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1](江載芳、申昆玲、沈穎主編,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兒科學》[2](王衛平主編,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診斷標準。

1.臨床上有少尿、血尿、浮腫、高血壓。

2.2周內血清補體C3下降,4~6周逐漸恢復正常。

3.伴隨鏈球菌感染的證據,抗鏈球菌溶血菌素“O”滴度明顯升高。


(二)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專題項目中華中醫藥學會制定的《急性腎小球腎炎診療指南》[3](ZYYXH/T96-2008)。

1.風水相搏證:水腫自眼瞼和麵部開始迅速波及全身,以頭面部腫勢為著,皮色光亮,按之凹陷,隨手而起,尿少色赤,微惡風寒或發熱汗出,喉核紅腫疼痛,口渴或不渴,鼻塞,咳嗽,氣短,舌質淡、苔薄白或薄黃,脈浮緊或浮數。

2.溼熱內侵證:小便短赤,甚則尿血,水腫或輕或重,煩熱口渴,口苦口黏,頭身困重,倦怠乏力,噁心嘔吐,脘悶納差,大便黏滯不爽或便祕,常有近期瘡毒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3.陰虛邪戀證:神倦乏力,頭暈,手足心熱,腰痠盜汗,或有反覆乳蛾紅赤,鏡下血尿持續不消,水腫消退,尿色赤,大便乾結,舌紅、苔少,脈細數。

4.氣虛邪戀證:身倦乏力,面色萎黃少華,納少便溏,自汗,易感冒,或見血尿持續不消,浮腫輕或無,舌淡紅、苔白,脈緩弱。


二、治療方法

(一)辨證論治

1.風水相搏證

治法:疏風宣肺、利水消腫

推薦方藥:風寒偏重用麻黃湯合五苓散加減;風熱偏重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越婢加術湯加減。藥物組成:麻黃、桂枝、連翹、苦杏仁、茯苓、白朮、車前子(包煎)、陳皮、生薑皮、甘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咳嗽氣喘者,加葶藶子、紫蘇子、射干;咽喉腫痛者,加山豆根、玄蔘、桔梗;骨節痠痛者,加羌活、防己;發熱、汗出、口乾、苔薄黃者,加金銀花、黃芩;血壓升高者,去麻黃,加浮萍、鉤藤(後下)、牛膝、夏枯草;血尿者,加小薊、大薊、茜草、仙鶴草。

2.溼熱內侵證

治法:清熱利溼、涼血止血

推薦方藥:五味消毒飲合小薊飲子加減。藥物組成: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生地黃、大薊、小薊、滑石(先煎)、淡竹葉、通草、蒲黃(包煎)、甘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小便赤澀者,加白花蛇舌草、石韋、金錢;口苦、口黏者,加蒼朮、黃柏、黃連;皮膚溼疹者,加苦蔘、白鮮皮、地膚子;便祕者,加生大黃(後下)。

3.陰虛邪戀證

治法:滋陰補腎、兼清餘熱

推薦方藥:知柏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藥物組成: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藥、山萸肉、澤瀉、牡丹皮、茯苓、墨旱蓮、女貞子。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血尿者,加仙鶴草、茜草;舌質暗紅者,加三七、琥珀粉(沖服);反覆咽紅或乳蛾腫大者,加玄蔘、山豆根、板藍根。

4.氣虛邪戀證

治法:健脾益氣、兼化溼濁

推薦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藥物組成:黨蔘、黃芪、茯苓、白朮、白扁豆、陳皮、山藥、砂仁(後下)、薏苡仁、甘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血尿持續不消者,加三七、當歸;舌質淡暗或有瘀點者,加丹蔘、桃仁、紅花、澤蘭;汗多者,加白芍、煅龍骨(先煎)、煅牡蠣(先煎);納少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便溏者,加蒼朮、炮姜。


(二)其他中醫特色療法

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專題項目中華中醫藥學會制定的《急性腎小球腎炎診療指南》(ZYYXH/T96-2008)[3]。以下中醫醫療技術適用於所有證型。

1.針刺:主穴為水穴、水道、三焦俞、委中、陰陵泉。風水氾濫者,加肺俞、列缺、合谷;水溼浸漬者,加脾俞、足三裡、三陰交;腎虛為主者,加灸腎俞、關元、足三裡。

2.耳針:取穴肺、脾、腎、膀胱、三焦。毫針中等強度刺激,也可埋針或用王不留行貼壓。


(三)西藥治療

根據病情、風險程度,給予必要的西醫治療,可參考《諸福棠實用兒科學》[1](江載芳、申昆玲、沈穎主編,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兒科學》[2](王衛平主編,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哪年出版?)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


(四)護理調攝要點

1.飲食調理:適宜使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少時多餐,不食用過鹹、油膩食物;水腫甚者,限制水和鹽的攝入,建議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2.加強疾病常識宣教,正確認識疾病,適寒溫,及時增添衣物,預防感染。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藥新藥治療腎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療效評價標準擬定。

1.中醫證候療效標準

臨床緩解:中醫臨床症狀、體徵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

顯效:中醫臨床症狀、體徵明顯改善,70%≤證候積分減少<95%;

有效:中醫臨床症狀、體徵均有好轉,30%≤證候積分減少<70%;

無效:中醫臨床症狀、體徵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2.疾病綜合療效評價標準

治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症狀消失,合併症完全恢復,尿化驗接近正常,即尿蛋白≤0.2g/24h,尿紅細胞≤3個/HP,腎功能正常。

好轉:急性腎炎的症狀消失,即水腫消失,血壓正常,合併症好轉。尿常規紅細胞4~10個/HP,尿蛋白0.3~1.0g/24h,偶有顆粒管型,腎功能正常。

未愈:未達到好轉標準。

惡化:原有急性腎炎臨床表現仍存在或加重。如仍有高血壓,蛋白尿、紅細胞尿依舊或加劇,腎功能惡化。


(二)評價方法

1.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證候積分表

表1 風水相搏證中醫證候積分

最新版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診療方案

表2溼熱內侵證中醫證候積分

最新版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診療方案

表3陰虛邪戀證中醫證候積分

最新版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診療方案

表4氣虛邪戀證中醫證候積分

最新版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醫診療方案

2.中醫證候積分療效評定標準

證候積分率=(治療前證候積分-治療後證候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3.實驗室檢查指標

包括尿液分析、尿沉渣紅細胞計數、24小時尿蛋白、腎功能檢測等。

4.根據患者入院與出院當天病情,按照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價。



參考文獻

[1]江載芳,申昆玲,沈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王衛平.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中華中醫藥學會.急性腎小球腎炎診療指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9):128-129.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6-162.

牽頭分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

牽頭人:任獻青(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要完成人:

任獻青(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姜之炎(上海龍華醫院)

彭 玉(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張雪榮(湖北省中醫院)

宋純東(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聲明:內容來源中華中醫藥學會


編輯:竹葉

審核:蟲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