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中醫 不完美媽媽 人蔘 蘇葉 黃帝內經 元氣 崆峒養生匯 2019-09-17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這種恐懼和擔憂,會讓父母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也許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出問題了,是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及時的反省並做出改變,以免一錯再錯。

我們來看看中醫古籍裡對咳嗽的解讀,就可以發現其實咳嗽是一個症狀“有聲無痰是為咳,有痰無聲是為嗽”,它不是我們要去攻破的敵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去處理。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溼,咳而為嗽也。脾溼者,秋傷於溼,積於脾也。

——《醫學正傳》

“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溼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鬱,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這種恐懼和擔憂,會讓父母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也許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出問題了,是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及時的反省並做出改變,以免一錯再錯。

我們來看看中醫古籍裡對咳嗽的解讀,就可以發現其實咳嗽是一個症狀“有聲無痰是為咳,有痰無聲是為嗽”,它不是我們要去攻破的敵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去處理。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溼,咳而為嗽也。脾溼者,秋傷於溼,積於脾也。

——《醫學正傳》

“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溼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鬱,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從中醫角度來說外感,內傷都可以導致咳嗽,比如說外感有風寒或者風熱;內傷就是七情六慾引起的情緒,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股邪氣,肺臟要保護自己,就要把這種邪氣排出去。

西醫對咳嗽認識與中醫有相通之處,認為咳嗽是肺臟為了把肺部裡的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的一種保護措施。

那麼,我們這個肺實際上不能夠自己產生咳嗽這個動作,而是通過肋外面的肌肉收縮,壓迫肺,然後產生咳嗽這個動作,它是為了把肺裡面的東西清除出去。所以不論從中醫還是西醫來說,咳嗽這個動作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為了讓我們肺裡的邪氣,或者是痰溼,或者是有害的東西排出去,否則肺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咳嗽是保護自我的一個機制。

2

咳嗽是正邪交戰

不咳嗽有可能因為正氣被打壓

在我們上述的案例中,家長每次用藥雖然止住了咳嗽,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因為咳嗽的現象,或者生病的狀態,是表示正氣和邪氣正在打架,你有這個咳嗽症狀,它有兩個必備條件,有邪氣侵襲,也有自身陽氣或者叫正氣充足,兩方交戰以後,就會出現咳嗽現象,那麼有一方缺失的話,就像說有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要有兩個巴掌,要是這個孩子有些邪氣,同時也必須是孩子有這個正氣抵抗。

那麼缺一方都不可能有咳嗽,要麼邪氣不入侵,沒有邪氣的話,他不會咳嗽,要麼是,如果孩子正氣很弱,他沒有把守的士兵,他沒有正氣的反抗,即使有邪氣,它暫時也不會產生咳嗽。

如果說我們不是去幫助這個正氣,用很多寒涼的藥把這個正氣打壓下去,這個陽氣振奮不起來,無法和敵人作戰,我們就會後退一步,那麼邪氣就會再前進一步,實際上是它們就不會交戰,就不會產生咳嗽現象。這種是病治好了嗎?不是啊!

所以,央視報道的那個案例,孩子雖然每次咳嗽被強力止咳藥止咳,但是因為沒有經過排痰的過程,只是把邪氣暫時壓制而已,導致孩子最後肺部形成痰栓而切除。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這種恐懼和擔憂,會讓父母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也許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出問題了,是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及時的反省並做出改變,以免一錯再錯。

我們來看看中醫古籍裡對咳嗽的解讀,就可以發現其實咳嗽是一個症狀“有聲無痰是為咳,有痰無聲是為嗽”,它不是我們要去攻破的敵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去處理。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溼,咳而為嗽也。脾溼者,秋傷於溼,積於脾也。

——《醫學正傳》

“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溼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鬱,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從中醫角度來說外感,內傷都可以導致咳嗽,比如說外感有風寒或者風熱;內傷就是七情六慾引起的情緒,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股邪氣,肺臟要保護自己,就要把這種邪氣排出去。

西醫對咳嗽認識與中醫有相通之處,認為咳嗽是肺臟為了把肺部裡的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的一種保護措施。

那麼,我們這個肺實際上不能夠自己產生咳嗽這個動作,而是通過肋外面的肌肉收縮,壓迫肺,然後產生咳嗽這個動作,它是為了把肺裡面的東西清除出去。所以不論從中醫還是西醫來說,咳嗽這個動作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為了讓我們肺裡的邪氣,或者是痰溼,或者是有害的東西排出去,否則肺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咳嗽是保護自我的一個機制。

