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月亮與太陽又有不同,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蠻荒時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與寧靜,只要有月亮,那麼至少是不會被狂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所威脅,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遠古人們心中是保護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陽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太陽雖然能夠帶來溫暖,但是也會帶來大旱,月亮則不同。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這些,先人對於月亮總體來說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因素外,月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陰晴圓缺,在現代,我們知道,月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個星體的位置不同,但是遠古的先民並不知道,他們以為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其實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現象。

人類都是崇尚生而厭棄死亡的,而由於月亮的這種現象,他們開始崇拜月亮,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開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這可以說是在節日裡人們對月崇拜的最早雛形。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月亮與太陽又有不同,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蠻荒時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與寧靜,只要有月亮,那麼至少是不會被狂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所威脅,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遠古人們心中是保護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陽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太陽雖然能夠帶來溫暖,但是也會帶來大旱,月亮則不同。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這些,先人對於月亮總體來說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因素外,月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陰晴圓缺,在現代,我們知道,月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個星體的位置不同,但是遠古的先民並不知道,他們以為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其實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現象。

人類都是崇尚生而厭棄死亡的,而由於月亮的這種現象,他們開始崇拜月亮,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開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這可以說是在節日裡人們對月崇拜的最早雛形。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在一年之中出現了四個特定節日與月崇拜有關,除卻中秋以外,還有上元、中元和下元三個日子,中元和下元在時代的發展變遷中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祈月含義,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以祭拜祖先為目的的節日,只有中秋還有一個上元還保留著祈月的含義在。自然,因為一直沒有被丟棄,使得月崇拜作為中秋所保留的一個特色得以更加的根深蒂固。

月崇拜由來以久,在隨著中秋節開始走向成熟,月崇拜也因時代因素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縱觀歷史,中秋節所體現的月崇拜時代內涵主要是表現在文娛方面之上。

至於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在當時天人感應學說早已深入人心,封建統治者往往想盡辦法把自己與天聯繫起來,比如自稱為天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也會相當推崇天象之一的月亮,而最能夠讓人接受的不是強硬,而是潛移默化的灌輸進百姓的文娛活動之中;而統治者因素之外,隨著市民階層擴大,世俗化的蔓延趨勢逐漸攀升,一些與月崇拜的東西其實也是越來越容易推廣。而就在這樣一上一下的作用力下,以月為主體的文娛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月亮與太陽又有不同,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蠻荒時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與寧靜,只要有月亮,那麼至少是不會被狂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所威脅,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遠古人們心中是保護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陽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太陽雖然能夠帶來溫暖,但是也會帶來大旱,月亮則不同。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這些,先人對於月亮總體來說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因素外,月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陰晴圓缺,在現代,我們知道,月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個星體的位置不同,但是遠古的先民並不知道,他們以為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其實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現象。

人類都是崇尚生而厭棄死亡的,而由於月亮的這種現象,他們開始崇拜月亮,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開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這可以說是在節日裡人們對月崇拜的最早雛形。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在一年之中出現了四個特定節日與月崇拜有關,除卻中秋以外,還有上元、中元和下元三個日子,中元和下元在時代的發展變遷中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祈月含義,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以祭拜祖先為目的的節日,只有中秋還有一個上元還保留著祈月的含義在。自然,因為一直沒有被丟棄,使得月崇拜作為中秋所保留的一個特色得以更加的根深蒂固。

月崇拜由來以久,在隨著中秋節開始走向成熟,月崇拜也因時代因素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縱觀歷史,中秋節所體現的月崇拜時代內涵主要是表現在文娛方面之上。

