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想要大幅提升積極性,還得從成就感、認可、工作的吸引力這些激勵因素著手。也就是我們平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在動機”或“內驅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物質獎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時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做家務、寫作業、練琴,但可能無法喚起他內心對事情的認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還得從激發他的“內驅力”入手,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想要大幅提升積極性,還得從成就感、認可、工作的吸引力這些激勵因素著手。也就是我們平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在動機”或“內驅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物質獎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時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做家務、寫作業、練琴,但可能無法喚起他內心對事情的認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還得從激發他的“內驅力”入手,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具體怎麼引導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別再獎勵孩子了,因為......

4

登門檻效應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學,自律的重要性立現。

其中,專注能力最為重要,也最讓我們操心。上課、寫作業,坐都坐不住,何來效果和效率?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想要大幅提升積極性,還得從成就感、認可、工作的吸引力這些激勵因素著手。也就是我們平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在動機”或“內驅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物質獎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時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做家務、寫作業、練琴,但可能無法喚起他內心對事情的認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還得從激發他的“內驅力”入手,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具體怎麼引導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別再獎勵孩子了,因為......

4

登門檻效應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學,自律的重要性立現。

其中,專注能力最為重要,也最讓我們操心。上課、寫作業,坐都坐不住,何來效果和效率?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之前,推薦過用來訓練專注力的“番茄工作法”。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想要大幅提升積極性,還得從成就感、認可、工作的吸引力這些激勵因素著手。也就是我們平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在動機”或“內驅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物質獎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時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做家務、寫作業、練琴,但可能無法喚起他內心對事情的認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還得從激發他的“內驅力”入手,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具體怎麼引導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別再獎勵孩子了,因為......

4

登門檻效應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學,自律的重要性立現。

其中,專注能力最為重要,也最讓我們操心。上課、寫作業,坐都坐不住,何來效果和效率?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之前,推薦過用來訓練專注力的“番茄工作法”。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它的基本邏輯很簡單:

確定一個有待完成的任務,將25分鐘設定為一個番茄時間;然後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時鐘響起,短暫休息一下(蘋果時間,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後可休息15-30分鐘。

用在孩子身上時,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對“番茄+蘋果”遊戲的玩法,進行調整:

剛開始時,番茄時間設置得短些,之後再慢慢增加,10分鐘、15分鐘、20分鐘……

蘋果時間開始的時候設置得長些,之後再慢慢減少,10分鐘、8分鐘、6分鐘、5分鐘……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想要大幅提升積極性,還得從成就感、認可、工作的吸引力這些激勵因素著手。也就是我們平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在動機”或“內驅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物質獎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時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做家務、寫作業、練琴,但可能無法喚起他內心對事情的認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還得從激發他的“內驅力”入手,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具體怎麼引導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別再獎勵孩子了,因為......

4

登門檻效應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學,自律的重要性立現。

其中,專注能力最為重要,也最讓我們操心。上課、寫作業,坐都坐不住,何來效果和效率?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之前,推薦過用來訓練專注力的“番茄工作法”。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它的基本邏輯很簡單:

確定一個有待完成的任務,將25分鐘設定為一個番茄時間;然後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時鐘響起,短暫休息一下(蘋果時間,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後可休息15-30分鐘。

用在孩子身上時,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對“番茄+蘋果”遊戲的玩法,進行調整:

剛開始時,番茄時間設置得短些,之後再慢慢增加,10分鐘、15分鐘、20分鐘……

蘋果時間開始的時候設置得長些,之後再慢慢減少,10分鐘、8分鐘、6分鐘、5分鐘……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慢慢就會發現,孩子坐在椅子上、屁股不挪窩的時間在慢慢延長。

這讓我想起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

它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曼和助手做的一個實驗。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到各家各戶向主婦們提出一個小要求,讓她們在一份“呼籲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

大部分主婦們覺得只是籤個名而已,很簡單。

兩週以後,研究人員重新找到這些主婦,問能否在她們的前院立一塊寫著“謹慎駕駛”的警示牌。

結果顯示:

  • 先前在請願書上籤過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會同意立警示牌;
  • 沒有簽過名的主婦,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這一要求。

在實驗中,一開始的“簽名”就是第一個門檻,這個門檻邁過去之後,第二個“門檻”(樹立警示牌)就比較容易跨過去。

弗裡德曼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難度較高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還不容易成功。

相反,大家都樂於接受難度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而在接受了較小的要求後,會更容易接受較大的要求。

"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小川開始上小學了,我開始有點焦慮。

他沒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實還可以,是沒我設想的高),作業要提醒著專心做、快點做,第二天上課用的東西要我提醒甚至幫著收拾,鋼琴要監督著練,睡覺要催著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慮。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本來就是件拔苗助長的事。

衝動、坐不住、磨磨嘰嘰拖拖拉拉、愛亂跑不愛學習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只不過,他們不能一直如此。伴隨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律是必須修煉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著小川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內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訴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現在他在呼喚我們的幫助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裡(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分享的是自然後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個經典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1

