許由就說:“逃避堯。”

齧缺就問:“為什麼?”

許由說:“堯治理事情的時候不斷追求仁義,我擔心他被人笑話,後世豈不是要人與人相殘嗎?民眾難以籠絡人心,愛他們就親近,施惠就來,稱讚就努力,給他們厭惡就離散。愛和利益是出於仁義的目的,也是捐棄仁義,利用仁義。仁義的行為不但虛偽,還會成為探求者利用的工具,這就是一個人獨裁,取利於天下。就好像窺豹一樣,堯只知道賢人有利於天下,卻不知道他們對天下的危害,只有無心做賢人的人才明白。”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在這一個小故事中,就通過齧缺和許由的對話,講述了仁義的作用。

“仁義”本來是一個美好的品質,但是當仁義被當成一種工具或者教條,加以束縛的時候,侷限性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我們之前就聊到過,莊子認為儒家思想就是過於死板的教條,儒家中所強調的“仁義”就是一種外在的束縛。只有內心淳樸消失的時候,才會需要外在的教條來規定,而“仁義”正是這些教條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很多人都知道“仁義”是一個極其鋒利的作用,都想讓自己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有人造假。甚至有人像名牌的假冒產品一樣,以假的仁義標榜自己,因為這種狀態出現,就會有人受傷害。

所以這一篇章中闡述的智慧,就是仁義和外在教條需要去除的一個智慧。當外在不需要教條,內心保持淳樸的時候,那麼一切都相安無事。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這一個智慧,雖然說太過於飄遠,但是對於一個人修身養性來說,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我們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可以保持內心的一個淳樸,儘量擺脫外在形勢的一個虛偽。不追求外在形形色色的教條,這樣才能還原內心的一個真實。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真隱士與假隱士

真正的灑脫是心無牽掛,很多人都追求這樣一種灑脫,《莊子》之中的一個小故事,就通過南伯子綦和顏成子的一個對話,說出了內心真正了無牽掛的一個智慧。

有一天南伯子綦靠著桌子在坐著,抬頭吐著氣,他吐氣是幹什麼,具體也不知道原因,這個時候他的徒弟就走了進來。

他的徒弟顏成子看了就說:“您老人家境界真是高,形體原來可以讓他變得和枯木一樣寂靜呀,那你能讓心變得和死灰一樣毫無熱情嗎?”

這個時候南伯子綦就說:“我以前住在山洞裡,那個齊太公見到我,回去就傳開了。齊國的人向他祝賀,想起來那是我首先有張揚的表現,他才會有耳聞,我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名聲,所以說他藉由我的名聲來炫耀自己。

如果不是我有所表現,他也不知道我這個人,如果不是我出賣名聲,他也不會藉由我的名聲來刻意的炫耀自己,跟別人說他見過我,以此為榮。

所以我為那些追名逐利而喪失天性的人感到悲哀,我也為能被人自喪而不能自覺自喪的人感到可悲,我也連同那些對替別人悲傷的人感到可悲,也一併認為是可悲的。

看淡身外名利,看透了可悲,此後一天天就遠離可悲的人和事了。”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莊子》的這一個小故事,就如同繞口令一樣,稍微有一些繞,但是其中所表述的一個道理正是真隱士與假隱士的區別。

故事中所謂的“隱士”,就是隱居山林的一個居士,能夠看淡外在的一些名和利,過著出世的生活。就好像現在很多人在紅塵中,也追求著詩和遠方的一個灑脫,而隱士就是擁有的這樣一種生活。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隱士也很有真假,假的隱士雖然說隱身於深山老林裡,但是內心仍然不清靜,仍然有著很多的執念。

有的人把自己的名聲出賣給了世人,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愛慕,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雖然居於山林中,雖然也有隱士的狀態,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達到無為和清靜。

而這個《莊子》的小故事中,南伯子綦反省自己,意識到自己之前雖然說處於深山之中,但是也刻意的去表現自己,顯露自己的名聲,希望被世人所尊敬。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其實也違背了隱士的一個原則,刻意的透露了自己的名聲。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仁義”的教條

在《莊子》“徐無鬼”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一天齧缺遇到許由,就問他:“你去哪裡?”

許由就說:“逃避堯。”

齧缺就問:“為什麼?”

