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

政府對舟山的覬覦,還要追溯到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東印度公司拿出10萬多英鎊投資舟山島,在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廈門的聯合投資額加起來不到75000英鎊,其對舟山的期望,可見一斑。而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之一是清政府出讓舟山。當然,被拒了。

1832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業代表胡夏米進行外事考察,經廈門、福州、寧波,一路來到上海並住了18天。臨走時,上海道臺吳其泰說想和他見見,於是兩人約在道臺某破廟前寒暄,到分別時,胡夏米才說了些自認為很重要但吳其泰認為是廢話的話:一是上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這裡是長江出海口,將來會成為東亞商業中心,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發大財。二是上海與內陸交通便利,綠茶、紅茶、生絲運到這兒,比運往廣州的開支要省得多,如果上海開放,幾年內,就可以趕上廣州,成為比廣州還重要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好。長三角在曾經英國人眼裡,某種程度上的地位高於珠三角。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

政府對舟山的覬覦,還要追溯到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東印度公司拿出10萬多英鎊投資舟山島,在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廈門的聯合投資額加起來不到75000英鎊,其對舟山的期望,可見一斑。而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之一是清政府出讓舟山。當然,被拒了。

1832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業代表胡夏米進行外事考察,經廈門、福州、寧波,一路來到上海並住了18天。臨走時,上海道臺吳其泰說想和他見見,於是兩人約在道臺某破廟前寒暄,到分別時,胡夏米才說了些自認為很重要但吳其泰認為是廢話的話:一是上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這裡是長江出海口,將來會成為東亞商業中心,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發大財。二是上海與內陸交通便利,綠茶、紅茶、生絲運到這兒,比運往廣州的開支要省得多,如果上海開放,幾年內,就可以趕上廣州,成為比廣州還重要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好。長三角在曾經英國人眼裡,某種程度上的地位高於珠三角。

為什麼是香港?

所以,在策劃鴉片戰爭的時候,外相巴麥尊就向義律傳達了內閣的意見,要求義律奪取中國“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或廈門城”,先打造成軍事行動根據地,再變成貿易基地,永久佔領下去。在割讓島嶼選址方面,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提出了臺灣、海南、福州、廈門、舟山等地為候選名單。

然而,義律的做法顯然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竟然從舟山迅速撤了兵,還在《穿鼻草約》中也放棄了舟山群島。這個結果傳回國後自然引起了外相巴麥尊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震怒。女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我們本來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一切,他完全違背了給他的指令,試圖接受所能獲得的最低條件”。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

政府對舟山的覬覦,還要追溯到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東印度公司拿出10萬多英鎊投資舟山島,在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廈門的聯合投資額加起來不到75000英鎊,其對舟山的期望,可見一斑。而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之一是清政府出讓舟山。當然,被拒了。

1832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業代表胡夏米進行外事考察,經廈門、福州、寧波,一路來到上海並住了18天。臨走時,上海道臺吳其泰說想和他見見,於是兩人約在道臺某破廟前寒暄,到分別時,胡夏米才說了些自認為很重要但吳其泰認為是廢話的話:一是上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這裡是長江出海口,將來會成為東亞商業中心,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發大財。二是上海與內陸交通便利,綠茶、紅茶、生絲運到這兒,比運往廣州的開支要省得多,如果上海開放,幾年內,就可以趕上廣州,成為比廣州還重要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好。長三角在曾經英國人眼裡,某種程度上的地位高於珠三角。

為什麼是香港?

所以,在策劃鴉片戰爭的時候,外相巴麥尊就向義律傳達了內閣的意見,要求義律奪取中國“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或廈門城”,先打造成軍事行動根據地,再變成貿易基地,永久佔領下去。在割讓島嶼選址方面,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提出了臺灣、海南、福州、廈門、舟山等地為候選名單。

然而,義律的做法顯然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竟然從舟山迅速撤了兵,還在《穿鼻草約》中也放棄了舟山群島。這個結果傳回國後自然引起了外相巴麥尊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震怒。女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我們本來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一切,他完全違背了給他的指令,試圖接受所能獲得的最低條件”。

為什麼是香港?