2

咳嗽是正邪交戰

不咳嗽有可能因為正氣被打壓

在我們上述的案例中,家長每次用藥雖然止住了咳嗽,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因為咳嗽的現象,或者生病的狀態,是表示正氣和邪氣正在打架,你有這個咳嗽症狀,它有兩個必備條件,有邪氣侵襲,也有自身陽氣或者叫正氣充足,兩方交戰以後,就會出現咳嗽現象,那麼有一方缺失的話,就像說有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要有兩個巴掌,要是這個孩子有些邪氣,同時也必須是孩子有這個正氣抵抗。

那麼缺一方都不可能有咳嗽,要麼邪氣不入侵,沒有邪氣的話,他不會咳嗽,要麼是,如果孩子正氣很弱,他沒有把守的士兵,他沒有正氣的反抗,即使有邪氣,它暫時也不會產生咳嗽。

如果說我們不是去幫助這個正氣,用很多寒涼的藥把這個正氣打壓下去,這個陽氣振奮不起來,無法和敵人作戰,我們就會後退一步,那麼邪氣就會再前進一步,實際上是它們就不會交戰,就不會產生咳嗽現象。這種是病治好了嗎?不是啊!

所以,央視報道的那個案例,孩子雖然每次咳嗽被強力止咳藥止咳,但是因為沒有經過排痰的過程,只是把邪氣暫時壓制而已,導致孩子最後肺部形成痰栓而切除。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這種恐懼和擔憂,會讓父母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也許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出問題了,是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及時的反省並做出改變,以免一錯再錯。

我們來看看中醫古籍裡對咳嗽的解讀,就可以發現其實咳嗽是一個症狀“有聲無痰是為咳,有痰無聲是為嗽”,它不是我們要去攻破的敵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去處理。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溼,咳而為嗽也。脾溼者,秋傷於溼,積於脾也。

——《醫學正傳》

“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溼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鬱,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從中醫角度來說外感,內傷都可以導致咳嗽,比如說外感有風寒或者風熱;內傷就是七情六慾引起的情緒,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股邪氣,肺臟要保護自己,就要把這種邪氣排出去。

西醫對咳嗽認識與中醫有相通之處,認為咳嗽是肺臟為了把肺部裡的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的一種保護措施。

那麼,我們這個肺實際上不能夠自己產生咳嗽這個動作,而是通過肋外面的肌肉收縮,壓迫肺,然後產生咳嗽這個動作,它是為了把肺裡面的東西清除出去。所以不論從中醫還是西醫來說,咳嗽這個動作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為了讓我們肺裡的邪氣,或者是痰溼,或者是有害的東西排出去,否則肺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咳嗽是保護自我的一個機制。

2

咳嗽是正邪交戰

不咳嗽有可能因為正氣被打壓

在我們上述的案例中,家長每次用藥雖然止住了咳嗽,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因為咳嗽的現象,或者生病的狀態,是表示正氣和邪氣正在打架,你有這個咳嗽症狀,它有兩個必備條件,有邪氣侵襲,也有自身陽氣或者叫正氣充足,兩方交戰以後,就會出現咳嗽現象,那麼有一方缺失的話,就像說有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要有兩個巴掌,要是這個孩子有些邪氣,同時也必須是孩子有這個正氣抵抗。

那麼缺一方都不可能有咳嗽,要麼邪氣不入侵,沒有邪氣的話,他不會咳嗽,要麼是,如果孩子正氣很弱,他沒有把守的士兵,他沒有正氣的反抗,即使有邪氣,它暫時也不會產生咳嗽。

如果說我們不是去幫助這個正氣,用很多寒涼的藥把這個正氣打壓下去,這個陽氣振奮不起來,無法和敵人作戰,我們就會後退一步,那麼邪氣就會再前進一步,實際上是它們就不會交戰,就不會產生咳嗽現象。這種是病治好了嗎?不是啊!

