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產教融合 推進職業教育和產業共同發展

中餐 職業教育 湘菜 金融 中青在線 2017-05-13

2014年頒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產教融合、特色辦學。可以說,“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現代職業教育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問題。

事實上,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在2011年建設湖南省示範性(骨幹)高職學院就明確了深度對接長沙現代服務業的辦學定位,即“立足長沙,服務三湘(湘商、湘旅、湘菜)”。

經過幾年的發展實踐,2015年學校在建設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時進一步明確了這一辦學定位,全面深度對接長沙市現代服務業,以湘菜產業專業群為先導,以會計金融服務業、現代商貿服務業和旅遊服務業專業群為重點,形成了獨具“三湘”特色的專業群發展體系,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並且在探索實踐中取得了成效。

---------------------------------------------

構建全面對接長沙現代服務業的專業體系

立足長沙是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的基本辦學定位。長沙市近幾年在努力做大做強金融、物流、會展、電子商務、科技服務、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做優做特商貿、文化、旅遊、健康、養老、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

為了貫徹落實長沙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服務業高端化,提升整體競爭實力的精神。學校組織了校企聯合的專家團隊來研究長沙市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前沿需求,尤其是瞄準長沙地區產業升級的前沿需求,來優化和佈局專業設置,來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

為適應長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產業佈局,對接長沙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學校在專業結構調整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方面,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學校停止了生源不足、就業率不高的專業招生。另一方面,加大了就業好、生源足且緊密對接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建設力度,重點建設以湘菜產業專業群為先導、以商貿服務業專業群和旅遊服務業專業群為兩翼的特色專業群。

特色專業群中的湘菜烹飪工藝與營養、酒店管理、食品檢測技術、食品營養與衛生、營養配餐、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金融管理、投資與理財、旅遊管理、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導遊、空中乘務、會展、移動商務、移動應用開發、藝術設計、文化創意與策劃等專業,就是長沙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所需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緊缺專業。特色專業群建設已取得良好效果:湘菜產業專業群立項為湖南省示範性特色專業群,烹飪工藝與營養和會計專業是優秀的湖南省示範性特色專業,旅遊管理專業是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專業、湖南省級精品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專業。正是在中央和省市政策的扶持下,這些專業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得到了長足發展,提升了專業群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

打造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產教融合體系

2009年,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校在湖南省教育廳和長沙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湖南商貿旅遊職業教育集團。在此平臺上,學校不斷整合各方資源,不斷創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途徑,取得了豐碩成果。

近三年來,依託湖南省湘菜產業促進會部分湘菜龍頭企業成立了湘菜學院和湖南餐飲職業教育聯盟,初步形成了由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四方共同參與的“政行企校”合作辦學模式,以資源共建共享為目的的協調合作機制。校外合作企業增加到116個、實訓基地增加到104個、工位數增加到4530個。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與湖南陽光楚康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共建了商貿服務業實訓基地;湖南新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在學校設立了商貿營業部,極大地改善了專業實踐教學條件。學校積極聘請企業專家和能工巧匠等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特色教材的編寫、實踐教學的指導和評價等。近年來開發校本教材18種、共建大師工作室4個,共同開發了一批新產品和產品標準,為“三湘”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強的技術支持。

2015年,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立項以來,長沙市政府投入2000萬元予以支持學校建設長沙市現代服務業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打造成建設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的標誌性工程。目前,學校根據《長沙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要求,以培訓長沙現代服務業技術技能人才為目的,在市政府統籌下由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牽頭,長沙環保科技產業園和有關合作企業共同建設。基地將以服務長沙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為宗旨,以促進創新創業和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培訓現代商貿服務業高素質人才為主要任務,形成“政園企校”四方聯動、多主體育人、公司化管理,設備先進、功能完備、工位充足、區域共享、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綜合性、公益性、示範性的實習實訓基地,成為長沙市職業教育的亮麗名片。基地具有學生實習實訓、社會培訓、職業技能鑑定、教師實踐鍛鍊、企業孵化、產品研發、技術開發、經營實踐等多種功能,將對湖南省乃至全國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起到較強的示範引領作用。該項目將在2018年4月份全面完工。

根據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卓越校建設規劃,在今明兩年不斷深化三個融合:通過校企共建大師工作室,開發新產品和產品標準等,以深化技術方面的融合,建成國家級技藝大師工作室至少一個;通過共建生產性實訓中心、學徒制培養、訂單培養、預備員工制、短期培訓等途徑,以深化人才培養方面的融合,建成國家級雙師培訓基地至少一個;通過共同挖掘湘菜飲食文化為代表的產業文化,以深化文化方面的融合,將湘菜專業群建成國家級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點。