緊接著,義律就被外相巴麥尊撤職了:“我給過你明確的訓令:務必佔領舟山……但你卻割取了香港,一個一無所有的荒島。香港不會成為貿易中心,倒是可以用來隱居。你將被解職,女王已另派全權大臣取代你”。

然而,主張長期佔有香港的義律雖於1841年8月被了免職,他的繼任者璞鼎查到了一線一看,竟也開始支持義律,佔據香港的決定了。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

政府對舟山的覬覦,還要追溯到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東印度公司拿出10萬多英鎊投資舟山島,在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廈門的聯合投資額加起來不到75000英鎊,其對舟山的期望,可見一斑。而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之一是清政府出讓舟山。當然,被拒了。

1832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業代表胡夏米進行外事考察,經廈門、福州、寧波,一路來到上海並住了18天。臨走時,上海道臺吳其泰說想和他見見,於是兩人約在道臺某破廟前寒暄,到分別時,胡夏米才說了些自認為很重要但吳其泰認為是廢話的話:一是上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這裡是長江出海口,將來會成為東亞商業中心,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發大財。二是上海與內陸交通便利,綠茶、紅茶、生絲運到這兒,比運往廣州的開支要省得多,如果上海開放,幾年內,就可以趕上廣州,成為比廣州還重要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好。長三角在曾經英國人眼裡,某種程度上的地位高於珠三角。

為什麼是香港?

所以,在策劃鴉片戰爭的時候,外相巴麥尊就向義律傳達了內閣的意見,要求義律奪取中國“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或廈門城”,先打造成軍事行動根據地,再變成貿易基地,永久佔領下去。在割讓島嶼選址方面,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提出了臺灣、海南、福州、廈門、舟山等地為候選名單。

然而,義律的做法顯然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竟然從舟山迅速撤了兵,還在《穿鼻草約》中也放棄了舟山群島。這個結果傳回國後自然引起了外相巴麥尊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震怒。女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我們本來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一切,他完全違背了給他的指令,試圖接受所能獲得的最低條件”。

為什麼是香港?

緊接著,義律就被外相巴麥尊撤職了:“我給過你明確的訓令:務必佔領舟山……但你卻割取了香港,一個一無所有的荒島。香港不會成為貿易中心,倒是可以用來隱居。你將被解職,女王已另派全權大臣取代你”。

然而,主張長期佔有香港的義律雖於1841年8月被了免職,他的繼任者璞鼎查到了一線一看,竟也開始支持義律,佔據香港的決定了。

為什麼是香港?

身為海軍上校的義律,視角與政商兩界截然不同。

雖然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舟山群島,但英軍卻吃了當地蚊蟲肆虐、腸道傳染病的苦。戰場上沒死兩個人,倒是有218人死於痢疾,91人死於死於間歇性發燒,腹瀉拉死了70人。佔領定海半年後,近4000人的軍隊只剩下了1918人。軍隊不健康,義律對舟山及附近區域的控制力也在下降,這是他退出了舟山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原因,是出於長遠軍事上的考慮。1842年1月25日,義律在送交巴麥尊繼任者阿伯丁勳爵的報告中指出,與舟山相反,香港島這樣的口岸擁有“巨大而安全的港口,豐富的淡水,易於由強大海軍來保護等優點,地域大小和人口狀況都很適合我們的需要”。

對香港島的態度,當時海軍大臣的約翰巴羅爵士,基本上與義律持相同意見。約翰巴羅認為,在地理上香港島東(鯉魚門)是一個良港,可以停泊任何類型的船舶,倘若戰事發生,海港便能提供強大的海軍支援。1839年11月,即鴉片戰爭初開時,約翰巴羅解釋了選擇香港島作為海軍補給站的原因:“審慎的做法是把軍事行動侷限於廣州,佔領虎門以外的香港島,眾多船隻就有了適宜的近岸錨地以及大量新鮮淡水。只要在此地配備小量大炮和炮手,再加上一艘戰艦,就可以為商業航運提供保護。”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

