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為什麼擁護袁世凱反對孫中山?

中國近代史 袁世凱 孫中山 汪精衛 中國歷史 腦洞大開的歷史 2018-12-01

“辛亥革命系列”(9)

上一篇文章,咱們說到袁大頭和平埋葬清政府,迫不及待想坐上總統的位子,但南方革命黨卻要求他去南京就職,還派出了一個專使團(蔡元培、汪某人、宋教仁、鈕永建、魏表組五人)去接。很多人都知道,老袁為了留在老巢北京,授意北洋軍發動兵變。其實,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還有不少鮮為人知、值得玩味的細節。

南方派出專使團這招很高,等於將了老袁一軍。老袁如果仍不肯南下,就真的會失去人心,他的幕僚也再三告誡說:如果堅持不南下,那公理就全在孫黃那邊了,到那時候,孫就不必解職了,可以繼續留任總統……果如此,顯然對老袁非常不利。

如果你是袁大頭,會怎麼應對呢?

1912年2月25日,袁大頭用最隆重的禮節,打開正陽門迎接南方派來的專使團。而且,他對於南下就職總統的困難隻字不提,而是積極和專使們磋商,甚至能連南下的線路都安排妥當。最後,他還誠懇地對專使團說:諸君北上辛苦了,在京休息數日,現在北方的局勢也不易維持,內訌外患遞引互牽,讓我南下,北方軍民意見尚多分歧。容我略作準備以後,由京漢路南下,先去武漢和黎(元洪)副總理見一面,然後從武漢換乘輪船去南京就職,這樣的南行線路,諸位覺得如何?袁某人都這麼表態了,專使團還能說啥,只能連聲稱好。

29日晚,專使們正在北京迎賓館休息,突然間槍聲大作,窗外則是一片火光。沒過多久,出去打探情況的下人回來報告說,北京駐軍兵變了,因為他們堅決反對袁大頭南下就職,還把責任推到幾位迎袁專使的身上,說專使們要搶走他們的衣食父母袁大頭,準備殺進迎賓館找幾位專使的麻煩。聽到這個消息,幾位專使嚇壞了,匆匆忙忙收拾東西,逃往老外開的六國飯店避難。

汪精衛為什麼擁護袁世凱反對孫中山?

北京兵變的難民和幫助他們的老外

這次兵變來得太蹊蹺——袁大頭手下最精銳的北洋第3鎮乾的,這是老袁的王牌,最信任的部隊。不僅如此,沒過幾天,天津、保定、通州等地,北洋軍陸續發動兵變,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決阻止袁大頭南下就職。與此同時,北方各省的長官們也紛紛給南京和北京發電報,說北京的治安太差,亂兵可能無法控制,此時實不建議袁大頭南下就職。

袁大頭見時機已到,再次召見專使們。他首先對專使們表示歉意,保證絕對會處罰亂兵,並表示對這次的兵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他還是會南下就職,但希望黎元洪副總統先行南下,暫時代理總統,自己留在北京六個月,處理完這些善後事宜,保證北京的穩定以後,再行南下就職。專使再次被袁的誠意打動,主動給南京發電報,認為當務之急是迅速建立統一政府,其他的儘可遷就,以定大局。當然了,這中間專使團的汪某人“貢獻”不小。當年他刺殺攝政王載灃未果,關進監獄本是死路一條,是老袁把他放出來。因此,汪某人對老袁感恩戴德。在南京的時候,孫表示要袁世凱接受三個條件自己才能辭職,汪曾跳出來表示:為什麼要提這三個條件,難道你捨不得大總統的位置嗎……

有了專使團幫老袁說話,再加上英國公使朱爾典也委婉表示不希望袁南下,而是暫時留在北京維持秩序,所以南京臨時參議院也不好意思繼續做惡人。3月6日,臨時參議院通過決議,允許袁大頭在北京就職,但提出三個條件:一,接到電報後,必須立刻向南京臨時參議院宣誓效忠共和;二,提出新內閣的名單,報參議院審核通過;三,新內閣必須在南京辦妥手續後,孫總統才可以離職。這三個條件比起之前三個來(一、臨時政府首都設在南京,不得更改;二、新總統到南京就任之日,本總統才自行解除職務;三、臨時參議院制定的臨時約法,新總統必須無條件遵守),簡直太容易了。老袁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就答應了。

3月8日,袁大頭將就職宣誓用電報發給南京臨時參議院,兩天後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這意味著革命黨調虎離山的計劃徹底失敗。想當初,為了實現不流血的革命,革命黨不惜放棄武裝解放北方的計劃,還想用南京就職和臨時約法對老袁進行制約,可以說煞費苦心,但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用老袁自己的話說: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貓玩老鼠的小把戲。

汪精衛為什麼擁護袁世凱反對孫中山?

老袁在北京就任總統

4月1日,孫先生在南京正式宣佈解除臨時總統的職務,派黃興以南京留守的名義,主持南京革命軍的整編和遣散。至此,革命黨除了保持臨時約法這唯一的一道緊箍咒以外,在其他一切問題上都對袁大頭做了讓步。與此同時,參加辛亥革命的投機派和革命黨內的妥協分子日益向老袁靠攏。因此,老袁徹底打消了定都南京的計劃,安心在北京做起了大總統。在老袁和汪某人的聯合作用下,連南京臨時參議院也於4月2日遷往北京,並於4月29日舉行盛大的開院典禮。

至此,辛亥革命以來南北對立的局面就此結束,南北重新歸於一統。至此,辛亥革命以來南北對立的局面就此結束,南北重新歸於一統。老袁從小不愛讀書,後來還把自己的書都燒了,而南方革命黨多飽學之士,還有不少留過洋,結果一群秀才被一個兵擺平,為人作嫁,令人慨嘆。

從表面上看,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趕走了腐朽的滿清政府,初步實現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但從實質來看,辛亥革命是不徹底的,由於革命黨的妥協,將流血犧牲得來的領導權拱手讓給了老袁,面對袁大頭一個又一個的陰謀,革命黨人步步退讓,使得辛亥革命的成果完全被袁佔有,從這一點上講,辛亥革命談不上成功。章太炎先生就說過,北洋軍閥在軍事戰線上不能得到的,在政治戰線上全部都得到了。

汪精衛為什麼擁護袁世凱反對孫中山?

章太炎

辛亥革命的結果表明,中國的資產階級還沒有能力獨立承擔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對中國革命的前途缺乏正確認識。辛亥革命雖然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在思想上促進了人民的解放,但在政治上卻喪失了最終的領導權,得到了一個虎頭蛇尾的局面。

辛亥革命後的幾年裡,隨著宋教仁被刺,孫袁之間的蜜月期結束,二次革命爆發,老袁徹底擊敗革命黨後,趾高氣揚,在全國一片共和的浪潮中,硬是要開歷史的倒車,要做皇帝,要建立君主立憲的體制。雲南將領們打響了護國戰爭的第一槍,並把袁大頭建立的短暫的洪憲王朝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老袁也因此一命嗚呼。袁死後,北洋大將馮國璋,段祺瑞,副總統黎元洪,以及一心想復辟滿清的辮子軍主帥張勳,你方唱罷我登場,上演了一幕幕的活劇。下一期開始,咱們就來談談張勳復辟和隨後的中國版南北戰爭。

參考資料:

1.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2. 何炳南:《武昌起義》

3.唐德剛:《袁氏當國》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