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中國近代史 張栻 中國歷史 趙汝愚 宋朝 城市記憶CityMemory 2018-12-02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區域地圖 焦江紅繪

長沙書院路妙高峰巷街口有副對聯:“長與流芳,一片當年乾淨土;宛然浮玉,千秋此處妙高峰”。但如今這裡的妙高峰,已經看不出高峰了。

從南門口出來,一路是車水馬龍和夜宵攤,拐進青山祠社區,瞬間安靜,彷彿隔絕了世界。再往南到第一師範,又熱鬧一些,十月的假日裡,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但除了走近師範校園內那處於坡上的建築,讓人感到有點費力外,就再也沒有高峰的感覺了。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妙高峰巷 牧野攝

第一師範北側,妙高峰巷已成為“城南舊事”街。從南宋的朱張會講、福王的傳說,到太平軍攻打長沙,再到民國時第一師範的恰同學少年、南村公寓裡的文人才子……這條街,像一串膠捲,定格了諸多往事。而往事並不如煙。

張浚始建城南書院

朱熹張栻講學論道


南宋時的妙高峰,是城外的一個高坡,周圍多是荒地,登山可遠眺湘江。1161年,一個叫張浚的四川人來長沙做官,這是他被貶多年後重新起用。可他並沒有在長沙呆太久,隨後又被調往建康府(就是今天的南京)。

但他在長沙留下一座府邸,不知是否是想讓自己顛沛跌宕的一生有個歸宿。他看中了妙高峰,寓居於此,並在此修建了宅院,後兒子張栻又將這座私家園林改成書院。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張浚(1097年-1164年) 圖源網絡

張浚親自為書院題下“城南書院”匾額,字筆勢豪勁,為平生得意之書也。此外,府邸內還有納湖、月榭、捲雲亭、聽雨舫、採菱舟等景,號為“城南十景”。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南宋時妙高峰復原圖草圖(張惠明、蕭山)

父子倆可能沒想到,他們看中的這片地,會成為隨後幾百年諸多“雲煙”的起點。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注:此城南書院圖為《城南書院志》(卷二),光緒年間時的佈局圖。圖標:①書樓;②聽雨舫;③麗澤堂;④明道齋;⑤正誼齋;⑥講堂;⑦居業齋;⑧主敬齋;⑨進德齋;⑩存誠齋;⑪蘭芷升庭;⑫西齋;⑬東齋;⑭監院;⑮蒙軒;⑯湘清;⑰嶽峻;⑱禁蛙池;⑲月榭;⑳捲雲亭

起初,它並不知名,幾年後,它因為另一個學者的到來而名聲大噪。

張栻曾到衡山師從胡宏學程氏學。程氏學發源於北宋的程頤、程顥兄弟。張栻學出名了,這引起了遠在福建的朱熹的注意,他要來論道。

1167年,朱熹不遠數千裡,來到長沙。兩人在嶽麓、城南兩書院展開了多次會講、辯論,那些關於涵養之序以及太極、仁等問題的爭論,今人聽起來似乎不明所以,但它是閩學和湖湘學派的第一次大碰撞,“朱張會講”因此名揚天下。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朱張會講 莫詩云繪

朱熹住在張栻家裡,他們在此“坐而論道”,再去湘江河西的嶽麓山。妙高峰下有老龍潭(亦名錫塘),再連接一條小河,直通湘江。老龍潭水面廣闊,張家園林的小湖就與之相連,朱熹、張栻就從家裡直接登舟,到湘江邊的朱張渡,沿途還要經過兩座小橋。

張拭曾為老龍潭寫下一首小詩:

源源錫塘水,匯此南城陰。

岸花有開落,水盈無淺深。


在一個有岸花開落、槳聲盪漾著水波的時代,它彷彿是一個耕讀世家的田園牧歌。只是,這牧歌會隨著世家的凋零而消逝。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朱張渡,渡口在湘江兩岸各有一牌坊,東岸為“文津”,西岸為“道岸”。 張惠明攝