許由說:“堯治理事情的時候不斷追求仁義,我擔心他被人笑話,後世豈不是要人與人相殘嗎?民眾難以籠絡人心,愛他們就親近,施惠就來,稱讚就努力,給他們厭惡就離散。愛和利益是出於仁義的目的,也是捐棄仁義,利用仁義。仁義的行為不但虛偽,還會成為探求者利用的工具,這就是一個人獨裁,取利於天下。就好像窺豹一樣,堯只知道賢人有利於天下,卻不知道他們對天下的危害,只有無心做賢人的人才明白。”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在這一個小故事中,就通過齧缺和許由的對話,講述了仁義的作用。

“仁義”本來是一個美好的品質,但是當仁義被當成一種工具或者教條,加以束縛的時候,侷限性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我們之前就聊到過,莊子認為儒家思想就是過於死板的教條,儒家中所強調的“仁義”就是一種外在的束縛。只有內心淳樸消失的時候,才會需要外在的教條來規定,而“仁義”正是這些教條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很多人都知道“仁義”是一個極其鋒利的作用,都想讓自己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有人造假。甚至有人像名牌的假冒產品一樣,以假的仁義標榜自己,因為這種狀態出現,就會有人受傷害。

所以這一篇章中闡述的智慧,就是仁義和外在教條需要去除的一個智慧。當外在不需要教條,內心保持淳樸的時候,那麼一切都相安無事。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這一個智慧,雖然說太過於飄遠,但是對於一個人修身養性來說,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我們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可以保持內心的一個淳樸,儘量擺脫外在形勢的一個虛偽。不追求外在形形色色的教條,這樣才能還原內心的一個真實。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真隱士與假隱士

真正的灑脫是心無牽掛,很多人都追求這樣一種灑脫,《莊子》之中的一個小故事,就通過南伯子綦和顏成子的一個對話,說出了內心真正了無牽掛的一個智慧。

有一天南伯子綦靠著桌子在坐著,抬頭吐著氣,他吐氣是幹什麼,具體也不知道原因,這個時候他的徒弟就走了進來。

他的徒弟顏成子看了就說:“您老人家境界真是高,形體原來可以讓他變得和枯木一樣寂靜呀,那你能讓心變得和死灰一樣毫無熱情嗎?”

這個時候南伯子綦就說:“我以前住在山洞裡,那個齊太公見到我,回去就傳開了。齊國的人向他祝賀,想起來那是我首先有張揚的表現,他才會有耳聞,我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名聲,所以說他藉由我的名聲來炫耀自己。

如果不是我有所表現,他也不知道我這個人,如果不是我出賣名聲,他也不會藉由我的名聲來刻意的炫耀自己,跟別人說他見過我,以此為榮。

所以我為那些追名逐利而喪失天性的人感到悲哀,我也為能被人自喪而不能自覺自喪的人感到可悲,我也連同那些對替別人悲傷的人感到可悲,也一併認為是可悲的。

看淡身外名利,看透了可悲,此後一天天就遠離可悲的人和事了。”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莊子》的這一個小故事,就如同繞口令一樣,稍微有一些繞,但是其中所表述的一個道理正是真隱士與假隱士的區別。

故事中所謂的“隱士”,就是隱居山林的一個居士,能夠看淡外在的一些名和利,過著出世的生活。就好像現在很多人在紅塵中,也追求著詩和遠方的一個灑脫,而隱士就是擁有的這樣一種生活。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隱士也很有真假,假的隱士雖然說隱身於深山老林裡,但是內心仍然不清靜,仍然有著很多的執念。

有的人把自己的名聲出賣給了世人,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愛慕,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雖然居於山林中,雖然也有隱士的狀態,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達到無為和清靜。

而這個《莊子》的小故事中,南伯子綦反省自己,意識到自己之前雖然說處於深山之中,但是也刻意的去表現自己,顯露自己的名聲,希望被世人所尊敬。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其實也違背了隱士的一個原則,刻意的透露了自己的名聲。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就好像生活中有一些人,想去隱居山林的時候,自己還沒去呢,就先發一個朋友圈,或者在自己的圈子裡面炫耀一下,自己要去修行一段時間,或者說這段時間自己去修行,不要讓別人來打擾自己。

