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考察手記丨感受文化秦安

中國歷史 孔廟 元朝 明朝 中國甘肅網 2017-04-07

清晨出蘭州,迎著朝陽一路向東。過定西,經華家嶺、馬營、通渭,中午抵秦安。車行天巉公路,一路楊柳依依,梯田阡陌,麥苗茫茫泛綠,村落炊煙裊裊,一派寧靜祥瑞的田園春色。山原溝壑偶有桃花杏花奼紫嫣紅,給莽莽蒼蒼的原野平添幾份柔媚。

午餐趕上“桃花杯”特色名優小吃展,撈撈涼粉、芨芨菜、麻腐餅、肚絲湯,新鮮的小蔥夾白餅,地道又美味。飯後稍作休整,我們便開始了考察工作。

先是方言調查、採訪與座談。我們的考察隊伍兵分兩路:莫超院長帶領三個相關工作人員採訪胡政平總編的90歲老母親,聽她用秦安方言講“古經”;其餘大部隊人馬在秦安縣委宣傳部蔡部長一行陪同與安排下與當地的幾位老文化人座談。

專家考察手記丨感受文化秦安

座談會現場

其實我心裡一直記掛著聽老人講“古今”呢,可考慮到工作總體安排,還是參加了座談會。大家開始了很隨意的聊天式交流,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聽和問。李天福、薛榮祺、王文傑三位本地文化通,均為七八十歲的老人,精神矍鑠,侃侃而談。他們用地道的秦安方言講本地古老的傳說故事,講秦安本土名人胡纘宗、安維峻等人軼事,講當地流傳的對聯、笑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胡纘宗的“十”字詩和安維峻“隴上鐵漢”稱號之由來。

講秦安文化歷史的三位老人浸潤著八千年文化的秦安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明代狀元康海為《秦安志》所作序雲:“秦安居隴西萬山之中,而賢人君子之生,代不絕人。非其清淑之氣承運播靈,安能若此哉!”在秦安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曾出現過不少影響中國歷史和名播四海的風雲人物,胡纘宗、安維峻便是其中代表人物。胡纘宗,明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曾為自己做一首“十”字詩:“宗堂都胡安問自強,強自問安有名揚。揚名有安秦是我,我是秦安胡都堂。”薛榮祺老先生親自為我們手書這首詩,“十”字迴文,讀來趣味橫生。安維峻,清代著名的諫官。當時是主戰派,在朝廷上公然反對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等主和派,前面上奏章,後面抬棺材,以示為國誓死之心,因此被髮配。離開時,滿朝文武相送,一滿族官員奉上一枚圖章,刻字“隴上鐵漢”,此稱呼由此而來、流傳不衰。

專家考察手記丨感受文化秦安

薛榮祺老人手書胡纘宗“十”字詩

老人們講得盡興,我們聽得入迷。可惜時間有限,只能倉促結束這次簡短而生動的座談。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和歷史,博物館是必然要去的地方。被譽為“羲裡媧鄉”的秦安館藏文物種類繁多、精美紛呈,尤其是史前彩陶獨具特色和代表性。館藏書畫展中收藏有胡纘宗、安維峻、何紹基等珍貴手跡,令人歎為觀止。

接著匆匆參觀了國寶單位興國寺和文廟。興國寺是甘肅境內一座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元代古建築群。明嘉靖年間,胡纘宗為寺題額“興國寺”,又揮書“般若”匾額,從此地方人稱大雄寶殿為“般若殿”。殿內樑架結構採用了元代首創的斜樑構件,結構穩固,頗具特色。文廟始建於元代,是天水市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崇聖尊孔之地和甘肅省內唯一一家塑有孔子塑像的廟宇。院內古柏森森,其中一棵千年老柏參天蔽日,彷彿向我們訴說著這裡古老的歷史。

專家考察手記丨感受文化秦安

胡纘宗揮書“般若”匾額

秦安匆匆半日,八千年厚重的歷史人文如一幅幅畫卷在我們面前次第打開,熔爍古今之韻,跨越時空之美。難怪有專家稱:“看古代中國歷史文化,一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八千年看秦安。”

作者:《絲綢之路》副主編、作家 馬玉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