培育以湘菜文化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引領產業發展能力

湘菜產業專業群是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的重點建設的專業群,是學校的特色和亮點。該專業群的建設目標是培養湘菜人才、傳承湘菜文化、引領湘菜產業發展。近年來,該專業群深化產教融合,在湘菜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提升引領產業發展能力。

一是在弘揚湘菜文化中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近年來,該專業群老師先後收集、整理、撰寫出版了《湘菜群星》、《回味悠長》、《湖南餐飲老字號》、《湘菜飲食文化》等書籍,主持研究了《湘菜品牌文化研究》、《湖南湘菜發展戰略研究》等省級課題,系統總結了行業發展、行業大師、經典湘菜、湘菜老字號、湖湘飲食文化發展歷史等,梳理了剁椒魚頭、東安子雞、組庵魚翅、髮絲牛百葉、火宮殿臭豆腐等100道經典湘菜的來源及文化註腳,開發了湘菜地圖。

學校將這些內容引入到人才培養方案,進入到專業教學課堂,作為學生選修的重要內容。這些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具體專業技能,更好地領悟了各種傳統烹飪技術的要領、各種湘菜菜品的精髓、各種地方食材的特色等,某些成功的案例或優秀的人物還為學生熱愛行業獻身行業提供了某種動力。此外,對專業技能的深刻把握和體驗,又能促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湖湘飲食文化的意蘊,理解歷史與現實的關係,促進畢業生在新的環境和條件下不斷創新烹飪工藝等專業技能。在強化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加強湘菜餐飲文化的學習,能使技能與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使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是在弘揚湘菜文化中提升了專業的行業自信。

近幾年來,該專業群老師系統整理了湘菜餐飲行業文化、湘菜餐飲老字號、湘菜餐飲主要企業及企業人才,並編撰成書相繼出版。這些書籍不僅為專業師生了解行業文化和行業發展提供了翔實資料,為專業學生養成職業素養學好專業技術技能提供了歷史參照,而且進一步密切了行業企業和學校的關係,大大提升了行業企業對學校的信任與依靠,使許多企業將學校視為湘菜行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別是將湘菜企業、企業家和餐飲技術骨幹的事蹟通過專著傳播,既增強了他們的職業自豪和自信,同時也增進了社會對企業的理解和尊重,有利於促進企業的發展。三年來,該專業建立了北京國誼賓館、北京國二招賓館、長沙飲食集團、長沙北辰洲際酒店、徐記海鮮餐飲有限公司、長沙鑫遠白天鵝賓館、長沙佳興世尊酒店等38家校外實訓基地。

三是在弘揚湘菜文化中提升了專業與企業協同創新能力。

近年來,該專業群與若干企業合作成立了菜品研發中心,由湘菜大師、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對接企業需要協同創新:一是收集撰寫了湖南特色食材和特色菜品,據此研發了湘菜新品、湘菜半成品和成品菜餚;二是制定了各種標準,如食材標準、菜品標準、營養標準、衛生標準、工藝標準等。為保證提高食品安全性,還與企業合作成立了食品檢測中心,對食品安全、衛生、營養等主要指標進行檢測,確保了產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學校還與企業共同開辦了湘菜食品生產工廠,將湘菜菜品開發與標準化研製成果轉化為工業化生產,真正做到產學研一體化。菜品研發中心研發了系列湘菜新菜品,如道縣鵝肝、寧鄉花豬肉、湘西土鴨、永州東安雞、郴州潭州蛇、湘潭九龍魚頭、洞庭湖鱘魚、常德漢壽甲魚等。上述菜品投入市場後反映良好,不僅推動了湘菜餐飲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道縣鵝、寧鄉花豬、湘西鴨、永州雞、郴州蛇等養殖業以及湘潭、洞庭湖和常德漢壽的漁業繁榮,增加了農民收入。

四是在弘揚湘菜文化中展示了專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該專業群把宣傳和普及以湘菜技藝為核心的湘菜文化作為責任擔當,通過讓民眾分享研究成果、向民眾推廣普通湘菜技藝,來統一廣大民眾對湘菜的認識,消除長期以來大眾對湘菜的偏見和曲解,提升了湘菜的形象,提高了專業品位。

近年來,學校將該專業拍攝的《湘菜技藝》、《我跟大師學湘菜》等65集湘菜教學示範片通過電視、網站等方式向社會傳播,三年來向社會各界發放湘菜教學示範片光碟上萬份。學校還在湖南郴州成立了湘菜學院湘南分院暨東江湖長壽飲食文化研究中心,專門研究長壽健康食材、菜品。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實現“三大功能”、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只有不斷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才能在職業教育之路上走得更遠,才能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