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草二皮湯薰洗治療關節腫痛經驗

中藥 中醫 丹蔘 藥品 中醫骨科筆記 2017-05-08

二草二皮湯薰洗治療關節腫痛經驗


婁多峰教授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從事風溼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70年,創造性地提出了中醫風溼病“虛邪瘀”理論,總結出治療頑固性風溼病的有效方藥和康復、調攝方法,形成一套理法方藥完備的中醫風溼病診療體系。

二草二皮湯是婁多峰教授經過長期探索、總結出來的治療風溼病關節腫痛的經典外洗方,現將該方及臨床運用經驗總結如下。

風溼病所致的關節腫痛,薰洗治療當以祛風除溼、消腫止痛為主,再結合關節所表現的寒、溼、熱、瘀等症狀,佐以祛邪或化瘀藥,靈活施治,婁多峰教授自擬二草二皮湯薰洗治療效果明顯。


藥物組成:

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海桐皮各60g。

加減:

患處腫脹明顯、肢體沉困者,加萆薢、防己;

患處發冷、膚色淡暗者,加細辛、川烏、草烏、桂枝;

患處紅腫熱痛較重者,加大黃、芒硝、梔子;

關節腫脹、僵直屬頑痰凝結者,加白芥子、半夏;

患處刺痛、膚色紫暗等症狀者,加蘇木、丹蔘、生乳香、生沒藥;

肌肉萎縮、關節內有響聲等症狀者,加木瓜、威靈仙、老鸛草。

操作時用紗布包上藥(或散煎),置搪瓷盆(桶)等容器內,加水2500~5000mL,用大火煮沸,再用中火煎15~20min,趁熱用藥液的蒸氣燻蒸患處,並用2條毛巾浸藥液交替熱敷。

若手足小關節腫痛,待藥液的溫度降至能夠耐受時,可將藥液倒入電加熱足浴盆中,溫度設定為38℃,直接浸洗手足。

患者自覺微微汗出即可,不可過汗,每次薰洗30~60min,每日1~2次,翌日仍用原藥液加熱薰洗。藥液少時,適量加水。每劑藥在春秋兩季可連續使用2~3d,冬季可連續使用3~5d,夏季可連續使用1~2d。連續用藥2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後,可休息3d,然後進行下一個療程。

治療時需注意水溫,避免汗出過多,多汗可致體虛,使病情加重。老年人、兒童及病情嚴重者,需在他人協助下完成,以免造成燙傷。皮膚敏感、有外傷性創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禁用本方。薰洗後立即揩乾皮膚,勿受風寒侵襲。本方適用於肘、膝及其以下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的風溼病。


病案舉例

患者,女,45 歲,2014 年 5 月 20 日初診。

主訴:漸進四肢多關節腫痛1年。

患者1年前因受涼出現雙手近指關節腫痛,漸出現雙腕、雙踝、雙膝關節腫痛,經西藥治療,效果一般。現症見:雙手近指關節腫痛、局部色暗,晨僵半天,雙腕、雙膝腫痛,腫處發熱,下蹲及上下樓梯時,雙膝疼痛明顯,乏力,盜汗,口乾苦,易上火,納食可,二便調。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實驗室檢查:

紅細胞沉降率60 mm/h-1,類風溼因子 130.69 IU/mL-1,抗鏈球菌溶血素“O”169.86 IU/mL-1,C- 反應蛋白22.25 mg/L-1。

輔助檢查:

雙手、雙膝X線片:雙手部分近端指間關節及掌指關節間隙狹窄,雙手近端指間關節及雙腕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雙膝關節間隙狹窄,雙膝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

西醫診斷:類風溼關節炎

中醫診斷:頑痺(溼熱瘀阻、陰液不足)

治法:

治宜清熱除溼,滋陰祛瘀。予口服藥熱痺清片3 ~8 片、舒督丸5g,每日次。

外洗方:伸筋草60g、透骨草60g、五加皮60g、海桐皮60g、大黃45g、芒硝60g、丹蔘30g、生乳香30g、生沒藥30g。2 劑,水煎外洗患部。每日2次,每劑2d。

2014年5月26日二診,關節疼痛及腫脹明顯減輕,雙手近指關節晨僵時間縮短,膚色變淡,局部溫度降低。中成藥繼服,外洗方守方5劑外洗以鞏固治療。

2014年6月8日三診,關節腫痛消失,局部無熱感,雙手近指關節膚色接近正常,雙膝關節可下蹲。1年後隨訪症狀無復發。


按語:

本案為頑痺,證屬溼熱瘀阻、陰液不足。從虛、邪、瘀三者來看,邪為主,虛、瘀為次。其中邪以溼熱為主,瘀為血瘀,虛以陰虛為主。所以口服熱痺清片養陰清熱通絡,舒督丸滋補腎陰,並且在二草二皮湯祛風除溼、消腫止痛基礎上加大黃、芒硝清熱利溼、消腫以緩解關節腫脹及局部發熱症狀;丹蔘、生乳香、生沒藥活血通絡止痛以緩解關節疼痛。二草二皮湯外洗可活血消腫;患者陰虛症狀亦明顯,故加內服藥以補虛清熱。補虛清熱、化溼祛瘀相結合,收效顯著。

小結

方解:

二草二皮湯具有祛風除溼、消腫止痛之效。

方中透骨草味甘、辛、溫,入肺、肝經,具除溼舒筋、活血止痛之功;

伸筋草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祛風散寒、除溼消腫、舒筋活血;

海桐皮味苦、辛、平,入肝、脾經,祛風除溼、通絡止痛;

五加皮味辛、微苦、溫,入肝、腎、脾經,祛風邪、除水溼、定痛消腫。

中藥薰洗療法是利用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進行燻蒸、淋洗、浸泡的一種傳統治療方法。藉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作用於機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治療通過蒸汽和熱水的滲透途徑,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變組織,發揮藥物及物理溫熱作用,而使風寒溼等邪驅除於體外,從而治療疾病和改善關節功能。


友情提示:文中引用醫案、方劑素材來源於“中醫智庫”APP,希望獲得更多名家醫案,方解,請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智庫”下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