所以,央視報道的那個案例,孩子雖然每次咳嗽被強力止咳藥止咳,但是因為沒有經過排痰的過程,只是把邪氣暫時壓制而已,導致孩子最後肺部形成痰栓而切除。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絕對不是打壓孩子的正氣,掩蓋症狀。而是應該增加孩子的正氣,或者是提供能量,讓孩子能夠通過咳嗽把邪氣、痰溼排出去,排乾淨。那麼,咳嗽它自動反射就會停止,也就是說真正治好了。所以,咳嗽都有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給身體一點時間。

我們要清楚這個咳嗽的機理、原理,我們就懂得了如何去下手治療,並懂得如何去評判我們是不是把咳嗽治好了,一定要記住不要盲目止咳,要找到原因去處理,咳嗽本身被壓制下去不咳嗽了並不代表病治好了。

咳嗽並不可怕

可怕是我們用錯誤的方式,

掩蓋了這個症狀……

3

咳嗽看痰選方法

01剛感冒時白色的痰——來杯蘇葉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這種恐懼和擔憂,會讓父母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也許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出問題了,是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及時的反省並做出改變,以免一錯再錯。

我們來看看中醫古籍裡對咳嗽的解讀,就可以發現其實咳嗽是一個症狀“有聲無痰是為咳,有痰無聲是為嗽”,它不是我們要去攻破的敵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去處理。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溼,咳而為嗽也。脾溼者,秋傷於溼,積於脾也。

——《醫學正傳》

“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溼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鬱,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從中醫角度來說外感,內傷都可以導致咳嗽,比如說外感有風寒或者風熱;內傷就是七情六慾引起的情緒,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股邪氣,肺臟要保護自己,就要把這種邪氣排出去。

西醫對咳嗽認識與中醫有相通之處,認為咳嗽是肺臟為了把肺部裡的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的一種保護措施。

那麼,我們這個肺實際上不能夠自己產生咳嗽這個動作,而是通過肋外面的肌肉收縮,壓迫肺,然後產生咳嗽這個動作,它是為了把肺裡面的東西清除出去。所以不論從中醫還是西醫來說,咳嗽這個動作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為了讓我們肺裡的邪氣,或者是痰溼,或者是有害的東西排出去,否則肺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咳嗽是保護自我的一個機制。

2

咳嗽是正邪交戰

不咳嗽有可能因為正氣被打壓

在我們上述的案例中,家長每次用藥雖然止住了咳嗽,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因為咳嗽的現象,或者生病的狀態,是表示正氣和邪氣正在打架,你有這個咳嗽症狀,它有兩個必備條件,有邪氣侵襲,也有自身陽氣或者叫正氣充足,兩方交戰以後,就會出現咳嗽現象,那麼有一方缺失的話,就像說有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要有兩個巴掌,要是這個孩子有些邪氣,同時也必須是孩子有這個正氣抵抗。

那麼缺一方都不可能有咳嗽,要麼邪氣不入侵,沒有邪氣的話,他不會咳嗽,要麼是,如果孩子正氣很弱,他沒有把守的士兵,他沒有正氣的反抗,即使有邪氣,它暫時也不會產生咳嗽。

如果說我們不是去幫助這個正氣,用很多寒涼的藥把這個正氣打壓下去,這個陽氣振奮不起來,無法和敵人作戰,我們就會後退一步,那麼邪氣就會再前進一步,實際上是它們就不會交戰,就不會產生咳嗽現象。這種是病治好了嗎?不是啊!

所以,央視報道的那個案例,孩子雖然每次咳嗽被強力止咳藥止咳,但是因為沒有經過排痰的過程,只是把邪氣暫時壓制而已,導致孩子最後肺部形成痰栓而切除。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絕對不是打壓孩子的正氣,掩蓋症狀。而是應該增加孩子的正氣,或者是提供能量,讓孩子能夠通過咳嗽把邪氣、痰溼排出去,排乾淨。那麼,咳嗽它自動反射就會停止,也就是說真正治好了。所以,咳嗽都有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給身體一點時間。

我們要清楚這個咳嗽的機理、原理,我們就懂得了如何去下手治療,並懂得如何去評判我們是不是把咳嗽治好了,一定要記住不要盲目止咳,要找到原因去處理,咳嗽本身被壓制下去不咳嗽了並不代表病治好了。

咳嗽並不可怕

可怕是我們用錯誤的方式,

掩蓋了這個症狀……

3

咳嗽看痰選方法

01剛感冒時白色的痰——來杯蘇葉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與感冒同時出現的咳嗽痰多半是白色的,鼻涕是清的。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有些會覺得一吹風就頭痛,尤其是後背膀胱經循行的路線附近和脖子的後半部分會痛。

