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承氣湯治療腦病心得體會分享

中藥 中醫 睡眠 藥品 神黃中醫智庫 2017-08-02

中醫大承氣湯治療腦病心得體會分享

大承氣湯是通腑瀉熱之代表方,主要用於溫熱病熱結腑實證,也是目前神經內科臨床的常用方劑,主要用於急性腦血管病、中樞神經感染性疾病、中毒性腦病、感染性精神障礙、躁狂症等。若熱結腑實,或痰熱腑實,氣機壅滯,腑氣不通,或痰熱上擾清竅,出現昏迷、譫妄、躁狂、亢奮等精神神志異常,伴有大便不通,腹部脹滿,口氣臭穢,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時,常用此方加減。

中醫大承氣湯治療腦病心得體會分享

升降氣機,司在中焦。胃司降濁,陽明胃腸,通聯上下,為氣機特別是濁氣下降之道路。胃腸壅滯,氣機升降失司,濁氣不降,壅滯結聚,形成痰、火、瘀、滯等致病因素,成為中風病以及其他腦病內在的發病基礎。氣機壅滯,大腸傳導失調,糟粕內停,腑氣不通,從而加重了風、火、痰、滯、瘀、宿食、燥屎等病理產物的堆積,最終導致氣機逆亂,邪氣、濁氣上犯清竅的病機變化。中焦通上連下,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故中風病之氣機逆亂,首先表現為中焦氣機升降失司。故欲醒其神,當先降濁,欲降濁氣,必調陽明胃腸氣機。

通腑可以降濁,降濁則能醒神,因此通腑瀉熱化痰是急性中風的主要治法。熱結腑實,瀉熱通腑必用大黃。大承氣湯以大黃、枳實為主藥。大黃苦寒,色黃氣香,長於入中焦、暢利脾氣,復具瀉火、散瘀、活血之力。枳實辛苦,入脾胃大腸經,能升清降濁,為暢利中焦,調理氣機之佳品。因而,大黃、枳實、枳殼是急性中風調理氣機之首選藥物。

中風閉證較多,大承氣湯適用於伴有陽明腑實證的患者。閉責邪實,治療應祛邪開竅,凡屬熱證,皆可於對證方中加大黃。若肝陽暴張,陽升風動,氣血上逆,挾痰上蒙清竅,於涼肝熄風潛陽藥中加大黃。陽明腑實兼痰熱閉竅,可仿《溫病條辨》牛黃承氣湯。中風病痰熱腑實證應儘快應用通腑法,一可通暢腑氣,祛瘀達絡,敷布氣血,使半身不遂等症狀進一步好轉;二可清除阻滯於胃腸的痰熱積滯,使濁邪不得上擾神明,氣血逆亂得以糾正,達到防閉防脫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陰,以防陰劫於內,陽脫於外。

中醫大承氣湯治療腦病心得體會分享

胃絡通心,胃熱可以擾亂心神,此時,通腑調氣,瀉熱降濁,即能寧心安神。臨床所見,陽明腑氣不通,氣機壅遏,津液結滯形成痰濁,日久化熱,痰熱、痰火內結,擾亂神明,易發生失眠、頭痛、煩躁、躁狂等。臨床失眠、躁狂的患者,若面赤垢濁,口氣穢惡,不食不便,舌質紅或絳,苔黃濁膩,脈滑有力,用大承氣湯合礞石滾痰丸、生鐵落飲加減治療,常獲良效。

大承氣湯為陽明胃熱熾盛熱結腑實證而設,熱盛最易導致陰津耗傷,而苦寒之品雖能瀉熱,用之不當則極易損傷陰液,故應用本方,首先強調辨證準確;其次,應中病即止,勿過劑傷正;第三,腑氣未通,熱邪、濁氣未盡,陰液已傷,當參照後世溫病醫家之增液承氣湯、黃龍湯、新加黃龍湯,通腑瀉熱降濁與生津救陰並重。臨證常加麥冬滋陰生津,清心除煩;加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火與元氣不兩立,陽明熱熾,飲食少進,火盛傷氣,表現為精神異常,神志障礙,精神疲憊,形神萎頓,懶言懶動,舌質紅少津,苔黃燥,脈虛數。治療當通腑瀉熱與益氣培元並舉,其要在人蔘與大黃為伍,有瀉不傷正、補不礙邪、瀉下與補益相得益彰之妙。《辨證奇聞》謂冬月傷寒,譫語發潮熱,以承氣湯下之不應,脈反微澀,用人蔘一兩,大黃一錢,名曰人蔘大黃湯。譫語潮熱為急下之徵,不下不足以祛邪,微澀之脈,是氣液俱損,妄下反傷其正,故於大力益氣補虛扶正之中,兼瀉熱通下,以求立足於不敗之地。

中醫大承氣湯治療腦病心得體會分享

因本方瀉下之力猛,在使用時應把握分寸,所謂“得下,餘勿服。”臨床使用本方時應注意其煎煮方法,即後下大黃以取氣銳力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