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辛亥年十月,武漢一槍打響了革命的號角。內閣中的人頓時就慌了手腳,想要指揮各個城鎮訓練出來的新軍,但是,沒人聽他們的命令,急得他們到處亂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原來,這一切這都是袁世凱在背後搞鬼。袁世凱雖然回到了原籍地,但是,卻在家裡設了電臺,暗中指揮和部署北洋事務。

除此之外,袁世凱故技重施,用收買李蓮英的方法收買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和慶王等人,讓他們幫忙自己重回朝廷。這樣一來,清朝廷的行動和方針就全在袁世凱的掌控之中了。革命愈演愈烈,前往前線監督戰役的大臣發佈不了號令,監國的新君生父無能為力。趁著這個機會,慶王上奏,請求讓袁世凱擔當欽差大臣,可是,袁世凱不願意上任。

到了十一月初,清朝廷再次任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便又回到了北京。回京後,袁世凱就上奏說:內外奏章應該都先遞到內閣之中,再轉到皇帝手裡。隆裕太后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並把他當做救國的稻草。因為,不同於袁世凱的政見,新君生父便辭去監國和統領禁衛軍的職位,其他一些權臣也讓出了軍權,所以,朝廷大權一下子就落到了袁世凱手裡。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辛亥年十月,武漢一槍打響了革命的號角。內閣中的人頓時就慌了手腳,想要指揮各個城鎮訓練出來的新軍,但是,沒人聽他們的命令,急得他們到處亂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原來,這一切這都是袁世凱在背後搞鬼。袁世凱雖然回到了原籍地,但是,卻在家裡設了電臺,暗中指揮和部署北洋事務。

除此之外,袁世凱故技重施,用收買李蓮英的方法收買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和慶王等人,讓他們幫忙自己重回朝廷。這樣一來,清朝廷的行動和方針就全在袁世凱的掌控之中了。革命愈演愈烈,前往前線監督戰役的大臣發佈不了號令,監國的新君生父無能為力。趁著這個機會,慶王上奏,請求讓袁世凱擔當欽差大臣,可是,袁世凱不願意上任。

到了十一月初,清朝廷再次任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便又回到了北京。回京後,袁世凱就上奏說:內外奏章應該都先遞到內閣之中,再轉到皇帝手裡。隆裕太后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並把他當做救國的稻草。因為,不同於袁世凱的政見,新君生父便辭去監國和統領禁衛軍的職位,其他一些權臣也讓出了軍權,所以,朝廷大權一下子就落到了袁世凱手裡。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1911年年底,南方各個省份的革命政府不願意採用武力武裝的辦法進行革命,他們希望能夠跟清政府和平談判。

所以,在佔領南京以後,革命政府決定跟清政府議和,之後,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優待條件希望清政府能夠和平退位。當時,隆裕太后是同意議和的,因此,她任命袁世凱全權代表清朝廷進行談判,袁世凱則選擇了唐紹儀全權代表他,南京革命政府則推選出伍廷芳為總代表。但是,朝廷中有些王公貴族不知道政治局面的變化,主張用武力強行鎮壓革命。

袁世凱只想把政權掌握在手,所以,他是不希望打仗的。於是,他就用哄、嚇和拆這三種方法去解決這些武力派的大臣,還讓小德張和內務大臣每天都把京城裡的謠言誇大了地說給隆裕太后聽。隆裕太后開始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慢慢的開始相信了。到了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隆裕太后召集大臣開了一次御前會議。

此時,袁世凱自我陳述職責進展,他說了議和的困難重重。接著,袁世凱又趁著這個機會說:軍隊中沒有餉糧了,士兵們很容易發起兵變,要求政府發行公債和發起捐款,以保住東北的幾個省份。為了挽救清政府的統治,慶王拿出了十萬兩,其他王公貴族只拿出了兩三萬兩,隆裕太后則是割痛把慈禧太后藏的八萬兩黃金拿了出來。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辛亥年十月,武漢一槍打響了革命的號角。內閣中的人頓時就慌了手腳,想要指揮各個城鎮訓練出來的新軍,但是,沒人聽他們的命令,急得他們到處亂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原來,這一切這都是袁世凱在背後搞鬼。袁世凱雖然回到了原籍地,但是,卻在家裡設了電臺,暗中指揮和部署北洋事務。

