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巨匠治療脾陰虛之三:張錫純,以“粥”為劑,顧胃氣,養脾胃

中醫 山藥 食療 飲食健康 神黃中醫說 2017-06-08

名醫巨匠治療脾陰虛之三:張錫純,以“粥”為劑,顧胃氣,養脾胃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王棉娟

張錫純

張錫純,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畢生彙總《醫學衷中參西錄》。此書中治療脾陰虛,張氏指出的“淡養脾陰”的觀點,充實了“甘淡滋脾”的理論。其用藥特點如下。

名醫巨匠治療脾陰虛之三:張錫純,以“粥”為劑,顧胃氣,養脾胃

1、甘淡之品以滋脾陰,益脾氣

張氏指出:淡以養脾陰,脾陰脾氣同補。

【資生湯】是張氏治療陰虛勞熱的第一方,實則滋補脾陰方。

  • 重用山藥以健脾之陰,山藥性平不燥,補而不滯,滋而不膩;

  • 輔以白朮健運脾氣,氣陰雙補;

  • 佐以生雞內金,不但取其消食腐積,更取其以脾胃補養脾胃;

  • 又用玄蔘滋陰分,退虛熱;

  • 牛蒡子潤肺滑腸通便。

名醫巨匠治療脾陰虛之三:張錫純,以“粥”為劑,顧胃氣,養脾胃

張氏創一味【薯蕷飲】,單用山藥一味,稱其“能滋陰又能利溼,能潤滑又收澀,是以能補肺腎兼補脾胃”。

山藥入肺脾二經,《本經》稱其“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既能補陰,又能益氣,與人蔘、蓮肉、扁豆等配伍效果更能增強,故為補脾陰之良藥。

2、甘苦化陰以滋陰分,益脾胃

尤其滋培湯中芍藥、甘草合用健脾胃、滋脾陰,張氏謂:

“藥之健脾胃者,多不能滋陰分,能滋陰分者,多不能健脾胃,此方中芍藥、甘草同用,何以謂能兼此二長?……究之,芍藥之味苦酸皆有。……若取其苦味與甘草相合,有甘苦化陰之妙(甘苦化陰說始於葉天士),故能滋陰分。若取其酸味與甘草相合,有甲己化土之妙(甲木味酸己土味甘),故能益脾胃。此皆取其化出之性以為用也。……若與甘草同用,則為滋陰之品。”

3、喜用食療,尤善用粥劑顧胃氣,養脾胃

張氏精於藥理,食療組方遵循“取其藥性化合,借彼藥之長以濟此藥之短”的原則。

食療中尤以“粥”為劑者,見【珠玉二寶粥】將山藥、薏苡仁等分並用清補肺脾,並強調若單用山藥,久則失於粘膩;單用薏苡仁,久則失於淡滲,且不能久服常用。

故兩者相配則達補而不滯之功。張氏認為“雖為尋常食品,用之得當能建奇功”,藥食制粥,劑型簡便,老幼咸宜,既能治病,又無弊病產生,且能獲得顯著效果,堪稱一大特色。

討論

張錫純提出“淡養脾陰”的觀點,充實了“甘淡滋脾”的理論,食療組方並尤以“粥”為劑者,既可治病,又能久用,顧護胃氣,滋養脾陰,更有特色。

吳澄、張錫純、繆希雍等諸位醫家,雖然遣方用藥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各有側重,各有獨到之處,然其治療原則,皆宗《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脾欲甘”之說,均守《素問·刺法論》中“欲令脾實……宜甘宜淡”之訓。

名醫巨匠治療脾陰虛之三:張錫純,以“粥”為劑,顧胃氣,養脾胃

選藥甘淡甘平之品為君,其性沖和無毒,以土感性而類之,故能入脾經而補脾。且都選擇了山藥,歷代醫家對其推崇備至,明代周慎齋謂:“用四君加山藥引入脾經,單補脾陰,再隨所兼之證而用之。”

李時珍《本草綱目》引吳綬雲曰:“山藥入手足太陰,補其不足,清其虛熱。”

山藥尤受張錫純的青睞,可見此藥為補脾陰的重藥。脾陰足則他髒得濡,正氣得養,百疾乃除,此乃培土以灌四髒之法也。然脾陰之證在臨床上表現十分複雜,如果辨證不佳,往往容易延誤病情。故應在脾陰學說的總則指導下,採用不同的方法,靈活機動進行治療。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