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成:以情懷致敬中非友誼,以市場提升中非合作

汪力成:以情懷致敬中非友誼,以市場提升中非合作

在2019中非民營經濟合作論壇上,中非民間商會會長汪力成接受多家媒體記者的訪問。

紅網時刻6月29日訊(記者 楊豔 劉玉先)6月29日,在2019中非民營經濟合作論壇上,汪力成的出現成為媒體和業界關注的焦點,短暫的休息時間成了他接受記者訪問的時間。作為中非民間商會會長,他攜手商會829家會員企業有序地、低風險、更便捷地走進非洲、融入非洲,務實推動中非合作。

“前有政府‘修橋’,後有央企‘開路’,民營企業沒有理由不努力跟上發展。”汪力成說,當下中非合作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接下來,民營企業將發揮產能合作、管理經驗和技術方面優勢,助力中非製造業合作成為中非經貿投資合作的重點、亮點和新的增長點。

中非合作新階段,民營企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基礎設施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非合作的重點,近年來,中非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在中國的幫助下,非洲的公路、電力、港口等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發展迅速,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後該幹什麼?

“進入新的階段,實業在非洲大地上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民營企業大都是做實業,產能合作、管理經驗和技術方面有著優勢。”汪力成表示,在未來的3-5年中,中非之間在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健康衛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方面將會展開全方位的互利共贏合作。民營製造業企業可通過國際產能合作的形式實現全球化的生產,尤其對於那些傳統產業的優勢產能,完全可以通過在非洲投資設廠以“銷地產”和“產地多元化”升級簡單的外貿出口,實現“多贏”。

汪力成介紹,1990-2003年,我國投資非洲的企業大多以大型國有企業為主,實力強、管理科學和信譽好的國有企業成為我國對非洲投資的中堅力量。自2003年起,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投資非洲建設,包括紡織品、服裝、鞋類、五金、家電等均有廣泛的市場。倘若這些製造業企業將部分產品在非洲實現本地化生產,既可以更高性價比的滿足非洲需求,又可以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在汪力成看來,與國企相比,民企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決策優勢——相比之下,國企更多承擔著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合作任務,獲批與決策時間相對較長。而民企,只要有機會,便能迅速做出決策。

同時,在非洲大地上,未來會出現更多央企和民企之間的合作。

“商會叫中非民間商會,不叫民營商會,意思就是說,只要不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項目,都叫民間項目。”汪力成介紹,中非民間商會的會員單位裡有很多是國企和央企,還有金融機構。包括中鐵、中交建、中水電等大型的國企正在逐步與民企進行合作,“這就是‘國’‘民’合作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和平臺。

“每一次去非洲,都會發現新的變化”

為什麼去非洲?在汪力成心裡,非洲不僅只有經貿上的往來,更寄予了他對這塊神祕土地的濃濃情意。

汪力成介紹,曾經他與大部分中國人一樣對非洲這塊大地的印象是遙遠、原始、落後甚至危險。但從2000年開始,華立集團致力於打造“青蒿素抗瘧藥”全產業鏈,正因為這個原因,身為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他與非洲結下不解之緣。

“每一次去非洲,都會發現新的變化。如果你去了,你同樣會被非洲人民的自然淳樸和人文環境所感動,你也會愛上非洲。”汪力成說,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有著許多相似的經歷,飽經戰亂、飢餓、疾病,最終逐步走上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強國之路。

“過去的中非友誼和合作主要是以國家層面的援助和支持為主,而新時代需要的是合作共贏的市場機制。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的中非合作新模式推動下,非洲近幾年政治局勢、社會治安等正在處於平穩,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也逐步在改善和提升,中非合作可謂是互有所需、互有優勢、互有機遇。”汪力成在採訪中向記者表示。

佈局非洲,身為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汪力成也是身體力行。華立集團在走出去模式中,有個“三大三小”的境外工業園建設,其中“一大一小”都位於非洲。“一大”位於北非,是一個規模達到10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國工業園;“一小”位於埃塞俄比亞,是一個小型特色工業園區。這樣兩個工業園,將有助於300家以上的中國中小製造業企業在當地進行產業梯度轉移和發展。

“希望越來越多的湖南企業走進非洲、融入非洲”

中非民間商會是2006年在時任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先生的提議,由聯合國和中國政府共同發起成立的一家國際化商會組織,也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服務於中國民營企業開展對非經貿投資合作以及對接非洲各國民間和政府資源的商會組織。截至目前,829家商會會員企業已在51個非洲國家開展業務,在45個非洲國家累計投資100多億美元,已直接聘用當地員工10.5萬人,間接帶動非洲150多萬人就業。

比如,中非商會會員企業華堅集團,在埃塞爾比亞投資華堅國際輕工業城建成9條現代化生產線,帶動了當地上萬人就業;內蒙古鹿王羊絨集團已在馬達加斯加建成5個工廠,僱傭當地員工6500名,技術管理人員本土化率已達到80%;傳音集團為全非洲超過3億人提供了近4億部手機;四達集團為30個非洲國家1千萬個家庭超過5千萬人提供了數字電視服務。

2018年以來,商會已陸續在醫療、基礎設施、農業、物流等產業領域設立專委會,並以北京為中心,逐步在國內主要地區設立辦事處,嘗試在浙江籌備成立“浙非經貿合作服務中心”,探索新的中非地方合作服務模式。中非商會響應中政府號召,發揮商會聯合國項目平臺的優勢和經驗,為助推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洲“2063年發展規劃”,積極開展中非與第三方在商會領域的合作。

“願我們攜手以情懷致敬中非友誼,以市場提升中非合作。與非洲人民同行,奮鬥前行,我們將以燦爛的笑容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汪力成說,越來越多的肩負使命的企業走進非洲,而這種使命可能有民族情懷、國家情懷、產業情懷,希望通過商會的平臺,能夠幫助、支持、服務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入非洲,建立他們的發展。

汪力成說,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希望越來越多的湖南民營企業在中非合作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中非民間商會,也會更多地關注湖南,為湖南企業走向非洲提供更好的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