除此之外,袁世凱故技重施,用收買李蓮英的方法收買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和慶王等人,讓他們幫忙自己重回朝廷。這樣一來,清朝廷的行動和方針就全在袁世凱的掌控之中了。革命愈演愈烈,前往前線監督戰役的大臣發佈不了號令,監國的新君生父無能為力。趁著這個機會,慶王上奏,請求讓袁世凱擔當欽差大臣,可是,袁世凱不願意上任。

到了十一月初,清朝廷再次任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便又回到了北京。回京後,袁世凱就上奏說:內外奏章應該都先遞到內閣之中,再轉到皇帝手裡。隆裕太后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並把他當做救國的稻草。因為,不同於袁世凱的政見,新君生父便辭去監國和統領禁衛軍的職位,其他一些權臣也讓出了軍權,所以,朝廷大權一下子就落到了袁世凱手裡。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1911年年底,南方各個省份的革命政府不願意採用武力武裝的辦法進行革命,他們希望能夠跟清政府和平談判。

所以,在佔領南京以後,革命政府決定跟清政府議和,之後,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優待條件希望清政府能夠和平退位。當時,隆裕太后是同意議和的,因此,她任命袁世凱全權代表清朝廷進行談判,袁世凱則選擇了唐紹儀全權代表他,南京革命政府則推選出伍廷芳為總代表。但是,朝廷中有些王公貴族不知道政治局面的變化,主張用武力強行鎮壓革命。

袁世凱只想把政權掌握在手,所以,他是不希望打仗的。於是,他就用哄、嚇和拆這三種方法去解決這些武力派的大臣,還讓小德張和內務大臣每天都把京城裡的謠言誇大了地說給隆裕太后聽。隆裕太后開始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慢慢的開始相信了。到了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隆裕太后召集大臣開了一次御前會議。

此時,袁世凱自我陳述職責進展,他說了議和的困難重重。接著,袁世凱又趁著這個機會說:軍隊中沒有餉糧了,士兵們很容易發起兵變,要求政府發行公債和發起捐款,以保住東北的幾個省份。為了挽救清政府的統治,慶王拿出了十萬兩,其他王公貴族只拿出了兩三萬兩,隆裕太后則是割痛把慈禧太后藏的八萬兩黃金拿了出來。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儘管如此,袁世凱還是覺得不夠。於是,袁世凱便鼓動一些地方官員一起上奏說:現在餉銀不足,查到王公貴族們在外國銀行裡有上千百萬的存款,他們應該拿這些錢出來購買公債和資助餉銀。袁世凱這一做法,頓時就把主張武力的王公貴族們嚇得不敢再提鎮壓的事了,隆裕太后只能抱著幼小的溥儀以淚洗臉。

十二月二十九日,南京政府召集各個省份的代表參加會議,商議成立臨時政府,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孫中山正式宣誓就任,定五色旗為國旗。在臨時政府裡,有一些對袁世凱採取綏靖政策的官員,但是,孫中山把袁世凱的陰謀看得明明白白。於是,孫中山將之前定的條件改為了五條。

袁世凱必須斷絕和清政府的所有關聯,成為民國的國民,讓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如果,袁世凱不同意,就是不想共和,沒有議和的誠意,那麼,之前提出優待皇室的條件一律作廢,以後戰爭的硝煙再起,袁世凱就要揹負全部的責任。這樣一來,袁世凱的陰謀就完完全全地公佈在了世人面前。袁世凱知道後,一邊假裝生病不敢上朝,一邊以外交大臣的身份發佈命令。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辛亥年十月,武漢一槍打響了革命的號角。內閣中的人頓時就慌了手腳,想要指揮各個城鎮訓練出來的新軍,但是,沒人聽他們的命令,急得他們到處亂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原來,這一切這都是袁世凱在背後搞鬼。袁世凱雖然回到了原籍地,但是,卻在家裡設了電臺,暗中指揮和部署北洋事務。

除此之外,袁世凱故技重施,用收買李蓮英的方法收買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和慶王等人,讓他們幫忙自己重回朝廷。這樣一來,清朝廷的行動和方針就全在袁世凱的掌控之中了。革命愈演愈烈,前往前線監督戰役的大臣發佈不了號令,監國的新君生父無能為力。趁著這個機會,慶王上奏,請求讓袁世凱擔當欽差大臣,可是,袁世凱不願意上任。

到了十一月初,清朝廷再次任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便又回到了北京。回京後,袁世凱就上奏說:內外奏章應該都先遞到內閣之中,再轉到皇帝手裡。隆裕太后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並把他當做救國的稻草。因為,不同於袁世凱的政見,新君生父便辭去監國和統領禁衛軍的職位,其他一些權臣也讓出了軍權,所以,朝廷大權一下子就落到了袁世凱手裡。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1911年年底,南方各個省份的革命政府不願意採用武力武裝的辦法進行革命,他們希望能夠跟清政府和平談判。

