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人才戰爭 2.0》 | 王輝耀、苗綠 著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人才戰爭 2.0》 | 王輝耀、苗綠 著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即使一個科學家、工程師或醫生在50歲或60歲時回到印度,我們也沒有失去他們。我們將因為他們到國外獲得經理職位或成為富翁而高興。我們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把這看成是人才流失,而應把它看成是智慧銀行,正在積聚利息,等著我們去提取。

—— 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

(Rajiv Gandhi)

“今天,科學家終於證明了是先有雞才有蛋;與此同時,谷歌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兒子也能生老子’的奇觀。成立了Alphabet(字母表)這家讓人無限遐想的公司後,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歡樂地奔赴那裡做太上皇了,把被世人奉為最偉大公司的谷歌留給了一個印度阿哥。” 這位印度阿哥就是桑德爾·皮查伊,被國內暱稱為“劈柴”,他1972年出生於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家庭經濟條件很一般,1993年赴美留學就讀於斯坦福。

2014年接任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任微軟CEO的薩提雅·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讀完大學才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畢業後加入微軟工作。

看來,硅谷“三巨頭”中只有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是美國本地人。其實早在2012年,印度裔人才領導的公司在硅谷佔比已達33.2%。 近幾年,有玩笑話說,硅谷食堂裡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甚至可以根據每家公司食堂裡的咖喱味來判斷其印度員工的比例。

有印度學者認為,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棉花殖民地”,現在則淪為美國的“人才殖民地”,由輸送棉花變為輸送人才。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高達80%流向國外,被美國《商業週刊》稱為 “印度生產的最暢銷的出口產品”。印度媒體則把留學人才流失比喻成“奶牛現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最終擠奶的是外國人。當然,美國人並不會為這些“牛奶”付費,這些印度裔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為美國貢獻的知識專利還會被高價賣回印度。

比較一下,會發現印度跟中國情況很相似:發展中大國,人口多,經濟總量大,人均收入低;同時也是世界上送出留學生最多、接受海外匯款最多、人才流失數量最多的兩國。截至2015年末,累計1557萬印度人移民海外,其中流向美國的約197萬人,佔一成以上。美國吸引的印度移民數量僅次於墨西哥人(1205萬)、中國人(210萬),排在第三。

相關研究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人才外流情勢嚴峻:50~80年代,印度大專院校和技術學校培養的科技人才供給大於需求,人才走出國門尋找工作機會;1966~1986年, 21094名工程師移民至美國,印度蒙受的經濟損失粗略估計達100億~200億美元。20世紀80~90年代初,每年流失專業人才5500~6500人,其中90%的遠赴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外流的高級精英達30餘萬人,其中4000名著名專家早已永久性移居英美。

美國每年簽發的H-1B工作簽證,約一半發給了印度人:2000年,超過12萬印度人拿到H-1B工作簽證,佔53%;2006年,美國把56%的H-1B工作簽證發給印度工程師和科技人才,還接受約7.6萬名印度留學生;2014年獲得工作簽證的計算機人才中,印度籍人才佔比高達86%,中國籍僅佔5% 。有學者估計,加上其他的職業移民以及簽證入境,印度每年流入美國的人才總數達二十多萬。

流向美國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科學家、工程師。2012年美國人口調查中顯示:美裔印度人是所有種族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了91195美元,遠超白人的50740美元,也超過華裔的84300美元。 因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比較教育學家羅伯特·阿諾夫(Robert Amove)認為,“(印度是)一個向西方輸送高級人才的淨出口國。”同期,印度國內發展也極缺人才。印度全國軟件及服務公司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印度IT產業需要380萬名軟硬件工程師,按照當時的人才流失速度,未來十年內IT業人才缺口將達到100萬。

前印度總統阿卜杜拉·卡拉姆(Abdul Kalam)曾指出,“怨天尤人或只唱愛國主義的高調,對阻止人才流失於事無補,政府應該採取切合實際的措施,才能使人才留下來” 。

早在20世紀60年代起,印度政府便開始吸引人才迴流,主要措施有投資創建“科學人才庫”,在主要發達國家建立海外專家人才數據庫,關注能為印度重點項目解決難題的人才,掌握海外人才分佈,根據國家發展需要針對性地吸引人才迴流。

1986年,印度政府頒佈計算機軟件政策,設置政府基金投資建設科學城,實施“軟件興國”戰略,啟動了“百萬軟件人才工程”,讓迴流的印度高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1987年又發起“軟件技術園區計劃”。1991年班加羅爾建成第一個軟件技術園區,隨之浦那、海得拉巴德等8個軟件技術園區先後建成。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人才戰爭 2.0》 | 王輝耀、苗綠 著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即使一個科學家、工程師或醫生在50歲或60歲時回到印度,我們也沒有失去他們。我們將因為他們到國外獲得經理職位或成為富翁而高興。我們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把這看成是人才流失,而應把它看成是智慧銀行,正在積聚利息,等著我們去提取。