反正或多或少的,都會讓別人知道這個消息,其實他的這種狀態很明顯,就是心不靜。去修行之前,就刻意的想讓別人知道,還是變相的想得到別人的尊敬。

莊子通過三個故事,表達的智慧就是一個人真正的內心清靜,就必須摒棄所有外物。不得執念於名,不得追求利益,不能以自己隱居山林的名聲標榜自己。

如果你做不到完全的清淨外物,那麼你的內心仍然是受拖累和受束縛的。如果不能徹底忘掉世俗之念,即便身處山林之中,又該如何。

"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不到自己存在問題。在《莊子》之中,藉由三篇小故事,以不同的一個角度,闡述了一個人應該去變換自己的思維。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陷入執念之中,讓自己的心性得以完善。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很多人陷入固有的一個思維中無法自拔,當自己的思維受主觀意識影響而形成的時候,勢必會面對很多的侷限性。而且還會因為不合理的言行,導致負面的影響。

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不被自己的侷限性所禁錮,才是免除人生災害,保全自我的一個智慧。

在《莊子》之中,就以“一隻聰明的猴子”“仁義的教條”“真隱士和假隱士”這三篇小故事,來講述了以不同層面去改善認知的一個智慧。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不要做一隻聰明的猴子

當世人皆以聰明為榮的時候,而道家思想卻提倡摒棄機巧之心,《莊子》之中就有一篇故事,通過一個聰明的猴子,來講述了道家提倡純真質樸的思想。

“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情,聰明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外物的得到。但是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而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而災禍的根源正是居功自傲,所有鋒芒畢露的行為,都會招致他人的嫉妒。

《莊子》之中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山,一群猴子看到了人,特別驚慌的逃跑,進入叢林中。

有一隻小獼猴,特別從容的抓住了樹枝,到處躥騰,他向吳王展露他的靈巧。吳王就拿箭去射這隻猴子,那隻猴子敏銳的接住了飛箭。

吳王就命令隨從,全部射向猴子,這個小獼猴手握著箭,死去了。

吳王就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獼猴,誇耀它靈巧,它依仗著靈巧傲視我,才有這個下場,要引以為戒呀,不要以驕橫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他的朋友顏不疑聽了之後,就回去拜董梧為師,去除了驕傲的毛病,拋棄了奢侈,而辭謝了榮華,修道三年之後,很多人都稱讚他。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這個小故事,就是通過吳王射猴子的事情,得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這也說明了道家中提倡淳樸一個智慧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做到鋒芒畢露,巧言善辯,以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居功自傲。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顏不疑一樣,能夠去除驕傲的毛病,捨去奢侈和繁華呢。

在《道德經》中,就有絕聖棄智的智慧。

一個人杜絕機巧之心,保持一種淳樸,自然能免得災害。如果不懂得秉持這個道理,一味的炫耀和居功自傲,這樣的人,定會因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自食惡果。

做人不要做這種聰明的猴子,一個人可以聰明,但是要把這個聰明放在一個合適的度上。不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恃才傲物。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聰明、機巧、智慧固然是好的,但是太過於鋒芒畢露,則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顯露出負面的作用。

這隻猴子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其他的猴子沒有那麼聰明,一看到人群的時候嚇得紛紛逃散,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這一隻猴子卻自以為身形矯健,卻自以為自己聰明,最後卻落得被吳王射死的下場,實則是令人惋惜。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仁義”的教條

在《莊子》“徐無鬼”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一天齧缺遇到許由,就問他:“你去哪裡?”

許由就說:“逃避堯。”

齧缺就問:“為什麼?”

許由說:“堯治理事情的時候不斷追求仁義,我擔心他被人笑話,後世豈不是要人與人相殘嗎?民眾難以籠絡人心,愛他們就親近,施惠就來,稱讚就努力,給他們厭惡就離散。愛和利益是出於仁義的目的,也是捐棄仁義,利用仁義。仁義的行為不但虛偽,還會成為探求者利用的工具,這就是一個人獨裁,取利於天下。就好像窺豹一樣,堯只知道賢人有利於天下,卻不知道他們對天下的危害,只有無心做賢人的人才明白。”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在這一個小故事中,就通過齧缺和許由的對話,講述了仁義的作用。

“仁義”本來是一個美好的品質,但是當仁義被當成一種工具或者教條,加以束縛的時候,侷限性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我們之前就聊到過,莊子認為儒家思想就是過於死板的教條,儒家中所強調的“仁義”就是一種外在的束縛。只有內心淳樸消失的時候,才會需要外在的教條來規定,而“仁義”正是這些教條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很多人都知道“仁義”是一個極其鋒利的作用,都想讓自己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有人造假。甚至有人像名牌的假冒產品一樣,以假的仁義標榜自己,因為這種狀態出現,就會有人受傷害。

