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中國近代史 袁世凱 中國歷史 段祺瑞 小珏說歷史 2017-06-09

袁世凱本有可能成為中國的華盛頓,一手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本該名垂千古。可惜在晚年,被兒子袁克定及幕僚楊度忽悠,以為全國眾望所歸,匆匆稱帝。結果全國風起雲湧,各地都紛紛宣佈獨立,親信也藉機和與之劃分界限。但是到了1916年6月6日去世的時候,風光大葬尤不失為一代梟雄。

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其實袁世凱稱帝準備之初,劃分為三派人。一派是袁克定和以楊度為首的“籌安會”,他們別有用心,慫恿袁世凱稱帝,為著自己利益打著小算盤,他們的膽子比袁世凱都大得多。另一派是以蔡鍔、唐繼堯等等軍閥,當時各地都督上表的勸進書,全部都簽字同意,等稱帝既成事實一成,又高舉義旗反對,這一類心機之深,令人可怕。還有一類實際上是袁世凱的親信,主要是“北洋三傑”和家人為主。段祺瑞明確發對稱帝,不惜辭去職務;馮國璋拒絕出征討伐各地起義,只有老好人王士珍苦勸無效,年紀又大了,陪著已經進入癲狂的袁世凱走完最後一程。

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但是一旦袁世凱取消帝制,並於當年的6月6日罹患家族遺傳的尿毒症去世的時候,一切對於他的攻擊至少當時戛然而止。袁世凱不僅沒有因開倒車當皇帝被問罪,死後反而得到了相當於帝王的“國葬”待遇。先是時任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總理段祺瑞頒佈了一道喪葬通令稱“前大總統贊成共和,奠定大局”,“所有喪葬典禮……務極優隆”。他們為袁世凱辦了一場“集古今中外皇庶官民新舊典章於一舉”的盛大葬禮。

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這道通令同時規定:全國下半旗致哀,各官署、軍營、軍艦、海關下半旗二十七 日,靈櫬駐在所亦下半旗,至出殯日為止。停止娛樂活動七天,學校停課一天,文武官員停止宴會二十七天。喪禮的各項器具都是最好的,都是由著名的商行採買定做。為了這些用度,段祺瑞從國民政府撥款50萬銀元,徐世昌、段祺瑞、王世珍等八人聯名發起募捐,總計共收到捐款25 萬兩。

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按照當時習俗和葬禮的規格,在正式下葬前,袁世凱的遺體在中南海停靈。段祺瑞便親率各部總長輪流守靈,。袁世凱的遺願是將他的遺體安葬於彰德,起靈後,採用傳統的最高規格六十四人抬著棺材,一路趕赴剛剛修建好的袁林安葬。下葬之時,天氣炎熱,屍體停放時間過久而發漲,原先準備的衣服穿不上,還是徐世昌做主,讓袁世凱穿上本該登基儀式上穿的“龍袍”下葬。

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袁林原為袁陵,徐世昌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並建議改為“袁林”。據說袁世凱墓是按照美國總統格蘭特墓的造型而建的,陵內石像、宮殿、石橋、廟宇一應俱全。前前後後又是花費75萬銀元,主要是幕僚們私人募捐。

袁世凱開歷史倒車,舉國皆反,死後的葬禮卻不失隆重

袁世凱雖然晚年判斷錯誤,不想民主觀念深入人心,但是他活著的時候不失為一個富有魅力的強人。當他去世之後,各地軍閥群龍無首,北洋政府頭目也各自為政,中國重新走向了混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