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中醫 痛風 薏苡 養生 神黃中醫說 神黃中醫說 2017-09-25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瞭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黃春林教授認為痛風的基本病機為脾腎虧虛,急性發作期屬於溼熱痺阻,慢性期屬於溼瘀痺阻,治療需分期而治,並且結合現代藥理,使用對痛風及痛風性腎病有效的藥對治療。

常用的藥對及其功效為:百合—山慈菇—龍膽草清熱解毒燥溼,為痛風急性期基本藥對;土茯苓—薏苡仁—秦皮清熱力較弱,但降洩濁毒、通利關節之力專,為慢性期降尿酸藥對。菟絲子—女貞子增強滋養肝腎之功;黃芪—淫羊藿兩藥相須為用,脾腎並補。

2 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2.1中藥性味與配伍功效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能降洩濁毒,通利關節。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土茯苓

薏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有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膿之功。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薏苡仁

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乾燥樹皮。味苦、澀,性寒,歸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溼之力。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秦皮

三藥中只有秦皮性寒,其餘兩藥性較平和。三藥甘淡滲溼,清熱力較弱,而降洩濁毒,通利關節之力專,為慢性期降尿酸藥對。

2.2方解

黃春林教授認為在痛風發作的慢性期,由於正氣的虧虛加上外邪久留,熱蒸溼阻,病情纏綿,終至氣機壅塞,脈絡不通,因而產生了新的病理產物,溼釀成痰,血停成瘀。

痛風的慢性遷延期,新的病理產物在體內纏綿不去,痰瘀互結,進一步損傷正氣,形成了“身體羸瘦,獨足腫大”的“尪痺”。故痛風的慢性期治療以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為法。土茯苓降濁解毒利溼,疏經通絡;薏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秦皮清熱燥溼,通利關節,三藥同屬清熱化溼藥物,合用降洩濁毒,通利關節。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現代藥學研究表明,清化溼熱藥大多含甾體皁甙,能抑制炎性介質釋放和白細胞趨化,從而起到消炎止痛作用;且化溼利溼藥多為鹼性,可鹼化尿液,改善人體內環境,同時可能通過抑制腎小管再吸收功能而有較強的利尿和加快尿中成分排洩的作用。亦有臨床報道秦皮和土茯苓具有一定的協同降低尿酸作用,同時薏苡仁通過利尿而具有降尿酸的作用,故三藥合用可增加尿酸的排洩。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三)菟絲子、女貞子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瞭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