所以,在佔領南京以後,革命政府決定跟清政府議和,之後,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優待條件希望清政府能夠和平退位。當時,隆裕太后是同意議和的,因此,她任命袁世凱全權代表清朝廷進行談判,袁世凱則選擇了唐紹儀全權代表他,南京革命政府則推選出伍廷芳為總代表。但是,朝廷中有些王公貴族不知道政治局面的變化,主張用武力強行鎮壓革命。

袁世凱只想把政權掌握在手,所以,他是不希望打仗的。於是,他就用哄、嚇和拆這三種方法去解決這些武力派的大臣,還讓小德張和內務大臣每天都把京城裡的謠言誇大了地說給隆裕太后聽。隆裕太后開始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慢慢的開始相信了。到了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隆裕太后召集大臣開了一次御前會議。

此時,袁世凱自我陳述職責進展,他說了議和的困難重重。接著,袁世凱又趁著這個機會說:軍隊中沒有餉糧了,士兵們很容易發起兵變,要求政府發行公債和發起捐款,以保住東北的幾個省份。為了挽救清政府的統治,慶王拿出了十萬兩,其他王公貴族只拿出了兩三萬兩,隆裕太后則是割痛把慈禧太后藏的八萬兩黃金拿了出來。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儘管如此,袁世凱還是覺得不夠。於是,袁世凱便鼓動一些地方官員一起上奏說:現在餉銀不足,查到王公貴族們在外國銀行裡有上千百萬的存款,他們應該拿這些錢出來購買公債和資助餉銀。袁世凱這一做法,頓時就把主張武力的王公貴族們嚇得不敢再提鎮壓的事了,隆裕太后只能抱著幼小的溥儀以淚洗臉。

十二月二十九日,南京政府召集各個省份的代表參加會議,商議成立臨時政府,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孫中山正式宣誓就任,定五色旗為國旗。在臨時政府裡,有一些對袁世凱採取綏靖政策的官員,但是,孫中山把袁世凱的陰謀看得明明白白。於是,孫中山將之前定的條件改為了五條。

袁世凱必須斷絕和清政府的所有關聯,成為民國的國民,讓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如果,袁世凱不同意,就是不想共和,沒有議和的誠意,那麼,之前提出優待皇室的條件一律作廢,以後戰爭的硝煙再起,袁世凱就要揹負全部的責任。這樣一來,袁世凱的陰謀就完完全全地公佈在了世人面前。袁世凱知道後,一邊假裝生病不敢上朝,一邊以外交大臣的身份發佈命令。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袁世凱拿了軍餉又不出兵,議和一事又一直沒有進展,隆裕太后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派人去詢問袁世凱。誰知這袁世凱竟然將計就計,聯合全體國務大臣一起上奏說:國家領土太過廣闊,軍支不足難以支撐大局,而且革命軍想要爭的並不是皇位,而是共和制,清廷應當順應民心。袁世凱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就是逼迫清政府退位,拍南京臨時政府的馬屁。

後來,袁世凱又用改變政體,不改變國體的謊話欺騙隆裕太后,用成立“國事匡濟會”騙取假革命黨人的信任,放話成立天津臨時政府,以擺脫清朝廷和南京政府的控制。而隆裕太后無依無靠,再加上,小德張在一旁不斷的煽風點火。於是,隆裕太后便提出移居熱河行宮,但是,袁世凱為了控制政權,不願意讓隆裕太后離開。

之後,北洋軍隊中的一些將軍上校一起聯名上奏,提出:清朝廷軍事力量薄弱,軍餉不足,軍心不穩,不如退位,建立共和制。隨後,隆裕太后立刻召集各位王公貴族商量此事,但是,慶王假裝生病不參加會議,新君生父走到一半路途,見此狀況又原路返回,其他貴族也學他們不來參加會議。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辛亥年十月,武漢一槍打響了革命的號角。內閣中的人頓時就慌了手腳,想要指揮各個城鎮訓練出來的新軍,但是,沒人聽他們的命令,急得他們到處亂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原來,這一切這都是袁世凱在背後搞鬼。袁世凱雖然回到了原籍地,但是,卻在家裡設了電臺,暗中指揮和部署北洋事務。