這時最好來杯蘇葉水。取蘇葉3克,入鍋;加入兩杯水,大火煮;煮沸後改小火,煮三分鐘後關火,再悶七八分鐘就可以飲用了。如果咳嗽較重,還可以加一點橘紅一起煮。

最好先吃點東西再服用,如果空腹服用,元氣不足,無法發汗,功效不明顯。

02黃色或黃綠色的痰——來點鮮竹瀝

如果出現發燒、流黃鼻涕、咳黃色甚至是黃綠色的痰,咳嗽聲音明顯變深,感覺是從胸腔裡面發出來的,且有很多像氣泡破裂一般的“嘶嘶”聲時,可以試試服用鮮竹瀝。

鮮竹瀝是竹子的汁液,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製作。取鮮竹杆,截成30~50釐米長,把兩端的竹節砍去,然後劈開,架起來,用火燒烤竹竿的中間部位,竹子的兩端會有液汁流出,這個汁液,就是竹瀝。

不能自行製作也可以去藥店買鮮竹瀝的中藥製品。另外,該藥雖祛痰效果不錯,但如果此時出現明顯的肺內感染,應儘快就醫。

03少痰但黏稠——來碗川貝燉

有些時候,在咳嗽快好時出現咳嗽沒痰或少痰,但很黏稠,往往是乾咳。

這時候你可以做份川貝燉梨,能有效緩和喉嚨不適。取川貝粉3克,梨一個;梨洗淨削皮,從頂部的三分之一處切開,將核掏空成一個梨盅;在梨盅內放入川貝粉和適量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籤固定;放入蒸鍋內隔水蒸30分鐘左右,拿出放溫,吃梨喝湯。

04感冒快好時的白色痰——試試止咳散泡

如果痰少了或變回白色,鼻涕也變清了,還稍微有點鼻塞,偶爾咳嗽幾聲,那此時可以試試用下面這個止咳散泡腳。

取荊芥3克、陳皮6克、桔梗6克、白前6克、紫菀6克、甘草6克(這是5歲以上的量,小兒酌減),熬水開鍋十分鐘即可。將藥汁兌入溫水泡腳,一天兩次,一次十五分鐘,連續泡2~3天即可。此方一定在孩子感冒痊癒時使用,若仍感冒則不可用。

05咳嗽剛好時——補脾用山藥水

"

生活中,當咳嗽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甚至把咳不咳作為好轉的標誌。但真相是什麼呢?

為什麼說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第一大誤區呢?我們先來看看央視報道的這個案例。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CCTV12:因常使用強烈鎮咳藥和亂用抗生素,從孩子肺部取出近乎於人參的東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痰,最終導致痰栓,孩子半個肺部都沒了。

所以孩子咳嗽時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止咳,咳嗽是機體正常排邪過程,不要覺得孩子吃藥不咳了就是好事,結果把痰強行留在了體內,最終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1

我們的恐慌

來源於我們對咳嗽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家長會對咳嗽深懷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為什麼咳嗽,把它當作了我們要立刻消滅的敵人。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這種恐懼和擔憂,會讓父母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它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也許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出問題了,是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停下來,及時的反省並做出改變,以免一錯再錯。

我們來看看中醫古籍裡對咳嗽的解讀,就可以發現其實咳嗽是一個症狀“有聲無痰是為咳,有痰無聲是為嗽”,它不是我們要去攻破的敵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去處理。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溼,咳而為嗽也。脾溼者,秋傷於溼,積於脾也。

——《醫學正傳》

“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溼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鬱,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從中醫角度來說外感,內傷都可以導致咳嗽,比如說外感有風寒或者風熱;內傷就是七情六慾引起的情緒,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股邪氣,肺臟要保護自己,就要把這種邪氣排出去。

西醫對咳嗽認識與中醫有相通之處,認為咳嗽是肺臟為了把肺部裡的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的一種保護措施。

那麼,我們這個肺實際上不能夠自己產生咳嗽這個動作,而是通過肋外面的肌肉收縮,壓迫肺,然後產生咳嗽這個動作,它是為了把肺裡面的東西清除出去。所以不論從中醫還是西醫來說,咳嗽這個動作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為了讓我們肺裡的邪氣,或者是痰溼,或者是有害的東西排出去,否則肺就會受到損失,所以咳嗽是保護自我的一個機制。

2

咳嗽是正邪交戰

不咳嗽有可能因為正氣被打壓

在我們上述的案例中,家長每次用藥雖然止住了咳嗽,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因為咳嗽的現象,或者生病的狀態,是表示正氣和邪氣正在打架,你有這個咳嗽症狀,它有兩個必備條件,有邪氣侵襲,也有自身陽氣或者叫正氣充足,兩方交戰以後,就會出現咳嗽現象,那麼有一方缺失的話,就像說有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要有兩個巴掌,要是這個孩子有些邪氣,同時也必須是孩子有這個正氣抵抗。

那麼缺一方都不可能有咳嗽,要麼邪氣不入侵,沒有邪氣的話,他不會咳嗽,要麼是,如果孩子正氣很弱,他沒有把守的士兵,他沒有正氣的反抗,即使有邪氣,它暫時也不會產生咳嗽。

如果說我們不是去幫助這個正氣,用很多寒涼的藥把這個正氣打壓下去,這個陽氣振奮不起來,無法和敵人作戰,我們就會後退一步,那麼邪氣就會再前進一步,實際上是它們就不會交戰,就不會產生咳嗽現象。這種是病治好了嗎?不是啊!

