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媽媽懷孕37周,眼看就快出生,寶寶卻查出長了個腫瘤...'

"

很多孕婦到了快生的時候,都會感到緊張——辛苦懷胎這麼久,心裡都盼著臨產前可別再出什麼事情了。

今年31歲,來自杭州蕭山的小徐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實卻沒那麼隨人心願。

就在懷孕37周的時候,小徐的產檢B超顯示,她的寶寶可能得了個「腫瘤 」。

"

很多孕婦到了快生的時候,都會感到緊張——辛苦懷胎這麼久,心裡都盼著臨產前可別再出什麼事情了。

今年31歲,來自杭州蕭山的小徐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實卻沒那麼隨人心願。

就在懷孕37周的時候,小徐的產檢B超顯示,她的寶寶可能得了個「腫瘤 」。

31歲媽媽懷孕37周,眼看就快出生,寶寶卻查出長了個腫瘤...

成年人得腫瘤不算稀奇,但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得腫瘤,是怎麼回事?

經過浙大婦院再次產前診斷B超檢查和MRI檢查,又經過了浙大兒童醫院的專家會診,醫生得出的診斷是:小徐的寶寶患有頜下腫瘤也就是在下巴附近長了一個腫塊。

這個腫塊的性質尚不能確定,但是由於孩子太小,這個腫塊將很可能在孩子出生後壓迫呼吸道,導致孩子無法正常呼吸,從而出現窒息,導致最壞的結果。

怎麼辦?

孩子已經在媽媽肚子裡呆了37周,眼看著就快要出生,而且除了這個頜下腫瘤之外,其他發育都沒問題,醫生和家屬都一定是不願意放棄這個孩子的。經過產前診斷會診和討論,醫生們認為小徐是可以繼續妊娠的,只是孩子的出生需要用剖宮產的方式,並且需要一露頭之後馬上採取治療,才能讓孩子有存活的希望。

給產婦治療,給新生兒治療,本來是浙大婦院醫生的日常工作,但是給小徐的寶寶治療,卻是醫生們很少遇到的。這個寶寶需要「一露頭」就馬上治療,通過外界力量才能進行呼吸。這就需要在剖宮產手術中給寶寶進行產時宮外治療(EXIT)。

產時宮外治療(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是一種新型的產科手術方式,最初應用於嚴重先天性膈疝阻塞氣道的胎兒,保證胎兒在剖宮產術中的安全。EXIT的基本原理是維持母胎循環(維持子宮胎盤灌注)直到胎兒氣道穩定或相關胎兒手術結束。它的最大特點之一是,胎兒在接受手術時,身體的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

因為寶寶的腫瘤情況還不能確定,所以醫生們制定了兩套手術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先開放氣道,用插管的方式幫助寶寶呼吸。胎兒MRI顯示,現在的壓迫現象還不明顯,所以我們第一步先嚐試插管。這種方式就相當於直接把氧氣輸送進寶寶的肺部,不通過呼吸道直接呼吸。趙柏惠醫生介紹。但是插管如果不成功呢?

那就只有採用第二種方案,將氣管切開。因為如果無法將氧氣輸送進寶寶體內,寶寶由於頜下腫瘤壓迫無法正常呼吸獲得氧氣,那麼這個寶寶一旦跟媽媽的母體分離,離開胎盤的氧氣供應,很快就會因為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所以只能在寶寶徹底跟媽媽身體分離之前,就施行氣管切開,從而讓寶寶獲得氧氣。

氣管切開,對於一個還沒完全出生的寶寶來說,不免讓人心驚。如果能夠插管成功,之後的治療時間就會更加充分。

能夠成功插管,對於寶寶,對於醫生來說,都是更好的結果。

小徐的剖宮產手術當天,浙大婦院產三科、麻醉科、手術室,聯合浙大兒院五官科、麻醉科、腫瘤外科,組成了力量龐大的專家團隊。兒科醫生們都在旁邊等待,一旦有情況馬上搶救。

但是,留給醫生們的時間依然不多了。

寶寶露頭之後,斷臍之前,是靠胎盤提供氧氣,但是這種氧氣可以支撐寶寶的時間卻是一個未知數。「最多一個小時,也可能是幾分鐘。」所以,在寶寶出來之後,需要馬上插管。

幸運的是,10分鐘後,小徐的寶寶插管成功,等在一旁的NICU馬上進行轉運,為下一步寶寶自主呼吸的治療進行準備。

這個在媽媽肚子裡就長了腫瘤的寶寶,有驚無險地闖過了出生第一關。

"

很多孕婦到了快生的時候,都會感到緊張——辛苦懷胎這麼久,心裡都盼著臨產前可別再出什麼事情了。

今年31歲,來自杭州蕭山的小徐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實卻沒那麼隨人心願。

就在懷孕37周的時候,小徐的產檢B超顯示,她的寶寶可能得了個「腫瘤 」。

31歲媽媽懷孕37周,眼看就快出生,寶寶卻查出長了個腫瘤...

