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腫瘤標誌物正常,不是“免死金牌”'

"

“我才40多歲,

怎麼就得了腸癌,

還是晚期了?”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

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

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

腫瘤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


腫瘤標誌物的“障眼法”

讓他沒能早早發現腸癌

王先生是一家國企的中層領導,身材削瘦的他工作很忙,不過王先生很注重每天的飲食,工作再忙也要保證按時的一日三餐。

半年前,單位組織了體檢,已經步入中年的王先生把每年的體檢當做一次大考,而這次的“考試成績”很不錯,除了肺部有些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外,同齡人開始出現的毛病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

這其中,就包括腫瘤標誌物,王先生檢測的腫瘤標誌物共有5項,這些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

這樣的體檢結果,讓王先生放心了大半年,直到一個月前,王先生出現了頻繁腹痛,以為是胃部毛病的他,吃了幾天胃藥都不見好,這才想到上醫院做檢查。

直到做了腸鏡後,醫生才在王先生的腸子裡發現了腫瘤,活檢顯示這已經是惡性腫瘤了。

“半年前體檢完全沒問題,怎麼突然就有了腸癌?”

看到結果的王先生傻了眼,再翻出體檢報告仔細看了一遍,腫瘤標誌物正常,指檢也正常,腸癌到底是怎麼來的?

浙江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仔細詢問了王先生的病史,卻忍不住搖起了頭,“你太大意了,其實你的腸癌可以更早被發現的。”

原來王先生的父親就是一位腸癌病人,翻出他的病理報告,發現兩人的腫瘤細胞位置都出奇一致。

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早已經埋下了隱患。

腫瘤多處轉移

腫瘤標誌物仍然正常

在王先生身上,腫瘤標誌物像是在施展“障眼法”,讓後知後覺的王先生追悔莫及,而更誇張的例子發生在71歲的毛奶奶身上,她體內的腫瘤已經多處轉移,可腫瘤標誌物仍然在正常範圍內。

在杭州市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綜合科病房裡,毛奶奶正在接受化療,床邊陪護的子女細心照護著。

“2年前,我媽媽莫名出現陰道出血,上醫院一查確診是子宮內膜癌,我們很快就接受了手術和化療等治療,可現在短時間內又出現了肺和腹部淋巴轉移。”

孩子們看著備受病魔折磨的老母親心裡總隱藏著一絲自責,如果以前能重視體檢,尤其是腫瘤指標的檢查,或許就能更早發現問題,更早接受治療說不定就不會發生轉移。

2年前老太太第一次來做治療時,全套15項腫瘤指標檢查結果沒一項異常。多數患者到了晚期基本上都會在腫瘤指標上有所表現,而毛奶奶如今已多處轉移了,腫瘤指標依然是全部正常。


從大數據看

腫瘤標誌物和腫瘤確診的關係

那麼,腫瘤標誌物的異常和確診腫瘤之間有什麼關係?

浙江省人民醫院做了統計,去年1-10月體檢人數69725人,每一個人的體檢套餐中都有至少4項的腫瘤標誌物檢查,近7萬人的體檢中,有99人確診出腫瘤,而其中只有10人的腫瘤標誌物顯著升高

換句話說,另外的89人的腫瘤標誌物沒有出現重大異常,而他們分別是通過CT、B超、胃腸鏡等影像學檢測發現問題的。

"

“我才40多歲,

怎麼就得了腸癌,

還是晚期了?”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

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

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

腫瘤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


腫瘤標誌物的“障眼法”

讓他沒能早早發現腸癌

王先生是一家國企的中層領導,身材削瘦的他工作很忙,不過王先生很注重每天的飲食,工作再忙也要保證按時的一日三餐。

半年前,單位組織了體檢,已經步入中年的王先生把每年的體檢當做一次大考,而這次的“考試成績”很不錯,除了肺部有些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外,同齡人開始出現的毛病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

這其中,就包括腫瘤標誌物,王先生檢測的腫瘤標誌物共有5項,這些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

這樣的體檢結果,讓王先生放心了大半年,直到一個月前,王先生出現了頻繁腹痛,以為是胃部毛病的他,吃了幾天胃藥都不見好,這才想到上醫院做檢查。

直到做了腸鏡後,醫生才在王先生的腸子裡發現了腫瘤,活檢顯示這已經是惡性腫瘤了。

“半年前體檢完全沒問題,怎麼突然就有了腸癌?”

看到結果的王先生傻了眼,再翻出體檢報告仔細看了一遍,腫瘤標誌物正常,指檢也正常,腸癌到底是怎麼來的?