至於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在當時天人感應學說早已深入人心,封建統治者往往想盡辦法把自己與天聯繫起來,比如自稱為天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也會相當推崇天象之一的月亮,而最能夠讓人接受的不是強硬,而是潛移默化的灌輸進百姓的文娛活動之中;而統治者因素之外,隨著市民階層擴大,世俗化的蔓延趨勢逐漸攀升,一些與月崇拜的東西其實也是越來越容易推廣。而就在這樣一上一下的作用力下,以月為主體的文娛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簡單說了下原因,接著我們繼續奔入主題。文娛,顧名思義是文化與娛樂相結合。

一、而在以月崇拜為主題的文娛活動中,有一個方面就是詩詞。這在唐宋之際尤為突出——文人們玩月,賞月,寫月,在娛樂的過程裡慢慢寫詩作詞,寫那些賞月的人,寫那些賞月中發生的事情,而這其實也是我們如今中秋詩詞的由來。不過,如果將中秋詩詞再細分的話,唐朝的中秋詞的特色主要是清冷孤寂,而宋代及其以後的應該更加熱鬧一些。

當時唐朝統治者為了深化自己形象,甚至於連楊貴妃都變為了月神,而唐明皇自己也去遊了月宮。文人都是追求浪漫的,他們自然不能放過這些浪漫的故事,於是將其寫下來,並集裝成冊,之後廣為流傳。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月亮與太陽又有不同,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蠻荒時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與寧靜,只要有月亮,那麼至少是不會被狂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所威脅,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遠古人們心中是保護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陽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太陽雖然能夠帶來溫暖,但是也會帶來大旱,月亮則不同。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這些,先人對於月亮總體來說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因素外,月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陰晴圓缺,在現代,我們知道,月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個星體的位置不同,但是遠古的先民並不知道,他們以為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其實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現象。

人類都是崇尚生而厭棄死亡的,而由於月亮的這種現象,他們開始崇拜月亮,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開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這可以說是在節日裡人們對月崇拜的最早雛形。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在一年之中出現了四個特定節日與月崇拜有關,除卻中秋以外,還有上元、中元和下元三個日子,中元和下元在時代的發展變遷中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祈月含義,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以祭拜祖先為目的的節日,只有中秋還有一個上元還保留著祈月的含義在。自然,因為一直沒有被丟棄,使得月崇拜作為中秋所保留的一個特色得以更加的根深蒂固。

月崇拜由來以久,在隨著中秋節開始走向成熟,月崇拜也因時代因素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縱觀歷史,中秋節所體現的月崇拜時代內涵主要是表現在文娛方面之上。

至於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在當時天人感應學說早已深入人心,封建統治者往往想盡辦法把自己與天聯繫起來,比如自稱為天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也會相當推崇天象之一的月亮,而最能夠讓人接受的不是強硬,而是潛移默化的灌輸進百姓的文娛活動之中;而統治者因素之外,隨著市民階層擴大,世俗化的蔓延趨勢逐漸攀升,一些與月崇拜的東西其實也是越來越容易推廣。而就在這樣一上一下的作用力下,以月為主體的文娛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簡單說了下原因,接著我們繼續奔入主題。文娛,顧名思義是文化與娛樂相結合。

一、而在以月崇拜為主題的文娛活動中,有一個方面就是詩詞。這在唐宋之際尤為突出——文人們玩月,賞月,寫月,在娛樂的過程裡慢慢寫詩作詞,寫那些賞月的人,寫那些賞月中發生的事情,而這其實也是我們如今中秋詩詞的由來。不過,如果將中秋詩詞再細分的話,唐朝的中秋詞的特色主要是清冷孤寂,而宋代及其以後的應該更加熱鬧一些。

當時唐朝統治者為了深化自己形象,甚至於連楊貴妃都變為了月神,而唐明皇自己也去遊了月宮。文人都是追求浪漫的,他們自然不能放過這些浪漫的故事,於是將其寫下來,並集裝成冊,之後廣為流傳。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二、當然,詩詞其實只是一個小方面,因為受眾沒有那麼廣——畢竟認字在當時顯然是無法普及的。那什麼方式普及最簡單呢?毫無疑問就是傳說故事了。因此,文娛上的月崇拜最為主要是體現在廣為流傳的傳說故事之上,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這三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在這三個神話傳說之中,我們都能夠見識到裡面所蘊含的共同元素,那就是月亮。