所以這一篇章中闡述的智慧,就是仁義和外在教條需要去除的一個智慧。當外在不需要教條,內心保持淳樸的時候,那麼一切都相安無事。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這一個智慧,雖然說太過於飄遠,但是對於一個人修身養性來說,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我們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可以保持內心的一個淳樸,儘量擺脫外在形勢的一個虛偽。不追求外在形形色色的教條,這樣才能還原內心的一個真實。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真隱士與假隱士

真正的灑脫是心無牽掛,很多人都追求這樣一種灑脫,《莊子》之中的一個小故事,就通過南伯子綦和顏成子的一個對話,說出了內心真正了無牽掛的一個智慧。

有一天南伯子綦靠著桌子在坐著,抬頭吐著氣,他吐氣是幹什麼,具體也不知道原因,這個時候他的徒弟就走了進來。

他的徒弟顏成子看了就說:“您老人家境界真是高,形體原來可以讓他變得和枯木一樣寂靜呀,那你能讓心變得和死灰一樣毫無熱情嗎?”

這個時候南伯子綦就說:“我以前住在山洞裡,那個齊太公見到我,回去就傳開了。齊國的人向他祝賀,想起來那是我首先有張揚的表現,他才會有耳聞,我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名聲,所以說他藉由我的名聲來炫耀自己。

如果不是我有所表現,他也不知道我這個人,如果不是我出賣名聲,他也不會藉由我的名聲來刻意的炫耀自己,跟別人說他見過我,以此為榮。

所以我為那些追名逐利而喪失天性的人感到悲哀,我也為能被人自喪而不能自覺自喪的人感到可悲,我也連同那些對替別人悲傷的人感到可悲,也一併認為是可悲的。

看淡身外名利,看透了可悲,此後一天天就遠離可悲的人和事了。”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莊子》的這一個小故事,就如同繞口令一樣,稍微有一些繞,但是其中所表述的一個道理正是真隱士與假隱士的區別。

故事中所謂的“隱士”,就是隱居山林的一個居士,能夠看淡外在的一些名和利,過著出世的生活。就好像現在很多人在紅塵中,也追求著詩和遠方的一個灑脫,而隱士就是擁有的這樣一種生活。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隱士也很有真假,假的隱士雖然說隱身於深山老林裡,但是內心仍然不清靜,仍然有著很多的執念。

有的人把自己的名聲出賣給了世人,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愛慕,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雖然居於山林中,雖然也有隱士的狀態,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達到無為和清靜。

而這個《莊子》的小故事中,南伯子綦反省自己,意識到自己之前雖然說處於深山之中,但是也刻意的去表現自己,顯露自己的名聲,希望被世人所尊敬。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其實也違背了隱士的一個原則,刻意的透露了自己的名聲。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就好像生活中有一些人,想去隱居山林的時候,自己還沒去呢,就先發一個朋友圈,或者在自己的圈子裡面炫耀一下,自己要去修行一段時間,或者說這段時間自己去修行,不要讓別人來打擾自己。

反正或多或少的,都會讓別人知道這個消息,其實他的這種狀態很明顯,就是心不靜。去修行之前,就刻意的想讓別人知道,還是變相的想得到別人的尊敬。

莊子通過三個故事,表達的智慧就是一個人真正的內心清靜,就必須摒棄所有外物。不得執念於名,不得追求利益,不能以自己隱居山林的名聲標榜自己。

如果你做不到完全的清淨外物,那麼你的內心仍然是受拖累和受束縛的。如果不能徹底忘掉世俗之念,即便身處山林之中,又該如何。

《莊子》徐無鬼:改善認知的根源,讓內心保持淳樸

在《莊子》之中,聰明的猴子是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要自以為聰明,而恃才傲物。仁義的教條是告訴我們,不要以外在的形勢束縛了自己,因為這樣反而會失去本真的純潔。而真隱士與假隱士的區別,則是告訴我們不要刻意的標榜自己。

這三篇故事所闡述的智慧根源,其實都是屬於同一個性質,叫做:內心的清靜淳樸。

當內心純淨了,不執念外物了,也就不會貪圖名利。就不必在隱居山林的時候,還刻意的追求別人的仰慕,不會刻意的去標榜和顯露自己。

就不需要在乎外在的教條的束縛,因為所有的言行都是合理適度。而在生活中,也不會以外在的小聰明來居功自傲。

內心清靜的時候,自然不需要計較外在的得失,在我們為人處事或者修身養性的過程中。明白內心純淨的道理,才能讓能讓我們收穫不一樣的境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