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本文受權轉載自“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

“這位客官,住店嗎?”

“小生是來問個路,敢問到京城的路怎麼走?”

“不到二十里。沿著門口這條路一路向東,十二里處有官亭,再往北走,不多久便到了。”

“多謝,告辭!”

“哎,我放桌子上的銅錢怎麼不見了?”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古人遠行不辨方向時,張口問路顯然是個實用的法子;即便是在GPS高度發展、定位工具層出不窮的今天,誰也不能說自己從未問過路。

不過光靠問路來趕路也不是個辦法,為了到達目的地,古人也是有很多手段的。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道路指引方向

在沒有導航工具的情況下,在人口聚居點之間移動,最可靠的其實是路面本身。順著道路走,就能把人帶到沿途的城市,最是安全精準。

所以早在商朝,官方就很重視發展交通,會出資修築、養護道路,此時通向各地的道路體系已經初具規模了。

商朝的核心地區位於黃河下游

而周邊的渭水、汾水、膠東、漢水、淮水地區

對商更多是臣服,而且還經常反叛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周武王滅商後,為了發揮都城鎬京和東都洛邑的首都作用,在兩城之間修建了一條平坦大道,稱“周道”,後又以洛邑為中心向不同方向輻射,修建了等級不同的道路。

西周分封天下

不能光分封不修路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周道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更是周王室的生命線,且此後秦、漢、唐的經濟重心都在這條線上,甚至在元明清時期也是貫通東西的要道。對於想在大城市之間移動的商旅來說,這些大道無疑是最好也最安全的通道。

這條路線在古代可是至關重要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到了戰爭激烈的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增強自身實力,便於調兵,修建了眾多次級道路。著名的比如秦國修築的褒斜棧道,能夠打破秦嶺阻隔,連接陝西和四川。不只是秦國,楚國、晉國、齊魯等國都加入到了修路大軍中,密密麻麻的道路連接著中原人、荊楚人、吳越人、巴蜀人。前往全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依靠大道作為自己的“人造”導航。

秦嶺和蜀道因其特殊的地形和戰略地位

成為國內最著名的“人造”通道之一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驛站網,耗時十年整修和連接了戰國七雄留下的大道,修築了以馳道為主的全國交通幹線。馳道丈量標準統一,每隔三丈種一株青松,當做行道樹;十里建一亭,作為區段治安管理所和行人招呼站。這些設施作為導航當然是不錯的,行人按樹計數,遇亭便知道自己到了何處。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漢朝時期的道路在秦朝基礎上繼續擴建延伸。自長安向東,經過洛陽定陶達臨淄是東路幹線;自長安向北達九原郡(今包頭)為北路幹線;自長安而西達隴西郡為西北幹線。公元前2世紀,這條幹線已經可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是為“絲綢之路”。

這是中原王朝打開世界觀的一大步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為了方便行人補給問路,朝廷設置了大量驛站,按大小分為郵、亭、驛、傳四類,大致五里設郵,十里設亭,三十里設驛或傳。《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西漢時全國共有亭29635個,據此估計當時共有幹道近15萬公里。在這龐大的公路網上行走,其實就已經是自帶導航了。

很簡陋的設施,也比沒有好。。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到了宋代,我國的道路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城市道路建設與交通管理方面,與前朝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宋朝政府在全國擴建驛道,還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發展水驛和駝驛等郵驛設施。當時的館驛和通信郵遞已經完全分開,類似於政府招待所。文學家毛開《和風驛記》描寫一處驛館,“為屋二十四楹,廣袤五十七步,堂守廬分,翼以兩廡,重垣四周”,“門有守吏,裡有候人”,簡直是“賓至如歸”。

經過了後來元明兩代對道路設施的勘察和修整, 到了清朝,全國道路佈局已經日臻完善。

清朝把驛路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是“官馬大路”,即國家級官道,在京師設皇華驛,作為全國交通的總樞紐;第二等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第三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鎮的支線。通過這些道路,人們可以很輕鬆地行走於城市和鄉村之間,很少發生在荒郊野地裡迷路的事情了。

