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葵到國葵,食用葵產業打了一個翻身仗!

種植業 向日葵 三農 農業 農民日報 農民日報 2017-09-13
從美葵到國葵,食用葵產業打了一個翻身仗!

鶴紅梅攝

編者按如果不說誰能想到,我們日常食用的葵花籽在幾年前幾乎被美國品種所壟斷。“美葵”高產卻皮厚仁小,口感不佳,更重要的是,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卻種不了我們自己的品種。憋著這股勁兒的種業人經過不懈努力奮鬥,終於研發出一系列優良國產雜交食用葵品種,為民族種業崛起貢獻了一份力量。今天我們請讀者隨記者一同感受這份力量,希望在更多作物領域,“土”品種揚眉吐氣,打敗洋品種,把安全生產的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本報記者趙潔

不足十年前,在我國食用葵主產區,“美葵”曾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是葵花的代名詞。顧名思義,當時的食用葵產業被美國葵花雜交種主導,“國葵”勢危。而短短几年後的今天,統治市場多年的“美葵”敗下陣來,我國雜交種在應用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國內食用葵育種界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打敗統治市場多年的“洋”種子

2000年左右,我國農民種植的食用葵大都是自留的傳統國葵品種,產量和抗性不具優勢。而當時美國的葵花雜交種不僅產量高,而且抗病性強,逐步被引入國內。一批嗅到市場先機的行業人士紛紛投入資金,獲取美國公司葵花種子在中國的代理權,走村串戶給農民做思想工作,開展技術培訓。

“自此到2012年,全國葵花雜交種播種面積飛速發展,從最初的300畝迅速擴大到700萬畝。‘美葵’一步步獲得‘霸主’地位,我國常規種一度幾乎退出市場。”原國家向日葵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安玉麟研究員告訴記者。

許多有志民族種業發展的人士,其中包括不少曾經獨家代理“美葵”品種的人,不甘“美葵”一家獨大,決心通過科技創新,振興民族種業。去年在新三板掛牌的三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團隊。

其實,美國葵花雜交種也有不少缺點,瓜子殼厚、皮厚、仁小、不香。“美葵”的劣勢正是國葵的優勢。2012年,三瑞農科公司在先後投入數千萬元,進行了上萬個排列組合、培育試驗後,最終研發出了具備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葵花品種SH363,該品種的產量和抗病性與美國品種不相上下,但在商品性方面,可比過去的進口雜交種子每斤多賣一元錢,農民平均每畝可增收500-800元。

而近幾年,作為向日葵育種的“國家隊”——國家向日葵產業技術體系也育出了一批商品性好、抗病性強、優質高產的向日葵新品種。如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育成的“龍葵雜1號”,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育成的“JK108”、“JK103”、“JK601”,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育成的“科陽1號”等優良食葵雜交種。同時,體系和企業不斷加強合作,在全國向日葵主產區大面積推廣種植,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截至2016年,國內具有民族自主知識產權的食葵品種市場佔有率已超過一半以上,統治市場多年的“洋”種子敗下陣來。

“近幾年,我國向日葵的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500萬畝左右,其中70%是食用向日葵,國內育成食用葵雜交種在應用中已佔主導地位,國外食葵雜交種退出壟斷地位。”安玉麟研究員表示,“2016年,我國推廣應用的國外引進食葵雜交種,在抗旱性、抗病性、產量和品質方面都沒有國內新育成食葵雜交種好。

好品種是種地成功的重要祕訣

47歲的李文鈞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水泉村的種植大戶,種植向日葵已有十幾年,是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他今年種了800畝向日葵,眼看就成熟了,品種是SH363。“我的向日葵都是好品種,管理也精細,天氣沒啥特殊變化,畝產能到400斤。價格嘛,每斤賣6.3元應該沒問題!”李文鈞很有信心,“這可不是吹牛,這幾年我的葵花年年都有人搶著要,根本不愁賣。”

李文鈞告訴記者,他種地成功的一個重要祕訣是,選擇好品種。“是不是好品種,除了聽農業部門、專家介紹,還要到周圍的村子甚至旗縣自己看,選定了不錯的品種,第一年小範圍試種看適不適合我家的地,抗性怎麼樣,成功了第二年再大面積種。”在選品種這件事上,李文鈞有自己的章法。

“這個品種我種四年了,你看看這盤子多大。”李文鈞托起田裡一個沉甸甸的向日葵,用手來回比劃著大小,“而且不是一個大,都差不多,這產量怎麼可能差!”

內蒙古是我國最大的向日葵主產區,巴彥淖爾市又是內蒙古向日葵產量最大的地區,同時,該市也是全國向日葵種植面積最大、平均單產、總產量最高的地區,其中五原縣是我國最大的向日葵主產縣。

“由本地企業生產的向日葵種子供應量約佔全國向日葵種子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巴彥淖爾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淡海清說,“向日葵種業是我市的特色產業,SH363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在全國向日葵炒貨市場佔據很高比例,特別是高端市場,用的幾乎都是SH363。”

除三瑞農科外,烏拉特種業、五原豐收向日葵種業、內蒙古富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本地企業培育的食用葵品種播種面積達150萬畝以上,巴彥淖爾市企業自主選育品種佔到市場份額的40%以上。

好品種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客商。江蘇蘇州客商陳新軍從事葵花籽採購20多年,主要以高端原料為主:“每年我都在內蒙古採購3000噸左右優質葵花籽,這裡的產品顆粒大、皮毛好、口感也好,銷路不用愁,在很多地區是高端炒貨的原料,價格高一點,我們也願意收。”

SH361、SH363等食葵品種皮薄仁大、籽粒香甜的優良商品性,直接帶動了國內炒貨行業的升級換代。不少炒貨企業炒制加工的食葵商品銷售價,由過去炒制進口雜交種的20元/斤,提高至50元/斤,加工產值翻了一番,間接地帶動農民每畝地增收300-800元。

儘快搬掉阻礙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當然,傳統的農作物也有很多難題,甚至是世界性難題擺在眼前。

在位於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的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現代智能溫室裡,記者見到了一種看上去甚至有些“漂亮”的黃色“小花”——列當,就是這種被不少業內人士譽為“向日葵艾滋病”的草害,可以讓葵花徹底絕收。過去,西班牙、阿根廷等葵花種植大國也是出口大國,就是因為列當的大規模爆發,造成當地葵花產業幾乎滅絕,由葵花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

當前,制約向日葵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列當和菌核病等,國家向日葵產業技術體系與有一定研發能力的企業都在向著解決這些病害的方向努力。近幾年在抗列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如完成了全國向日葵列當生理小種的鑑定和分佈的調查,初步明確了部分向日葵主產區的列當生理小種類型,明確了24個向日葵品種對列當的抗性級別等等,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希望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關注向日葵產業發展,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政府與企業形成合力,爭取儘早搬掉像列當一樣阻礙向日葵產業發展的‘絆腳石’。”三瑞農科董事長張永平表示。據瞭解,近三年通過累計投入研發資金8000多萬元,三瑞農科建成了自己的向日葵技術研究院,並在北京和內蒙古五原縣建有分子實驗室和博士科研工作站,在甘肅和海南建有研發育種基地,在新疆建設了3萬畝制種基地。

安玉麟研究員告訴記者,除了抗列當品種方面的的進展,通過推廣應用體系自育新品種,目前我國基本解決了向日葵抗黃萎病的危害,且育成的新品種的產量、抗性、品質和商品性又有進一步提高,與2011年前相比,向日葵育種取得新突破,育成的抗黃萎病新品種已得到穩定推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