—— 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

(Rajiv Gandhi)

“今天,科學家終於證明了是先有雞才有蛋;與此同時,谷歌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兒子也能生老子’的奇觀。成立了Alphabet(字母表)這家讓人無限遐想的公司後,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歡樂地奔赴那裡做太上皇了,把被世人奉為最偉大公司的谷歌留給了一個印度阿哥。” 這位印度阿哥就是桑德爾·皮查伊,被國內暱稱為“劈柴”,他1972年出生於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家庭經濟條件很一般,1993年赴美留學就讀於斯坦福。

2014年接任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任微軟CEO的薩提雅·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讀完大學才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畢業後加入微軟工作。

看來,硅谷“三巨頭”中只有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是美國本地人。其實早在2012年,印度裔人才領導的公司在硅谷佔比已達33.2%。 近幾年,有玩笑話說,硅谷食堂裡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甚至可以根據每家公司食堂裡的咖喱味來判斷其印度員工的比例。

有印度學者認為,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棉花殖民地”,現在則淪為美國的“人才殖民地”,由輸送棉花變為輸送人才。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高達80%流向國外,被美國《商業週刊》稱為 “印度生產的最暢銷的出口產品”。印度媒體則把留學人才流失比喻成“奶牛現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最終擠奶的是外國人。當然,美國人並不會為這些“牛奶”付費,這些印度裔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為美國貢獻的知識專利還會被高價賣回印度。

比較一下,會發現印度跟中國情況很相似:發展中大國,人口多,經濟總量大,人均收入低;同時也是世界上送出留學生最多、接受海外匯款最多、人才流失數量最多的兩國。截至2015年末,累計1557萬印度人移民海外,其中流向美國的約197萬人,佔一成以上。美國吸引的印度移民數量僅次於墨西哥人(1205萬)、中國人(210萬),排在第三。

相關研究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人才外流情勢嚴峻:50~80年代,印度大專院校和技術學校培養的科技人才供給大於需求,人才走出國門尋找工作機會;1966~1986年, 21094名工程師移民至美國,印度蒙受的經濟損失粗略估計達100億~200億美元。20世紀80~90年代初,每年流失專業人才5500~6500人,其中90%的遠赴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外流的高級精英達30餘萬人,其中4000名著名專家早已永久性移居英美。

美國每年簽發的H-1B工作簽證,約一半發給了印度人:2000年,超過12萬印度人拿到H-1B工作簽證,佔53%;2006年,美國把56%的H-1B工作簽證發給印度工程師和科技人才,還接受約7.6萬名印度留學生;2014年獲得工作簽證的計算機人才中,印度籍人才佔比高達86%,中國籍僅佔5% 。有學者估計,加上其他的職業移民以及簽證入境,印度每年流入美國的人才總數達二十多萬。

流向美國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科學家、工程師。2012年美國人口調查中顯示:美裔印度人是所有種族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了91195美元,遠超白人的50740美元,也超過華裔的84300美元。 因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比較教育學家羅伯特·阿諾夫(Robert Amove)認為,“(印度是)一個向西方輸送高級人才的淨出口國。”同期,印度國內發展也極缺人才。印度全國軟件及服務公司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印度IT產業需要380萬名軟硬件工程師,按照當時的人才流失速度,未來十年內IT業人才缺口將達到100萬。

前印度總統阿卜杜拉·卡拉姆(Abdul Kalam)曾指出,“怨天尤人或只唱愛國主義的高調,對阻止人才流失於事無補,政府應該採取切合實際的措施,才能使人才留下來” 。

早在20世紀60年代起,印度政府便開始吸引人才迴流,主要措施有投資創建“科學人才庫”,在主要發達國家建立海外專家人才數據庫,關注能為印度重點項目解決難題的人才,掌握海外人才分佈,根據國家發展需要針對性地吸引人才迴流。