政府對舟山的覬覦,還要追溯到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東印度公司拿出10萬多英鎊投資舟山島,在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廈門的聯合投資額加起來不到75000英鎊,其對舟山的期望,可見一斑。而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之一是清政府出讓舟山。當然,被拒了。

1832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業代表胡夏米進行外事考察,經廈門、福州、寧波,一路來到上海並住了18天。臨走時,上海道臺吳其泰說想和他見見,於是兩人約在道臺某破廟前寒暄,到分別時,胡夏米才說了些自認為很重要但吳其泰認為是廢話的話:一是上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這裡是長江出海口,將來會成為東亞商業中心,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發大財。二是上海與內陸交通便利,綠茶、紅茶、生絲運到這兒,比運往廣州的開支要省得多,如果上海開放,幾年內,就可以趕上廣州,成為比廣州還重要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好。長三角在曾經英國人眼裡,某種程度上的地位高於珠三角。

為什麼是香港?

所以,在策劃鴉片戰爭的時候,外相巴麥尊就向義律傳達了內閣的意見,要求義律奪取中國“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或廈門城”,先打造成軍事行動根據地,再變成貿易基地,永久佔領下去。在割讓島嶼選址方面,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提出了臺灣、海南、福州、廈門、舟山等地為候選名單。

然而,義律的做法顯然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竟然從舟山迅速撤了兵,還在《穿鼻草約》中也放棄了舟山群島。這個結果傳回國後自然引起了外相巴麥尊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震怒。女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我們本來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一切,他完全違背了給他的指令,試圖接受所能獲得的最低條件”。

為什麼是香港?

緊接著,義律就被外相巴麥尊撤職了:“我給過你明確的訓令:務必佔領舟山……但你卻割取了香港,一個一無所有的荒島。香港不會成為貿易中心,倒是可以用來隱居。你將被解職,女王已另派全權大臣取代你”。

然而,主張長期佔有香港的義律雖於1841年8月被了免職,他的繼任者璞鼎查到了一線一看,竟也開始支持義律,佔據香港的決定了。

為什麼是香港?

身為海軍上校的義律,視角與政商兩界截然不同。

雖然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舟山群島,但英軍卻吃了當地蚊蟲肆虐、腸道傳染病的苦。戰場上沒死兩個人,倒是有218人死於痢疾,91人死於死於間歇性發燒,腹瀉拉死了70人。佔領定海半年後,近4000人的軍隊只剩下了1918人。軍隊不健康,義律對舟山及附近區域的控制力也在下降,這是他退出了舟山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原因,是出於長遠軍事上的考慮。1842年1月25日,義律在送交巴麥尊繼任者阿伯丁勳爵的報告中指出,與舟山相反,香港島這樣的口岸擁有“巨大而安全的港口,豐富的淡水,易於由強大海軍來保護等優點,地域大小和人口狀況都很適合我們的需要”。

對香港島的態度,當時海軍大臣的約翰巴羅爵士,基本上與義律持相同意見。約翰巴羅認為,在地理上香港島東(鯉魚門)是一個良港,可以停泊任何類型的船舶,倘若戰事發生,海港便能提供強大的海軍支援。1839年11月,即鴉片戰爭初開時,約翰巴羅解釋了選擇香港島作為海軍補給站的原因:“審慎的做法是把軍事行動侷限於廣州,佔領虎門以外的香港島,眾多船隻就有了適宜的近岸錨地以及大量新鮮淡水。只要在此地配備小量大炮和炮手,再加上一艘戰艦,就可以為商業航運提供保護。”

為什麼是香港?