浙江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仔細詢問了王先生的病史,卻忍不住搖起了頭,“你太大意了,其實你的腸癌可以更早被發現的。”

原來王先生的父親就是一位腸癌病人,翻出他的病理報告,發現兩人的腫瘤細胞位置都出奇一致。

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早已經埋下了隱患。

腫瘤多處轉移

腫瘤標誌物仍然正常

在王先生身上,腫瘤標誌物像是在施展“障眼法”,讓後知後覺的王先生追悔莫及,而更誇張的例子發生在71歲的毛奶奶身上,她體內的腫瘤已經多處轉移,可腫瘤標誌物仍然在正常範圍內。

在杭州市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綜合科病房裡,毛奶奶正在接受化療,床邊陪護的子女細心照護著。

“2年前,我媽媽莫名出現陰道出血,上醫院一查確診是子宮內膜癌,我們很快就接受了手術和化療等治療,可現在短時間內又出現了肺和腹部淋巴轉移。”

孩子們看著備受病魔折磨的老母親心裡總隱藏著一絲自責,如果以前能重視體檢,尤其是腫瘤指標的檢查,或許就能更早發現問題,更早接受治療說不定就不會發生轉移。

2年前老太太第一次來做治療時,全套15項腫瘤指標檢查結果沒一項異常。多數患者到了晚期基本上都會在腫瘤指標上有所表現,而毛奶奶如今已多處轉移了,腫瘤指標依然是全部正常。


從大數據看

腫瘤標誌物和腫瘤確診的關係

那麼,腫瘤標誌物的異常和確診腫瘤之間有什麼關係?

浙江省人民醫院做了統計,去年1-10月體檢人數69725人,每一個人的體檢套餐中都有至少4項的腫瘤標誌物檢查,近7萬人的體檢中,有99人確診出腫瘤,而其中只有10人的腫瘤標誌物顯著升高

換句話說,另外的89人的腫瘤標誌物沒有出現重大異常,而他們分別是通過CT、B超、胃腸鏡等影像學檢測發現問題的。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腫瘤標誌物正常,不是“免死金牌”

光看腫瘤標誌物不能確診腫瘤

為什麼還要檢查?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意味著得了癌症,得了癌症腫瘤標誌物也不一定異常。

腫瘤標誌物在腫瘤確診上只有參考意義,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體檢中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因為在臨床中,不同的標誌物,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有些人因為腫瘤指標一點升高而亂了方寸,睡不著急,焦慮過度;而有些人不當回事,忌疾諱醫,沒按要求就診。這兩種態度都不正確。

對於腫瘤指標,對待原則是:

個別腫瘤指標略微升高,不一定得了腫瘤。應該正視、重視、理性對待,有時炎症也會導致升高,所以過半月左右複查並動態觀察,結合其他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對於腫瘤指標二倍以上增高、進行性升高、幾個指向同系統的指標同時升高,或者有腫瘤家族史、有腫瘤高危因素者,這幾種情況臨床意義都比較大。

為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

因為很多人都在“假裝防癌”

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

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

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所以,雖然現狀許多醫學專家都在呼籲科學防癌,可是過了這麼多年,但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做預防。


"

“我才40多歲,

怎麼就得了腸癌,

還是晚期了?”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

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

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

腫瘤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


腫瘤標誌物的“障眼法”

讓他沒能早早發現腸癌

王先生是一家國企的中層領導,身材削瘦的他工作很忙,不過王先生很注重每天的飲食,工作再忙也要保證按時的一日三餐。

半年前,單位組織了體檢,已經步入中年的王先生把每年的體檢當做一次大考,而這次的“考試成績”很不錯,除了肺部有些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外,同齡人開始出現的毛病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

這其中,就包括腫瘤標誌物,王先生檢測的腫瘤標誌物共有5項,這些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

這樣的體檢結果,讓王先生放心了大半年,直到一個月前,王先生出現了頻繁腹痛,以為是胃部毛病的他,吃了幾天胃藥都不見好,這才想到上醫院做檢查。

直到做了腸鏡後,醫生才在王先生的腸子裡發現了腫瘤,活檢顯示這已經是惡性腫瘤了。

“半年前體檢完全沒問題,怎麼突然就有了腸癌?”

看到結果的王先生傻了眼,再翻出體檢報告仔細看了一遍,腫瘤標誌物正常,指檢也正常,腸癌到底是怎麼來的?

浙江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仔細詢問了王先生的病史,卻忍不住搖起了頭,“你太大意了,其實你的腸癌可以更早被發現的。”

原來王先生的父親就是一位腸癌病人,翻出他的病理報告,發現兩人的腫瘤細胞位置都出奇一致。

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早已經埋下了隱患。

腫瘤多處轉移

腫瘤標誌物仍然正常

在王先生身上,腫瘤標誌物像是在施展“障眼法”,讓後知後覺的王先生追悔莫及,而更誇張的例子發生在71歲的毛奶奶身上,她體內的腫瘤已經多處轉移,可腫瘤標誌物仍然在正常範圍內。

在杭州市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綜合科病房裡,毛奶奶正在接受化療,床邊陪護的子女細心照護著。

“2年前,我媽媽莫名出現陰道出血,上醫院一查確診是子宮內膜癌,我們很快就接受了手術和化療等治療,可現在短時間內又出現了肺和腹部淋巴轉移。”

孩子們看著備受病魔折磨的老母親心裡總隱藏著一絲自責,如果以前能重視體檢,尤其是腫瘤指標的檢查,或許就能更早發現問題,更早接受治療說不定就不會發生轉移。

2年前老太太第一次來做治療時,全套15項腫瘤指標檢查結果沒一項異常。多數患者到了晚期基本上都會在腫瘤指標上有所表現,而毛奶奶如今已多處轉移了,腫瘤指標依然是全部正常。


從大數據看

腫瘤標誌物和腫瘤確診的關係

那麼,腫瘤標誌物的異常和確診腫瘤之間有什麼關係?

