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經方甘姜苓術湯治療多年腰痛——驗案分享

中醫 茯苓 白朮 甘草 神黃中醫說 2017-05-10

應用經方甘姜苓術湯治療多年腰痛——驗案分享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出自《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篇:“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該方能溫運祛溼,治療腰部溼冷疼痛之證。

【歌訣】

腎著湯內用乾薑,茯苓甘草白朮襄,傷溼身重與腰冷,亦名甘姜苓術湯。

方中以乾薑為君,溫中祛寒;茯苓為臣,淡滲利溼。二者配合。一溫一利,溫以逐寒,利以滲溼,寒祛溼消,病本得除。佐以白朮,健脾燥溼,俾脾氣健運,則溼去而不得聚。使以甘草,調和脾胃,而理中州。

應用經方甘姜苓術湯治療多年腰痛——驗案分享

典型醫案一則

患者:女,56歲。

初診:8月1日。患者自訴腰困腰涼8年餘,腰際一圈困重不適,如坐水中,納食如常,大便偏幹日一行,小便調,睡眠欠寧,難以入睡,口不幹,偶有面部烘熱感。

舌脈:舌淡紅苔少,有小裂紋,脈象沉滑。

證治:屬心腎不交證,由心火獨亢於上,腎水不能上濟而成虛熱陳寒之象。主方選用腎著湯溫運祛溼,輔用三才封髓丹以治。

處方:生甘草10g,乾薑6g,茯苓15g,茯神15g,生白朮45g,黨蔘12g,天門冬9g,生地15g,黃柏9g,砂仁9g。7劑,水煎服。

二診:8月8日,腰腿已和,大便通暢成形,每日1行,納可,唯仍難入睡,偶見有目癢、左脅下隱脹不適.

舌脈:舌淡紅變有齒痕,苔薄白微黃,脈沉緩。

效不更方,予以原方進退調治。

處方:生甘草6g,乾薑3g,茯神30g,生白朮30g,黨蔘12g,天門冬9g,生地15g,黃柏6g,砂仁6g,山藥15g,杭菊花12g,清半夏9g,夏枯草9g。7劑,水煎服。

三診:8月14日,訴腰腿已無所苦,左脅下亦和,目癢漸少,大便通暢成形日一行,遇事則難以入睡,易醒,醒後再難入眠,能納。

舌脈:舌淡紅苔薄黃,脈沉緩。

諸症都好,然遇事心煩,宜佐以調肝安神之方,於腎著湯基礎上,加用酸棗仁湯以觀後效。

處方:生甘草6g,乾薑6g,茯苓9g,生白朮30g,酸棗仁9g,知母9g,川芎3g,柴胡9g,杭白芍9g,枳實9g,焦六曲9g。7劑,水煎服。

應用經方甘姜苓術湯治療多年腰痛——驗案分享

【按】:腎著湯,即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簡稱甘姜苓術湯),本方所治之腎病,非腎之本髒為病,乃寒溼外襲,痺著於腰部所致。腰者,腎之府,故以“腎”名之。本例患者所患之疾,與前人所述並無二致,故能如矢中的,獲得捷效。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