霍桑效應

改變,從被關注開始。

在美國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個叫霍桑的電話交換機制造工廠。那裡的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們卻對工作有很多不滿,工廠的業績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後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他其實是後來加入的)率領團隊,在這座工廠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其中,研究小組挑選了十幾名女工參與實驗,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提高還是降低福利(休息時長、供應茶點等),她們的工作效率都會提高。

深入調研之後發現,被選中參與實驗的榮譽感,特別是研究人員對她們尊重和關注,不是管理人員的指揮命令,是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動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名詞“霍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當人們得到外界的積極關注時,往往更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加出色。

重點提示:

自律的起點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須向自律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中,他律的形式要發生變化。在孩子的行為中,逐漸淡化指揮者的角色,蛻變為旁觀者。我們的關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現好的動力;我們的尊重,又給予他自主行動的空間。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轉變的可能。

2

超限效應

說教有度,過猶不及。

“都跟你說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你怎麼老是這麼磨蹭,快點!”“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這麼粗心。”......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為啥說了100遍的話,孩子還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應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大作家馬克·吐溫就親身經歷過這種“窘境”:

有一天,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最後,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看完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點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重點提示:

電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輪番說教”,傑瑞就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話重複一百遍不會成為真理,而真理重複一百遍卻可能就會成為一句廢話。

所以,說教不能太多,批評“戰線”也不宜過長。

有研究發現,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是容易聽進去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

這是因為孩子在無意識中開啟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如此說教無效,也沒給孩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絲空間,他們的自律又從何談起?

3

德西效應

不適當的物質獎勵,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答一組智力題,還把這他們隨機分成了兩組。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後沒有任何獎勵。

工作人員發現,在休息時間裡,控制組繼續解題的人數,要明顯多於實驗組。

最後,德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

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

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在這個故事中,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誘因“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當外在誘因消失或停止時,孩子就會停止原來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不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不再主動做家務了;當我們停止獎勵他寫作業、練鋼琴,他就越來越消極怠工了......

重點提示:

我們給孩子物質獎勵,是希望他好好學習,但我們也要知道,獎金的激勵效應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曾說過:物質獎勵說到底只能保證員工不發牢騷,將工作積極性維持在一個基準水平上。但它無法讓員工滿意,從而高熱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想要大幅提升積極性,還得從成就感、認可、工作的吸引力這些激勵因素著手。也就是我們平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在動機”或“內驅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物質獎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時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做家務、寫作業、練琴,但可能無法喚起他內心對事情的認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還得從激發他的“內驅力”入手,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具體怎麼引導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別再獎勵孩子了,因為......

4

登門檻效應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學,自律的重要性立現。

其中,專注能力最為重要,也最讓我們操心。上課、寫作業,坐都坐不住,何來效果和效率?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之前,推薦過用來訓練專注力的“番茄工作法”。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它的基本邏輯很簡單:

確定一個有待完成的任務,將25分鐘設定為一個番茄時間;然後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時鐘響起,短暫休息一下(蘋果時間,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後可休息15-30分鐘。

用在孩子身上時,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對“番茄+蘋果”遊戲的玩法,進行調整:

剛開始時,番茄時間設置得短些,之後再慢慢增加,10分鐘、15分鐘、20分鐘……

蘋果時間開始的時候設置得長些,之後再慢慢減少,10分鐘、8分鐘、6分鐘、5分鐘……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慢慢就會發現,孩子坐在椅子上、屁股不挪窩的時間在慢慢延長。

這讓我想起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

它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曼和助手做的一個實驗。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到各家各戶向主婦們提出一個小要求,讓她們在一份“呼籲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

大部分主婦們覺得只是籤個名而已,很簡單。

兩週以後,研究人員重新找到這些主婦,問能否在她們的前院立一塊寫著“謹慎駕駛”的警示牌。

結果顯示:

  • 先前在請願書上籤過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會同意立警示牌;
  • 沒有簽過名的主婦,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這一要求。

在實驗中,一開始的“簽名”就是第一個門檻,這個門檻邁過去之後,第二個“門檻”(樹立警示牌)就比較容易跨過去。

弗裡德曼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難度較高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還不容易成功。

相反,大家都樂於接受難度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而在接受了較小的要求後,會更容易接受較大的要求。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諳這些心理學效應

帶娃時運用好這個效應,就會輕鬆很多。比如,在玩“番茄和蘋果”的遊戲時,我會先把任務設得比較容易,然後再漸漸加大難度,這樣的”得寸進尺“,不會引來娃的反感和抗拒。

慢慢地,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漸被型塑和提高起來。

與“一口吃成大胖子”相比,“登門檻”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育兒方法是一種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

推薦閱讀:

每個不自律的孩子,背後都受到了這樣的錯誤干擾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