兩年後,張栻也離開了長沙,城南書院和張家園林就逐漸荒廢。

趙汝愚臨變定大事

妙高峰有幸埋忠骨


十幾年後,另一個與朱熹有關的人來到妙高峰北側,只不過,他是以亡人的身份。

1196年,南宋宗室名臣趙汝愚被宰相韓侂冑所貶,去往永州的途中,在衡陽暴卒,傳聞是被人毒死。他的遺體被運至長沙(另一說是衣冠冢),葬於妙高峰。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趙汝愚墓 許辰博攝

趙汝愚是一個臨變能定大事的人。1194年,作為太上皇的宋孝宗病逝,其子宋光宗向來與父皇不合,所以連喪禮都不去。而光宗此時也已患病,不能臨朝,一時間人心浮動。

此時任知樞密院事的趙汝愚請憲聖太后垂簾聽政,並逼光宗退位,寧宗即位,才穩定了局勢。趙汝愚也因此任右丞相,他舉薦朱熹為待制。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趙汝愚(1140年-1196年) 莫詩云繪

但趙汝愚也是一個大意的人。朱熹認為韓侂冑覬覦相位,勸趙汝愚防備,趙不以為然。最終韓侂冑彈劾趙汝愚“同姓居相位,不利於社稷”,將其貶往永州。此時趙汝愚終於看清了形勢,對送行者說:“看侂胄用意,必欲殺我。我死,君等方可無事。”

趙汝愚的福王爵位,還是在四十年後,宋理宗追封的。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青山祠戲劇一條街文化牆效果圖 湖南城市記憶繪

福王墓藏在青山祠社區的民房小巷內。墓旁曾建有青山祠,後來又設土地廟,供奉“青山大王”,說的就是福王。今天的我們不知道,福王為何被稱為“青山大王”?“青山有幸埋忠骨”?如今土地廟亦毀,遺留的只有一方刻有“青山大王”四字、被用於路基的香爐。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刻有“青山大王”的香爐 金和平攝

長沙城南卻也多是埋骨的地方,妙高峰北側就有楚漢墓,南側也有漢墓,荒塋處處。

皇帝御賜麗澤風長

湖湘英才經世致用


張栻“點亮”的城南書院,此後歷經了幾百年的寂寞,元明兩代,除了明正德、嘉靖兩次短暫興復講學之外,城南只有高峰寺的佛家香火,而無儒家書生蹤影。

直至1714年,清代首修城南書院。1745年又遷於天心閣下。1822年,湖南巡撫左輔再次將其回遷妙高峰原址,增建了山長居、監院署、文星樓、南軒祠等。相比於南宋的張家園林,“規模視昔十倍”。道光皇帝還御賜“麗澤風長”匾。書院在全省招生138名,與嶽麓書院相等。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光緒年間城南書院模型圖 陳平繪

曾經規模宏大的書院,如今還保留有一棟小房子,在妙高峰巷與書院路交叉口。大門常年緊鎖,門口一株梧桐,中秋已過,灑了一地的落葉。

明清時的湖湘文化及士人,以經世致用為己任,不是其他那些受傳統桎梏的腐儒可比的。來此擔任山長或主講的,都是一方大家,如何紹基、郭嵩燾、王先謙。

從城南書院走出來的學子,左宗棠、胡林翼、羅澤南、曾國荃、李元度、瞿鴻機等,幾乎都是在晚清攪動風雲的人物。他們這些學長、學弟們,同窗一室時,可曾料到自己以後所經歷的驚濤駭浪?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左宗棠(1812年-1885年) 莫詩云繪

經世致用的湖湘學人,彷彿一個個隱居東山的謝安,待時而動。

太平軍攻打長沙城

蕭朝貴命喪紅夷炮


時機在1852年到來。這年八月,太平軍北上長沙,西王蕭朝貴、翼王石達開率五千先鋒隊,先後突破清軍在城南石馬鋪、金盆嶺、黃土嶺的幾處陣地,乘勝進駐妙高峰,控制堅固民房和制高點,炮轟長沙城。

此時的湖南巡撫張亮基,剛卸下雲貴總督任,奔赴長沙。行前,他在貴州的下屬胡林翼寫信告訴他,極力推薦一個叫左宗棠的人。這是作為城南書院老同學的胡林翼,對當時尚無一官半職的左宗棠一次至關重要的提攜。