嫦娥奔月、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

嫦娥奔月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它其中包含了很多人類對於自由美滿的嚮往。嫦娥奔月在《全上古文》之中,因為作者對嫦娥盜藥的不屑和鄙夷,直接讓嫦娥變成了蟾蜍,以醜化她這一形象。蟾蜍在很多人眼中是噁心,是惡的象徵,這和月亮的皎潔有著不可協調的差距,而且嫦娥作為月宮的女仙,和月宮是一體的,因而後人就逐漸將原本被醜化的嫦娥重新變為原本的美麗形象。

而為了讓月亮的代表人物嫦娥在月宮之中不要太過於寂寞,人們還增添了玉兔和桂花樹的細節,這也就衍生出了有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傳說。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月亮與太陽又有不同,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蠻荒時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與寧靜,只要有月亮,那麼至少是不會被狂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所威脅,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遠古人們心中是保護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陽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太陽雖然能夠帶來溫暖,但是也會帶來大旱,月亮則不同。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這些,先人對於月亮總體來說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因素外,月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陰晴圓缺,在現代,我們知道,月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個星體的位置不同,但是遠古的先民並不知道,他們以為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其實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現象。

人類都是崇尚生而厭棄死亡的,而由於月亮的這種現象,他們開始崇拜月亮,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開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這可以說是在節日裡人們對月崇拜的最早雛形。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在一年之中出現了四個特定節日與月崇拜有關,除卻中秋以外,還有上元、中元和下元三個日子,中元和下元在時代的發展變遷中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祈月含義,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以祭拜祖先為目的的節日,只有中秋還有一個上元還保留著祈月的含義在。自然,因為一直沒有被丟棄,使得月崇拜作為中秋所保留的一個特色得以更加的根深蒂固。

月崇拜由來以久,在隨著中秋節開始走向成熟,月崇拜也因時代因素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縱觀歷史,中秋節所體現的月崇拜時代內涵主要是表現在文娛方面之上。

至於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在當時天人感應學說早已深入人心,封建統治者往往想盡辦法把自己與天聯繫起來,比如自稱為天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也會相當推崇天象之一的月亮,而最能夠讓人接受的不是強硬,而是潛移默化的灌輸進百姓的文娛活動之中;而統治者因素之外,隨著市民階層擴大,世俗化的蔓延趨勢逐漸攀升,一些與月崇拜的東西其實也是越來越容易推廣。而就在這樣一上一下的作用力下,以月為主體的文娛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簡單說了下原因,接著我們繼續奔入主題。文娛,顧名思義是文化與娛樂相結合。

一、而在以月崇拜為主題的文娛活動中,有一個方面就是詩詞。這在唐宋之際尤為突出——文人們玩月,賞月,寫月,在娛樂的過程裡慢慢寫詩作詞,寫那些賞月的人,寫那些賞月中發生的事情,而這其實也是我們如今中秋詩詞的由來。不過,如果將中秋詩詞再細分的話,唐朝的中秋詞的特色主要是清冷孤寂,而宋代及其以後的應該更加熱鬧一些。

當時唐朝統治者為了深化自己形象,甚至於連楊貴妃都變為了月神,而唐明皇自己也去遊了月宮。文人都是追求浪漫的,他們自然不能放過這些浪漫的故事,於是將其寫下來,並集裝成冊,之後廣為流傳。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二、當然,詩詞其實只是一個小方面,因為受眾沒有那麼廣——畢竟認字在當時顯然是無法普及的。那什麼方式普及最簡單呢?毫無疑問就是傳說故事了。因此,文娛上的月崇拜最為主要是體現在廣為流傳的傳說故事之上,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這三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在這三個神話傳說之中,我們都能夠見識到裡面所蘊含的共同元素,那就是月亮。

