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揚州│黃珏老鵝

中國歷史 嘉慶 建築 北宋 快拍揚州 2017-07-17

提到黃珏,揚州人都會想到“黃珏老鵝”。據說清朝年間,地方官員曾經用黃珏老鵝作為貢品招待過下江南時路過揚州的乾隆皇帝,黃珏老鵝因此而名揚天下。

尋味揚州│黃珏老鵝 黃珏老鵝是揚州的一道傳統美味。這道美味可不同於一般的鹽水鵝。它不僅工藝複雜,慢功熬製,而且用料上乘、十分考究。光煮鵝的中草藥就有幾十種之多。再配上用八年老湯製成的滷汁蘸著吃,真可謂是味道鮮美、肥而不膩、肉質細嫩、脣齒留香。

“南京鴨、揚州鵝”。在揚州,鹽水鵝是最常見的一道滷菜,而其中以“黃珏老鵝”最負盛名。在2003年中國民間-民族菜餚華西美食節首屆中國民間菜餚熱菜比賽中,黃珏老鵝榮獲金獎。

名字由來

尋味揚州│黃珏老鵝

黃珏,又名黃珏橋,位於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北郊10公里處。因境內建於北宋的黃珏橋而得名。

黃珏橋,舊名“黃角橋”,此橋位於鎮南半里,橫跨白茆湖上。因為白茆湖西有黃土隴阜突出,形如獸角,“珏”與“角”諧音,故而得名。黃珏鎮東與邵伯隔湖相望,西與公道毗鄰,北觀高郵湖光,南眺甘泉山色。地多湖泊,有邵伯、黃子、赤岸、朱家、白茆、新城等六湖,統稱北湖。

關於黃珏橋橋名之由來,還有兩種說法,一說當初建橋,是由當地黃姓和王姓兩個大戶人家出資合建的,橋建好後,為橋起名的時候,黃、王兩家商量,以兩家的姓作橋名,可究竟以哪家的姓為頭一個字呢?兩家就爭執起來,結果達成妥協,以姓黃的“黃”作為橋名的頭一個字,而王姓人家可以用兩個字,以求心理上的平衡,恰好二“王”合為“珏”字,所以就叫“黃珏橋”。

另一種說法是,清朝嘉慶初年,農民在橋下挖土時,挖出兩塊石頭,顏色呈淡黃色,看上去像石頭,又不像石頭,玉也不像玉,鎮上人都不識,拿給焦循看,焦循也不認識。後來帶到京城請考石的人鑑定,原來是兩塊黃玉。而黃玉是玉中之玉,且二玉相合,恰為“珏”字,後來橋名就叫“黃珏橋”。

名人典故

尋味揚州│黃珏老鵝

沿著黃珏鎮上一條叫做雕菰路的小道走不多遠,折入農田,在田間的羊腸土埂上行走大約十分鐘,就看到了焦循墓。

焦循是清代哲學家、數學家、戲曲理論家。焦家世居黃珏。焦循一生淡於仕進,潛心精讀,著述、學識廣博,顯名於世,其學術成就於經史、歷算、音韻、訓詁之學無所不精,對詩詞、文賦、醫學、戲曲無不貫通。焦循一生著書四百餘卷,有“一代通儒大師”之稱,與阮元、汪中同為“揚州學派”的傑出代表。

焦循的故居,原有雕菰樓、半九書塾、湖乾草堂、密梅花館等建築,書香飄溢,風景優美。黃珏人早就計劃恢復這些建築,包括焦循墓在內,建成“焦循紀念館”。

編輯:敏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