張亮基到長沙後,聘左宗棠為幕僚。

太平軍在城外挖地道,在城牆下埋炸藥,炸開一個缺口,太平軍蜂擁而入。情急之下,左宗棠下令,向缺口拋石一塊,賞錢一千文。一時間,石塊紛紛向太平軍砸過去,才擋住了攻勢。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如今的天心閣前城牆上有紅夷大炮,下有太平軍雕像 圖源網絡

而太平軍主帥蕭朝貴在南門口身先士卒,執旗督戰,清軍把紅夷大炮搬上天心閣轟擊。一聲炮響,炮石如雨飛來,正中蕭朝貴前額,把他從馬背上打了下來,後因傷重不治陣亡。

太平軍經此打擊,在主力趕來仍屢次受挫後,放棄攻打長沙,北上武漢。長沙,也成為他們入湘以來唯一沒有被攻佔的城市。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蕭朝貴陣亡處 焦江紅攝

他們在長沙,留下一段戰事,留下很多傳說。今天的勞動廣場西南角,還有蕭朝貴陣亡處紀念碑。天心閣下,則矗立著太平軍的雕塑。

從蒙養班到師範學堂

妙高峰下啟新學


以湖南人為主體的湘軍剿滅了太平軍,成就了清政府所謂的“同光中興”,但這中興只是曇花一現。步入20世紀,大清尚未覆亡,但新風已經開啟。本已是長沙城南“文化中心”的妙高峰,也率先趕上了這個“新學”的時代。

1903年,湖南巡撫趙爾巽改城南書院為湖南師範館,次年再改為中路師範學堂。三年後,另一所私立師範在咫尺之外成立,號簡易師範,招收學生84人,也是湖南私立師範之始。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如今的幼幼幼兒園 牧野攝

當革命最終席捲到湖南時,一切又迅速變化。中路師範學堂改為湖南第一師範,簡易師範成為私立妙高峰中學。1922年,湖南教育界名宿賓步程、曹典球等人創辦明憲女子中學,時為長沙實力最強的女子中學。女中與書院路第一師範毗鄰。

第一師範延續至今,女中於解放後改名為長沙市十五中學,妙高峰中學則成了今天的長沙市第十一中學,1955年才從妙高峰遷走。

1930年,虛歲15的瀏陽中學學生胡耀邦,因中學停課而轉來長沙妙高峰中學讀書。但他沒能在這裡呆多久,那一年他的家鄉瀏陽已建立了公開的鄉蘇維埃政府,他的哥哥胡耀福已是鄉團支部書記。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胡耀邦(1915年-1989年) 圖源網絡

5月,紅軍攻克瀏陽,隨後短暫佔領長沙。當胡耀邦聽說紅軍主力已經轉移時,便回到家鄉,加入了共青團,到鄉蘇維埃政府做祕書工作,7月兼任團支部書記。告別的那天,母親拖著小腳為兒子送行。這時,胡耀邦距自己的15歲生日還差一個月。

創設師範、女中是那時的新潮,幼兒園卻似乎少之又少。不過,在這少之又少中,曙光仍然初照長沙。

1910年,留學日本的回族人蔣葆仁女士,與妹妹蔣素泰捐出積蓄,抵押首飾,並獻出馮家灣私宅,建幼幼小學堂。隨後在禮賢街(現沙河街東段)附設蒙養班,後改稱“幼幼幼稚園”,這是長沙最早的三所幼兒園之一。

“幼幼”,取《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意。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幼幼學校兒童在上世紀20年代開展課餘活動 陳先樞供圖

今天,歷經百年滄桑、幾經易名的幼幼幼兒園,依然在青山祠社區內辦學。

彼時,由第一師範、妙高峰中學、幼幼幼兒園佔據的妙高峰,就像今天許多新區高校周圍一樣,在郊外的空地、稻田與山坡上,興起了學校、街市與教職工宿舍。

青年毛澤東進入一師範

百齡古井當年還可取水


1911年,掐著清王朝的尾巴,青年毛澤東步行140裡來到長沙。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有許許多多居民,許多學校和一個巡撫的衙門”的城市,它“簡直是一個偉大的地方!”

