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遠 培養卓越法治人才

中國政法大學 政治 大學 法律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6-05

作者:黃進(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2017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同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和首都法學專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負責同志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全面依法治國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國家長治久安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論述了法治人才培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突出功能和價值定位,為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培養卓越法治人才指明瞭方向、明確了目標、提供了方法。

法治人才培養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地位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人才培養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了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了要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法治人才的培養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性、先導性工作。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培養造就一批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卓越法治人才,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

我國法治人才培養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得到迅速發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為中國法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注入了新的動力。1999年,中國高等教育新一輪改革開啟,我國的法學教育在發展、探索、改革與求精中得到長足發展,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質量上,都實現了歷史性飛躍。2011年,為全面深化國家高等法學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我國法治人才培養質量,國家啟動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法學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並重、大眾化教育兼顧精英教育,初步實現了法學教育、司法考試與法律職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政法院校主動適應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質法律服務的需求,不斷深化高等法學教育改革,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輸送了數以百萬計的專業人才。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法治人才培養質量和機制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科結構不盡合理;法學類學科體系、課程體系不盡完善;社會急需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供給不足;法學學科和其他學科交叉融合還不夠深入;教材編寫和教學實施偏重於西方法學理論,缺乏鑑別和批判;法學教育重形式、輕實效,法治人才培養重專業教育、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還存在,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統籌謀劃、整體佈局。

全面做好法治人才培養工作的方法路徑

立場堅定,正確引領,道路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法治實踐。辦好法學教育,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確保法治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要充分利用高校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優勢,加強法治及其相關領域基礎性問題的研究,對複雜現實進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學總結,提煉規律性認識,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理論支撐。要加強法治教育思想引領,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以中國政法大學為例,我們積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課程體系,在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中國法治”“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等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開設面向法學專業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必修課程和麵向法學以外專業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通識課程。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架構設計上,強調體系性與專題性相結合,既基本涵蓋對應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符合體系要求,又突出個別重點專題,為法治人才培養提供理論與學術滋養,進而確保法治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培養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

立足中國,借鑑國外,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有我們的歷史文化,有我們的體制機制,有我們的國情,我們的國家治理有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也有我們自己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要以我為主、兼收幷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決好為誰教、教什麼、教給誰、怎樣教的問題,努力以中國智慧、中國實踐為世界法治文明建設作出貢獻。他強調,對世界上的優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積極吸收借鑑,也要加以甄別,有選擇地吸收和轉化,不能囫圇吞棗、照搬照抄。法治人才培養要逐步建立起與高素質法治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完整的知識結構、適度的學分要求、豐富的選擇空間的法學課程體系。法學課程體系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相銜接,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法治人才培養中應當切實加強法學教材建設工作。組織編寫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避免囫圇吞棗、照搬照抄,為法治人才培養提供能夠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優質教材。

立德樹人,德法兼備,明法篤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法學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法學知識水平,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優秀的法治人才必須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法治人才培養應凸顯“健全人格教育”的理念,本著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目標,把學生培養成完完全全的人、正正常常的人、健健康康的人,全面發展的人。為此,中國政法大學積極拓展通識教育新渠道,建立法學公益教學體系,將公益教學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開設法律診所課程,鼓勵學生參與法律援助,培養法科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開展校長推薦閱讀書目工作,每期確定40種書目,提出了課堂內的導讀課程與課外的學習圈、讀書會並行的雙軌制實施思路和方案,拓展了通識教育的新領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