嫦娥奔月、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

嫦娥奔月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它其中包含了很多人類對於自由美滿的嚮往。嫦娥奔月在《全上古文》之中,因為作者對嫦娥盜藥的不屑和鄙夷,直接讓嫦娥變成了蟾蜍,以醜化她這一形象。蟾蜍在很多人眼中是噁心,是惡的象徵,這和月亮的皎潔有著不可協調的差距,而且嫦娥作為月宮的女仙,和月宮是一體的,因而後人就逐漸將原本被醜化的嫦娥重新變為原本的美麗形象。

而為了讓月亮的代表人物嫦娥在月宮之中不要太過於寂寞,人們還增添了玉兔和桂花樹的細節,這也就衍生出了有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傳說。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關於玉兔,是因為古人沒有辦法去解釋月亮為什麼會陰晴圓缺,但前文有提到陰晴圓缺是被先人認為是死而復生的現象,於是先人便編撰了月中有不死藥的神話故事,月兔在月亮上所搗的便是不死藥;而至於吳剛受罰到了月亮上後 ,日日要砍伐一棵永遠不會倒下的月桂樹——月桂一旦出現創口就會複合,這種現象也是吻合古人對月亮死而復生的猜測的。

在這三則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這裡面其實體現了人們對月亮兩種不同含義的月崇拜。比如嫦娥奔月中是體現了月的皎潔美好,而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則是表現了月其中死而復生的含義。

"

中秋節,雖說它完全成型的時間是比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時間晚並不代表著它的歷史短,中秋節的源頭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正因為其有如此悠長的歷史,這才使得其成為我國的一個官方傳統節日。而在歷史變遷之中,它承載著的傳統文化與先進文明逐漸凝結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這種情感反映在我們中秋節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說是月崇拜。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其實自遠古開始,人們就對月充滿著崇拜之感,他們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會在月圓的時候會舉辦歌舞慶典,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得歸結於當時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還依舊處在萌芽階段。

而正因為他們處於文明萌芽階段,這使得他們在當時根本沒有曆法的概念,只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粗略的測算出“年”這個概念(年這個字在古漢語裡和“稔”是相通的,現在我們還常用“熟稔”這詞,最早的時候“稔”這個字其實就是穀類成熟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時。古人不像現代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他們認為春種秋收是來自上天的恩賜,於是會在豐收之時祭拜上天,也會全民狂歡來慶賀豐收。而就是在這種“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陽,自然而然會成為人類最早所能注意,並且認知到的天體。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月亮與太陽又有不同,在沒有先進生產工具的蠻荒時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與寧靜,只要有月亮,那麼至少是不會被狂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所威脅,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遠古人們心中是保護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陽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太陽雖然能夠帶來溫暖,但是也會帶來大旱,月亮則不同。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這些,先人對於月亮總體來說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因素外,月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陰晴圓缺,在現代,我們知道,月亮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個星體的位置不同,但是遠古的先民並不知道,他們以為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其實是一種死而復生的現象。

人類都是崇尚生而厭棄死亡的,而由於月亮的這種現象,他們開始崇拜月亮,覺得月亮是生命之神,於是開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這可以說是在節日裡人們對月崇拜的最早雛形。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而隨著時代變遷,曾經在一年之中出現了四個特定節日與月崇拜有關,除卻中秋以外,還有上元、中元和下元三個日子,中元和下元在時代的發展變遷中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祈月含義,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以祭拜祖先為目的的節日,只有中秋還有一個上元還保留著祈月的含義在。自然,因為一直沒有被丟棄,使得月崇拜作為中秋所保留的一個特色得以更加的根深蒂固。

月崇拜由來以久,在隨著中秋節開始走向成熟,月崇拜也因時代因素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縱觀歷史,中秋節所體現的月崇拜時代內涵主要是表現在文娛方面之上。

