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


"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大的修養


《易經》的一個根本思想,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所以至為剛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就是第六爻“亢龍有悔”。


這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滿,須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迴旋、不受反噬。此乃最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自我的剋制;放到今天來說,就是自律。脫胎於中國文化本源經典《易經》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說既是一種最大的修養,一種最好的狀態,一種最高的修身。



"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大的修養


《易經》的一個根本思想,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所以至為剛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就是第六爻“亢龍有悔”。


這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滿,須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迴旋、不受反噬。此乃最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自我的剋制;放到今天來說,就是自律。脫胎於中國文化本源經典《易經》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說既是一種最大的修養,一種最好的狀態,一種最高的修身。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談得上高貴。因為,他由此而擺脫了受低級本能裹挾的動物性。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金末元初的大理學家、大教育家許衡,有一年夏天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飢渴難耐。這時路邊恰好有一棵很大的梨樹,結滿了清甜的梨子。所有人都爭先恐後地爬上樹摘梨吃,只有許衡端坐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便問許衡。許衡答梨樹不是我的,怎麼可以亂摘!眾人笑,道:“時局大亂,人人逃難,梨樹的主人早不知哪裡去了,你還管這幹啥?”


這時許衡說了一句流傳千古、振聾發聵的話——“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就是自律,這就是高貴。試想如果我們也處在那樣的處境下,我們是否能把持得住不上樹?


世人都為一點利益你爭我奪、頭破血流,世人都為佔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了、賺了。可從沒想想,自己這樣,和那些只知填飽肚子而一切不管不顧的動物有何區別?


越是細微處,越見真修養。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可以做自己這顆心的主啊!



"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大的修養


《易經》的一個根本思想,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所以至為剛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就是第六爻“亢龍有悔”。


這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滿,須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迴旋、不受反噬。此乃最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自我的剋制;放到今天來說,就是自律。脫胎於中國文化本源經典《易經》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說既是一種最大的修養,一種最好的狀態,一種最高的修身。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談得上高貴。因為,他由此而擺脫了受低級本能裹挾的動物性。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金末元初的大理學家、大教育家許衡,有一年夏天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飢渴難耐。這時路邊恰好有一棵很大的梨樹,結滿了清甜的梨子。所有人都爭先恐後地爬上樹摘梨吃,只有許衡端坐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便問許衡。許衡答梨樹不是我的,怎麼可以亂摘!眾人笑,道:“時局大亂,人人逃難,梨樹的主人早不知哪裡去了,你還管這幹啥?”


這時許衡說了一句流傳千古、振聾發聵的話——“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就是自律,這就是高貴。試想如果我們也處在那樣的處境下,我們是否能把持得住不上樹?


世人都為一點利益你爭我奪、頭破血流,世人都為佔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了、賺了。可從沒想想,自己這樣,和那些只知填飽肚子而一切不管不顧的動物有何區別?


越是細微處,越見真修養。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可以做自己這顆心的主啊!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最終的高度,取決於對自我要求的高度,這是一定的。對自我有高要求,並嚴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少年時代的徐溥在私塾讀書時,一次老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還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看了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很是讚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裝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


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反省並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高度的自律背後,其實就是一種對自我極高的要求,並通過自律向這種高要求不斷逼近,而漸漸接近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種作用和方法,也尤其值得家長們借鑑,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意識和習慣,在不斷磨礪中成就更好的未來。



"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大的修養


《易經》的一個根本思想,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所以至為剛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就是第六爻“亢龍有悔”。


這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滿,須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迴旋、不受反噬。此乃最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自我的剋制;放到今天來說,就是自律。脫胎於中國文化本源經典《易經》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說既是一種最大的修養,一種最好的狀態,一種最高的修身。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談得上高貴。因為,他由此而擺脫了受低級本能裹挾的動物性。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金末元初的大理學家、大教育家許衡,有一年夏天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飢渴難耐。這時路邊恰好有一棵很大的梨樹,結滿了清甜的梨子。所有人都爭先恐後地爬上樹摘梨吃,只有許衡端坐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便問許衡。許衡答梨樹不是我的,怎麼可以亂摘!眾人笑,道:“時局大亂,人人逃難,梨樹的主人早不知哪裡去了,你還管這幹啥?”


這時許衡說了一句流傳千古、振聾發聵的話——“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就是自律,這就是高貴。試想如果我們也處在那樣的處境下,我們是否能把持得住不上樹?


