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經方來治療咳嗽?從理解這幾味中藥開始!

中醫 中藥 呼吸道疾病 藥品 醫師黃繼斌 2017-03-26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45)

特別說明,文中中藥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寫在前面的話

咳嗽是最難治療的症候之一。

導致咳嗽的病因太多了,而“咳嗽”本身是人體呼吸道清除“分泌物”或“異物”的一種保護性動作,目的是為了清除“呼吸道異物”,若病因不除,咳嗽就很難好。

後世治療咳嗽,立論龐雜,喜歡一堆止咳藥如款冬花,紫菀,百部,白前拼在一起,更有甚者,加上“御米殼”,可是往往咳嗽就停住那麼幾分鐘,很快會復燃。

我以前也深受這種思想之害,聽聞東北的滿山紅葉止咳效果好,就千里迢迢購來使用,一用下來,哎呀,即時效果真好哪!可是病情卻會變得更綿長!

若只是著眼於“止咳”,中藥不可能是西藥的對手,人家已經弄出了“中樞性鎮咳藥”,無論年紀大小,一口“福爾可定口服液”喝下去,咳嗽就能休停很久。

可我去看經方家的醫案,比如大陸胡希恕先生的,香港李宇銘先生的,日本大塚敬節先生的,常會呆如木雞,原來咳嗽可以這樣治療!

伴有表證的咳嗽,用桂枝湯,桂枝加半夏厚朴湯或者小青龍湯等幾劑藥物下去;內生的咳嗽,用苓甘五味姜辛湯或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之——幾乎不用什麼止咳藥物,便能咳嗽大減。

咳嗽本是由於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而成。

經方治療咳嗽,並非著眼於鎮咳,而是通過辯證求因,調節氣機的升降出入,來治療咳嗽。

怎麼用經方來治療咳嗽?從理解這幾味中藥開始!

調節肺、腎、膈的最核心的幾味藥

肺位於五臟之巔,被稱為華蓋,腎位於五臟底部,膈位於它們之間。

以中醫的視野來看,肺的宣散肅降,膈的上下活動,腎的納氣固攝構成了人體的呼吸活動。

肺氣肅降(吸氣) → 膈收縮下降 → 腎納氣 → 肺氣宣散 (呼氣)→ 膈鬆弛上升=人的呼吸過程。

經方要調節氣機的升降出入,離不開調理肺、腎、膈。

現在我們來談談調理它們的核心藥物。

加強肺氣肅降的藥物:

苦杏仁

味苦,微溫,治咳逆上氣,有小毒。

能促進肺氣由肺到心下肅降。

葶藶子

味辛寒,治癥瘕積聚結氣。

能引導肺氣:

由肺向心下肅降;再由心下向膀胱、大腸肅降。

大黃

味苦寒,下瘀血血閉,破癥瘕積聚。

具有猛烈的下氣作用,並可盪滌腸胃,推陳致新。

此下氣作用,可以驅除肺、胸下、大腸之間的溼熱,痰飲,食積。

怎麼用經方來治療咳嗽?從理解這幾味中藥開始!

厚朴

味苦溫,治中風傷寒頭痛,主溫中,益氣,消痰,下氣。

可下氣,除滿。

這四味藥,肅降的作用,一味比一味厲害。

加強腎納氣作用的藥物

五味子

味酸溫,益氣,治咳逆上氣。

五味子味酸,可收斂全身的氣陰,有助於腎的固攝,納氣,促進膈的收縮,從而止咳,定喘。

由於收斂之力太強,治療外感時,應與乾薑,生薑,麻黃搭配。

怎麼用經方來治療咳嗽?從理解這幾味中藥開始!

山茱萸

味酸平,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

能通過固攝下焦之腎,使腎氣、腎陰得以充實。

加強肺氣宣散的藥物

麻黃

味苦溫,之中風傷寒頭條,五臟邪氣緩急。

能提高肺的宣散作用,使得肺、胸、膈、皮部之間的邪氣向外宣散。

桂枝

味辛溫,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

能使胃氣外達肌部,宣散肺氣。

黃芪

味甘微溫,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補虛。

大劑量使用時,有宣散胃氣補肺氣,宣散肺氣至肌表的作用,被稱為虛證的麻黃。

判斷肺的宣散、肅降功能異常的腹診方法

怎麼用經方來治療咳嗽?從理解這幾味中藥開始!

從劍突向咽喉方向按壓膈中部

出現以呼氣困難為主的症狀:肺的宣散功能失調。

出現以吸氣困難為主的症狀:肺的肅降功能異常。

呼氣,吸氣都困難:肺的宣散、肅降功能整體失調。

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將一切探索,如何把上述藥物,組合起來,運用到各種類型的咳嗽中去。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一個堅持手工、慢速、寫作中醫的地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