浙江省人民醫院做了統計,去年1-10月體檢人數69725人,每一個人的體檢套餐中都有至少4項的腫瘤標誌物檢查,近7萬人的體檢中,有99人確診出腫瘤,而其中只有10人的腫瘤標誌物顯著升高

換句話說,另外的89人的腫瘤標誌物沒有出現重大異常,而他們分別是通過CT、B超、胃腸鏡等影像學檢測發現問題的。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腫瘤標誌物正常,不是“免死金牌”

光看腫瘤標誌物不能確診腫瘤

為什麼還要檢查?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意味著得了癌症,得了癌症腫瘤標誌物也不一定異常。

腫瘤標誌物在腫瘤確診上只有參考意義,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體檢中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因為在臨床中,不同的標誌物,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有些人因為腫瘤指標一點升高而亂了方寸,睡不著急,焦慮過度;而有些人不當回事,忌疾諱醫,沒按要求就診。這兩種態度都不正確。

對於腫瘤指標,對待原則是:

個別腫瘤指標略微升高,不一定得了腫瘤。應該正視、重視、理性對待,有時炎症也會導致升高,所以過半月左右複查並動態觀察,結合其他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對於腫瘤指標二倍以上增高、進行性升高、幾個指向同系統的指標同時升高,或者有腫瘤家族史、有腫瘤高危因素者,這幾種情況臨床意義都比較大。

為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

因為很多人都在“假裝防癌”

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

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

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所以,雖然現狀許多醫學專家都在呼籲科學防癌,可是過了這麼多年,但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做預防。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腫瘤標誌物正常,不是“免死金牌”


人人必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

世界範圍內,關於癌症篩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經達成較廣泛的共識,也有相應的篩查指南或專家共識。

癌症篩查是一種更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哪些人要做,要做哪些項目,怎麼做,都是有講究的,也正是其與一般健康體檢的根本區別所在。

1、肺癌篩查:千萬記住用CT

X光片檢測肺癌,由於其分辨率低,因此檢出率比較低,如果胸部X光片檢查診斷是肺癌,臨床常常就已經到晚期了。可以說,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裝防癌。

專家建議:

用高清CT檢測肺癌由於分辨率高,肺癌腫瘤在1釐米,甚至0.8釐米時即可被查出。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另外,更推薦大家用低劑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幾個生物標記,檢出率可以到90%以上。

2、乳腺癌篩查:千萬記住用乳腺鉬靶

有些人認為CT是萬能的,其實並非如此。當CT用於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的劣勢。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會用紅外線檢測乳腺情況,這個也不推薦,因為紅外線檢測不是按國際標準,機器的性能差、靈敏度低、誤差大,並且醫生的主觀判斷強,現在的大醫院裡都不用這個方法做檢測。

專家建議:

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3、宮頸癌篩查:千萬記住用TCT

很多人一說檢查宮頸癌,首先想到的是HPV檢查,其實HPV是對病因的檢查。真正有效檢查宮頸癌的是TCT檢查。

專家建議:

TCT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與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目前已普遍應用於臨床。TCT宮頸防癌篩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能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發現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黴菌、滴蟲、衣原體等。

4、前列腺癌篩查:千萬記住做PSA篩查

體檢中除了大家平時熟悉的腹部彩超。不過專家指出,腹部彩超卻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作用都沒有。篩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檢查就是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專家建議:

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PSA價錢更加低廉,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5、食管癌篩查:千萬記住做內鏡檢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做什麼檢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內鏡檢查。

專家建議:

推薦對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內鏡檢查,並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精查,如內鏡下沒有發現可疑病灶,則定期隨訪;

如內鏡下發現可疑病灶,則進行活檢病理,根據不同的病理結果採取相應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比如輕度異型增生建議3年隨訪一次。

6、胃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胃鏡檢查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專家建議: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後續根據活檢病理結果採取相應的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

7、結直腸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在很多體檢中,很多人最不願意做腸鏡,往往會忽略。

專家建議:

45~75歲: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或高靈敏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或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結腸鏡檢查(每10年);或CT結腸成像(每5年);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非結腸鏡篩查試驗的所有陽性結果都應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健康狀況良好,預期壽命大於10年的成年人應繼續篩查至75歲。

8、肝癌篩查:千萬記住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體檢時都會選擇做腹部B超,以為這樣可以查出肝部問題,其實很容易漏診。

專家建議:

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齡40歲以上,建議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國內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最後,請記住這些方法,千萬別再“假裝查癌”!


來源:廣州日報綜合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健康時報、廣州日報全媒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