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唐珏作品《動物算法》,通過對動物進行另一種不同的感官刺激實驗,試圖建立人類與動物的一種

宋院長表示,如果作為教育部的研究型的一流大學,卻始終停留在老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當中,那和山東藍翔技校沒有區別。大學是有層級之分的,是培養技工式的人物,還是培養研究型人才,這是不同的定位。“央美作為教育部設立的‘雙一流’專業院校,設計學院作為藝術類唯一一個‘雙一流’學院,我們更加要站在國家的高度、未來全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上思考教育的本質問題,而不應該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央美設計學院對畢業生的期待是怎樣的?

“大學培養人才如果以找到工作為目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我們就是要培養現在找不到對應工作的人才。”

打通並任選專業以後,可能不少學生還會無所適從——沒專業了怎麼辦?畢業以後幹什麼?面對這些疑問,宋院長不禁憤慨,中國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最不好的影響就是讓許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今天我獲得了專業學位、找到了工作、賺到了錢就可以了,很多人只顧這些眼前利益,而缺乏戰略思考的眼界。”

宋院長強調,大學培養人才如果以找到工作為目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重點大學不應該和藍翔技校一樣,100個畢業生有99個找到工作了,但都是去給工廠打工去了;重點大學的任務應該是培養研發創造、制定規則的人才——“我們就是要培養找不到工作的人,逼著他去創業。”以汽車交通行業為例,汽車設計在傳統學科當中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如果學生還停留在創作酷炫美麗的汽車造型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該去要研究未來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或者是未來智能化城市模式下的出行方式。在設計學院,今年有一名研究生進行了量子計算的研究,雖然並不算成熟,但他已經努力地往這個方向去發展研究,而這就是央美期望並且在努力培育的人才方向。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唐珏作品《動物算法》,通過對動物進行另一種不同的感官刺激實驗,試圖建立人類與動物的一種

宋院長表示,如果作為教育部的研究型的一流大學,卻始終停留在老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當中,那和山東藍翔技校沒有區別。大學是有層級之分的,是培養技工式的人物,還是培養研究型人才,這是不同的定位。“央美作為教育部設立的‘雙一流’專業院校,設計學院作為藝術類唯一一個‘雙一流’學院,我們更加要站在國家的高度、未來全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上思考教育的本質問題,而不應該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央美設計學院對畢業生的期待是怎樣的?

“大學培養人才如果以找到工作為目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我們就是要培養現在找不到對應工作的人才。”

打通並任選專業以後,可能不少學生還會無所適從——沒專業了怎麼辦?畢業以後幹什麼?面對這些疑問,宋院長不禁憤慨,中國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最不好的影響就是讓許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今天我獲得了專業學位、找到了工作、賺到了錢就可以了,很多人只顧這些眼前利益,而缺乏戰略思考的眼界。”

宋院長強調,大學培養人才如果以找到工作為目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重點大學不應該和藍翔技校一樣,100個畢業生有99個找到工作了,但都是去給工廠打工去了;重點大學的任務應該是培養研發創造、制定規則的人才——“我們就是要培養找不到工作的人,逼著他去創業。”以汽車交通行業為例,汽車設計在傳統學科當中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如果學生還停留在創作酷炫美麗的汽車造型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該去要研究未來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或者是未來智能化城市模式下的出行方式。在設計學院,今年有一名研究生進行了量子計算的研究,雖然並不算成熟,但他已經努力地往這個方向去發展研究,而這就是央美期望並且在努力培育的人才方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本年度各大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已經陸續閉幕。在今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畢業展上,每件畢業作品的專業邊界似乎都難以辨認,它們跨越融合了平面、產品、空間、服裝等多個領域;有時候,這些作品甚至會令人忘記這是設計學院的畢設展——更多的畢業生們摒棄了對於單一概念的呈現,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來討論某一社會議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在這次畢設展的背後,是央美設計學院所經歷的4年課程改革,參加這屆畢設展的學生是課改後第一屆畢業生,也是4年前經歷備受爭議的“棒棒糖”入學試題的一代。從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實踐轉化為一種跨邊界或自定邊界的社會實踐。當跨界、科技、創新等議題在設計行業日益引起熱議,央美設計學院則將其真切融入到教育及課程改革當中。藉著本次央美畢業展媒體發佈會的機會,Design360°與央美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從社會背景、專業分科、畢業設計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現在及未來的設計教育問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宋協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館特聘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評審專家。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從社會背景出發,未來的設計師應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

當談論設計教育,我們需要先從社會變化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時代的轉變。宋協偉院長談及,今天大數據的信息工業革命已經令產品與功能的分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以及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變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由此設計在今天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涉及了所有的科技和產品本身的變革。