所以,央視報道的那個案例,孩子雖然每次咳嗽被強力止咳藥止咳,但是因為沒有經過排痰的過程,只是把邪氣暫時壓制而已,導致孩子最後肺部形成痰栓而切除。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絕對不是打壓孩子的正氣,掩蓋症狀。而是應該增加孩子的正氣,或者是提供能量,讓孩子能夠通過咳嗽把邪氣、痰溼排出去,排乾淨。那麼,咳嗽它自動反射就會停止,也就是說真正治好了。所以,咳嗽都有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給身體一點時間。

我們要清楚這個咳嗽的機理、原理,我們就懂得了如何去下手治療,並懂得如何去評判我們是不是把咳嗽治好了,一定要記住不要盲目止咳,要找到原因去處理,咳嗽本身被壓制下去不咳嗽了並不代表病治好了。

咳嗽並不可怕

可怕是我們用錯誤的方式,

掩蓋了這個症狀……

3

咳嗽看痰選方法

01剛感冒時白色的痰——來杯蘇葉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與感冒同時出現的咳嗽痰多半是白色的,鼻涕是清的。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有些會覺得一吹風就頭痛,尤其是後背膀胱經循行的路線附近和脖子的後半部分會痛。

這時最好來杯蘇葉水。取蘇葉3克,入鍋;加入兩杯水,大火煮;煮沸後改小火,煮三分鐘後關火,再悶七八分鐘就可以飲用了。如果咳嗽較重,還可以加一點橘紅一起煮。

最好先吃點東西再服用,如果空腹服用,元氣不足,無法發汗,功效不明顯。

02黃色或黃綠色的痰——來點鮮竹瀝

如果出現發燒、流黃鼻涕、咳黃色甚至是黃綠色的痰,咳嗽聲音明顯變深,感覺是從胸腔裡面發出來的,且有很多像氣泡破裂一般的“嘶嘶”聲時,可以試試服用鮮竹瀝。

鮮竹瀝是竹子的汁液,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製作。取鮮竹杆,截成30~50釐米長,把兩端的竹節砍去,然後劈開,架起來,用火燒烤竹竿的中間部位,竹子的兩端會有液汁流出,這個汁液,就是竹瀝。

不能自行製作也可以去藥店買鮮竹瀝的中藥製品。另外,該藥雖祛痰效果不錯,但如果此時出現明顯的肺內感染,應儘快就醫。

03少痰但黏稠——來碗川貝燉

有些時候,在咳嗽快好時出現咳嗽沒痰或少痰,但很黏稠,往往是乾咳。

這時候你可以做份川貝燉梨,能有效緩和喉嚨不適。取川貝粉3克,梨一個;梨洗淨削皮,從頂部的三分之一處切開,將核掏空成一個梨盅;在梨盅內放入川貝粉和適量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籤固定;放入蒸鍋內隔水蒸30分鐘左右,拿出放溫,吃梨喝湯。

04感冒快好時的白色痰——試試止咳散泡

如果痰少了或變回白色,鼻涕也變清了,還稍微有點鼻塞,偶爾咳嗽幾聲,那此時可以試試用下面這個止咳散泡腳。

取荊芥3克、陳皮6克、桔梗6克、白前6克、紫菀6克、甘草6克(這是5歲以上的量,小兒酌減),熬水開鍋十分鐘即可。將藥汁兌入溫水泡腳,一天兩次,一次十五分鐘,連續泡2~3天即可。此方一定在孩子感冒痊癒時使用,若仍感冒則不可用。

05咳嗽剛好時——補脾用山藥水

見咳就止是咳嗽應對的重大誤區

咳嗽逐漸痊癒時需要補脾健胃,推薦喝山藥水。選取山藥30克(此為5歲以上的量,小兒酌減),熬水代茶飲,連服兩三天。

若如廁時大便乾燥嚴重,煮山藥水時加入6克杏仁同煮,因為杏仁可通氣利便。注意山藥是幹品,不是菜市場裡面的山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