至於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在當時天人感應學說早已深入人心,封建統治者往往想盡辦法把自己與天聯繫起來,比如自稱為天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也會相當推崇天象之一的月亮,而最能夠讓人接受的不是強硬,而是潛移默化的灌輸進百姓的文娛活動之中;而統治者因素之外,隨著市民階層擴大,世俗化的蔓延趨勢逐漸攀升,一些與月崇拜的東西其實也是越來越容易推廣。而就在這樣一上一下的作用力下,以月為主體的文娛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簡單說了下原因,接著我們繼續奔入主題。文娛,顧名思義是文化與娛樂相結合。

一、而在以月崇拜為主題的文娛活動中,有一個方面就是詩詞。這在唐宋之際尤為突出——文人們玩月,賞月,寫月,在娛樂的過程裡慢慢寫詩作詞,寫那些賞月的人,寫那些賞月中發生的事情,而這其實也是我們如今中秋詩詞的由來。不過,如果將中秋詩詞再細分的話,唐朝的中秋詞的特色主要是清冷孤寂,而宋代及其以後的應該更加熱鬧一些。

當時唐朝統治者為了深化自己形象,甚至於連楊貴妃都變為了月神,而唐明皇自己也去遊了月宮。文人都是追求浪漫的,他們自然不能放過這些浪漫的故事,於是將其寫下來,並集裝成冊,之後廣為流傳。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二、當然,詩詞其實只是一個小方面,因為受眾沒有那麼廣——畢竟認字在當時顯然是無法普及的。那什麼方式普及最簡單呢?毫無疑問就是傳說故事了。因此,文娛上的月崇拜最為主要是體現在廣為流傳的傳說故事之上,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這三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在這三個神話傳說之中,我們都能夠見識到裡面所蘊含的共同元素,那就是月亮。

嫦娥奔月、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

嫦娥奔月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它其中包含了很多人類對於自由美滿的嚮往。嫦娥奔月在《全上古文》之中,因為作者對嫦娥盜藥的不屑和鄙夷,直接讓嫦娥變成了蟾蜍,以醜化她這一形象。蟾蜍在很多人眼中是噁心,是惡的象徵,這和月亮的皎潔有著不可協調的差距,而且嫦娥作為月宮的女仙,和月宮是一體的,因而後人就逐漸將原本被醜化的嫦娥重新變為原本的美麗形象。

而為了讓月亮的代表人物嫦娥在月宮之中不要太過於寂寞,人們還增添了玉兔和桂花樹的細節,這也就衍生出了有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傳說。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關於玉兔,是因為古人沒有辦法去解釋月亮為什麼會陰晴圓缺,但前文有提到陰晴圓缺是被先人認為是死而復生的現象,於是先人便編撰了月中有不死藥的神話故事,月兔在月亮上所搗的便是不死藥;而至於吳剛受罰到了月亮上後 ,日日要砍伐一棵永遠不會倒下的月桂樹——月桂一旦出現創口就會複合,這種現象也是吻合古人對月亮死而復生的猜測的。

在這三則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這裡面其實體現了人們對月亮兩種不同含義的月崇拜。比如嫦娥奔月中是體現了月的皎潔美好,而玉兔搗藥與吳剛伐桂則是表現了月其中死而復生的含義。

中秋節中所蘊含的月崇拜文化,由來已久,隨時代變遷被賦予新含義

總結

在中國,節日和神話兩者一直是不可分割的,神話為節日提供神祕色彩,增添浪漫氣氛,中秋節自然也不例外,而它的神話無一例外都與月亮有關。

雖然中秋節的月崇拜在每個時期所表現出來的具體形式可能不盡相同,但它原本最初所擁有的意義還是會一直存在的——它代表著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將一切期望做到的在這一天交給月亮,這也是我們如今還在進行的祭月、拜月風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