除此之外,袁世凱故技重施,用收買李蓮英的方法收買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和慶王等人,讓他們幫忙自己重回朝廷。這樣一來,清朝廷的行動和方針就全在袁世凱的掌控之中了。革命愈演愈烈,前往前線監督戰役的大臣發佈不了號令,監國的新君生父無能為力。趁著這個機會,慶王上奏,請求讓袁世凱擔當欽差大臣,可是,袁世凱不願意上任。

到了十一月初,清朝廷再次任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便又回到了北京。回京後,袁世凱就上奏說:內外奏章應該都先遞到內閣之中,再轉到皇帝手裡。隆裕太后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並把他當做救國的稻草。因為,不同於袁世凱的政見,新君生父便辭去監國和統領禁衛軍的職位,其他一些權臣也讓出了軍權,所以,朝廷大權一下子就落到了袁世凱手裡。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1911年年底,南方各個省份的革命政府不願意採用武力武裝的辦法進行革命,他們希望能夠跟清政府和平談判。

所以,在佔領南京以後,革命政府決定跟清政府議和,之後,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優待條件希望清政府能夠和平退位。當時,隆裕太后是同意議和的,因此,她任命袁世凱全權代表清朝廷進行談判,袁世凱則選擇了唐紹儀全權代表他,南京革命政府則推選出伍廷芳為總代表。但是,朝廷中有些王公貴族不知道政治局面的變化,主張用武力強行鎮壓革命。

袁世凱只想把政權掌握在手,所以,他是不希望打仗的。於是,他就用哄、嚇和拆這三種方法去解決這些武力派的大臣,還讓小德張和內務大臣每天都把京城裡的謠言誇大了地說給隆裕太后聽。隆裕太后開始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慢慢的開始相信了。到了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隆裕太后召集大臣開了一次御前會議。

此時,袁世凱自我陳述職責進展,他說了議和的困難重重。接著,袁世凱又趁著這個機會說:軍隊中沒有餉糧了,士兵們很容易發起兵變,要求政府發行公債和發起捐款,以保住東北的幾個省份。為了挽救清政府的統治,慶王拿出了十萬兩,其他王公貴族只拿出了兩三萬兩,隆裕太后則是割痛把慈禧太后藏的八萬兩黃金拿了出來。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儘管如此,袁世凱還是覺得不夠。於是,袁世凱便鼓動一些地方官員一起上奏說:現在餉銀不足,查到王公貴族們在外國銀行裡有上千百萬的存款,他們應該拿這些錢出來購買公債和資助餉銀。袁世凱這一做法,頓時就把主張武力的王公貴族們嚇得不敢再提鎮壓的事了,隆裕太后只能抱著幼小的溥儀以淚洗臉。

十二月二十九日,南京政府召集各個省份的代表參加會議,商議成立臨時政府,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孫中山正式宣誓就任,定五色旗為國旗。在臨時政府裡,有一些對袁世凱採取綏靖政策的官員,但是,孫中山把袁世凱的陰謀看得明明白白。於是,孫中山將之前定的條件改為了五條。

袁世凱必須斷絕和清政府的所有關聯,成為民國的國民,讓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如果,袁世凱不同意,就是不想共和,沒有議和的誠意,那麼,之前提出優待皇室的條件一律作廢,以後戰爭的硝煙再起,袁世凱就要揹負全部的責任。這樣一來,袁世凱的陰謀就完完全全地公佈在了世人面前。袁世凱知道後,一邊假裝生病不敢上朝,一邊以外交大臣的身份發佈命令。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袁世凱拿了軍餉又不出兵,議和一事又一直沒有進展,隆裕太后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派人去詢問袁世凱。誰知這袁世凱竟然將計就計,聯合全體國務大臣一起上奏說:國家領土太過廣闊,軍支不足難以支撐大局,而且革命軍想要爭的並不是皇位,而是共和制,清廷應當順應民心。袁世凱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就是逼迫清政府退位,拍南京臨時政府的馬屁。

後來,袁世凱又用改變政體,不改變國體的謊話欺騙隆裕太后,用成立“國事匡濟會”騙取假革命黨人的信任,放話成立天津臨時政府,以擺脫清朝廷和南京政府的控制。而隆裕太后無依無靠,再加上,小德張在一旁不斷的煽風點火。於是,隆裕太后便提出移居熱河行宮,但是,袁世凱為了控制政權,不願意讓隆裕太后離開。