成年人得腫瘤不算稀奇,但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得腫瘤,是怎麼回事?

經過浙大婦院再次產前診斷B超檢查和MRI檢查,又經過了浙大兒童醫院的專家會診,醫生得出的診斷是:小徐的寶寶患有頜下腫瘤也就是在下巴附近長了一個腫塊。

這個腫塊的性質尚不能確定,但是由於孩子太小,這個腫塊將很可能在孩子出生後壓迫呼吸道,導致孩子無法正常呼吸,從而出現窒息,導致最壞的結果。

怎麼辦?

孩子已經在媽媽肚子裡呆了37周,眼看著就快要出生,而且除了這個頜下腫瘤之外,其他發育都沒問題,醫生和家屬都一定是不願意放棄這個孩子的。經過產前診斷會診和討論,醫生們認為小徐是可以繼續妊娠的,只是孩子的出生需要用剖宮產的方式,並且需要一露頭之後馬上採取治療,才能讓孩子有存活的希望。

給產婦治療,給新生兒治療,本來是浙大婦院醫生的日常工作,但是給小徐的寶寶治療,卻是醫生們很少遇到的。這個寶寶需要「一露頭」就馬上治療,通過外界力量才能進行呼吸。這就需要在剖宮產手術中給寶寶進行產時宮外治療(EXIT)。

產時宮外治療(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是一種新型的產科手術方式,最初應用於嚴重先天性膈疝阻塞氣道的胎兒,保證胎兒在剖宮產術中的安全。EXIT的基本原理是維持母胎循環(維持子宮胎盤灌注)直到胎兒氣道穩定或相關胎兒手術結束。它的最大特點之一是,胎兒在接受手術時,身體的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

因為寶寶的腫瘤情況還不能確定,所以醫生們制定了兩套手術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先開放氣道,用插管的方式幫助寶寶呼吸。胎兒MRI顯示,現在的壓迫現象還不明顯,所以我們第一步先嚐試插管。這種方式就相當於直接把氧氣輸送進寶寶的肺部,不通過呼吸道直接呼吸。趙柏惠醫生介紹。但是插管如果不成功呢?

那就只有採用第二種方案,將氣管切開。因為如果無法將氧氣輸送進寶寶體內,寶寶由於頜下腫瘤壓迫無法正常呼吸獲得氧氣,那麼這個寶寶一旦跟媽媽的母體分離,離開胎盤的氧氣供應,很快就會因為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所以只能在寶寶徹底跟媽媽身體分離之前,就施行氣管切開,從而讓寶寶獲得氧氣。

氣管切開,對於一個還沒完全出生的寶寶來說,不免讓人心驚。如果能夠插管成功,之後的治療時間就會更加充分。

能夠成功插管,對於寶寶,對於醫生來說,都是更好的結果。

小徐的剖宮產手術當天,浙大婦院產三科、麻醉科、手術室,聯合浙大兒院五官科、麻醉科、腫瘤外科,組成了力量龐大的專家團隊。兒科醫生們都在旁邊等待,一旦有情況馬上搶救。

但是,留給醫生們的時間依然不多了。

寶寶露頭之後,斷臍之前,是靠胎盤提供氧氣,但是這種氧氣可以支撐寶寶的時間卻是一個未知數。「最多一個小時,也可能是幾分鐘。」所以,在寶寶出來之後,需要馬上插管。

幸運的是,10分鐘後,小徐的寶寶插管成功,等在一旁的NICU馬上進行轉運,為下一步寶寶自主呼吸的治療進行準備。

這個在媽媽肚子裡就長了腫瘤的寶寶,有驚無險地闖過了出生第一關。

31歲媽媽懷孕37周,眼看就快出生,寶寶卻查出長了個腫瘤...

像小徐寶寶這樣的案例,是非常罕見的,也是難度非常大的。

自然的選擇,給人類生育以困難和挑戰;醫學的發展,則讓生命的延續有了新的可能。當危險來臨,醫生用實力證明:

你命有我,不由天!

來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杭州日報、蕭內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