未來的設計師肯定不是像過去那樣按領域去劃分成工業、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師,而是以一種具備綜合能力的身份介入到社會經濟生產力的體系中,類似現在介入到納米技術、人體器官等這方面的設計師。將來要培養的人才肯定是具備綜合能力、戰略高度、全球領導力的人才,是未來行業的制定者。而培養這樣的人才則需要配備相應的設計教育系統,這也就引發出了設計教育改革的命題。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意識。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孫溥鍵作品《深度邊緣》,表達大腦對情緒變化之後和謠言對個體影響之後的效果去向何方的反思

設計領域劃分已變,如何重新理解設計的專業分科?

“未來的學科可能會越來越模糊,中國大學目前對於學科定義的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在眼下的常規市場已經逐步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過去的設計傳統學科是否還會存在呢?宋院長認為,未來的學科可能越來越模糊,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大學都在對過去的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觀念進行再梳理,從國外大學的專業設定來看,就連“專業”或者“學科”這兩個來自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詞對現在來說都未必適用了。他舉例說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有一門合作課程叫做“創新工程設計”,但“創新工程設計”很難被看作是一個學科或者專業。而對於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前沿領域的企業來說,都是新興學科人才組建出來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用過去的專業性來束縛他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策劃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對中央美術學院而言,他們正在努力做這一方面的分析、嘗試,可能在未來建立的方向當中,學科未必稱為“學科”,而是被看作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比如說,央美設計學院在過去建立的“數字媒體”專業,在國外的大學裡並不是一個專業,而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手段,任何工作室和個人、學科都可以使用數字媒體軟件技術來服務。但在中國把它當作一個專業,這是大學對於學科定義的一次誤解,直到今天還對很多人造成一些誤導。

因此設計學院的教改將打破傳統學科的專業壁壘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打破專業壁壘取消的是專業的管理和結構模式,突破的是專業劃分帶來的限制和禁錮,而非不要專業。目前設計學院已打通專業劃分,從“以學科為基礎”轉向“以問題為基礎”,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並進。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設計學院教改 3.0 版中,加入了設計調研課程與開源編程課程

在央美,設計學院的學生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畢業的專業方向。在一二年級,他可以選擇7、8個不同專業的課程,在最後一年再選擇出口方向。到了大四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一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這個教師有一個專業方向,如果希望選擇這位教師作為畢設導師,那麼在前三年選擇的三十門課中要至少完成該專業方向的5門基礎課程,這是一種對專業管理模式進行的結構改變。過去不同專業學生互不干涉,各自為陣,在央美設計學院,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相互聯通、互相幫忙,同時學生對學業又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設計學院教改後,目前有哪些轉變與成效?

“在央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教改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目前教育認知對學科的定位依然是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不僅滯後於國際教育理念,在國內的所有生產關係、經濟市場中也落後於社會企業發展需求。所以宋院長坦言,央美的設計教育改革會受著一定程度的限定。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學院的改革落足於對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或對單位的定位進行改變,他們取消了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模式,只保留主任這一職位,將所有教師組成為一個專家庫,主任排課的時候根據課程的需求安排老師的課程,這樣的核心轉變目標就是讓大學回歸到為學生服務的,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呂兢一作品《消失的體溫》,通過設計可以隱藏於熱敏成像儀的藤甲隔熱服,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安

在過去的大學,學生幾乎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思考,開學後只需按照發下來的課表上課,但在今天的設計學院,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談及改革得到的主要成果,宋院長從以下4個方作出了總結:

第一個成果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學的第一週便是選課周,通過自主選課,學生自我規劃的習慣便會慢慢培養起來。雖然今天一些學生依舊會很盲目徘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從剛入學我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條件與環境,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第二個成果則是“教師資源共享”。在所有專業打通了之後,由設計學院老師所組成的專家庫變成了教師資源共享。在學生自主選課的情況下,無論是擅長科技領域的教師還是精通傳統工藝領域的教師,在設計學院的專家庫中都是一視同仁,沒有高低之差,教師在這僅僅是由學生來進行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蒙冰作品《留守兒童的奶茶店》,通過設計一個和鄉村奶茶店進行聯名的奶茶品牌,為鄉村留守青

第三個則是由教育系統調整引起的教育空間重組。比如教學樓裡的一個空間本來有視覺傳達、服裝、產品等的專業使用劃分,而這個空間現在進行統一管理,原來的專業技術工作室——比如說時裝的縫紉間、產品的機械間——變成一個共享的製作性工作室,之後根據不同的課程來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擁有不佔有”——所有的教室和工作室學院統一收歸管理,變成流動和共享空間。