世人都為一點利益你爭我奪、頭破血流,世人都為佔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了、賺了。可從沒想想,自己這樣,和那些只知填飽肚子而一切不管不顧的動物有何區別?


越是細微處,越見真修養。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可以做自己這顆心的主啊!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最終的高度,取決於對自我要求的高度,這是一定的。對自我有高要求,並嚴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少年時代的徐溥在私塾讀書時,一次老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還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看了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很是讚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裝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


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反省並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高度的自律背後,其實就是一種對自我極高的要求,並通過自律向這種高要求不斷逼近,而漸漸接近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種作用和方法,也尤其值得家長們借鑑,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意識和習慣,在不斷磨礪中成就更好的未來。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好的狀態


做人上需自律,做事上需自律;情緒,更需要自律。能否自律自己的情緒,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涵養和品質,是一種真正的修養。這是一種心中安穩的最好人生狀態。


情緒管理能力,對於人的事業成敗和人生質量都至關重要。而情緒管理說到底就是一種情緒的自律;自律於自己的情緒,也正是訓練自己情緒管理能力的最好方式。


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曾國藩雲:“君子責己,小人責人。”自律,就是以律人的標準、以律人的心態去律己。“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自律是一種風度,一份超越。


自律,要有勇氣


對己要有決心和勇氣進行反醒、剖析,對自己的問題敢於較真。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處事態度等,無不都透射出自律的光輝。



"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大的修養


《易經》的一個根本思想,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所以至為剛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就是第六爻“亢龍有悔”。


這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滿,須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迴旋、不受反噬。此乃最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自我的剋制;放到今天來說,就是自律。脫胎於中國文化本源經典《易經》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說既是一種最大的修養,一種最好的狀態,一種最高的修身。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談得上高貴。因為,他由此而擺脫了受低級本能裹挾的動物性。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金末元初的大理學家、大教育家許衡,有一年夏天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飢渴難耐。這時路邊恰好有一棵很大的梨樹,結滿了清甜的梨子。所有人都爭先恐後地爬上樹摘梨吃,只有許衡端坐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便問許衡。許衡答梨樹不是我的,怎麼可以亂摘!眾人笑,道:“時局大亂,人人逃難,梨樹的主人早不知哪裡去了,你還管這幹啥?”


這時許衡說了一句流傳千古、振聾發聵的話——“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就是自律,這就是高貴。試想如果我們也處在那樣的處境下,我們是否能把持得住不上樹?


世人都為一點利益你爭我奪、頭破血流,世人都為佔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了、賺了。可從沒想想,自己這樣,和那些只知填飽肚子而一切不管不顧的動物有何區別?


越是細微處,越見真修養。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可以做自己這顆心的主啊!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最終的高度,取決於對自我要求的高度,這是一定的。對自我有高要求,並嚴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少年時代的徐溥在私塾讀書時,一次老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還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看了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很是讚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裝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


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反省並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高度的自律背後,其實就是一種對自我極高的要求,並通過自律向這種高要求不斷逼近,而漸漸接近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種作用和方法,也尤其值得家長們借鑑,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意識和習慣,在不斷磨礪中成就更好的未來。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好的狀態


做人上需自律,做事上需自律;情緒,更需要自律。能否自律自己的情緒,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涵養和品質,是一種真正的修養。這是一種心中安穩的最好人生狀態。


情緒管理能力,對於人的事業成敗和人生質量都至關重要。而情緒管理說到底就是一種情緒的自律;自律於自己的情緒,也正是訓練自己情緒管理能力的最好方式。


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曾國藩雲:“君子責己,小人責人。”自律,就是以律人的標準、以律人的心態去律己。“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自律是一種風度,一份超越。


自律,要有勇氣


對己要有決心和勇氣進行反醒、剖析,對自己的問題敢於較真。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處事態度等,無不都透射出自律的光輝。



《易經》: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自律,要有骨氣


做人做事要意志堅定,經得起誘惑,不為功名利祿所累。只有抗拒誘惑,才能腳步穩,走得遠,立得住。


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等話語,都充分展示出自律的錚錚鐵骨,和浩然正氣的光輝。


自律,要有底氣


人要敢於接受他律,行得端,走得正。


古人說,“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正足以率人”,只有從嚴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原則和規矩,紮紮實實履行好每一件事,才能養成自律的習慣。


人唯自律,才能終有一日,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明境界。


來源:中華傳統文化

諸葛編輯整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