在義律被罷免兩年後的1843年初,於一份記錄了與巴麥尊對話的文件中,透露了當初震怒義律放棄舟山的巴麥尊,為何最後也放棄舟山:“對舟山的親身瞭解,我認識到,與我們以往的偏愛截然相反,它完全不適合我們在中國的目標。航行充滿危險,除了動力汽船之外,其他船隻幾乎無法航行”。

只有香港的深水港,能夠供英軍把牙齒嵌進中國的土地,把香港作為軍事補給地,讓兩國軍隊的士氣此消彼長。由此,義律擅做的決定被貫徹到了最後,《南京條約》讓中國割讓出了香港。

1840年11月6日《泰晤士報》曾對鴉片戰爭做了這樣的詮釋:“事實上,這些盛氣凌人的要求的真實涵義是……文明民族在本質上遠遠優於無知的同類,所以有權使後者完全淪為生產茶葉和瓷器的工 ,並在他們開始懈怠時炮轟他們。”

但幸好,今時,已不同往日。

主要參考:弗蘭克·韋爾什《香港史》

"為什麼是香港?為什麼是香港?

1840年的鴉片戰爭,最終以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的簽訂作為句號。這個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讓英國割走了香港島。為什麼是香港?其實還要從義律說起。

查理·義律出身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是伯爵,父親是軍人外交官。受家庭影響,義律14歲便投身海軍,他立志要為大英帝國的榮耀而戰。我們需要記住義律的海軍出身,這跟“為什麼是香港”有著不小的聯繫。

義律在1834年7月來到了中國,被大英帝國派駐在廣州,作為駐華商務監督,雖只是個商務監督,但其實這是個大使級別的職位,年薪有6000英鎊。

為什麼是香港?

到了1839年,原本穩定的鴉片貿易形勢起了些變化,林則徐前來銷煙,這讓義律手下庇護著的在華英商蒙受了損失。沒過多久,英國下議院的主戰派便以9票優勢引領了鴉片戰爭。

英方最初的戰爭攻勢由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負責,不過他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大小事務都落在了義律身上。

1841年1月7日,戰鬥打了一整天,虎門的兩座炮臺被攻陷,清軍死了700多人,英國人無一傷亡。英國水手們很高興攻克了原以為堅固的陣地,還想繼續攻打上游的炮臺,結果被義律下令“到此為止”,因為清方的琦善已經妥協了。

為什麼是香港?

於是《穿鼻草約》被擬定了下來,其中第一條是:“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與英王”。擬條約的義律心裡明白,如果自己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那麼英女王一定會對自己大為光火。沒錯,並不是清政府會發火,清政府的喜怒對於這位英國海軍統帥沒什麼影響,倒是倫敦方面,對彼時還是光禿禿的香港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想要的是舟山群島。

為什麼是香港?

清朝初年,為了禁止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聯繫,清政府厲行海禁。在順治、康熙年間,曾五次頒佈“禁海令”,三次頒佈“遷海令”,前者不讓人民出海,後者讓沿海居民遷入內陸。香港島當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倒是常有不法之徒盤踞。

1815年,在東印度公司於廣州開設貿易站後,一位駐廣州的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人員首次提出要在中國東岸成立一個據點,並且這個據點要離北京越近越好,以便利用其爭取開放貿易。

只是,據點的選址在英國內部有不少異議。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在1834年主張佔領香港島,從商務總監當上海軍統帥的義律,也有意於香港。

在商界,威廉·渣甸則鍾情於臺灣島,他向外相巴麥尊建議,霸佔上3、4個島嶼,比如臺灣、金門、廈門、舟山群島,作為要求清政府開放貿易的籌碼。如果要在珠江口開戰的話,再在廣州附近佔據一個島或者港口,香港、蓮田倒也都行。

而在外相巴麥尊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是浙江省杭州灣口的舟山群島,這裡離北京不那麼遠,便於施加軍事壓力;從舟山可以溯游長江,以便舔舐華東市場這塊肥肉,反正最不濟的,也要在中國東岸吧。

為什麼是香港?

政府對舟山的覬覦,還要追溯到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東印度公司拿出10萬多英鎊投資舟山島,在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廈門的聯合投資額加起來不到75000英鎊,其對舟山的期望,可見一斑。而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之一是清政府出讓舟山。當然,被拒了。

1832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商業代表胡夏米進行外事考察,經廈門、福州、寧波,一路來到上海並住了18天。臨走時,上海道臺吳其泰說想和他見見,於是兩人約在道臺某破廟前寒暄,到分別時,胡夏米才說了些自認為很重要但吳其泰認為是廢話的話:一是上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這裡是長江出海口,將來會成為東亞商業中心,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發大財。二是上海與內陸交通便利,綠茶、紅茶、生絲運到這兒,比運往廣州的開支要省得多,如果上海開放,幾年內,就可以趕上廣州,成為比廣州還重要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好。長三角在曾經英國人眼裡,某種程度上的地位高於珠三角。

為什麼是香港?