這也促成了第四個成果,即行政體制改革,在原來的設計學院,教師按專業工作室劃分,定崗定編,實行合同制,各個專業各自配備教輔,在這種的情況下,教輔的工作量增大。而現在則實行一個年級配備一位教輔,他負責統籌這個年級的所有教學管理工作,這樣設計學院的行政崗位得到了精減,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推進。在新的行政體制下,宋院長形容到:“所有老師去上課,由你自己去選定教室,學生老師都在app上選課和選教室,教學樓的公共空間平常人都滿滿的坐在這裡上課聊天,老師給學生進行輔導,包括走廊兩側的沙發,一下就改變了學生學習交流的關係,空間就激活了,這也驗證了第三點的改革成果。”

在教改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畢業設計?

“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結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畢業設計作品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呈現窗口。對於設計學院19屆的本科畢業生,他們創作的命題是需要閱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相關資料,然後從中覺察當今的設計、產業、經濟等領域有哪些問題,與此同時去運用任意一種設計專業技能來完成畢業設計。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在以往各個學校的畢業展中,經常會有“網紅”作品的出現。但宋院長並不認為“網紅”是一個好概念。在宋院長看來,在中國,“網紅”容易顯得特別廉價低端,這反映出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太快,對文化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也缺乏足夠強的責任感,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廉價的事情和現象。網紅只是一時現象,很難成為氣候。而回歸到畢設展的本質,宋院長強調畢業展不是終極目的,一個好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全能的,就像耶魯大學培養的是未來總統人選。而畢業展只是人生中職業學習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要看它的形態做得多麼美麗,要看它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觀念,對未來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這個是最重要的。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現場

教改至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針對教師們各自能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

無論在哪個領域,推行改革都必定會遭遇阻力與困難。對於教學改革,很多學院可能會面對經費不足、教育制度改革、時間早晚等問題。但宋院長坦言,以上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優化設計學院的教師團隊,讓教師們瞭解熟知教學改革的意義,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中來。在實際工作當中,宋院長稱“設計學院教學工作由本院教師、外請教師、特聘教授共同完成教學和科研實踐的任務,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教師仍然帶著一種對學科定位本身的權益,堅守其中,不願打破自身的舒適圈。我想這是最大的痛點,這些問題很難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去進行改變,要能靠一代代人的更新換代去打破這個局面,打破大家所固有的觀念,要結合時代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唐珏作品《動物算法》,通過對動物進行另一種不同的感官刺激實驗,試圖建立人類與動物的一種

宋院長表示,如果作為教育部的研究型的一流大學,卻始終停留在老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當中,那和山東藍翔技校沒有區別。大學是有層級之分的,是培養技工式的人物,還是培養研究型人才,這是不同的定位。“央美作為教育部設立的‘雙一流’專業院校,設計學院作為藝術類唯一一個‘雙一流’學院,我們更加要站在國家的高度、未來全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上思考教育的本質問題,而不應該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央美設計學院對畢業生的期待是怎樣的?

“大學培養人才如果以找到工作為目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我們就是要培養現在找不到對應工作的人才。”

打通並任選專業以後,可能不少學生還會無所適從——沒專業了怎麼辦?畢業以後幹什麼?面對這些疑問,宋院長不禁憤慨,中國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最不好的影響就是讓許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今天我獲得了專業學位、找到了工作、賺到了錢就可以了,很多人只顧這些眼前利益,而缺乏戰略思考的眼界。”

宋院長強調,大學培養人才如果以找到工作為目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重點大學不應該和藍翔技校一樣,100個畢業生有99個找到工作了,但都是去給工廠打工去了;重點大學的任務應該是培養研發創造、制定規則的人才——“我們就是要培養找不到工作的人,逼著他去創業。”以汽車交通行業為例,汽車設計在傳統學科當中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如果學生還停留在創作酷炫美麗的汽車造型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該去要研究未來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或者是未來智能化城市模式下的出行方式。在設計學院,今年有一名研究生進行了量子計算的研究,雖然並不算成熟,但他已經努力地往這個方向去發展研究,而這就是央美期望並且在努力培育的人才方向。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央美設計院長:我們就是要培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設計人才

設計學院畢業生胡博作品《The New City Crosser》,從“可移動空間”的維度出發,探討

宋院長總結,將來中央美院培養的學生,從專業素養上來說,是一個全能的、有格局、有高度、具有戰略意識的人才。而他們關注的方向,應該是對未來人類生存空間、方式的進步進行思考併為此不懈努力。這就是央美設計學院教育的根本目標。


分享自:Design360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