之後,北洋軍隊中的一些將軍上校一起聯名上奏,提出:清朝廷軍事力量薄弱,軍餉不足,軍心不穩,不如退位,建立共和制。隨後,隆裕太后立刻召集各位王公貴族商量此事,但是,慶王假裝生病不參加會議,新君生父走到一半路途,見此狀況又原路返回,其他貴族也學他們不來參加會議。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將領們看到清朝廷遲遲沒有下發聖旨,會議又沒有任何結論,就發了一些文件給王公貴族說:要帶領軍士進入京城商討。此時,隆裕太后已經被逼到絕路上了,她再一次召開了會議,並且,讓袁世凱也參與進來。等人都到齊以後,隆裕太后哽咽著說:清朝廷決定退位,內閣即日撰寫聖旨,等優待條件商議好後,再下發旨意。

後來,清帝正式退位,天下人心大定,但是,一些堅持君主派的王公貴族仍不死心,四處變賣家產,希望恢復君主制。而其他一些王公貴族則帶著全家一起逃亡,投奔日本人去了。1912年,隆裕太后生病了。經過御醫的治療,隆裕太后的病情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一直時好時壞的。1913年,隆裕太后剛過完45歲生日後就患上了風寒,從此一病不起,最後病逝了。

"

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後,皇后依然不得寵。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了以後,清朝廷就交由隆裕太后來掌管。因為,隆裕太后的父親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她並沒有讀過很多的書,只是進了宮以後才讀了一些。隆裕太后對政權沒有野心,更沒有一點點執政經驗,只是在慈禧太后身邊待久了,瞭解一些罷了。她之所以能夠掌控清朝,主要是因為時代的關係。

當時,清朝廷裡的王公貴族都十分同情光緒帝的遭遇。民間有傳言說,光緒帝在死之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詔給隆裕太后,讓她誅殺袁世凱,以報袁世凱向慈禧太后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仇。因此,在新任君王即位的會議上,隆裕太后提出:不誅殺袁世凱就不能謝拜先帝的主張。這一主張受到了與會之人的同意,但是,最後因為張之洞和奕劻的阻止而沒有誅殺成功。

袁世凱的小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活罪難逃,他被處以返回原籍地養病的處罰。這次會議還決定,由新任君王的親生父親監國和統領禁衛軍,成立責任內閣,重用皇族中人、排斥漢臣。但是,這些人只懂得看戲和玩鳥,根本就不會管理國家。就連隆裕太后也覺得這樣不行,幾次下詔令讓他們入宮商議,搞得叔嫂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辛亥年十月,武漢一槍打響了革命的號角。內閣中的人頓時就慌了手腳,想要指揮各個城鎮訓練出來的新軍,但是,沒人聽他們的命令,急得他們到處亂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原來,這一切這都是袁世凱在背後搞鬼。袁世凱雖然回到了原籍地,但是,卻在家裡設了電臺,暗中指揮和部署北洋事務。

除此之外,袁世凱故技重施,用收買李蓮英的方法收買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和慶王等人,讓他們幫忙自己重回朝廷。這樣一來,清朝廷的行動和方針就全在袁世凱的掌控之中了。革命愈演愈烈,前往前線監督戰役的大臣發佈不了號令,監國的新君生父無能為力。趁著這個機會,慶王上奏,請求讓袁世凱擔當欽差大臣,可是,袁世凱不願意上任。

到了十一月初,清朝廷再次任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便又回到了北京。回京後,袁世凱就上奏說:內外奏章應該都先遞到內閣之中,再轉到皇帝手裡。隆裕太后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並把他當做救國的稻草。因為,不同於袁世凱的政見,新君生父便辭去監國和統領禁衛軍的職位,其他一些權臣也讓出了軍權,所以,朝廷大權一下子就落到了袁世凱手裡。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1911年年底,南方各個省份的革命政府不願意採用武力武裝的辦法進行革命,他們希望能夠跟清政府和平談判。

所以,在佔領南京以後,革命政府決定跟清政府議和,之後,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優待條件希望清政府能夠和平退位。當時,隆裕太后是同意議和的,因此,她任命袁世凱全權代表清朝廷進行談判,袁世凱則選擇了唐紹儀全權代表他,南京革命政府則推選出伍廷芳為總代表。但是,朝廷中有些王公貴族不知道政治局面的變化,主張用武力強行鎮壓革命。

袁世凱只想把政權掌握在手,所以,他是不希望打仗的。於是,他就用哄、嚇和拆這三種方法去解決這些武力派的大臣,還讓小德張和內務大臣每天都把京城裡的謠言誇大了地說給隆裕太后聽。隆裕太后開始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慢慢的開始相信了。到了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隆裕太后召集大臣開了一次御前會議。