在讀了半年中學並經歷了辛亥革命的動盪後,1914年,他進入第一師範。畢業後,還曾在小學當老師。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第一師範 圖源網絡

原第一師範教工宿舍所在的青山祠社區,正在提質改造,臨街立面粉刷一新,一些小巷裡,依稀還能見舊時的模樣。老住戶們,互相都認識外來者,一步入小巷,就會被認出來,嗲嗲和娭毑們,會多打量你一眼。

這是毛澤東曾住過的地方。他來一師,是因為這裡“不收學費且膳宿費也很便宜”。毛澤東愛讀書是出了名的,他在一師讀了大量的《民報》,至於斯密的《國富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以及盧梭、斯賓塞、孟德斯鳩等等,則在進一師前就已經讀過了。他還專門喜歡到鬧市區讀書,鍛鍊自己專心致志的能力。據說,這“鬧市區”就是離一師不遠、當時已經十分繁華的南門口。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1918年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為毛澤東 圖源網絡

那時的長沙,並沒有自來水,飲水都靠井水或河水。離毛澤東住的地方不遠,有一口水井,井口很大,約30平方米,但四周都是泥土,井面又很淺,每逢下雨,渾濁不清。也許這口井只有在晴天清澈時才能使用,不知毛澤東會不會常到這裡提水?至於雨天,一師人和附近的居民,要翻過妙高峰到南沙井取水,那是有點辛苦的。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妙高峰下百齡古井 蕭山繪

但青年毛澤東是不怕辛苦的,他取水的身影可能還帶著奔放與歡快,他那時是個“熱心的體育家”:

在寒假中,我們在田野裡,山上山下,沿著城牆,跨越溪流地行走。天雨時我們就脫去衣服,名之為‘雨淋浴’。陽光灼爍時,我也剝去衣服,名之為‘日光浴’。春風和暖時,我們又算是一種新運動,叫‘浴風’。在已經結霜的天氣,我們還露宿田陌間,或是十一月,我們還在寒溪中游泳。


當年那口“新井”,現已是百齡古井。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正在改造中的百齡古井 牧野攝

它在毛澤東以後的時代經整修,清澈而長年不竭,每當清晨,周圍居民在此取水,一片熱鬧。直到1950年代,這裡的居民開始用上自來水,這古井才逐漸沉寂下來。青年毛澤東時代那城牆、溪流、結霜的田陌,也早已消逝。

南村公寓名人多

作家記者比鄰居


與一師一牆之隔的妙高峰中學,雖然今天的名氣略低,其實並不比前者遜色。

1914年,平江人方克剛任校長,在職長達30年。他是一代平民教育家,將父親經商積蓄捐出辦學,創立的南軒圖書館,藏書7000餘種三萬餘冊,在今天看來可能只是一個圖書室大小,在當時卻使妙高峰中學頗具名氣。圖書館對校外開放,一師人也會來這裡“蹭”書。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方克剛(1885年-1946年) 莫詩云繪

方克剛腳有點跛,一根廣藤杖不離手,但卻是湖南體育運動的先驅,1920年代發起成立湖南體育會,任主任。曾擔任湖南體育代表團總領隊,參加過華中運動會和全國運動會。

除了辦學、辦體育,方克剛做的另一件小事,又使妙高峰在後來的歲月中平添了許多魅力,這恐怕是他想不到的。

1926年,他與同事、史地老師羅元鯤合建了兩棟連體的二層小樓,名為“南村公寓”。除了他們兩家自住外,主要租住給來長沙求學或旅行、生活的外地人。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南村名人公寓 牧野攝

1936年,女作家、湖南新化人謝冰瑩來到這裡。她是黃埔軍校唯一的一期女學員之一,也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批女兵,最早的女兵作家。“大革命”後去日本留學,因拒絕出迎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訪日,而被日本特務逮捕。被遣送回國後,又更名改姓赴早稻田大學留學。

在長沙,她享受著一生中少有的安寧時光。黃葉鋪滿小道,陽光穿透瓦楞從木欄杆處照進屋裡。她閉著眼睛享受著這份愜意,輕嘆,“很久沒這般安寧了。”