所以,在策劃鴉片戰爭的時候,外相巴麥尊就向義律傳達了內閣的意見,要求義律奪取中國“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或廈門城”,先打造成軍事行動根據地,再變成貿易基地,永久佔領下去。在割讓島嶼選址方面,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提出了臺灣、海南、福州、廈門、舟山等地為候選名單。

然而,義律的做法顯然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竟然從舟山迅速撤了兵,還在《穿鼻草約》中也放棄了舟山群島。這個結果傳回國後自然引起了外相巴麥尊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震怒。女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我們本來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一切,他完全違背了給他的指令,試圖接受所能獲得的最低條件”。

為什麼是香港?

緊接著,義律就被外相巴麥尊撤職了:“我給過你明確的訓令:務必佔領舟山……但你卻割取了香港,一個一無所有的荒島。香港不會成為貿易中心,倒是可以用來隱居。你將被解職,女王已另派全權大臣取代你”。

然而,主張長期佔有香港的義律雖於1841年8月被了免職,他的繼任者璞鼎查到了一線一看,竟也開始支持義律,佔據香港的決定了。

為什麼是香港?

身為海軍上校的義律,視角與政商兩界截然不同。

雖然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舟山群島,但英軍卻吃了當地蚊蟲肆虐、腸道傳染病的苦。戰場上沒死兩個人,倒是有218人死於痢疾,91人死於死於間歇性發燒,腹瀉拉死了70人。佔領定海半年後,近4000人的軍隊只剩下了1918人。軍隊不健康,義律對舟山及附近區域的控制力也在下降,這是他退出了舟山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原因,是出於長遠軍事上的考慮。1842年1月25日,義律在送交巴麥尊繼任者阿伯丁勳爵的報告中指出,與舟山相反,香港島這樣的口岸擁有“巨大而安全的港口,豐富的淡水,易於由強大海軍來保護等優點,地域大小和人口狀況都很適合我們的需要”。

對香港島的態度,當時海軍大臣的約翰巴羅爵士,基本上與義律持相同意見。約翰巴羅認為,在地理上香港島東(鯉魚門)是一個良港,可以停泊任何類型的船舶,倘若戰事發生,海港便能提供強大的海軍支援。1839年11月,即鴉片戰爭初開時,約翰巴羅解釋了選擇香港島作為海軍補給站的原因:“審慎的做法是把軍事行動侷限於廣州,佔領虎門以外的香港島,眾多船隻就有了適宜的近岸錨地以及大量新鮮淡水。只要在此地配備小量大炮和炮手,再加上一艘戰艦,就可以為商業航運提供保護。”

為什麼是香港?

在義律被罷免兩年後的1843年初,於一份記錄了與巴麥尊對話的文件中,透露了當初震怒義律放棄舟山的巴麥尊,為何最後也放棄舟山:“對舟山的親身瞭解,我認識到,與我們以往的偏愛截然相反,它完全不適合我們在中國的目標。航行充滿危險,除了動力汽船之外,其他船隻幾乎無法航行”。

只有香港的深水港,能夠供英軍把牙齒嵌進中國的土地,把香港作為軍事補給地,讓兩國軍隊的士氣此消彼長。由此,義律擅做的決定被貫徹到了最後,《南京條約》讓中國割讓出了香港。

1840年11月6日《泰晤士報》曾對鴉片戰爭做了這樣的詮釋:“事實上,這些盛氣凌人的要求的真實涵義是……文明民族在本質上遠遠優於無知的同類,所以有權使後者完全淪為生產茶葉和瓷器的工 ,並在他們開始懈怠時炮轟他們。”

但幸好,今時,已不同往日。

主要參考:弗蘭克·韋爾什《香港史》

為什麼是香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