此時,袁世凱自我陳述職責進展,他說了議和的困難重重。接著,袁世凱又趁著這個機會說:軍隊中沒有餉糧了,士兵們很容易發起兵變,要求政府發行公債和發起捐款,以保住東北的幾個省份。為了挽救清政府的統治,慶王拿出了十萬兩,其他王公貴族只拿出了兩三萬兩,隆裕太后則是割痛把慈禧太后藏的八萬兩黃金拿了出來。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儘管如此,袁世凱還是覺得不夠。於是,袁世凱便鼓動一些地方官員一起上奏說:現在餉銀不足,查到王公貴族們在外國銀行裡有上千百萬的存款,他們應該拿這些錢出來購買公債和資助餉銀。袁世凱這一做法,頓時就把主張武力的王公貴族們嚇得不敢再提鎮壓的事了,隆裕太后只能抱著幼小的溥儀以淚洗臉。

十二月二十九日,南京政府召集各個省份的代表參加會議,商議成立臨時政府,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孫中山正式宣誓就任,定五色旗為國旗。在臨時政府裡,有一些對袁世凱採取綏靖政策的官員,但是,孫中山把袁世凱的陰謀看得明明白白。於是,孫中山將之前定的條件改為了五條。

袁世凱必須斷絕和清政府的所有關聯,成為民國的國民,讓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如果,袁世凱不同意,就是不想共和,沒有議和的誠意,那麼,之前提出優待皇室的條件一律作廢,以後戰爭的硝煙再起,袁世凱就要揹負全部的責任。這樣一來,袁世凱的陰謀就完完全全地公佈在了世人面前。袁世凱知道後,一邊假裝生病不敢上朝,一邊以外交大臣的身份發佈命令。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袁世凱拿了軍餉又不出兵,議和一事又一直沒有進展,隆裕太后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派人去詢問袁世凱。誰知這袁世凱竟然將計就計,聯合全體國務大臣一起上奏說:國家領土太過廣闊,軍支不足難以支撐大局,而且革命軍想要爭的並不是皇位,而是共和制,清廷應當順應民心。袁世凱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就是逼迫清政府退位,拍南京臨時政府的馬屁。

後來,袁世凱又用改變政體,不改變國體的謊話欺騙隆裕太后,用成立“國事匡濟會”騙取假革命黨人的信任,放話成立天津臨時政府,以擺脫清朝廷和南京政府的控制。而隆裕太后無依無靠,再加上,小德張在一旁不斷的煽風點火。於是,隆裕太后便提出移居熱河行宮,但是,袁世凱為了控制政權,不願意讓隆裕太后離開。

之後,北洋軍隊中的一些將軍上校一起聯名上奏,提出:清朝廷軍事力量薄弱,軍餉不足,軍心不穩,不如退位,建立共和制。隨後,隆裕太后立刻召集各位王公貴族商量此事,但是,慶王假裝生病不參加會議,新君生父走到一半路途,見此狀況又原路返回,其他貴族也學他們不來參加會議。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將領們看到清朝廷遲遲沒有下發聖旨,會議又沒有任何結論,就發了一些文件給王公貴族說:要帶領軍士進入京城商討。此時,隆裕太后已經被逼到絕路上了,她再一次召開了會議,並且,讓袁世凱也參與進來。等人都到齊以後,隆裕太后哽咽著說:清朝廷決定退位,內閣即日撰寫聖旨,等優待條件商議好後,再下發旨意。

後來,清帝正式退位,天下人心大定,但是,一些堅持君主派的王公貴族仍不死心,四處變賣家產,希望恢復君主制。而其他一些王公貴族則帶著全家一起逃亡,投奔日本人去了。1912年,隆裕太后生病了。經過御醫的治療,隆裕太后的病情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一直時好時壞的。1913年,隆裕太后剛過完45歲生日後就患上了風寒,從此一病不起,最後病逝了。

被袁世凱活活逼死的太后,死後世界各國為她降半旗

隆裕太后死後,當時時任民國總統的袁世凱隨即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駐京各國公使對隆裕太后的薨逝亦均表惋惜,除親去太和殿致祭外,於哀悼會期間,各使館均下半旗致哀。由於光緒帝的“崇陵”還沒有修完,所以,隆裕太后的梓宮也只能“恭奉暫安”。運至河北易州樑各莊行宮內暫安,等候崇陵竣工後,與光緒帝一起入陵。

參考資料:

【《清史稿》、《光緒朝東華錄》、《國民哀悼紀事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