古人修路不容易

向下滑動試一試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還是工具好用

通過道路、亭、驛站等導航,僅能粗略地指示出方向,到了道路不通的荒郊野地和戰場上,人們還是需要一些更通用的導航方法。

據說早在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期,就出現了第一種定向工具“指南車”,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黃帝利用它辨別方向,戰勝了蚩尤。但這只是傳說,事實上第一臺有史可考的指南車是三國時期的馬鈞製造的,“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指南車造價昂貴且笨重,車身高大裝飾華美,刻有金龍等圖案,行走時“駕士”眾多,前呼後擁,是皇家顯貴的必備之物。

《南齊書》記載了一件趣事:說是南北朝劉宋平定關中後,得到一件戰利品指南車,但它只有外殼而缺乏內部零件。於是皇帝出行時,讓官員躲在車內操縱,假裝它還在正常運行。此時,指南車的儀式意義遠遠大於實用意義。

好在戰國時期,指南針的雛形“司南”出現了。據《古礦錄》記載,司南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邯鄲磁山一帶),是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光滑的盤上,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來辨別方向。當然這也只是考古學家的猜測,雖然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它的模擬圖,卻一直沒有實物出土。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但是司南的原理是保存下來了。宋代人工磁化技術出現之後,一種名叫水浮針的水上導航儀器應運而生,比起司南使用價值更高,但使用起來還是很不方便,且精度不足。

既然人工導航的方式不好用,那麼古人就只能訴諸於天象的指引了。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及頻繁戰爭的的背景,催生了人們對天象導航的研究,各國軍隊對北斗星及北極星的觀測辨認已經相當精細,可以利用日、月、星等天體的位置定向。

到了宋代,由於統治者重視海上貿易,元朝統治者又鼓勵蒙古帝國治下的子民通過絲綢之路和印度洋航線進行溝通,為這種誕生於先秦的觀星術提供了很好的積累平臺。到了明代,航海家鄭和甚至已經可以通過觀測星體高度來確定緯度了。

這種方法,被時人稱為“牽星術”,是非常高級的古代導航方式。牽星術主要是利用工具牽星板來測定船舶在海中的方位,為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多測量幾顆不同星體的出水高度。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鄭和船隊利用過洋牽星圖,“惟觀日月生墜,以辨東西、星斗高低、度量遠近”,結果“牽星為準,所實無差,保得無虞”,才能夠完成七下西洋的壯舉。可以說牽星術代表了15世紀天文導航的先進水平。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少數民族也有他們獨特的導航方式。比如土家族人用“草標”作為道路標誌,在不同地方立草標代表不同含義,如道路交叉口的草標暗示此路已有前人走過,可放心通行;幽深峽谷中,草標提示此地有危險動物(如毒蛇),要當心。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總之,為了不迷路,古人是動了很多腦筋的,而且看上去卓有成效。

古人導航不容易

向下滑動試一試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導航的正確打開方式

古人的這些方法相當精妙,即使放在現代也自有科學道理包含其中。但這些古法想要耍得熟練,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循規蹈矩,死記硬背,對於大多數沒有受過培訓的現代人來說,操作難度係數太高。現代人需要的,當然還是適合現代人的導航方式。

科技的發展讓導航變得更加精確,在眾多導航系統中,最知名的要數GPS了。GPS又稱為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最早是美國國防部開發的軍用定位系統,後來則成為了民間也能使用的基礎設施。

古人完全無法想象的....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但定位系統的江山並不是由GPS獨攬的,它在國際市場上還面臨著兩個競爭者: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雖然名氣還沒有GPS大,但這兩者在適用精度和敏感度等方面正在逐步追上甚至超越GPS系統,也都有很好的民用入口,三家今後免不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有一場惡戰。而中國近年來也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北斗衛星系統,參與全球導航市場的競爭。

GPS是如何工作的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就在十年以前,人們要使用精準的衛星定位,必須購買專業的接收設備,是隻有戶外愛好者才能玩得起的高級貨。而今天人們早就習慣了手機裡集成的導航功能,不僅能找路,還能夠貼心地滿足我們吃喝玩樂購一應需求。

中國古代各種道路系統和指引工具的出現,是先人們領跑世界的智慧。如今我們自主研發的衛星系統,也正逐步趕上全球領先水平,相信有一天,我們都能用上自家產的先進定位導航系統,帶你去飛帶你浪~~

— THE END —

☀本文選自地球知識局(diqiuzhishiju),灼見經授權發佈。

MORE

灼見熱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