1986年,印度政府頒佈計算機軟件政策,設置政府基金投資建設科學城,實施“軟件興國”戰略,啟動了“百萬軟件人才工程”,讓迴流的印度高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1987年又發起“軟件技術園區計劃”。1991年班加羅爾建成第一個軟件技術園區,隨之浦那、海得拉巴德等8個軟件技術園區先後建成。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1999年,印度開始實施“印度裔卡”(PIO)計劃,持有印度護照的任何人;本人或者父母或者祖父母的任何一方在印度出生或按照1935年印度政府的法案所規定的常駐在印度的都可以申請“印度裔卡”,持卡者15年內拜訪印度不需要簽證。在2005年1月的海外印度人節上,時任總理辛格宣佈除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外,印度政府將授予世界各地的印度人“海外印度人公民身份”(Overseas Citizenship of India, OCI),同年8月,印度議會就1955年的公民法令做了相應的修改,並於同年12月正式實施“印度海外公民證(OCI)”計劃。持證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多次進入印度,且無居住期限,無需向外國人入境居留機關登記,還可在經濟上和教育上享受印度居民和僑民的一些權利,可從事多種職業,可在境內認領兒童,免費進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歷史古蹟、博物館、國家文物單位以及機場等。截止到2010年,根據印度大使館的統計,印度已經發放了400萬張“海外印度公民證”和700萬張“印度裔卡”,共1100萬張,極大地促進的海外印度人才的迴流與環流。

2003年,印度開始舉辦“海外印度人日”,此後每年一屆,吸引更多流失人才為印度建設出錢出力。同年,印度還通過了《國籍法修正案》,正式對等承認雙重國籍,對等承認的對象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芬蘭和意大利等16個西方發達國家,它們是海外印度高級人才主要集中地。

一系列措施效果很明顯。2005年,美國電子協會調查發現:“印度出生的高技術人才曾經大批流向美國。如今,這些人正在返回印度,使美國的‘人才吸引’變成了印度的‘人才吸引’。” 2007年,從美國回到印度的信息產業人才累計超過6萬人。 印度海外歸國人員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主任Raghunath A. Mashelkar則高興地預言:“印度‘低調的科技迴流’所帶來的資產將會使印度於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知識生產中心。”

印度總理莫迪雖然放言,“我相信21世紀一定是印度的世紀!”然而,印度國內年輕人眾多並非絕對的優勢,關鍵在於是否擁有足夠的人才——“你們的手指在電腦和鍵盤上創造奇蹟,給了印度以全新的身份”。現實情況是,印度國內高等教育水平正呈下滑態勢。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2016~2017年排名顯示,印度大學沒有進入前200名的,這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而發達國家又在使盡解數挽留理工科的畢業留學生。所以,在這場人才流失與吸引人才迴流的拔河比賽中,印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引用相關內容請註明出處:《人才戰爭 2.0》, 王輝耀、苗綠著,東方出版社。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人才戰爭 2.0》 | 王輝耀、苗綠 著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即使一個科學家、工程師或醫生在50歲或60歲時回到印度,我們也沒有失去他們。我們將因為他們到國外獲得經理職位或成為富翁而高興。我們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把這看成是人才流失,而應把它看成是智慧銀行,正在積聚利息,等著我們去提取。

—— 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

(Rajiv Gandhi)

“今天,科學家終於證明了是先有雞才有蛋;與此同時,谷歌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兒子也能生老子’的奇觀。成立了Alphabet(字母表)這家讓人無限遐想的公司後,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歡樂地奔赴那裡做太上皇了,把被世人奉為最偉大公司的谷歌留給了一個印度阿哥。” 這位印度阿哥就是桑德爾·皮查伊,被國內暱稱為“劈柴”,他1972年出生於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家庭經濟條件很一般,1993年赴美留學就讀於斯坦福。

2014年接任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任微軟CEO的薩提雅·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讀完大學才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畢業後加入微軟工作。

看來,硅谷“三巨頭”中只有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是美國本地人。其實早在2012年,印度裔人才領導的公司在硅谷佔比已達33.2%。 近幾年,有玩笑話說,硅谷食堂裡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甚至可以根據每家公司食堂裡的咖喱味來判斷其印度員工的比例。

有印度學者認為,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棉花殖民地”,現在則淪為美國的“人才殖民地”,由輸送棉花變為輸送人才。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高達80%流向國外,被美國《商業週刊》稱為 “印度生產的最暢銷的出口產品”。印度媒體則把留學人才流失比喻成“奶牛現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最終擠奶的是外國人。當然,美國人並不會為這些“牛奶”付費,這些印度裔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為美國貢獻的知識專利還會被高價賣回印度。

比較一下,會發現印度跟中國情況很相似:發展中大國,人口多,經濟總量大,人均收入低;同時也是世界上送出留學生最多、接受海外匯款最多、人才流失數量最多的兩國。截至2015年末,累計1557萬印度人移民海外,其中流向美國的約197萬人,佔一成以上。美國吸引的印度移民數量僅次於墨西哥人(1205萬)、中國人(210萬),排在第三。

相關研究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人才外流情勢嚴峻:50~80年代,印度大專院校和技術學校培養的科技人才供給大於需求,人才走出國門尋找工作機會;1966~1986年, 21094名工程師移民至美國,印度蒙受的經濟損失粗略估計達100億~200億美元。20世紀80~90年代初,每年流失專業人才5500~6500人,其中90%的遠赴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外流的高級精英達30餘萬人,其中4000名著名專家早已永久性移居英美。