每當心情好的時候,她喜歡叫上維特迎著黃昏的霞光往外走。有時去妙高峰上的青山祠,有時候沿著鐵路走,偶爾去大椿橋,興致好的時候還去湘江邊看百舸爭流。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謝冰瑩(1906年-2000年) 莫詩云繪

抗戰爆發後,謝冰瑩組織“戰地婦女服務團”,自任團長開往前線。1948年,赴臺灣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1971年,因右腿跌斷退休,居美國舊金山,2000年去世。

謝冰瑩與同時代的女作家冰心(謝婉瑩)很容易被人混淆,甚至誤認為姐妹,她倆也樂得弄假成真,乾脆認作了“姐妹”。冰心的《致小讀者》因為收入語文教科書而聞名,謝冰瑩的《小橋流水人家》也被收入了教材。

與謝冰瑩做鄰居的,是《力報》記者嚴怪愚。他因文風犀利、性格剛正耿直,成為與範長江齊名的全國八大名記者之一。25歲的嚴怪愚此時新婚不久,他的妻子懷孕總在床上躺臥,而謝冰瑩總是來強迫嚴怪愚妻子起床,並強拉著她去散步。《力報》創刊,嚴怪愚第一個索稿的人就是謝冰瑩。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嚴怪愚(1911年-1984年) 莫詩云繪

嚴怪愚也於抗戰後不久離開長沙,1939年,在還沒有官方消息前,他第一個發文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醜聞,膽魄蓋世。1950年代,他先後受“胡風”案影響並被劃為“右派”,1984年病逝。

在嚴怪愚被劃為“右派”的年代,南村公寓又走進一個當時已經不太起眼的人,雖然,他曾經在文化界“大紅大紫”過。他叫向愷然,民國時代以“平江不肖生”的筆名蜚聲中國。

平江人向愷然是近代著名武俠小說家,為19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被稱為民國武俠小說奠基人。他14歲考入長沙高等實業學堂,因紀念蹈海的陳天華,被開除學籍。東渡留學日本,返國後曾任倒袁運動的北伐軍第一軍法官。討袁失利,再次赴日,與日本柔術家、劍術家頗有交往,功夫大進。

留日時寫成譴責清末留日學生惡現狀的《留東外史》,署名“平江不肖生”,取自老子《道德經》“天下皆謂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1922年,他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創作,武俠處女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名震大江南北,奠定了他在現代武俠中的地位。《江湖奇俠傳》並被拍成電影《火燒紅蓮寺》,亦是中國影史之經典。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向愷然(1889年-1957年) 莫詩云繪

1949年,被程潛派專機從安徽接來長沙的向愷然,與程潛一起舉行起義,迎解放軍進城。只是1950年代向愷然並沒有顯官要職,為維持生計,在夜校代課。他和夫人就住在南村公寓裡。

但因為代課時說了一句“你們工人階級”,被人反問:“那他是什麼階級?”就不准他講課了。他寫《革命野史》也被禁止印行。

1957年患心臟病的向愷然對兒子說:“我一身無黨派利祿之爭,也無愧於國於人民,庸庸碌碌,孑然一生,對於佛家的六根清淨殊未做到,而五蘊皆空,其或庶幾近之歟。”第二天他去世了。

他的遺孀成儀則一直活到當代,十多年前仍住在這裡,公寓裡的人們叫她“向娭毑”。她很熱情,經常在大家上下班的時候打招呼。天氣好時,“向娭毑”常從屋裡搬出凳子到門口晒太陽。“後來,她搬走了,不知道現在是否健在。”

長沙妙高峰下的城南舊事

南村名人公寓 牧野攝

如今,這兩棟小樓經過百年的滄桑,侷促在一師北側的民房內。它磚木結構,木質樓梯已顫巍巍的了,不過很多屋內的木地板換成瓷磚或水泥。這裡住了十幾戶人家,基本都是老年人。登二樓,可見一師校園,也可見社區內的小巷與尋常人家。午後陽臺下,有老人在打盹。

看不出“高峰”的妙高峰,就像這老人一般,他的諸多往事,藏在心裡,你不走近他,就不曾瞭解。

END

  •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原創,作者 | 牧野,編輯 | 城小憶。轉載授權請聯繫城小憶(微信號:chengshijiyiwh)。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