美國每年簽發的H-1B工作簽證,約一半發給了印度人:2000年,超過12萬印度人拿到H-1B工作簽證,佔53%;2006年,美國把56%的H-1B工作簽證發給印度工程師和科技人才,還接受約7.6萬名印度留學生;2014年獲得工作簽證的計算機人才中,印度籍人才佔比高達86%,中國籍僅佔5% 。有學者估計,加上其他的職業移民以及簽證入境,印度每年流入美國的人才總數達二十多萬。

流向美國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科學家、工程師。2012年美國人口調查中顯示:美裔印度人是所有種族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了91195美元,遠超白人的50740美元,也超過華裔的84300美元。 因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比較教育學家羅伯特·阿諾夫(Robert Amove)認為,“(印度是)一個向西方輸送高級人才的淨出口國。”同期,印度國內發展也極缺人才。印度全國軟件及服務公司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印度IT產業需要380萬名軟硬件工程師,按照當時的人才流失速度,未來十年內IT業人才缺口將達到100萬。

前印度總統阿卜杜拉·卡拉姆(Abdul Kalam)曾指出,“怨天尤人或只唱愛國主義的高調,對阻止人才流失於事無補,政府應該採取切合實際的措施,才能使人才留下來” 。

早在20世紀60年代起,印度政府便開始吸引人才迴流,主要措施有投資創建“科學人才庫”,在主要發達國家建立海外專家人才數據庫,關注能為印度重點項目解決難題的人才,掌握海外人才分佈,根據國家發展需要針對性地吸引人才迴流。

1986年,印度政府頒佈計算機軟件政策,設置政府基金投資建設科學城,實施“軟件興國”戰略,啟動了“百萬軟件人才工程”,讓迴流的印度高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1987年又發起“軟件技術園區計劃”。1991年班加羅爾建成第一個軟件技術園區,隨之浦那、海得拉巴德等8個軟件技術園區先後建成。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1999年,印度開始實施“印度裔卡”(PIO)計劃,持有印度護照的任何人;本人或者父母或者祖父母的任何一方在印度出生或按照1935年印度政府的法案所規定的常駐在印度的都可以申請“印度裔卡”,持卡者15年內拜訪印度不需要簽證。在2005年1月的海外印度人節上,時任總理辛格宣佈除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外,印度政府將授予世界各地的印度人“海外印度人公民身份”(Overseas Citizenship of India, OCI),同年8月,印度議會就1955年的公民法令做了相應的修改,並於同年12月正式實施“印度海外公民證(OCI)”計劃。持證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多次進入印度,且無居住期限,無需向外國人入境居留機關登記,還可在經濟上和教育上享受印度居民和僑民的一些權利,可從事多種職業,可在境內認領兒童,免費進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歷史古蹟、博物館、國家文物單位以及機場等。截止到2010年,根據印度大使館的統計,印度已經發放了400萬張“海外印度公民證”和700萬張“印度裔卡”,共1100萬張,極大地促進的海外印度人才的迴流與環流。

2003年,印度開始舉辦“海外印度人日”,此後每年一屆,吸引更多流失人才為印度建設出錢出力。同年,印度還通過了《國籍法修正案》,正式對等承認雙重國籍,對等承認的對象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芬蘭和意大利等16個西方發達國家,它們是海外印度高級人才主要集中地。

一系列措施效果很明顯。2005年,美國電子協會調查發現:“印度出生的高技術人才曾經大批流向美國。如今,這些人正在返回印度,使美國的‘人才吸引’變成了印度的‘人才吸引’。” 2007年,從美國回到印度的信息產業人才累計超過6萬人。 印度海外歸國人員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主任Raghunath A. Mashelkar則高興地預言:“印度‘低調的科技迴流’所帶來的資產將會使印度於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知識生產中心。”

印度總理莫迪雖然放言,“我相信21世紀一定是印度的世紀!”然而,印度國內年輕人眾多並非絕對的優勢,關鍵在於是否擁有足夠的人才——“你們的手指在電腦和鍵盤上創造奇蹟,給了印度以全新的身份”。現實情況是,印度國內高等教育水平正呈下滑態勢。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2016~2017年排名顯示,印度大學沒有進入前200名的,這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而發達國家又在使盡解數挽留理工科的畢業留學生。所以,在這場人才流失與吸引人才迴流的拔河比賽中,印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引用相關內容請註明出處:《人才戰爭 2.0》, 王輝耀、苗綠著,東方出版社。

印度:告別“人才殖民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